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用心讲述黑颈鹤的故事

——广播专题《回家》的创作体会

● 邓 婕 《 新闻战线 》(

    《回家》以真实自然的表现方式,采用白描的手法,以原生态的文化符号、原汁原味的“长镜头式”场景声音、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真实客观却不失生动地讲述了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故事,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黑颈鹤是世界上唯一生长和繁殖在高原的鹤,而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被誉为“中国黑颈鹤之乡”。2018年,我们3次在不同季节前往若尔盖县蹲点,收集了上百小时的声音素材和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素材,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关于黑颈鹤保护的广播专题《回家》,以鲜明的主题、典型的材料、准确的事实向广大听众讲述了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故事,生动展现了川西藏区卓有成效的生态保护成绩,让人与自然的和谐之歌流进人们心田。

    以脚力深入基层,以眼力发现价值,以脑力深入思考,以笔力呈现作品。可以说,《回家》这篇广播专题,从最初发现线索到最终完成作品,乃至传播全过程,都是在深刻理解并践行“四力”基础上完成的。

    《回家》的成功并非偶然。长期以来,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坚守新闻理想,坚持价值传播,坚信内容为王,长期开展“走转改”活动,激励一线记者履行职责使命,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精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该作品是践行这一理念的缩影。

    线索从何而来?

    2017年8月28日,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发起,西藏、青海、甘肃、云南四省(区)广播电视台共同参与的大型新闻行动《喜迎十九大藏区万里行》在成都启动。新闻行动历时一个月,行程1.2万公里,足迹遍布五省(区)70余个藏族乡镇村寨,涵盖80余个采访点位。四川综合广播派出5位记者参与了此次活动。

    在采访若尔盖县的花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时,我们发回的一篇关于当地湿地环境和黑颈鹤保护的报道引起了广泛注意,由于采访时间有限,这篇稿子并没有深入挖掘太多细节。湿地环境是怎么好起来的?黑颈鹤会越来越多地在这里繁衍吗?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要想把故事讲得好听,得靠勤快的“脚力”,踏踏实实地下基层采访。经过讨论商议,创作团队决定用一年的时间去若尔盖县蹲点采访。动身前,我们多次与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沟通联系,提前掌握了黑颈鹤的活动规律和栖息繁殖习性,了解到每年3月是迁徙的时节,大批黑颈鹤从越冬地——云南省昭通市大包山,回到栖息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湿地;每年的4~7月则是黑颈鹤寻觅配偶、筑巢产卵的时节;到11月中旬,雪越下越大,黑颈鹤陆续集结准备离开若尔盖。于是,我们分别在这3个时段深入若尔盖湿地、草原观察记录黑颈鹤的活动以及当地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

    成都市到若尔盖县的距离大约480公里,每次我们都要花一天时间在路上,有时候遇到自然灾害带来的交通管制,清早出发,半夜才能到达若尔盖县城。在翻过无数个雪山和高原后,疲惫不堪的身体在高寒环境下非常容易产生高原反应,缺氧、头疼、鼻塞、无法入睡,几乎成了到若尔盖采访时遇到的家常便饭。但由于行程紧张,我们克服困难坚持采访。

    藏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每个采访点之间都隔得很远。从位于县城的湿地管理局到花湖自然保护湿地,光开车就要1个多小时,经常一天下来只能采访到一个人或者一个点位,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翻身越岭的路上。这就是藏区的实际情况,也是所有藏区建设者、保护者、工作者的日常工作现状,我们在基层采访中,更能体会他们的艰苦付出。

    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基层采访中,我们接触到了黑颈鹤保护背后众多生动鲜活的人物,用心倾听了他们的故事,积累了第一手素材。记者只有全身心融入人民群众生活,深度发掘、展示社会历史变革和人性光辉,才能做出有内涵的感人作品。

    如何选准切口?

    独特眼力是拥有独家发现和独特视角的保障。注重增强眼力不仅是发现更多好素材、好新闻的必要环节,还是帮助我们更好地洞察问题本质、写出好文章、提炼好思想的重要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

    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方面的题材成了大家重点关注的领域,与此相关的作品也非常多。如何在一个传统题材领域做出有新意的报道?

