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激扬70年, 以 “四化” 和 “四要” 增强 “四力”

——四川日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报道策划谈

● 谭江琦 《 新闻战线 》(

    新传播格局下,做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大主题报道,需要良好的方位感、整体观、时代性、鲜活度。四川日报在策划时突出“活化、软化、动化、深化”,把这次报道作为锤炼团队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实践场;在执行中坚持导向正、选材精、手段新、渠道广,通过创新不断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有人说,这是一场“90后”的相聚——出生于1990年以后的年轻记者,跟随94岁的退休老记者,去采访几位90多岁乃至上百岁的老专家。

    这一幕,出现在四川日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报道之一《行走·随老记者重返新闻现场》中。“90后”记者王成栋跟随我国最早为大熊猫饥饿发声的四川日报老记者陈能文,梳理出几十年来我国乃至全球保护大熊猫的历史性成就。

    温故而知新。在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进行回望和展望,既能增强人民的获得感、自豪感,更能帮助我们从把握历史规律中汲取发展的智慧、凝聚前行的力量。

    四川日报编委会提前策划,数易其稿,从2019年5月起,陆续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十大系列报道。

    突出“四化”,增强“四力”

    每一次全国媒体同题作文、同场竞技的重大主题报道,都是对媒体整体水平的一次全方位检阅,既反映媒体的政治站位、策划能力,也体现采编人员的业务素养、作风能力以及对新技术、新渠道的掌握与应用水平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如何把《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报道,作为锤炼采编人员“四力”的实践场?从哪些角度切入,才能铺展开70年历史的立体画卷?以哪些手段传播,才能折射出70年历史的多彩光谱?四川日报编委会着眼增强“四力”,在策划立意时突出“四化”,把这一大型主题报道细分为十个系列,包括以媒体传播为主的《行走》《长征》《数说》《解码》《影像》《深度》系列、以线上线下联动活动为特点的《三铁展馆》《一帧四川》《青少年演讲》系列以及计划于70周年国庆节当天出版的《纪念特刊》等。

    活化:消除纪念性报道的“考古味儿”,让历史事件鲜活起来

    时间长河奔流不息,每一个曾经波澜壮阔的个案事件,最终都汇入浩荡的历史主流中。从一个大的时间跨度来回顾历史,常常容易只见“洪流”不见“细浪”,或者反过来,过于关注“支流”而迷失“干流”走向。

    对纪念性报道而言,需要注意选取最典型的案例,捕捉最能反映历史全貌和真相的瞬间。同时,还需要突破时空限制,让历史与当下及未来发生联系,避免在报道中一味“考古”,沉浸在故纸堆中。

    推出《行走》系列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着眼于党中央对四川的期许和四川在全国的战略地位,我们分别采访了省内的若干改革试验区、文旅融合发展一线、县域经济脉动现场,特别是浓墨重彩地策划了新老记者同返新闻现场的二十余组报道,梳理出四川敢为天下先、对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创性探索以及在当下的新发展、新目标。

    从新中国第一条铁路到新世纪占据世界电力设备制造制高点,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创新精神到汶川地震中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组报道,不仅成为四川人不可错过的历史课、乡土课,也让参与报道的年轻记者上了一堂业务课、作风课。老记者翻出保存完整的采访笔记,找到几十年前的采访对象,老编辑则帮年轻记者一遍遍修改稿件,手把手的“传帮带”,孕育出的是可触可感的好作品。

    广大青少年对历史的感知,常常是被动接收,而非主动触摸。报社编委会认为,对70年历史的回顾报道,决不能只做成中年人老年人的“回忆杀”,应该让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并从中获得乐趣、受到感染。

    四川日报联合省教育厅和全省中小学校,发起了“听**讲那过去的事情”青少年征文演讲活动。这种“故事会”式的活动,以让青少年听身边人讲述70年故事来命题,兼具作文、短视频、演讲等多种形式,具有很强的贴近性、故事性、趣味性,有的学校还为此组织了主题班课,进一步丰富了活动的内涵和形式。

    软化:淡化主题性报道的“宣传腔”,让新闻故事亲和起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中宣部的统一部署,“记者再走长征路”报道是70周年报道的一个重点。四川是红军长征中路程最远、时间最长、重大战役和重大会议最多的一程,四川日报的长征报道必须浓墨重彩、居高声远。

    从7月起,四川日报陆续推出《从四川各地红军纪念馆看长征艰难历程》《从四川各地红军故事看长征精神传承》等整版特别报道,并别具匠心地用了4个副刊版,从文艺视角描绘书籍中、画作中、影视中、舞台上的长征故事。

    这些报道,力图用生动的故事和独特的视角,从小切口窥看大历史,淡化主题性报道高高在上的“宣传腔”和说教味儿,使其更具亲和力。

    全网阅读量超过1000万的新媒体产品《请记住这个年轻人,他叫“云贵川”》,就是这组报道中的一个动人故事。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曾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来形容抓好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长征报道如何吸引和影响青年?报社编委会明确要求,“让青年做给青年看。”项目团队中,人数占八成以上的“90后”负责创意和制作,“70后”“80后”负责把关。

    面对“飞夺泸定桥”这个耳熟能详的老题材,“90后”们摒弃宏大叙事,聚焦22位壮士中一位十六七岁的苗族小红军,入伍前连姓名也没有的他被战友们赠名“云贵川”。“云贵川”没有留下影像资料,依据老红军的回忆,我们给他绘制出肖像图并制作短视频,一个可视可感的小红军跃然眼前。

