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论党报文学副刊提升之路

文 | 牛庆国 《 中国报业 》(

    [摘要]党报的文学副刊,在今天的大众精神文化传播中依然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正能量、高品位、主流传播渠道、被读者的接受程度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优势,只要把它做精、做强、做得更有吸引力,就一定会重放光彩。

    [关键词]党报文学副刊   做精做强   更有吸引力    [中图分类号] G20      [文献标识码] A 

    一

    张报纸的文学副刊体现着这张报纸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品格。近年来,不断听到报纸副刊被边缘化的担忧,但我也从不少机关工作人员那里听说,报纸的正版是在单位上看的,副刊则是拿到家里看的,言下之意,正版的新闻可以在单位上浏览,副刊则可以拿回家细细阅读,也可以推荐给家人阅读。当然,这不是说副刊比正刊重要,而是说明副刊与正刊的不同,同时也说明副刊是一张报纸不可或缺的部分。党报的文学副刊是报纸副刊的一种,与其他版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宣传的整体效应。

    回顾报纸的历史,中国报纸历来都非常重视副刊。但是,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发达,纸媒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报纸副刊因此也遇到了种种困境,失去了以前的光辉。面对这样的局面,如何办好报纸副刊成为传媒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有人持乐观态度,也有人持悲观意见。而作为党报的文学副刊,我以为它和其他报纸的副刊还有所区别,不管媒体的发展变化如何,党报文学副刊在今天的大众精神文化传播中依然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正能量、高品位、主流传播渠道、被读者的接受程度是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优势的,只要把它做精、做强、做得更有吸引力,就一定会重放光彩。

    一、正视困境,积极探索。党报文学副刊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一是侧面取材,以小见大;二是篇幅短小,饱含深情;三是生动有趣,意味深长。只要文学在,只要作家在,只要人民还喜欢文学,党报的文学副刊就不会消亡。但是,党报文学副刊今天遇到的困境的确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困境固然有客观因素,但报纸自身的主观因素也不能忽视,比如缺乏特色和个性,甚至去迎合市场;比如只重名人而不重作品,发人情稿和圈子化;比如编辑因为个人偏好而不够包容等,都是影响党报文学副刊质量的重要因素。文学品格永远是文学副刊的灵魂。党报文学副刊只有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在作品的思想高度、生活深度、文化情感的饱满度上,在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上,以及在内容与形式的生动活泼上,不断改进,努力提高,才能保持其文学副刊的品位。

    二、坚守阵地,决不放弃。党报的文学副刊,是传播优秀文艺作品,发挥文艺最大正能量的重要阵地。从编者的角度讲,文学副刊要成为读者精神文化的重要阵地,为读者提供健康、丰富、有品位、有吸引力的精神文化产品。从作者的角度讲,文学副刊要成为文学艺术家的中心,成为他们展示才华的平台。从读者的角度讲,要成为广大读者精神文化生活产品的供应中心。任何时候,党报文学副刊都不能放弃高举旗帜的责任,不能放弃发挥党报舆论主阵地的作用,不能放弃对优秀文学艺术的坚守,不能放弃给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精神食粮的作用。就是说,既要坚守,又不墨守成规;既要讲政治,也要讲艺术;既要严肃,也要生动活泼。

    三、攻守兼备,副刊不副。报纸作为一张“新闻纸”,毫无疑问新闻是其主业,以给读者提供真实、鲜活的新闻为主要任务,那么副刊是不是就可有可无呢?著名报人金庸把报纸比为阵地,用“攻”与“守”来说明新闻与副刊的关系,新闻是攻,副刊是守。没有攻,就没有守;没有守,攻也就失去了意义。既有攻,也有守,这样才能保证阵地永远在自己手中。攻守兼备,才是成功之法。优秀的报纸文学副刊既有新闻性又有文学性,所发作品紧扣当下,贴近人的心灵,既传达了新闻的有效信息,又打动了人心,感动了人,鼓舞了人,从这个作用上看,副刊作品具有新闻作品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做好新闻版的同时,也做好文学副刊,这张报纸就会成为既有新闻性,又有文化品位的报纸。党报文学副刊一定要以其独特的审美方式成为先进文化义不容辞的捍卫者、创造者和传播者。

