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走廊

新闻战线 2020年04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仪式传播: 两岸共享身份和文化仪式的确立

● 刘君荣 《 新闻战线 》( 2020年04月01日   第 09 版)

    摘要: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不仅因传递和传播而存在,更确切地说,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就存在于传递和传播中。用非遗文化唤醒两岸同胞的集体无意识,通过关系性、情境性双向传播,达到社会化传播,以此增进两岸同胞对同根同源文化的认同。

    詹姆斯·W·凯瑞认为,把传播视为一种仪式而不是传输,传播就更多的是一种表演而不是信息的传递,是参与而不是消费,是意义和美而不是策略和结果,是唤起和感召而不是影响和效果。①以这个视角看,在仪式中,人们不是观众而是参与者,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在交流中找到传播的意义,并达成共识和认同。凯瑞的传播仪式观理论对当前对台文化传播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对台传播艰巨而复杂,如何冲破重重阻隔,让两岸同胞共享中华文化?如果对台传播仅仅着眼于信息传递,试图通过释放善意去改变台湾民众对大陆的认知态度,而未真正把传播当作文化的互动交流过程,恐怕很难奏效。因此,重构对台传播模式,并为对台交流再造一条文化确认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主流媒体对台传播指明了方向。

    2019年7月27~28日,东南广播公司主办了2019“亲亲闽台缘东南广播听友会”暨两岸非遗文化展演。在台湾中南部的高雄、云林,两场非遗文化演出非常成功,剧场座无虚席,台上台下互动热烈。参与报道的两岸媒体达100多家,引发两岸民众广泛关注,网友互动量超过130万人次。

    任何成功的文化交流,都包含了深刻的文化意义及心理学意义。非遗文化如此受到台湾民众的欢迎,说明传播现象背后包含着更为深刻的本质。本文尝试以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结合凯瑞的传播仪式观理论,来分析这场成功的非遗文化传播背后的文化意义。

    以乡愁共情为情感触发点的场景传播

    从人类学意义上说,人类创造了许多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神话、传说以及社会文化中的种种原型意象。中华文化根源于中华文化遗产记忆,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意识。

    乡愁是一种地缘情怀,也是一种故土文化的力量。2019“亲亲闽台缘东南广播听友会”暨两岸非遗文化入岛演出,带来了客家山歌、梨园戏、南音表演、闽派古琴、闽南童谣、诗朗诵、树叶吹奏、提线木偶、漳浦剪纸、木偶头雕刻等精彩节目,以福建非遗文化表演和闽南话、客家话乡音构建出一套独特的“乡愁叙事”话语体系。异乡的“观看”成为集体怀旧仪式,台湾观众怀着淡淡的感伤,用眼泪和欢笑慰藉落寞的心灵,在和“老家人”的亲密互动中消解远离故土的内心牵挂。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阎立峰教授认为:“文化是共享的,传播是双向的,文化传播是实现心灵契合的最佳渠道。”乡愁沉淀在华人心理底层,在观赏文化演出时被唤醒。中国人注重血缘关系,对故土的眷恋、对祖先的缅怀时不时地撩拨着游子的思乡之心,这种普遍性的情感体验诠释了两岸共同的种族基因和文化根脉。

    演出结束后,传承人还与观众亲密互动,其中不少青少年踊跃交流,给两岸文化交流抹上一层亮色。大量颇具亲和感的图片、视频和文字在脸书、Line等当地优势社交平台流传。台湾观众的点赞在现实和虚拟空间引发的社会化传播,扩大了演出活动的影响。

    仪式传播视角下的两岸文化共享

    凯瑞的仪式传播观对应的是文化的传播观,他认为传播并不是指信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仅是分享信息的行为,更是共享信仰的表征,“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体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②凯瑞认为,分享信息只是传播的功能,共享文化信仰才是传播的意义。

    非遗文化是两岸共同的精神家园

    在这次展演中,台湾非遗项目也同台表演助兴,如台湾义守大学的民俗表演《宋江阵》、云林大心剧坊的歌仔戏《白蛇传·游湖借伞》。这些项目的主动参演,给非遗展演增添了看点,也为两岸交流增添了寓意。

    连城木偶戏大师李明卿表演了高超的提线木偶书法。“两岸一家亲”写毕,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喜爱布袋戏的黄先生特地带着孙女从台北赶到高雄观看表演,不厌其烦地向孙女讲解布袋木偶戏的形象角色。近距离的体验,加深了台湾年轻一代对于祖地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

    福建现有130余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很多项目在台湾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民俗和表演。其中就包括闽台共同成功申报的“妈祖信俗”“闽台东石灯俗”“闽台风狮爷信仰”“闽台抢孤习俗”等。中华文化是两岸共同的心灵根脉,也是中华民族共享的精神家园。

    同根同源文化认同下的两岸文化仪式确认

    文化身份是指成员对享有共同文化的群体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从仪式的角度看,非遗文化传播是对华人社会的维系和建构,是对中华文化的演示,是“共享”“参与”“联合”“团体”以及“拥有共同信仰”的语义集合。

    厦门大学李展副教授说:“这是一个‘文化仪式’,是确认参与的双方共享身份和文化的一个交往仪式,两岸非遗传承人和现场的观众都在情感交融中再一次确认了共享的身份与文化。”

    两岸非遗传承人同台献艺,通过表演形式执导了一场中华文化双向共享的互动仪式,大大增强了台湾同胞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唤醒了共同的文化记忆。所有的意义和理解都产生于两岸的交往交流过程中,互动仪式是一种以团体和共同体的身份把两岸同胞聚拢在一起的神圣典礼。在中华文化的群体认同中,两岸情感得到加强,民族意识得以强化,在心灵契合中达到共享身份和文化仪式的确认。

    用非遗文化讲好两岸故事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加大文化交流力度,把工作做到广大台湾同胞的心里,增进台湾同胞对民族、对国家的认知和感情。”只有坚持不懈地交流,不断建构两岸共同的集体记忆,加深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群体归属感,才能真正实现两岸身份共享和文化仪式确认。

    中华文化仪式传播的目的是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华人世界,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不仅仅因传递和传播而存在,更确切地说,两岸同胞的血脉联系就存在于传递和传播中。用非遗文化唤醒两岸同胞的乡愁情结,通过关系性、情境性双向传播,从而达到社会化传播,以此增进两岸同胞对同根同源文化的认同。彼此认同才可达成对中华民族身份的重塑和显构。

    此次非遗文化入岛展演在策划、场地、发动、签证、后勤服务、传播推广等方面,得到了台湾媒体的鼎力支持。成功的合作增进了闽台两地媒体交流的默契。

    两岸媒体心灵相通、紧密协作是共享中华文化的表征。共享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沟通的纽带和桥梁。两岸媒体人负有增进两岸理解、加深同胞感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应加强互动、携手合作。未来,两岸媒体人和非遗传承人将精诚合作,共同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增进两岸的沟通与交流做出更大贡献。在深化关系、拓展合作、互利互惠的基础上携手弘扬中华文化,谱写两岸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两岸关系良性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作者系《东南传播》主编)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Eric W. Rothenbuhler.Ritual communication: From everyday conversation 

    to mediated ceremony. (1998). Thousand Oaks, CA: Sage.

    ②[美]詹姆斯·W·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