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杂谭

新闻战线 2021年06月01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观千剑而后识器

滕敦斋 《 新闻战线 》( 2021年06月01日   第 08 版)

    近读南振中《与年轻记者谈成才》,他的勤于积累让人惊叹:当记者20多年,采访、学习笔记记了2000多本。不论是采访还是开会,都是手不停记。上自中央的重要会议,下至普通的座谈会、新闻发布会,他都以飞快的速度一记到底。直到走上了新华社总编辑的岗位,还是一如既往。范敬宜先生在《代序》中说:“以前,我把这看作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一种恒心和毅力的表现,读了他的书,才明白这种‘职业习惯’源于他的一种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不仅表现在记录,而且表现在随时随地对各种知识、资料的积累。”范敬宜认为,这种方法可信、可亲、可学。

    在新闻界,南振中的这段话经常被提起:编辑、记者往往有“穷”“富”之分,有的编辑、记者手头有写不完的东西,被称为“富编辑”“富记者”;有的编辑、记者则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被称为“穷编辑”“穷记者”。划分“富”与“穷”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他们的素材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积累的多寡。

    考察我国新闻史上那些著名记者,很多是由于重视积累、善于积累而取得成功。杰出军事记者李耐因,靠日记积累素材,很多新闻稿是由日记整理写成的。据说,他非常喜欢写日记,尤其是战地日记。这些日记,有的是在大雨中用雨衣蒙着头记的,有的是在防空洞里躲避飞机轰炸时记下的,有的是在露营时写的。日记中有所见所闻,也有所思所想。把几天的日记稍加整理,补充删节,就是一篇很好的报道稿件。李耐因曾言,积累是记者的成功之道。他认为,记者的积累,可以分四个方面:知识的积累,素材的积累,观点、认识、感情的积累,表现手段的积累。“这有点像垒墙,一块砖一块砖地加上去,就有了新的思想高度,也就常诞生新的思想主题,出现新的认识事物的角度。”

    鲁光,因满怀职业激情、写下海量新闻作品而驰名新闻界。他说,读够、跑够、想透、动手,这八个字是他对记者职业最深切的体会。他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下去跑之前,先钻图书馆啃几天书。到内蒙古采访那达慕盛会,先找写蒙古族的小说、史料来读,找记载蒙古族和草原风情的书刊来读;采访女排,除了找国内外的通讯、资料读,还找日本教练大松博文的训练手记和自传来读;采访书画家,他就读中国绘画史、西洋绘画史,了解齐白石、徐悲鸿、梵高、毕加索……总之,他要通过阅读、学习、积累,让自己的知识仓库装得满满的。

    对记者的这一职业特点,老一辈新闻人早有共识。邹韬奋曾说过,记者应当具备丰富的常识和写作能力,“应当是一个常识家”。邓拓说,报纸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的,因此,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广博的知识,知识的范围越广越好,“记者应当是杂家”。后来,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受众的分化,媒体越来越走向专业化,由此出现了“专家型记者”的说法,一些媒体有意识培养专家型记者。这里所谓的“专”是相对的,记者很难成为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真正意义上的专家。其实,不论是“杂”,还是“专”,都有道理,成为“常识家”“杂家”,达到“家”的程度,这本身不也是一种“专”吗?

    “杂家”也好,“专家”也罢,都需要长期的、驰而不息的学习和积累。曾就职中青报、《财经》杂志的杨浪,对如何做新闻、当记者,提出过一个“打井理论”:打潮湿了,再往下打,打出水来,打深井365天不断水,还往下打,打出石油,最后打出岩浆。“就是把一点做到极致。”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古代著名文论家刘勰的这一论断,是对诗人、文学家、艺术家成长规律的总结,又何尝不是对记者成长和成才的提醒。唯有勤于积累、善于积累、长久积累,方可厚积薄发,终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