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以西北政法大学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为例

● 孙 江 罗 朋 刘丽华 王 洋 《 新闻战线 》(

    摘要:智媒时代到来,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所暴露出来的弊端日益凸显。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实现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院与实务部门互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希望能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卓越     新闻传播     人才培养     模式构建     实践探索

    新闻传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造就富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新闻传播后备人才。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行业从总体格局到具体实践都发生了巨变,传统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因其前瞻性、开放性与多元融合等方面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培养模式的与时俱进,培养出的人才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传媒业的快速迭代变化,“本领恐慌”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所设立的目标为指导,结合自身特色,积极探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学院与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

    新媒介环境下我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一纲领性文件,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划分为两个层级: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是对人才培养进行衡量的维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其要达成的核心目标。

    为落实这一纲领性文件,教育部、中宣部推出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①,要求新闻院系从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推动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等方面着力,努力造就政治立场坚定、业务能力精良、作风素质过硬的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并将其作为考量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硬核指标。

    随着传媒行业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的发展,媒体融合发展、建设网络强国成为国家战略,培养高素质创新拔尖人才成为服务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2018年9月,教育部、中宣部颁布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②,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要求面向媒介融合的行业发展需求,培养造就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优秀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至此,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进一步明确与具体化。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人才培养,始终密切关注新闻传播行业的新变化,聚焦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与任务,因地制宜,探索并实践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力求以此为牵引,全面提升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质量。

    西北政法大学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及需解决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理念的集中具体体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其运行方式,涉及培养单位所设定的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等的组成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主要运行方式。大学教育,应面向社会发展的新现实,有针对地构建学生素养、知识、能力等的组成结构。卓越新闻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努力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专业培养与媒介融合的行业发展需求衔接不足问题。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媒体融合发展,推动主流媒体从信息总汇转为数据总汇,在担负新闻等公共信息分发任务的同时,还担负着社交、电商、服务等多种功能。以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传统大众媒介为依据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搭建的素质、知识、能力结构框架的开放性与多元融合不足,学生的专业积累与实践能力滞后于行业发展,面对媒体融合的新生态,“本领恐慌”成为棘手问题。

    二是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平衡的问题。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历史不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式等的构建相对其他学科还不成熟,重视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知识讲授、轻视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实践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行业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教育需要自觉反思与提升,着力于教学内容与培养方式的变革,面向行业最新发展,知行统一,使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社会、行业的新发展相关联,在开放式、探索式的自主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是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相对单一、融合不足的问题。卓越传媒人才培养聚焦于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需要建构起跨文化、跨学科、跨媒体技能的融合性人才培养模式,但在现有培养模式中,卓有成效的跨文化、跨学科、跨媒体的融合性人才培养模式少见,特别是对学生跨媒体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相对简单,融合性不足。这需要在重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强化融合性,突出实践创新性。

    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贯通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建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方向指引,既要针对现有培养模式的问题,力求学生素质、知识、能力组成结构上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更要注重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途径。西北政法大学在卓越新闻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专业基础和技能训练、专业教学平台与媒体实践平台等有机融合,强调以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贯通对学生培养的全过程,成效显著。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目标明确。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是当下新闻传播教育要培养造就的两种类型人才,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当属拔尖创新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应搭建起素养、知识与能力培养相融通的结构,以素质培养,即立场信念坚定、作风素质过硬为基石;以专业积累,即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的知识储备为支柱;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即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为落脚点。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秉承西北政法大学“陕北公学”的红色基因,着力培养学生达成政治立场坚定、作风素质过硬的目标;借助学校法学教育的优势资源,培养学生成为既精通新闻传播专业理论又熟悉法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专家型人才,达成业务能力精良、一专多能的目标;引入行业合作力量搭建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全媒体专业技能、创造性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达成适应媒体深度融合、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目标。

    二是建立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前瞻性的培养模式与运行方式。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多强调学科交叉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以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国内新闻传播教育,也多以学科融合为突破口,在课程设置方面加强不同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特别是针对媒介融合行业变化,增加数据新闻学、网页设计等新课程,力求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现复合型专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重视并加大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强调在实习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本课题组聚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融通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专业知识理论与技能、实践创新能力等,以实践贯穿培养的全过程,以构建层次丰富、要素完备的人才培养模式:紧扣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目标,将卓越传媒人才的培养方案制定与实践作为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构建全媒体知识与技能融通、法学与新闻学融通、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通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西北政法大学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实践