    翻阅以往的报道和资料,我们发现: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若尔盖县地处黄河、长江上游,其湿地涵养了大量水分,为两大母亲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特别是黄河30%的水来自若尔盖湿地。而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若尔盖县境内,总面积16670.6公顷,其湿地沼泽面积曾达3000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分布集中的泥炭沼泽区。保护区于1994年经若尔盖县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后又升级为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动物。该保护区不仅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还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上个世纪70年代后,若尔盖湿地一度水土流失加剧,沙化愈演愈烈,湿地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2002年两会期间,包括若尔盖在内的湿地保护问题就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他们呼吁拯救这一“地球之肾”。2006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正式施行《四川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在2010年前,使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四川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启动生态省建设的省。2007年,省级防沙治沙项目在若尔盖湿地启动,沙地被分为固定、半固定、流动等类型,进行分类治理,治沙进入新阶段。随着治沙取得进展,局部区域水源涵养的情况在改善。2010年12月,若尔盖启动花湖湿地恢复工程,一系列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举措扎实展开。

    经过不断努力,若尔盖湿地环境逐渐改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迁徙回来繁殖的黑颈鹤数量越来越多、繁殖区域也逐渐扩大了。

    当地藏族同胞对黑颈鹤有着特殊的情感。在藏族的传说中,黑颈鹤又被称为格萨尔王的牧马者,其犹如号角的鸣声能使百里外的神马听到出征的召唤。

    黑颈鹤这一“图腾式”的高原珍稀物种的生存状况,直接反映了当地的生态文明现状。所以,我们决定选择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且能直接反映出湿地生态环境变化的黑颈鹤作为切口,以它们的迁徙繁殖活动作为线索,反映川西藏区卓有成效的生态保护举措。

    如何筛选人和事?

    记者不能成为生活的旁观者,也不是事实的简单记录者,而应该以真挚的情感和睿智的思想,切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近年来,若尔盖县主要开展了“五大行动”:

    一是切实结合湿地生态项目,实施湿地生态恢复行动,比如,扩湖补水,进行生态效益补偿模式试点、黑颈鹤栖息地保护成效监测等;二是严格湿地生态空间征(占)用管理,防止不合理开发建设活动;三是探索湿地补偿机制,及时跟踪生态补偿效益,逐步落实湿地补偿长效机制;四是秉承生态促农增收,助推扶贫脱贫攻坚,在保护区内针对精准脱贫户拟聘生态管护员进行生态扶贫,增加湿地保护区域农牧民政策性补偿收入;五是强化湿地保护宣传,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湿地科普宣教中心”和乡土教材《阿克琼拉》为载体,深入保护区各乡(镇)、场宣传湿地资源环境国情科学知识,普及湿地相关法律条规,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如果按照传统方式分别围绕“五大行动”的实施、成效来写,一是容易落入俗套,二是可能会割裂“五大行动”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而且,关于若尔盖湿地保护行动,之前也有不少媒体报道过,尤其是每年黑颈鹤飞回到若尔盖的时候,黑颈鹤数量增多的相关报道不少。

    非独家题材,如何做出独特新意?用“脑力”去挖掘分析!在深刻理解若尔盖县湿地保护“五大行动”后,我们决定跳出这一框架,聚焦湿地日常管理工作、黑颈鹤保护科研以及湿地保护宣传这三大领域人物的故事。最后,我们选取了精准脱贫户即生态管护员日科、长期蹲守湿地研究黑颈鹤栖息繁衍行为的四川大学博士生晋雨漪以及小学教师泽巴措、扎西卓玛和学生们作为专题的主要人物,通过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来展现当地对黑颈鹤以及湿地环境保护做出的努力。

    这些人物也是“五大行动”扎实开展、取得成效的生动写照。不会说汉语的藏族大哥日科,在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通过生态促农增收,成为花湖湿地的一名管护员,日复一日地守护着黑颈鹤。渐渐地,守护黑颈鹤从一份体面收入来源变成了他心中的神圣使命,他把黑颈鹤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在同龄人享受着都市精彩生活的时候,四川大学博士生晋雨漪却将最美好的年华贡献给湿地高原上的科研事业,她想为黑颈鹤的家园长期的保护做一些“大事情”。若尔盖县湿地管理局联合了多所高校科研力量为晋雨漪提供科学支撑。

