《中国报业》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从舆论与法治角度思考新闻反转现象

秦彦琳 《 中国报业 》(

    [摘要]新闻反转在所难免,对于事件的完整呈现也有一定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反转新闻变得越来越常见而且反转迅速,有的甚至几小时就发生转变。新闻的反转不单单是传播者行为失范和道德失准造成的,也是舆论矛盾运动的外在表现。新闻反转现象频发会造成舆论生态失衡,令媒体公信力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加强行业监管,净化网络,提高媒体从业者、新闻受众的法治意识,对于减少新闻反转、缓解社会焦虑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新闻反转   舆论生态   法治意识   社会矛盾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 A

    近

    年来,每年都会有媒体来盘点十大反转新闻。新闻反转频发,已经不单单是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中易出现的问题,更像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似乎已经习惯坐上舆论的过山车。

    新闻反转现象分析

    1.新闻反转的概念界定

    所谓“新闻反转”,是指媒体发布的新闻事实或观点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公众的质疑和事实的更正,从而与原初新闻大相径庭,新闻事实或观点转向相反方向的动态过程。“反转新闻”则是对同一件事在后期跟踪报道时出现一次或多次反向变化报道的新闻。

    新闻的反转大多数时候是从不实转向真实,但实际情况中,有时一则新闻要经过多次反转,反转过程中也不排除会出现真实转向不实的曲折。但总的来说,随着时间推移,真相终会浮出水面,反转的最后也总是走向真实。

    2.新闻反转现象频发的原因

    (1)大量自媒体人涌现新媒体平台。学者赵敏秀以2017年上半年发生的42条反转新闻为研究样本,通过统计它们的首发路径发现,其中30条首发于新媒体,以微博为主。新媒体时代给了大家一个自由发声的平台,很多时候事件当事人会自己在社交平台(尤以微博平台比较突出)上吐槽爆料一些事,然后@一些媒体或者大V,这个时候往往晒出的图片、视频这些“证据”都是不全面的或者有选择的,只能还原一部分事实,媒体这个时候也很容易被“假象”蒙蔽。

    (2)媒体竞争激烈下的利益驱动。媒体报道为了利益不得不争分夺秒抢新闻,“蹭热点”“跟风转”容易导致新闻没有经过有效证实便出现在受众的视野,使得在之后的更正中可能出现反转。此外,在追求“短平快”的时代,为了迎合受众想要的快速直观阅读的效果,传播者会用较小的篇幅来描述,缺乏内容深度就容易出现逻辑不严谨的问题。

    (3)预设思维、刻板印象等影响判断。结合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我们可以得出,长期对某一群体、某一类事件带标签化、引导性的报道,会给受众营造一种不真实的“拟态环境”,这样发展到最后就会产生影响巨大的某种社会情绪。某类事件发生时,若权威信息存在缺失、滞后的情况,那么此时先入为主的预设思维很有可能造成判断错误。

    (4)非专业的新闻生产者媒介素养不高。公民记者逐渐发展成一种社会现象,非专业的新闻生产者存在一些“先天缺陷”——没有专业的训练,新闻素养不够,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发出一个并不客观、全面的消息。

    (5)相关法律监管缺位。反转新闻不同于谣言,缺乏法律法规约束。相关法律监管的缺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种以偏概全、不负责任的新闻传播。

    新闻反转和舆论的关联

    新闻反转是新闻事实的反转,侧重强调信息的推动作用,而舆论反转是公众态度的反转,侧重舆论的主导作用。一般来说,新闻反转得越狠,舆论反转也就越猛。新闻反转现象频发会对舆论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

    1.反转都有其社会舆论根源

    从新闻主题来看,与公众切身生活体验密切相关的新闻易被“反转”,譬如警民冲突和医患纠纷等这类公权与私权的冲突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缺乏社会信任感的今天,比起正面宣传报道,负面的新闻更容易引起热议。

    2.受众情绪会带来反作用力

    现在的受众已经不单单是简单的信息接收者,他们同时可能成为再传播者,也可能对信息整合或再加工后,这个时候受众就转换成为传播者。这个过程中,受众个人的情绪会附带传播。

    3.舆论是新闻反转的重要推动力

    当前,微博平台有其独特的链状、环状、树状的对话结构,已发展为一个新型舆论场,开放、自由,网民可以各抒己见,粉丝数量众多的大V扮演着舆论领袖的角色,有时甚至能主导着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传统媒体的判断。