    明确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规格,制定具体可行的培养方案

    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变化,使得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面临严峻挑战。卓越含有优秀与不凡之意,既意味着人才的高水平,也意味着人才的特色优势,高标准、特色化的素质、知识、能力培养就是卓越人才培养的题中之意,卓越人才是符合时代需求、能够引领行业走向的精英骨干力量。本课题组依据两版《意见》中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结合自身优势,在特色化方面进行了拓展,力求学生在以下方面具备高水平与特色优势: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规范,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方法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具备与新闻传播实践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能力、管理沟通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以适应新媒体变革和社会发展对于新闻传播行业的需求;

    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能综合运用法治思维、新闻学专业理论知识与传播专业技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具备较强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掌握文献检索与利用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具备国际视野,熟练掌握并运用一门外语,在专业方面达到较高的应用水平。

    修订培养方案,更新课程,增加实践课比例

    一是修订培养方案。针对课程内容不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等方面的问题,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卓越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着眼于应用型、复合型培养目标,在通识课程模块中设定含法学、文学及其他人文学科和边缘学科的课程,拓展学生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专业基础与能力。

    二是更新课程。呼应传媒业发展新趋势,增设《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数字媒体技术》《网络与新媒体概论》《融合新闻学》等必修课程,新开设《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等偏重全媒体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课程,使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能够对接媒介发展需求。

    三是增加实践课比例。加大采写编评摄等课程课时,合理调整开课顺序,加强课程间的融合与贯通。

    建设产学研结合的立体化“实战式”平台

    一是开展丰富的工作坊教学实验。依托“现代传播实验中心”组织开设“3DMAX”“3D摄影技术”“H5交互式新闻内容制作”等专业进阶、前沿媒介技能工作坊,通过案例研讨、项目研讨等方式,提升学生对前沿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工作坊教学实践,课题组积累了丰富的互动教学案例,验证了项目式教学的效果。

    二是建设校内外互动实训平台。创设校园媒体实训平台、校内外媒介技能与应用大赛、企业实习实训、社会服务项目、创新创业实践等多层次多种类的实践平台。比如,指导学生创办涵盖报刊、音视频、微信微博等类型的校园媒体。开展融媒体综合实验项目《虚拟仿真电视节目制作》,实践以“中央厨房”理念为核心的新闻传播内容的生产方式与流程;开展新闻采访、DV短片大赛、新闻摄影、纪录片创作等专业竞赛,提升学生全媒体应用能力;定期举办学术沙龙、读书会等;借助社会资源协同育人,与西安广播电视台联合出品《青春直播间》节目,与四川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办法制广播节目《970说法》,与DCKD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联合开展“蓝色集装箱”海外实习项目;开设“名家大讲堂”“双创大讲堂”,引入学者、实务专家、优秀校友进行交流,集学术前沿、行业动态等多元知识信息汇入,学科交叉融合,开拓学生视野。

    三是参与课题项目,接受初步学术科研训练。借助全媒体实践教学基地和舆情研究基地,采取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的方式开展联合培训,参与过培训的学生可以辅助教师开展课题调研、浸入式学习,并尝试数据采集、整理等工作,提升学术科研能力。

    开设创新实践班,探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一是融合创新,科学设计创新实践班培养计划、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拓展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途径,秉承培养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理念,探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创新实验。2015年起,学院创立首届卓越传媒人才培养基地媒体班③,首届基地班学员已毕业,11名推免或考研究生,1名到海外媒体就业,17名到中国民航、中铁、西影厂等企事业单位工作。从升学、就业情况看,基地班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今年,新增“卓越法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班”,优选新闻传播学院和经济法学院2017级学生共同组成。开始探索培养新闻—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实践路径。杨宗科校长用“立志高远、勇于担当、创新发展、追求卓越”肯定了创新班教育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联合培养,凸显法新结合特色。创新实践班授课教师由校内新闻学、法学专业教授及业界专家、记者、策划人等组成。法学与新闻学融合教学;采用案例教学、专题讨论等开放式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创意思维,如“解析‘赵宇案’的信息传播”“人工智能与劳动法”“如何让画面更出彩——演播厅导播控制技巧及系统应用”“如何用镜头讲故事”等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入国际化课程,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国际视野。

