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生动翔实的内容、热情洋溢的表述,品味红色经典的魅力,及时有效进行新媒体传播,既有对历史的观照,也有结合现实的延伸思考,是将热点深化、焦点延伸,获得高点击量与转载率,让红色经典深入人心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人民日报 文艺副刊 “品味红色经典”
今年1月28日开始,人民日报文艺副刊开设《品味红色经典》栏目,截至6月13日,已发文26期,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并在新媒体形成数亿次传播量,在全国庆祝建党百年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发挥了独特的舆论引导作用。
《闪闪的红星》《白毛女》《小兵张嘎》《红岩》《谁是最可爱的人》《南征北战》……这些红色经典作品许多人耳熟能详,忆之思绪万千、品之激情澎湃。该栏目选取经久不衰的经典和最有代表性的作者,以生动翔实的内容、热情洋溢的表述,品味红色经典的魅力,并及时有效地进行新媒体传播,将热点深化、焦点延伸。不仅文艺副刊的老读者喜欢,也有效“圈粉”广大的网友尤其是年轻群体,获得高点击量与转载率,让红色经典深入人心。这组报道在“品味什么经典”“谁来带读者品味”“怎么品味”上下足了功夫,彰显了人民日报高出一筹的统策能力。
品味什么——精选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作品
《品味红色经典》栏目由人民日报文艺部策划,主题是红色经典文艺作品,包括电影、电视剧、戏曲、音乐、舞蹈、小说、报告文学、美术作品等不同文艺体裁,都是经过精选而且代表性极强的。如电影《党的女儿》《闪闪的红星》、小说《青春之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红岩》、音乐《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这些作品既是老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也是中国文艺的代表之作。很多作品随时代变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揭示了“经典永流传”这一艺术规律。
“传唱经典,永葆红色。”“经典电影鼓舞教育了几代人。”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网友对傅庚辰的《闪闪红星伴我行》、田华的《演〈党的女儿〉做党的女儿》等文章不吝赞美之辞。
谁来品味——提高叙述者的含金量与品位
这一栏目的最大亮点是约请到与红色经典作品具有重要关系的关键人物作为叙述者,或是作品当年的作者、表演者,或是后辈、传承人,或是权威专家等,使“品味红色经典”的“品味人”极有品位。
文艺大家深情回顾
今年93岁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田华,12岁参加抗敌剧社,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已80年;傅庚辰,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亲历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边境反击作战;“人民艺术家”郭兰英,在延安时期就演出过歌剧《白毛女》。这些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大多已处耄耋之年,能够约请到他们撰稿或接受采访,殊为不易。在建党百年之际,他们结合革命生涯、创作经历“现身说法”,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厚重深沉的历史感、直抵人心的感染力。
革命后代深入讲述
《可爱的中国》几乎人尽皆知,但作者方志敏的后代是怎样接触到这部作品的,又是如何读解这部作品的?人民日报约请年近九旬的方志敏女儿方梅,讲述当初母亲郑重送交父亲遗著后引发的心灵震撼,讲述自己“替父亲看到了可爱的中国”的心路历程,具有催人泪下之效。
研究专家深度解读
许多红色经典的创作者已不在世,人民日报约请权威专家回顾和解读经典,同样收到了生动、深刻的效果。如,《〈红星照耀中国〉的永恒魅力》一文,由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丁晓平解读,并请与该书作者交往甚多的原外长黄华同志夫人何理良撰写斯诺访华的回忆文章,极大丰富了读者的历史认知。
