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报告

新闻战线 2021年12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人民日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特别报道评析

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 《 新闻战线 》( 2021年12月01日   第 04 版)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特别报道注重采访典型人物,深入挖掘鲜活故事,生动展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人民群众精神风貌,反映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奋斗史。在充分运用党史资料基础上,全景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贯穿历史与现实,展现精神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词:共产党人   精神谱系   特别报道   党史学习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守正创新,精心做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发挥在舆论上的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自7月19日起,人民日报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专栏,每期采用“1+1”形式推出特别报道:要闻版推出一篇本报评论员文章,同时推出一块整版特刊报道,充分展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锤炼出的鲜明政治品格。截至11月30日,人民日报已推出特刊版面44个,相关报道近400余篇。

    强化思想引领,凸显时代价值

    在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特别报道过程中,人民日报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贯穿到策划、采写、编辑、审校各环节全过程,凸显思想引领,凸显精神内涵。

    强化思想引领。要闻版推出的本报评论员文章,与特刊报道密切配合,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这些宝贵精神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在理解上下功夫、在表达上做文章,实现了以事明理、以理晓人。7月19日,评论员文章《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析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意义,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价值。6版推出特刊报道,头条《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采访权威专家学者,展现辉煌成就,揭示成功密码。特别报道推出后社会反响良好,引发了读者共鸣,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领会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有益参考。

    挖掘时代价值。特别报道注重深入挖掘宝贵精神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系统展示其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本报评论员文章结合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深入挖掘这些宝贵精神的深刻启示与实践意义,充分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9月5日推出的“女排精神”特刊报道,头条稿件《弘扬女排精神 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凡孕育着伟大”“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的女排精神”等重要指示精神,通过赛场夺冠、挫折中奋起、接续奋斗等三条并行的时空线,回溯中国女排走过的光辉历程,撷取精彩细节片段,立体化挖掘和展现女排精神的内涵,深入阐释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紧密联系现实,体现精神传承

    在充分使用党史资料基础上,特别报道全景反映这些宝贵精神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贯穿历史与现实,展现其强大生命力。

    贯穿历史与现实。历史,往往经过时间沉淀后才可以看得更加清晰。特别报道的采写注重贯穿历史与现实,深入挖掘各个历史时期伟大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及产生的强大激励作用。9月13日推出的“抗震救灾精神”特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深入采访蒋晓娟、廖智等地震亲历者以及专家学者、应急管理部相关负责同志,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鲜活的人物回忆,充分还原历史场景,真实呈现个人生活现状,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发展成就,生动阐释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激励作用,增强了报道的历史厚度、现实热度和情感温度。

    全景反映历程。每期特别报道都注重回溯这些宝贵精神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展现非凡历程。9月6日推出的“抗洪精神”特刊《铸抗洪精神 护江河安澜》,全景展现1998年抗击洪水的奋斗历程,充分展示全党全国人民顽强拼搏、战胜一场场洪水的决心勇气,凸显中国共产党人的英勇无畏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两篇配稿《做长江防汛哨兵》和《为黄河安全护航》,以基层防汛人员个体奋斗历程展示他们对伟大抗洪精神的弘扬,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历史传承。

    打通宏观与微观。每期特别报道均采用一篇主稿和两篇配稿有机结合的方式。主稿采用扫描式、全景式、追溯式视角,配稿则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充分展现这些宝贵精神的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大庆精神”特刊的头条稿件《传承大庆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从宏观角度展现大庆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两篇配稿采写了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与全国劳模张永平的事迹,主稿配稿结合、宏观微观打通,生动展现我国石油工人在大庆精神感召下艰苦创业、接力奋斗的火热实践。

    讲好典型故事,凝聚奋进力量

    特别报道注重采访典型人物,深入挖掘鲜活故事,生动展现精神发源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人民群众精神风貌,反映我们党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奋斗史。

    采访典型人物。做好精神谱系的报道,离不开典型人物述说亲历感悟、以真情动人。8月10日推出的“抗美援朝精神”特别报道,记者奔赴辽宁丹东采访,走访抗美援朝纪念馆等地,采访“杨根思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六医院护理部主任宋爽、丹东市第一医院医生张炳森等典型代表,生动讲述先辈感人故事以及后人传承抗美援朝精神的鲜活故事,用他们的真挚情感打动人、深刻体会影响人。

    挖掘鲜活故事。特别报道将镜头聚焦百姓,坚持以百姓视角、用百姓语言讲述鲜活故事,增强报道可读性。8月3日推出的“延安精神”特别报道《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深入挖掘延安市安塞区化子坪镇党委书记野根利的故事,生动诠释延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实践。文中“山羊换湖羊”、带领群众发“羊财”等故事,语言鲜活、表达新颖,以人民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受和变化,充分反映在延安精神引领下当地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的生动实践。

    凝聚奋进力量。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宣传报道这些宝贵精神,目的在于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这些宝贵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永葆奋斗姿态。8月20日推出的“焦裕禄精神”特别报道《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中,有许多生动鲜活的场景描写,充满现场感,让人身临其境感受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令读者深受触动和鼓舞。报道结合现实生活,以“连夜住到村里去,要盯人盯户开展防灾巡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寥寥数语,生动勾勒出当地党员干部对焦裕禄精神的赓续和弘扬,也反映出这些宝贵精神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激励作用。

    报网一体传播,展现融合优势

    特别报道中,人民日报社坚持守正创新,在注重表达生动、呈现鲜活的同时,充分运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成果,努力让特刊增加“融”看头、富有“融”趣味、提高“融”影响,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宣传的传播效果。

    版式庄重大气。“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特刊延续“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的版式风格,在上部通栏使用统一风格的刊头图文设计,每版均以党徽标志、红色飘带、数字“100”和“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文字贯穿,并衬以浅褐色光斑底纹,延续人民日报特刊版式多年来形成的大气、庄重、灵动的风格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视觉特征。

    版面语言鲜活。特别报道精心选取图片,灵活运用版面语言,在编排上下功夫,让主题表达更直观。8月23日推出的“大庆精神”特别报道,挑选王进喜跳入泥浆奋力搅拌、新疆荒漠深处油田钻前施工等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充分展现石油工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的昂扬精神状态。9月6日推出的“抗洪精神”特别报道,选取群众守堤护堤、解放军奋勇抢险、三峡大坝拦洪削峰等主题图片,充分展现“舍小家顾大家”、战天斗地的抗洪图景。不仅如此,特刊在图文融合上精雕细琢、体现新意,通过对图片使用合理裁剪、渐变处理等手法,使图片与底纹映衬、与文字报道融合,提升了版面整体效果。

    精心制作提要。每期特别报道选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论述,精心制作提要,在特刊版面醒目位置突出呈现,方便读者了解宝贵精神的深刻内涵。如11月16日“塞罕坝精神”特刊提要,摘自习近平总书记今年8月23日在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强化融合力度。为做好“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特别报道,人民日报社多部门参与、全媒体出击、多平台联动,努力通过多种多样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样式,积极扩大传播效果和影响力。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及时转载相关报道。同时,还制作推出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融媒体报道。人民日报新媒体主持微博话题#红色血脉#,发布原创微视频《红色血脉》,生动展现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接续奋斗历程,构建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全网累计阅读量超1.2亿次。

    (执笔人: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编辑宋静思)

    责任编辑:武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