    四、扎根生活,为人民而歌。党报是人民的党报,党报文学副刊的作品,必须是来自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情感的作品。要坚决拒绝远离人民、远离现实、远离生活的作品,坚决拒绝无病呻吟的、肤浅的、低俗的作品。当然,艺术创作有它自身的规律和要求,今天的创作再也不能回到过去高、大、全的脸谱化的老路上去,也不能成为一种概念的简单解读。今天的文学,应该是人民的,也是艺术的,是艺术的人民的文学。要通过版面引导作家,任何时候只要你的创作扎根于人民,你的感情就是充沛的、饱满的、健康向上的,胸中总充满正能量;只要扎根生活,就永远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就会不断有新的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出现。实践证明,党报文学副刊对繁荣文学创作活动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党报文学副刊所发的作品不可能是文学作品的全部,只能定位在文学创作中高品位的精华部分。党报文学副刊的定位决定了其在选取文学作品的标准更欢迎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作品。从这个角度讲,文学副刊的作品比文学杂志的作品要求更加严格。

    五、兼收并蓄,不闭关自守。回顾报纸副刊的历史,我们就会看到从报纸副刊上走出过不少名家、大家,一些副刊编辑也都成为了名作家。报纸副刊一直是作家的摇篮。但时代发展到写作进入博客年代的当下,原来作为报纸文学副刊的一些优势现在却成为了文学副刊限制自我发展和提升的条条框框,成为了劣势,比如“本土化”等等。今天的党报文学副刊,既要一如既往地抓好主动投稿的这支队伍,让这支文学副刊的生力军不断创造佳绩,同时要把手伸进网络,到网上去抓稿子,并与网络作者建立关系,抓好网络写作者这支新生力量,两手都抓好,形成互动,党报文学副刊就会重现生机和活力。近年来,《甘肃日报》提出“开门办报”,通过邀请副刊顾问、特约评论员、特约撰稿人等形式,让社会各界人士和读者参与到文学副刊的策划中来,对提高文学副刊质量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有些读者还专门收藏《甘肃日报》的文学副刊。

    六、要重策划、抓活动,不断出新出彩。主题征文,是文学副刊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从而推出作品,推出新人,强化某一主题的宣传,比如《人民日报》举办的“中国故事”征文,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文学笔会和采风活动,这种活动首先要选好主题,做好充分准备,怎么写,写什么,都要有个大致的目标,比如《甘肃日报》为配合“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策划的“华夏文明甘肃行”活动,通过作家的实地采风和感受,来抒写华夏文明留在甘肃大地上的遗迹,既有文学性,也有文化含量,起到了比较丰富生动的宣传效果。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文学副刊的编辑有创新的意识,开动脑筋,多方联动,副刊就会出现活力,就会有更多的读者,发挥应有的效果。

    七、登高而呼,为文学引领风向。传统的党报文学副刊以散文、诗歌、小小说为主要体裁,而文学评论,只是偶尔的点缀。客观地说,近年来的文学评论,大多笼罩在一片浮躁和功利之中,思想苍白,情感麻木,很难发现让人眼睛一亮的文学评论作品。党报文学副刊的文学评论,必须要站在党报的高度,从文学的本质出发,坚守文学精神和艺术良知,发出真声,讲出真话,高屋建瓴,引领文学风向。在推出更多优秀作家和作品的同时,也要推出优秀的文学评论作品和文学评论家。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学副刊就才起到了站得高、看得远、做得精,从而达到登高一呼而应者众的效果。

    总之,在新媒体快速发展、时代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党报文学副刊的确面临着诸多挑战。改革是关键词,适应发展是生存所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要党报文学副刊认清形势,转变固有的观念,改变过去的方式,以时代发展为动力,突出自己的优势,放大自己的优势,才能在新兴媒体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改革和发展中完善和壮大自己。

    (作者单位:甘肃日报社)

    责编/夏阳

论党报文学副刊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