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三易其址,五报联合建筑因何搁浅

朱悦华 《 中国报业 》(

    1952年,北京天坛公园附近,一个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少年报五报联合建筑正在酝酿筹建。两年后,这一庞大规划终因触动天坛坛墙而搁浅。天桥医院、天桥邮政所、华仁路31号人民日报宿舍作为五报联合建筑配套设施,仍在使用中,但已很少有人知道它们的来历了。

    邓拓给周总理写信,初拟永定门外

    1953年5月25日,人民日报总编辑邓拓给政务院秘书长习仲勋、总理周恩来写了一封信:

    “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少年报,旧有社址过于窄小,且极零散,曾于1952年6月请求进行联合建筑,先后经中宣部和中财委同意,并获得薄一波同志书面批准。”

    “五报联合建筑选址范围在永(定门)南(苑)大道以东,大部分在解放路以南,小部分在解放路以北。”

    “向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订购之高速度轮转印刷机定于今冬交货。各报要求先建立临时印刷厂。临时工厂亦拟放在这个地区。”

    这是五报第一次选址,位置在今天的永定门外大街以东。

    1953年9月10日,一张五报联合《基地面积统计表》 绘制而成。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占地500亩,预算5100亿元(相当于现在5100万元)。

    包括一座4万多平米的8层办公楼,1万多平米的机房,还有发报房、卷纸仓库、油类库、医务所、俱乐部、大礼堂、理发浴室、食堂、托儿所、幼稚园、小学校、花房等,另有15万多平米的职工宿舍。

    周总理秘书反对,复兴门外也不行

    首先提出反对意见的是北京市委常委兼秘书长郑天翔,1953年6月26日,他在给北京市委书记彭真的信中说,“五报地点原定在永定门外,距城市中心过远,将来工作不便。”他建议:“在宣武门内外找一片地,拆些破旧房子也可以。也可由五报自己提出两三个地点。” 

    第二个提出反对意见的是周恩来文教秘书韦明,他在给周恩来的信中提出了4条反对理由:

    (一)目前北京市都市建设计划尚未确定,但党中央及政府最高机构将来很可能仍在中南海。

    (二)据吴冷西同志说,新华社没有远离宣武门现址的设想。

    (三)如上述情况大致不变的话,则五报联合建筑设在永定门到南苑之间,离中央及新华社的距离都太远了,似不适宜(据邓拓同志说,该地到天安门的汽车需走45分钟)。

    (四)整个都市建设计划未确定,即贸然在永定门外动工建筑,将来很可能因地点不适而返工作废。

    由此,五报开始在宣武门、复兴门一带重新选址。

    1953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秘书长王友唐以五报联合建筑委员会的名义给郑天翔写了一封信:“我于昨天到新华社与邓岗同志(新华社秘书长)商谈结果,他们同意将复兴门外新华社电台用地一百亩拨给五报使用,但他们要建托儿所,需地十五亩,故请求都委会在复兴门外拨地与他。”

    北京市人民政府秘书长薛子正认为复兴门外“应保留为军事机关用地,五报应另找地点”。 

    五报在复兴门外二次选址未果。

    欲拆天坛墙,五报建筑终搁浅

    转眼到了1954年6月,五报建筑用地迟迟得不到落实,情急之下,邓拓又给郑天翔写了一封信,陈述迫在眉睫的用地问题,并派人民日报基建科蔡尚卿前去面谈。

    5月31日,邓拓还与北京日报总编辑范瑾联名给北京市委秘书长郑天翔、北京市委副书记刘仁、北京市政府秘书长薛子正写了一封信:

    “以人民日报五报联合建筑的地点问题,我们同意按照北京市第一期城市建设计划的要求,建在永定门大街天坛正门以南地区,北京日报也选定同一地段,紧挨五报一起建筑。”

    “此项建筑的深度至少应为一百零五公尺。而这一地段在马路展宽以后,自马路东侧边缘至天坛外墙根仅有八十公尺,过于窄狭,必须向天坛内深入二十五公尺左右(即至于华北人民医院和卫生人员行政训练班西面的马路西沿),但此事事关重大,望由市委考虑决定。”

    “如建筑仅能占用天坛以外的地方,则我们就不能在该地建筑,须在城内另觅新址。”

    邓拓所说的“永定门大街天坛正门以南地区”即今天的永定门内大街以东、天坛西侧北边明代修建的祈谷坛门以南区域,此门为天坛正门。据笔者实地考察,这里与邓拓当年描述相符,若在此建筑五报大楼,实在过于狭小。五报选址搁浅后,这里曾为民房,现已拆除,夷为绿地。

    郑天翔认为,“天坛内外墙之间距离相当大。西门往北是密集的森林。往南则已有了建筑,我个人认为外坛墙在这一段无保留之必要,可以同意各报建筑从计划的马路边一直占用到华北人民医院马路之西。”刘仁对这一意见表示了支持,薛子正提出拆墙问题,需征求一下文化部部长周扬的意见。此事不了了之。

    华北人民医院即今天的天坛医院。据笔者考察,天坛医院从天坛西侧外坛墙一直绵延到内坛墙,医院大门就是天坛西侧南边乾隆时增建的圜丘坛门。天坛西侧内外坛墙之间还拥塞着北京口腔医院、北京自动化仪表厂以及65栋杂乱不堪的民居。据悉,这些建筑2015年开始将全部拆迁出去。

    1952年秋,在天坛建戏剧院时,有人建议拆除部分坛墙,周扬及全国政协秘书处组织座谈会讨论,争论很大,反对者斥责北京市“打倒一切,格杀勿论”。之后,天坛改建,无人提及。

    五报联合建筑,从永定门外、复兴门外,到天坛正门以南,三易其址,终因触动天坛坛墙而搁浅,再不提及。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社史馆)

    责编/张晓燕

三易其址,五报联合建筑因何搁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