文艺“后辈”深刻体验
年轻演员王源在《爱国的少年心,总是相通的》一文中,畅谈电影《小兵张嘎》对他的影响,给读者留下“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深刻印象。青年歌唱家雷佳的《演好喜儿 接过这一棒》,对郭兰英言传身教的回忆也感人至深。
人民日报最大限度地开发资源,很多作者都到了“抢救性采访”的年龄,自带宝贵的“流量”,形成了“篇篇是独家、期期有看点”的良好传播效果。
怎么品味——用合适而丰富的手段表现主题
明确了主题,确定了作者,还需恰如其分的手段来展现主题,以达到提高作品“品位”、增强报道“品质”之效。
史料丰富
人们熟悉红色经典,但对其产生之渊源、发展之过程未必清楚,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当下,充分展示这些内容,显得更有意义。《品味红色经典》栏目中,几乎每篇讲述都给人“史料扑面而来”之感。为达到丰富的视觉效果,每期都配发大量历史图片,如电影海报、歌曲乐谱、演出照片等,特别是1951年4月11日魏巍首发于人民日报头版的珍贵照片《谁是最可爱的人》,给人以鲜活的历史感。
讲述生动
这一栏目中,多数作者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历为主线,自然生动地讲述与红色经典相关的人和事。例如,歌唱家李光羲谈歌曲《松花江上》时说,“《松花江上》唱的就是我自己,是从心底自然流淌出来的”,因为他的童年就是在日寇铁蹄下度过,到16岁还不认识大米,指着地摊问“那些白珠子是什么呀?”这样写,读者很自然地读懂了他对“一曲哀歌动地天”的理解。
情理交融
这组报道饱含情感、融理于情。不少作者讲到创作、演艺经历,都会满怀深情地讲述成功的“秘籍”。电影艺术家于洋在《大浪淘沙始到金》一文中,回忆他演“马日事变”一幕时,冲出窗户导致双目短期失明;《李有才板话》的作者赵树理,扎根山西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打成一片;《长征组歌》的演唱者马子跃,重走长征路……
这些情节无不令人深刻领悟到,只有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学史明理,通过再现革命文艺的创作历史、红色经典的传承历史,传递信仰、信念和信心,给人以心灵的陶冶、奋进的力量。
组合出彩
已经刊发的26期中,有12期是“组合式”作品。介绍《长征组歌》时,记者专访参加首演的老演员马子跃,配发参加长征题材电视剧演出的“60后”演员王劲松的文章《我走进真实的雪山》;6月3日,发表关于小说《红岩》的两篇文章,一篇是107岁的老革命、作家马识途回忆小说的诞生历程,一篇是“时代楷模”、64岁的教育工作者张桂梅以江姐为榜样、终身扎根边疆支教的故事,将感人的历史、现实的传承同时呈现,使“品味”更为立体丰富、思想性更为突出。
广泛传播——抓住机遇“圈粉”扩大影响力
报道在纸媒推出后,还在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进行了广泛传播。4月28日,副刊围绕红色经典影视作品《小兵张嘎》刊发两篇文章——江平的《最喜欢的还是〈小兵张嘎〉》和年轻演员王源的《爱国的少年心,总是相通的》,随即在新媒体发布,受到广泛关注,尤其是后者成为“爆款”,在新媒体舆论场掀起一股“品味红色经典”的热潮。截至目前,#王源在人民日报撰文#微博话题量达3.1亿,讨论超129万次,阅读量2825万次,转发110万次,点赞31.3万次;人民日报客户端阅读量超150万次,留言上千条;学习强国、澎湃等数百家平台转发;在B站、豆瓣等网络社区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成为热点话题。
方志敏烈士的女儿方梅围绕《可爱的中国》,分享读父亲著作、追寻父亲踪迹、记录父亲事迹的心路历程,饱含深情、感人至深。刊发当日便成为微博热搜话题,话题阅读量超过1.6亿次。不少网友在转发文章时附带当天的人民日报文艺副刊版面图,分享对红色经典的认识。
由红色经典“圈粉”,可得两点启示:一是在纸质媒体发表后,需要第一时间进行“二次传播”,保持热度;二是对历史的观照要与现实紧密结合,面对更广泛的读者尤其是年轻群体,我们的报道要着眼于“传承”,才能更加凸显影响力、感召力。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研究部新闻报道业务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陈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