    不管是泽巴措老师还是扎西卓玛老师,他们都身体力行地传授给孩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小手牵大手,孩子又感化影响家长。师生反复传唱的那首《黑颈鹤之歌》,更是饱含着他们对黑颈鹤真挚热烈的情感,令人动容。

    此外,我们还写了一些看起来与黑颈鹤保护没有直接联系的人物故事。例如日科和妻子的相聚,这个细节充满了温情,体现了妻子对丈夫工作的支持,这不就是当地藏族同胞环保意识提高最生动的体现吗?

    在专题采制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如何让效果最大化。之前,我们团队守正创新,通过阶段性的碎片化报道、公益宣传片的制播、话题性融媒体作品的推送等,在潜移默化中让“黑颈鹤保护”的经验、成绩深植广大受众心中。而该作品在2018年最后一天推出后,迅速掀起了高潮,好评不断,迎来“刷屏式”点赞。由相关素材策划制作完成的广播公益广告《保护黑颈鹤:爱它,就不要打扰它》,还获得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8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扶持项目。

    2019年4月26日,《回家》斩获第四届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气候行动和灾害防范奖的评委会特别奖。它以真实自然的表现方式,将中国梦、中国理念、中国核心价值观展示给了国际社会。

    如何挖掘细节?

    好记者不仅擅长讲故事,而且会用心推敲文字,用灵活多样的技法来组织材料、表现主旨。在撰写文稿时,我们没有夸张的手法,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更没有喊口号式的语言,而是用音响、人物的同期声来推进故事,让听众身临其境。为了达到用声音呈现的效果,我们选择让“长镜头式”的场景声音还原现场,在采访时几乎随时都打开录音笔,甚至带上几支录音笔,把一支放在距离黑颈鹤特别近的区域后,开着另一支去找采访对象,记录下一切声音。最后,我们录了上百小时的声音素材,可以说在每一个场景都有当时的环境音、同期声。

    也正因如此,晋雨漪徒手爬上高塔,日科焦急地驱赶游客、冬夜里独自守护黑颈鹤,老师带着孩子们唱歌跳舞为黑颈鹤送别的场面,在现场音响和同期声的加持下,成为专题中打动人心的鲜活景致,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但是却足够真实,你能够听到晋雨漪爬塔时胶鞋碰撞铁杆的声音,能够听到深夜高原吹得呼呼响的寒风声,这些真实的声音元素直击人心,展现了这些平凡小人物的坚定信念和伟大情怀。

    为避免“带着结论找事例”,我们用原汁原味的大量场景声音,“长镜头式”地还原了记者的所见所闻。所以,我们没有在文中说过管护员日科是热爱黑颈鹤的人,也没有说过晋雨漪的科研工作很枯燥辛苦,对于湿地生态环境和黑颈鹤的保护,我们也同样没做任何评价,但是生动具体的事例和细节让听众自己找到了答案。

    在形式方面,我们采用白描的写作手法,用原生态的文化符号,真实客观却不失生动地讲述了发生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故事。就连藏族同胞的同期声,我们也决定保留原声,不配汉语翻译,直接用随行带路的湿地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翻译,尽管他们说的不是标准普通话。在采访中,师生们合唱的《黑颈鹤之歌》打动了创作团队,让大家感受到了当地人对于黑颈鹤、对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虔诚和坚守,所以我们在专题中多次运用这段具有感染力的歌声来代替文字,带来了比语言文字更能打动人的传播效果。

    获得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是对我们的鼓励与鞭策,我们将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动听、好听的方式给听众讲有“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中国故事。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杨芳秀

质量永远是第一位的
用人物报道讲好中国改革开放故事
在接天线与接地气结合点上引领舆论
用心用情讲好扶贫故事
麻辣财经,让财经报道“有滋有味”
说说《民生观》的“一二三”
难忘50天
《幸福照相馆》 : 融合创意 温情互动
赋予史实性新闻更准确独特的时代视角
展时代宏大景深图 绘网络访谈工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