    三是强化实践,为创新实践班搭建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平台。为提升创新实践班学生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工作坊、社会服务项目、创新创业实践等活动。在校内外实训平台锻炼的基地班学生,专业自信心极大提升。在创新实践班“重走圣地路,追寻红色足迹”暑期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在延安的寻根调研和参与现场情景教学活动等,加深了对国情社情和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情况的了解,拓展所思、检验所学。

    建设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教师队伍

    一是创新人才引进方法,持续优化教师团队结构。卓越传媒人才的培养,对于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院通过柔性引进、兼职教授、校企互聘、访问学者等多种途径引进人才,改善了教师的学缘结构。在借助学校法学师资进行教学的同时,鼓励本院教师攻读法学博士学位或进入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以凸显法新结合的专业特色,为卓越传媒人才的特色培养奠定师资基础。

    二是发挥教师作用,激发教师潜能。比如,发挥青年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会、专业比赛、校园媒体、工作坊等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实验教师在实践教学、各类实训实践活动中的优势作用;鼓励教师申报教改与科研项目,提升科研水平与教学能力,使教师团队以卓越为奋进目标,潜能得以激发。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项目的实施效果和推广价值

    全媒体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效果显著

    本课题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合理配置实践教学资源,注重让一般学生共享优质资源,特别是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实验班和法新复合型人才实验班的教学成果被推广至学院6个本科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实践能力等显著提升。学生自主创办的“闻新周报”“西法大radio”等校园全媒体实践平台,全年生产各类新闻作品逾千条,学生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方面进步显著。学生主持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17项,校级立项68项(以2019年为例)。“主持人大赛”已连续举办19届,成为陕西高校具有品牌效应和影响力的校园大赛,每年都吸引了省内高校学生的踊跃参与。与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开展战略合作,学院师生通过参与延安新闻纪念馆的文献整理、文献数字化和VR视频制作等,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理解,强化了对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意识,在实践中践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专业所长服务社会。近3年,学院就业率均在95%以上,境内外升学率20%。毕业生大都在人民日报、新华社、法制日报、今日头条等主流媒体、新媒体及文化宣传单位就业,其中,自愿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占70%,40名同学志愿去最艰苦的新疆、西藏地区工作,为西部发展和边疆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校媒合作,实践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效果显著 

    本成果注重学校教育与媒体行业实践的有机结合,与中广上洋、首页大数据、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等签订战略协议,通过共建大数据实验室,协同开展舆情分析与数据挖掘等课题项目,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路径。先后与人民日报海外网、四川省广播电视台、西安市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合作并独立承担3个栏目的节目制作。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传媒单位建立实训基地32个。在德国DCKD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设立海外传媒实习基地1个,已有5批师生20余人完成了在DCKD的工作任务,并获得DCKD协会的极大好评。

    学生以专业技能服务社会,相关经验得到推广

    本成果组织学生以专业技能参与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项目。例如,“半壁山镇借助新媒体提升基层党建与社会公共服务”项目被人民网、新华社、中新社等央媒报道后,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并获团中央表彰;“2016年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夏令营活动”中,学院获得多个奖项,包括优秀组织奖;多个实践平台以校企协作、剧目公演等方式实现繁荣文化市场、服务社会的效果。在2017年教学评估与学科评估中,教育部评估专家高度评价本成果:“实践教学具有特色鲜明、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层次分明的特点,基本覆盖全媒体时代的人才培养全过程,具有示范意义。”阶段性成果被新闻传播学科权威刊物《新闻与传播研究》特刊(2018年)收录。此外,中国社会科学报、民主与法制报、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多家媒体对我院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理念与做法也都进行了报道。

    本项目成果在“立格联盟”“新闻传播教育史年会”等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上进行了经验分享,华东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学院、新疆大学等院校也借鉴应用我院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做法;海南省公安厅、山东省政法委和陕西省公安厅等单位邀请我院师生为其开展新媒体培训,指导舆情处置研判、新媒体应用与制作等方面工作。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本项目探索与研究,能够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可行性经验。

    本文系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卓越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为17BZ039)研究总结报告

    (作者孙江系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罗朋系该院副院长、教授,刘丽华系该院副教授,王洋系该院现代传播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员)

    责任编辑:陈利云

    注释:

    ①教育部、中宣部:《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2013年6月9日发布。

    ②教育部、中宣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2018年9月17日发布。

    ③学生以“新闻之家”“闻新周报”“西法大radio”等学院媒体骨干成员为主,共计29名同学。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索
新闻是何种善
新闻与社会一起成长
做好新时期对外报道工作
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制播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