    4.媒体的报道不当会激化社会矛盾

    当面对一个事件,记者敏锐地嗅到了它背后蕴含的社会矛盾、社会焦虑时,常常为了吸引眼球而选择性地放大这种焦虑,迎合受众希望触动受众的内心。误导舆论者,都善于借助标签去操纵舆论。人们的情绪很容易被诸如“农民工”“女大学生”“乡村教师”“钉子户”等不同的标签牵着鼻子走,而没有去探究事实和是非。在核心争议点的反转之间,质疑声和同情声更替,但长此以往,会加剧社会焦虑。

    法治意识培养是减少新闻反转频率的良药

    1.有关部门完善法规并严格落实,唤起法治意识

    虽然近几年来我们出台了一些法规来规制新闻行业,但是因为没有专门的新闻法,而现有的一些法律条款又带有模糊性,所以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还是在打擦边球,新闻反转频发的状况也收效甚微。对此,笔者建议可以搭建新闻业和法律业交流的平台,对媒体从业者进行法律培训,有利于掀起媒体圈学习法律的热潮,培养媒体从业者的法治意识。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各种网络乱象逐渐得到控制,依法治理网络也为新闻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法律规制带来了新的气象,但是在一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新闻评论区,常能看到不堪入目的攻击性文字和涉嫌泄露新闻当事人隐私的图片,在事件反转后却鲜有人去给在舆论风波里受害的当事人道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评论区的监管,减少新闻反转带来的“后遗症”。

    2.媒体从业者要有法治意识,做合格把关人

    培养法治意识是时代发展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根据笔者的日常观察,在一起事件的报道过程中,新媒体平台往往扮演着议题选择、舆论交锋的角色,而传统主流媒体的跟进,对于事件上升到社会的标志性议题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真实性才是新闻的生命,主流媒体要明确自己的身份,用新闻专业主义方法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调查核实、全方位思考,引导舆论理性发展,不要进一步扩大不实消息的影响范围,而网络自媒体、流量大V也要审慎发言,不要自我揣测,肆意解读。

    同时,媒体应该正视新闻反转,发现问题主动纠正。网络舆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新闻事实总是从缺到全,新闻反转也很难完全避免。与其寄希望于“人人都是调查记者”,不如让法治的警钟在耳畔长鸣,审慎严肃对待每一次信息发布。

    3.受众要有法治意识,不做舆论加害者

    新闻反转事件里,往往或多或少地伴随着网络暴力。如2018年“四川德阳安医生自杀事件”起因是一起游泳池纠纷,男孩家属事后在网上发布经过剪辑的视频,新媒体平台的推波助澜,使不了解事实真相的群众受到蒙蔽,安医生夫妇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和照片等个人基本信息在当地微信群传播,个人隐私受到侵害。卷入舆论漩涡的安医生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自杀,这才使得大家开始关注安医生丈夫的发声,新闻和舆情出现反转,闲不住的网友又开始人肉男孩一家。网友自以为是的“正义”成了制造网络暴力的挡箭牌。

    事不亲眼目睹,不能妄断其有无。在信息碎片满布的网络海洋里,受众自身也要学会确认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学会理智冷静地分析新闻各项要素是否具备,各方观点是否都有提到,不确认的消息不肆意评论,掌握了一定的舆论领导力的网络大V更不得滥用“拇指话语权”。有关部门应当加大快落实网络实名制,让公民增强法治意识,认识到在网络上也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孙旭培.通向新闻自由与法治途中[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3】赵敏秀.新媒体反转新闻集体记忆的建构路径[J].青年记者,2018(02).

    【4】郭栋,吴兰兰.从频频上演的新闻反转剧看舆论监督新面相[J].传媒观察,2016(03).

    【5】王君超,刘沫潇.论新闻的“反转”[J].新闻战线,2017(09).

    【6】胡波.浅谈“舆论反转”中的媒体责任[J].新闻战线,2017(01).

    【7】姜景,沈乾,马宁,刘怡君.基于网络舆论生态的微博舆论生态位研究[J].情报杂志,2016,35(05).

    责编/孙李

网络舆论场及“两微”差异性探析
从舆论与法治角度思考新闻反转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