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浅析微信谣言生成原因及消除对策

毛艳青 《 中国报业 》(

    [摘要]微信是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信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它的出现给公众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拥有了庞大的受众群。微信用户在分享、交流信息的同时,也为谣言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本文重点分析了微信谣言产生的原因及消除对策,为构建和谐的微信生态提出建议。

    [关键词]微信谣言    产生原因    消除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微信谣言产生的社会背景

    谣言是社会环境的投射,微信谣言的产生也是如此。首先,“结构性紧张”为微信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结构紧张”指的是一种严重失衡的社会状态,即特定社会文化下的公众对成功的期望值与社会结构可以提供的取得成功的门径之间的失衡。目前,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失衡、人口过多、就业压力、贫富悬殊、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不完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等。在这种状态下,社会矛盾容易激化,社会危机容易发生,谣言成为人们排解情绪的渠道。

    其次,信任危机是微信谣言产生的推动力。信任危机指人们随着物质生活的优越,人情味越来越淡,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失去了对他人的信任。在我国,信任危机已经普遍存在。如某些政府官员贪污腐败、滥用职权,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假冒伪劣产品遍地开花,地沟油、毒大米、毒奶粉、“扶不扶”等等。身处这样一个互不信任的环境,人们总是习惯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很难再敞开心扉。另外,社会资源分配的失衡、公权力的滥用、贫富差距的悬殊进一步加剧了信任危机,人们对特权阶级充满了偏见。当一个负面的事件涉及到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时,大部分人都会先入为主地认定是他们的错,“仇富”“仇权”心理普遍存在,使得谣言很可能在人们的主观臆想中产生。

    最后,信息超载和大众传媒失语。受众会根据满意程度,调整现有的媒介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对媒体的期待。如果需求得到满足,会对媒介产生信赖,下次还有可能使用该媒介;如果没有得到满足,则会形成负面印象,直接影响下次使用。在重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中,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公众会寻求其他渠道满足自己,糟糕的是,有些大众媒体在突发事件或重大事件面前或失语或避而不谈或设置其他话题转移注意力,就会直接失去公众的信任。

    微信谣言传播的技术动因

    首先,节点传播加速信息流动。“节点”一词被用在许多领域,通常理解为交汇点。在微信语境下,节点指通过微信平台发送和接收信息的用户,用户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众。六度空间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最多间隔六个人,即你最多通过六个人就可以认识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节点传播一方面保证了信息的快速流动,另一方面也成了谣言的帮凶。借助节点传播,在极短的时间内,谣言便可传遍网络。

    其次,把关人被弱化。群体传播时,信息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传播的,每一个“门区”中都存在着一些人守门把关,能通过“门区”的信息必须首先契合把关人的价值准则或群体规范。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记者和编辑充当了把关人的角色,信息要经过严格的审查才能进入流通渠道,把关人处于决定媒介内容的支配地位。但是对于网络新媒体来说,人们传播信息的方法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人手中都有一个麦克风,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不受环境的限制。如“非典”时期抢购板蓝根、日本大地震之后“抢盐风波”等,这些子虚乌有的谣言一度让国民陷入束手无策、随波逐流的境地。在微信中,用户具备双重身份,即传播者和接受者。用户既要对自己发布的信息把关,又要对接受的信息把关,用户实质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把关人。

    微信谣言传播的心理因素

    首先,传播权利和责任的错位。社会责任理论认为: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限制的自由,新闻自由也同样如此,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起与之对应的社会责任。这种传播权利和责任的错位容易使用户滋生免责的侥幸心理,助长谣言传播的不良风气。

    其次,群体的压力致使产生从众行为。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某个群体的引导或外界施加的压力时,为求获得一种群体归属感和心理上的安全感,否则会失去归属感。在微信上,当与多数人意见相悖时,往往会保持沉默以避免被孤立,声音越来越小,这就是马太效应,也是传播学上著名的沉默的螺旋。在微信谣言的传播中,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如果多数人开始相信一个谣言,很快便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谣言便在从众效应的作用下产生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

    最后,谣言接受者立场和情感的偏向。人是感情动物,绝对理性的人是不存在的,情绪和偏见普遍存在。立场和情绪的偏向促使人们更愿意相信和支持与自己一致的信息。

    微信用户自身的缺陷

    首先,科学素养的缺失。谣言披上科学的外衣就会更加难辨真假,在微信谣言中伪科学式的谣言出现频率高、影响力大。微信用户科学素养的缺失成为此类谣言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6.20%,虽然比2010年的3.27%提高了很多,但是不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数仍大于90%。“毒西瓜流入全国各地”“榴莲牛奶同吃会导致死亡”等网络谣言反映出由于科学常识的缺乏,人们信谣、传谣,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造成恶劣的影响。

    其次,媒介素养有待提升。“媒介素养”一词起源于英国,指人们在面对不同媒体提供的信息时的怀疑能力、选择能力、判断能力、再加工能力、评价能力等。目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比较落后,公众的媒介素养水平堪忧。面对繁杂的媒介环境和海量的讯息(健康的或不健康的),我们不能因为信息污染而遏制媒介的发展,这是因噎废食的行为,但我们可以换一种思维,培养和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以弱化媒介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微信谣言的消除对策

    1.提高科学素养,提倡独立思考。谣言止于智者。这里所谓的“智者”既要有分析、辨别、判断信息,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主观思考能力,对不能证实的信息不随意点赞或转发,发现谣言及时辟谣,自觉充当“把关人”;又要有基本的科学知识素养,在众多的涉及到科学、社会、政治生活的谣言面前,擦亮眼睛。

    2.多方联手,构建辟谣方阵。谣言的治理需要政府、运营商、传统媒体、意见领袖和微信用户的多方努力,将这五种力量结合起来,形成辟谣联盟和方阵,才能取得净化微信生态的目的。在这个方阵当中,政府发挥着核心作用,通过政务的公开、透明来消除谣言存在的土壤;运营商即腾讯公司应在技术层面上把好第一道关口,对在微信中的信息尤其是高转发量的信息进行监控和筛查;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要及时报道新闻信息,发现谣言及时、反复辟谣等;意见领袖要珍视自身影响力;微信用户要自觉维护和谐的微信生态。

    3.加大对造谣者的惩罚力度。目前,我国对于在微信上造谣、传谣的行为还没有出台完备的法律进行管理和规范。打击网络传谣、造谣,要用“看得见”的正义取信于公众,走法治道路。

    在微信这个平台上,有社会精英,也有草根百姓;有个人的窃窃私语,也有群体的大声疾呼;有闪动着科学光芒的真知灼见,也有耸人听闻的谎话连篇。谣言对个人和社会的破坏力极大,为了更好地治理微信谣言,应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理,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商丘工学院教育与现代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腾讯2015年业绩报告[OL]. 

    http://www.tencent.com/zh-cn/ir/reports.shtml,2015.

    [3]匡文波,郭育丰.社会治理视域下网络谣言消解模式探析[J].西北大学学报,2013(03).

    [4]钟新文.别让谣言污染“朋友圈”[N].人民日报,2014-08-11.

    责编/孙李

从网络自制剧看植入广告品牌形象塑造
媒介融合视阈下传统媒体产业转型思考
浅析微信谣言生成原因及消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