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日报社 | 报刊简介
 
虔诚跋涉 风雨长歌
——纪念《长治日报》创刊60周年
刘重阳 郭思嘉
     ( 2007-05-01 第5期 ) 【字号 】【打印】【关闭

   风雨中多少次从头再来

   60年前,1947年4月4日,在长治市郊老顶山下金口村的一家院落里,《长治日报》的前身——《长市导报》诞生了。

   也许人们没有过多地留意过《长市导报》在金口村石印出版时是怎样的一个瞬间,但恰恰是在这不经意间,这张小报竟然进入到新中国城市报刊先躯和开拓者的行列。

   《长市导报》从金口村出发,一路坎坎坷坷。报纸开始为旬刊,发行一年后,于1948年4月16日即被停刊。这年夏天,长治地区经过著名的“鹿家庄整风”后,《长市导报》于7月17日复刊,由旬刊改为周刊。

   1950年长治市建制改为“长治工矿区”,《长市导报》便于9月更名为《工矿建设》。两年后,1952年8月,长治又恢复市建制,《工矿建设》停刊。直到1958年6月,长治市报以四开四版周三刊发版。1962年5月31日,长治市报出版了629期后再次被叫停。

   3年后,长治市报复刊。接下来便是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了。长治市报厄运难逃,被查封、夺权,导致1967年1月24日停刊。1969年1月25日,长治市报再次复刊。不幸的是,到了1973年3月11日又一次停办。

   1976年元旦,《长治报》与读者见面。8年后,到1984年元旦,《长治日报》正式出版。

   《长治日报》从四开小报到对开大报又走了9年多时间,1993年9月21日,第一张对开《长治日报》正式面世。

   当然,《长治日报》从先期的石印、铅印,到现代化的激光照排、轮转胶印,也是穿越了漫长的时空,直到1992年12月16日才终于“告别了铅与火,迎来了光与电”。

   进入新的世纪,《长治日报》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创办了《上党晚报》,并不断进行自身的扩版,使之旗帜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读者更加喜闻乐见。

   当我们去梳理《长治日报》发展的关键点时,不难发现其中的几停几复,几易其名,无不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起伏在影响着报纸的更迭和沉浮。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长治日报》一路跋涉,这一切坎坷和不平,不正是其中的应有之意吗?

   你把阳光给了我,把爱给了我

   2006年春,郭海亮同志上任中共长治市委书记不久,便到长治日报社看望编辑、记者同志们。他说,我是《长治日报》的忠实读者,市委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也许这句话说得太朴实了,竟使报社员工感动了许久。

   如果我们拂去历史的浮尘,就能够清晰地看到历届市委领导对《长治日报》的重视和关爱。在《长市导报》的创刊号上,长治市第一任市长杨绍曾亲笔题词:“要老老实实反映材料,总结经验。”

   1948年7月,《长市导报》复刊,当时的主编是王树芳。他回忆说,每期报的主要新闻都要经过市委张书记过目和改动,清样都由他签字后才付印。

   于是我们记住了这位市委书记,他叫张大英,广东人,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1959年8月15日,市委领导王太奎、王志明等同志去报社看望工作人员,并合影留念。

   1965年6月,《长治市报》复刊。出报的这一天,6月16日,当《长治市报》送到正在进行中的市委常委会上时,常委们无不感到新鲜和亲切。市委书记王景生久久凝视着“长治市报”四个字,欣慰地说:“总算有了自己的机关报了。”

   当时报社成立编委会,王景生书记亲任编委主任,并要亲自审读报纸每期的大样。

   1992年初春,市委书记光敏亲临报社,为深入山区采访的记者送行。市长曹中厚为落实更新印刷设备的资金问题,到报社进行调研。

   《长治日报》扩版前夕,市委书记谢栓贵等领导同志到报社了解情况,指导工作。

   1997年7月,《长治日报·晚报版》试办时。市委书记阎爱英,副书记常福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史耀清等领导和报社的记者编辑一起上街卖报,征求读者意见。

   2000年,市委书记吕日周抓报刊工作,更是别具特色。《长治日报》的舆论监督由此声名鹊起,一时洛阳纸贵。

   时任长治日报总编辑的王占禹同志曾在《总编辑手记(下)——刀刃上的舞蹈》一书中,对这段时光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他在《序》中直言不讳:“吕日周同志的霹雳手段令我震惊。现在回头算了一下,那三年时间里,《长治日报》批评了930多人,在全国地市报里,这是多么大的数字呀。”

   2000年至2006年初,张兵生同志在担任长治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期间,曾多次到长治日报社调研和现场办公,对《长治日报》的办报方向、报业改革及办公、印刷条件的改善给予了明确指示和大力支持。

