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政务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民意表达与行政问责实证研究

文 | 丁 利 《 中国报业 》(

    [摘要]本文以大连公安微博发布对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发生储罐爆炸着火事故进行问责的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提取网民在该政务新媒体平台上就该事件的评论内容作为样本进行研究,从而分析掌握政务新媒体下网络民意表达的特征规律以及在公共安全事件中对行政问责的推动和监督,以期为我国政务新媒体的规范发展、体系构建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政务新媒体   民意表达   行政问责    [中图分类号] G20      [文献标识码] A 

    在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已形成对传统社会舆论传播格局的颠覆,成为社会公众常用的话语表达平台,但由于新媒体下用户的匿名性和交互性、信息的扩散性和指向性,使得网络民意表达在新媒体的催化下更易形成强势的网络舆论导向。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应对新媒体对传统政务媒体带来的冲击,及时全面掌握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健全政务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发布和管理制度。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样本事件的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总结网络民意表达的特征规律和建立类似事件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完善我国政务新媒体的建设发展提供实践支撑。

    样本事件相关说明

    1. 事件溯源

    本文研究的样本事件是大连公安微博在2013年6月19日22:23发布的一条微博,微博的内容为:2013年6月2日,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发生储罐爆炸着火事故,造成2人死亡、2人失踪。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启动从严从紧安全生产责任追究问责,对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责任人,依法从严从重处罚。信息一经发出就引起众多网友围观,截至6月26日22:23,共7天时间里,在大连公安微博平台的转发量就达到了682次,评论数量多达764次。

    该条微博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一方面是由于此事件属于国家重大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大连石化公司连续几年来相继发生类似事件,使公众对大连石化公司的整改和纠错产生了质疑,同时在因事故污染引发的民众维权事件面前,在各界所呼吁的事件问责面前,相关部门对事态发展、应急处理等相关信息的公开却较为滞后和隐秘,在政府部门与中石化之间表现出微妙的关系,这些都加剧了网民酝酿已久的担忧和质疑情绪。

    2. 内容抽样

    本文选取2013年6月19日22:23到6月26日22:23(共7天)的时间段内,大连公安微博中微博用户对该事件进行评论的网络文本作为个体研究单元。

    网络民意表达的规律分析

    1. 网民评论时间的分布

    结果所示,有三个时间段的评论数量出现了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19日23:30—1:30,此段时间的评论量达到了130条,说明网民对该事件的关注程度很高,随后由于已进入深夜,评论数量出现了低谷。另两个峰值是在次日的9:30—11:30以及下午的13:30—15:30,两个峰值的总评数量为392条,该时间段是绝大部分网民工作期间,评论数量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之后的评论数量持续减少,在次日的22:30降至13条。

    其次,我们对后6天的评论数量进行统计,说明了网民对该公共安全事件持续性的关注度减弱,短暂围观程度明显。

    2. 网络民意的态度分析

    通过对大连公安微博中网络民意表达内容的样本提取,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种态度因素:愤怒、谩骂、嘲讽、询问、指责和理解。并且这些态度因素呈现出关联性分布,即微博中的粉丝和关注的关联群体表现的态度情绪较为趋同。有16.1%的网民对该事件表示愤怒,10.6%的网民指责安全管理不当,仅有4.4%的网民对事故的发生表示比较理解,认为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存在概率性。

    3. 网民的问责指向分布

    通过新媒体平台对该类公共安全事件内容的公开,从而真实获取网民对问责主体的指向,这有利于实现公众对政府行为的有效监督,平息网络舆情负面效应的扩散,有利于寻求解决该类事件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有55.2%的网民将问责主体指向了该事件主要涉及的大连石化公司及相关责任领导,认为企业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落实不彻底,安全管理混乱,现场监督监管不力等。

    结论与建议

    由此可见,政府正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变革和衍生价值,转变原有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为现代化的推进提供选择路径和动力支持。我们应高度重视政务新媒体有序发展,主动应对网络舆情,把控网络民意表达的规律,构建完善的政务新媒体的相关制度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认识政务新媒体对网络民意表达的引导作用

    基于政务新媒体对网络民意表达的规律研究表明,政务新媒体作为党政机构的宣传平台具有权威性,加之受众数量庞大,政府的信息发布能够及时地推送给关联的网络群体或个人,已成为公众获取政务信息和公共服务的便利途径,然后在所搭建的网络空间下,由于网民的文化素质、利益诉求、价值观念等参差不一,导致网络民意表达的内容分散化、信息碎片化,尤其在政务新媒体报道政府某些负面消息时,极有可能成为网络民意政治表达的众矢之的,形成的舆论压力会使公众对政府的公信力产生质疑,极大损害政府形象。因此,政府应该正确认识政务新媒体对网络民意表达的引导作用,制定常态化、科学化的培训计划方案,学习掌握关注政务新媒体、把握网络舆情和民意表达的特点规律,了解一定时期网络民意表达的热点趋势,自觉培养关注政务新媒体的习惯,能够使部门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在遇到网络热点事情时可以做到快速预判、及时反应、有效干预。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要对网民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引导“网络领袖”及网民良性参与该类事件的表达和交流,培养和提高网民及网络群体的自律意识,对散布谣言、危害社会安全的网民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罚款、警告或行政拘留等处分,营造网络道德的良好氛围,使得网络舆情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建立健全政务新媒体的相关管理制度

    发挥政务新媒体的作用不能一蹴而就,应不断建立完善相关制度,以服务网民为导向,不断提供及时有效的政务信息,构建参与性的沟通机制,以及在为民众办事的基础上长期积累,只有平时做好铺垫,使网民对政务新媒体产生价值或意见认同,才能更好地实现网络民意表达的有效引导和应对。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规范政务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政务信息内容是政务新媒体的核心,所有的内容在发布前都要由相关部门责任人逐级核实和校对,并规定政务信息内容的发布时限,确保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其次,制定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管理制度。由专职人员通过对政务新媒体的民意表达信息进行收集和评估,做好网络舆情的预判预警,做到网络舆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化解、早控制”。最后,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有针对性地明确责任追究的方式、程序,充分发挥制度治本的效能。

    3.构建政务新媒体的绩效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化的绩效评估体系,对政务新媒体进行内部性和外部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等多维度的考核评价,有利于促进政务新媒体的有序规范发展。首先,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结合实际可行的原则标准,设置权重适度的绩效考评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办法。其次,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第三方评估作为相对独立的评估主体,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中立性,能够对指定的评估指标进行有效绩效考核,形成合理的反馈意见。最后,强化评估信息反馈。信息反馈客体不仅是政府部门,更重要的是对公众的反馈,并且公众还可以对政务新媒体在评估中出现的问题的后续改进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检验。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基于网络民意表达视角的辽宁省行政问责制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W2014123 )和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课题“地方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政务新媒体功能定位和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L15CZZ0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丁利.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与问责指向研究:基于兖州公安微博的实证[J].现代情报,2014(12).

    [2]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与网民行为:一个实证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0(11).

    [3]殷俊,姜胜洪.政务新媒体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J].新闻界,2015(3).

    [4]丁利.政务微博绩效评估:体系构建和制度安排[J].中国报业,2014(8)下.

    [5]栾盛磊.政务新媒体应用热的冷思考[J].青年记者,2014(7).

    责编/夏阳

法律视野下传媒舆论监督职责分析
成都商报媒体转型观察与思考
政务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民意表达与行政问责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