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从全国两会报道看地市报融合转型

王正强 《 中国报业 》(

    全国两会报道,历来是各大媒体实力比拼的“竞技场”。今年作为媒体深度融合后的第一场战役,比往年更加精彩。从2014年拉风的谷歌眼镜、2015年的自拍杆、2016年的VR相机,再到今年大量的多终端一体联动、吸引眼球的“钢铁侠”……为了让受众全面介入新闻现场,无论人民日报社、新华社,还是其他传统纸媒,都越来越强化移动优先理念,形成了“移动媒体首先报道、纸质媒体深度跟进”的传播格局,极大地拉近了全国两会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发表后,从中央到地方的主流媒体纷纷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加快转型步伐,再次吹响了主流媒体特别是各级党报融合发展的号角。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中央级媒体捷足先登,已出现了一批现象级的融媒体产品。作为地市党报,如何用足用活后发优势、快速实现转型赶超,检验着基层媒体人的智慧。

    实践证明,地市报转型既不能片面追求新媒体的盲目扩张,更不能为经营创收饮鸩止渴,造成报纸失血。地市报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应用上无法与中央级、省级党报比肩,但在区域影响力、地域特色上优势明显,所以转型突围应抓住三个着力点。

    一是突出新媒体引领。如今,“三微一端”已成为地市报的标配,但大多是纸媒新闻的搬运工,缺少自己的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很难形成新的增长极。要加快实施新媒体引领战略,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专业采编优势、信息资源优势、公信力品牌优势,创新理念、形式、体裁、内容,快速做大做强。要充分发挥党媒的权威性,建设涵盖本地主要党政机关的新媒体矩阵,成为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的引导中心。同时,还要加快建设以“中央厨房”为代表的媒体融合指挥平台,加快对新闻信息采、编、发进行流程再造,真正做到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先指端抓眼球,再纸端抓深度。

    二是坚持“内容为王”。优质内容永远是媒体的立身之本。新媒体的冲击让纸媒“寒冬”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各种新兴传媒科技层出不穷也让有的媒体人显得浮躁,于是媒体内容一度让位于传播形式。特别是地市报,既要面对经营创收的压力,又要承担导向引领的任务,更是顾虑重重。但在经历了阵痛与迷茫之后,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认识到“内容为王”的重要性,重新回归本真。坚持“内容为王”,就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坚持“内容为王”,就必须切实改进采编人员的作风文风,讲好本地故事,传递本地好声音。

    三是强化机制创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最大障碍不是硬件,不是技术,而是人的转型。要从内部盘活用人机制,必须打破身份界限,不拘一格选人才,通过全员竞聘上岗等途径,激发内生活力,同时配套进行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机制。在全媒体采编、经营人才的培养上,既要建立引得进、留得住的纳新机制,更要立足自身培养,通过全员学习、全员培训,不断提升现有员工的整体素质,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作者:湖北省襄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襄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襄阳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

    责编/邓应华

从全国两会报道看地市报融合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