   2003年7月11日,市长杜善学等领导到报社看望新闻采编人员,希望新闻工作者坚持“三贴近”,不断做大做强长治市的新闻事业。

   《长治日报》是中共长治市委的机关报,没有哪个市委领导不关注这张报纸。从赵连胜、陈杰、李惠春、武玉铭、李秀林、张正书、张秉法等历任市委书记,到王志明、张泽宇、杨月生、田畛、申联彬、焦宝林、郭有勤等历任市长,他们的名字早已和《长治日报》的成长紧紧联在一起。

   如果说来自上层的是关怀的话,来自基层的则是人们对《长治日报》的关爱。

   2007年早春,我们在市交通局收费管理站的一间平房里见到了退休职工陈安根。他在1999年54岁时才开始向报社投稿,至今已投稿1532篇,见报687篇,最长的稿件1700多字,最短的是图片说明,仅有40多字。

   他很自豪自己的选择,最使他激动的是,2001年11月22日长治日报社社长王占禹亲自向他颁发了 “特约记者证”。

   他很钟情于自己的选择,自费去采访百岁老人,在襄垣下良被拒绝采访,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但依然乐此不疲,无怨无悔。

   屯留县退休干部张志成和媒体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曾在县委通讯组、县委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一直工作到退休。他是《长治日报》的审读评报员。他说,我评报是真评,每个月写2篇报评,从2000年至今,写有100多万字。

   他的报评有很多是用快板书的形式写的,韵律琅琅上口,内容通俗易懂,要点概括准确,政策观点鲜明。

   无论是领导,还是基层通讯员、评报人,他们都是读者。读者是报人的衣食父母。长治日报社社长王占禹、总编辑弓德旺,在一篇联署的文章中用了一个标题来表达对读者的感恩之情:“说句心里话,读者比天大”。

   道不远人,只须用心去行走

   2006年,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安徽卫视·记者档案、南方周末等知名媒体联合发起“因为我是记者”有奖征文活动。国家级各大媒体以及各地方媒体的记者,纷纷拿起笔,倾叙着自己记者生涯中最感人的事迹和最铭心的感受。

   在活动评奖时,众多知名媒体的大牌记者未能蟾宫折桂,原定的10名金奖9名空缺,获得这惟一金奖的是《长治日报》的记者郭震海。

   那是2004年9月2日,他要去平顺县石城镇黄花沟村采访一位名叫申增江的老教师。他中午到了石城镇,没想到从石城到黄花沟不通汽车,全部是野径荒路。他走到下午才看见一个小山庄,一问,才知道自己方向错了。他在小山庄的农家泡吃了从石城买的两包方便面,继续去寻找黄花沟。直到晚上9点多钟,他才终于叩开了申老师的柴门。

   他说他是记者来采访。申老师不信,不要说是记者,就是山外的人一般也很少来。郭震海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天四夜,和申老师同吃同住、同上课。

   申老师在大山里教了23年书,当下是拄着拐仗给学生上课。他的腰腿是因为晚上送学生回家时掉到沟里摔坏的。他往沟里掉过多少次,已经记不清了,在疼得不行的时候他才去医院治疗,但不等伤口愈合就执意要返回讲台。他说,我一住院,村上的孩儿们就没人教了。当然,他也没钱住院,女儿也因没钱上学而辍学在家。

   郭震海被感动了,回到报社,连夜写出了通讯《高山红烛泪》。

   这篇报道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长治六中免费接纳申老师的女儿入学,而且还请申老师到六中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教师节。长治日报社特地给申老师送去一辆残疾人专用三轮车,好让申老师在站不住时也能坐一坐。

   郭震海在获得“因为我是记者”征文金奖时说,三贴近,贵在心贴近。媒体的新闻要新,要具有独家性,要能打动读者的心,就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1992年1月8日,时任社长的董志智亲自撰写的关于申纪兰的长篇通讯《她是党的骄傲》在《长治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一个多月后,长治市委授予申纪兰“太行英雄”的光荣称号,在全市掀起了学习申纪兰的热潮。

   1993年6月28日,《长治日报》刊发了记者郭志刚和通讯员郝彦南采写的通讯《奉献是她最大的幸福》,报道了赵雪芳的先进事迹。

   通讯发表后,社会反响巨大。9月9日,中共长治市委作出了《关于向优秀共产党员赵雪芳同志学习的决定》。1994年4月23日,赵雪芳荣获全国首枚“白求恩奖章”。6月19日,《长治日报》以连载的形式隆重推出由记者、作家焦保红创作的全面描写赵雪芳事迹的5万多字的报告文学《托起生命的太阳》。

   《奉献是她最大的幸福》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托起生命的太阳》被多部文学集收入,并在北京举行了作品讨论会。

   “僻乡行”是由记者李福昌主笔的一个专访大山深处村落的栏目,行文优美,视角独特,很让读者喜爱。

   《走百村访百户》、《上党儿女风采录》、《上党儿女走四方》、《瞭望哨》、《啄木鸟》、《非典英雄谱》、“百名记者访百强”、“从井岗山到太行山”、“实施‘三三’战略、建设‘三个’长治一线行”等专栏的开设和大型采访活动,都是《长治日报》对主流生活的生动报道,都是坚持“三贴近”丰硕成果的精彩体现。

   2005年8月,中央“心连心”艺术团在武乡举行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大型慰问演出中,一个节目牵动着亿万人的心。那是一张放大的数名儿童团员在一起的照片,如今,我们还能找到当年的儿童团员吗?

   令人兴奋的是,3位老人上台了。他们就是当年照片中的儿童团员。老人相逢,含泪相拥,使得天地动容。

   这个节目无疑给人们留下了无法忘怀的印象,但你知道,找到这3位老人的是谁吗?其中一位是《上党晚报》的女记者,名叫许仲英。

   晚会演出结束了,但其中一位名叫杨虎林的老人却让许仲英放心不下。杨虎林是沁源县王陶村人,已经79岁高龄了,无儿无女无老伴,孤守三间旧房度日。许仲英和她的同事们带着现金、衣服、粮油去拜访老人了,想表达一个后来者的心意。

   从此,帮助老人成了上党晚报新闻热线部的集体行动。晚报的同志觉得这还不够,从2006年10月起,他们向市、县民政部门多次反映老人的情况,以求支持。2007年2月,杨虎林老人终于成了沁源县民政局在册的五保对象。 

   出发,扬帆凭借好风力

   长治日报60年,一路走来不容易。现在的人们仍旧无法忘情当年创业的艰难。不说金口创办,不说“文化大革命”中的几停几办,即使是在1976年《长治报》复刊时,条件的艰苦也是今天人们难以想象的。

   社长王占禹回忆说,复刊时,报社是在旧市委常委院一户家属房里,只有三、四个屋子,大家写稿、编稿都只能在砖块支起的床板上,坐的是几块砖头垒起的“椅子”。

   1999年,《长治日报·晚报刊》要创刊,也是20多人挤在报社7楼的一个小会议室里,没有电脑,没有采访车辆,稿子靠手写,采访全凭骑自行车。

   创业难,发展更难。

   2000年3月18日,长治日报《市场导报》正式面世。第二天,3月19日,长治日报《科技周刊》出版。8月1日《上党晚报》正式创刊。

   2002年1月1日,长治日报社“两报”自办发行正式启动。当天清晨,几十辆发行专车驶向各个发行站,标志着“两报”的市场运作机制初步建立和运行。

   2003年7月2日《长治日报·经济周刊》正式出版。此后一年间,先后推出了《农家周刊》、《人才周刊》和《晋周末》专版。2006年4月8日,《长治日报·新闻摄影周刊》出版。

   2006年,“两报”发行总量超过6.4万份,报款总回款额超过1000万元,广告收入突破了2000万元。

   进入新世纪以来,长治日报社接连有面向市场、深化报业改革的重大举措出台,并保持有良好的社会回报。2006年,《长治日报》和《上党晚报》分别获得全省一级报纸的“六连冠”和“五连冠”。

   事物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必须有足够的准备。早在2004年,长治日报社为了对职工进行不间断的革命传统教育和“三贴近”教育,进一步打造一个能够适应新时期更高要求的高素质团队,培养出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采编队伍,编委会决定,在著名劳模申纪兰家乡建立“立德立言立形象”传统教育基地;在上党发展速度第一村的壶关县常平村建立“创路创新创大业”发展教育基地;在屯留老爷山建立“身到心到感情到”三贴近教育基地。

   2007年初春的一个傍晚,我们和王占禹社长面对面,谈起报社60年的历程,他有着很多的感慨。他说,《长治日报》的发展,是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读者的热切关爱中,经过一代代老报人的努力成长起来的,至于报社本身,只有4句话8个字:“学习、敬业、求实、创新”。

   学习、敬业、求实、创新,这就是长治日报60周年虔诚跋涉的坚强信念,就是长治日报60年风雨中的浩荡长歌!

   

  

 
     ( 2007-05-01 第5期 )
回页首】【打印】【关闭




镜像: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E_mail:info@peopledaily.com.cn 新闻线索:rm@peopledaily.com.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招聘英才 | 帮助中心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6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