    “云贵川”是红军群像的一个缩影。长征时,红军将领的平均年龄仅25岁,战士平均年龄不足20岁。这个故事第一时间被全国200多家媒体转发,有网友称,“长征,就是一群年轻人追求信仰的故事!”网友“振青”留言:“‘云贵川’这样的英雄,才是我们当代年轻人该崇拜的偶像,该追的星。” 

    同理,《解码》系列报道在展示全省各地、各行业发展成就时,重点呈现各地各行业70年大事,并聚焦其中的典型故事展开报道。开篇的甘孜州报道《这片土地给了我们兴旺的力量》,讲述了一位82岁老人的经历:从解放前全家给土司做长工,到解放后分到土地,再到如今投身乡村振兴实践,一家41口人买了8辆汽车。《数说》系列报道,则把枯燥的数据通过大版面制图进行了可视化处理,并开发推出大数据新媒体产品,一扫数据报道的沉闷感。

    动化:突破单向式传播的封闭性,让特色传播互动起来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交通之困,是地处内陆盆地的四川千百年来最大的发展阻碍;交通之变,则是四川70年跨越腾飞的一个生动注脚。

    据此,四川日报策划了“三铁展馆”系列活动,以高铁、地铁、中欧班列蓉欧快铁为载体,把车厢、车站变为流动的创意展馆,通过图文、视频、AR产品等,立体展示四川70年发展轨迹,让人们在日常的便捷交通中直观感受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个活动,变“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为“众人参与”的热烈互动,不仅延伸了传播的空间领域,更拉近了与受众的心理距离。

    与之类似,《一帧四川》系列,与全省各市州联动,运用3D技术制作透视视频,并组织邮寄AR主题明信片为祖国庆生。《影像》系列则把四川日报收藏的老照片变成了动起来的创意视觉产品,还为参与的受众提供珍贵的老照片复刻版。

    深化:力戒持续性报道的碎片化,让主题思想深邃起来

    贯穿全年、集中数月的连续报道,主要是把宏大主题“化整为零”地分别呈现,这样虽然切口小、开掘深、声势大,但容易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碎片化倾向。在适当时候,还需要“归零为整”,增强报道全局性、整体性,方能大小呼应、点面结合、相得益彰。

    重大主题性报道,必须始终聚焦其鲜明的主题,传递出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从而实现有效舆论引导。

    由表及里,在进行了大量事件性报道之后,四川日报策划了《纪念特刊》和《深度》系列报道。《纪念特刊》计划于10月1日出刊,是对前一阶段报道的汇总,也是在更高站位上的全览,力争突出史料性、全景感、时代范,具备收藏价值;《深度》系列报道包括系列述评和署名“蜀平”的编辑部政论文章,既说事更说理,着力提升整组报道思想性,在“画龙”之后进一步“点睛”。

    做到“四要” ,增强“四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创新是媒体进化中永恒的主题。通过每一次重大报道的出新出彩,促进媒体“四力”持续提高,既需要在体裁、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大胆创新,更重要的还是在顶层设计中的理念和体制机制创新。

    此次重大主题策划中,四川日报由表象的“术”入手,努力追溯背后的“道”,至少有四点经验值得总结:

    导向要正。党性是党报的本质属性。坚持党性原则,首先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在策划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我们都始终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线索,无论报道以什么角度和形式呈现,都着力突出党的领导和人民奋斗对历史的推动,都不偏离党中央对70年历史的重大判断,都饱含对光辉历程的讴歌赞叹、对光明未来的憧憬自信。

    选材要精。70年历史如同纷繁复杂的万花筒,四川日报历史资料库里的照片就超过20万张,如果选材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想的正面宣传效果,甚至可能导致负面影响。我们认真甄别素材,把历史前进的大方向作为主脉络、把重大事件作为时间窗、把典型人物作为切入点,努力做到点面结合、生动贴近。四川的70年是新中国70年建设发展史的一部分,作为地方媒体,我们既从四川看全国,以四川篇章折射全国宏图,更从全国看四川,凸显新中国发展建设史上的四川印记。

    手段要新。毛泽东同志曾说:“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70周年不是一个休止符,而是在新时代书写新篇章的又一个起点。站在这个时间坐标上策划报道,必须融入新的时代背景、新的观察角度、新的思想内涵,这些集中体现为传播形式、内容、方法、载体、技术等多方面的创新:多一些共鸣,少一些灌输;多一些现场,少一些概述;多一些故事,少一些说教;多一些新鲜,少一些陈腐。

    渠道要广。抵达率是衡量传播效果的关键指标。面对被“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深刻改变的舆论生态,一次成功的传播,需要借助尽可能多的渠道、抵达尽可能多的受众、被受众尽可能多地接受。四川日报此次采用了报端网一体策划、同步推进的方式,并积极联动中央媒体和省内媒体,让传播效果最大化,“云贵川”的故事被全国200多家媒体第一时间转发就是一例。报道的影响还不只停留在报上、网上,更从线上走向了线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受众在“身入”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主题宣传的“深入”。

    (作者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陈利云

浓墨重彩描绘新中国70年美丽画卷
阐释新思想 创新求突破
讴歌壮丽70年 礼赞奋进新时代
践行 “四力” 的生动载体
激扬70年, 以 “四化” 和 “四要” 增强 “四力”
重大主题报道的 “招式” 与 “功法”
讲好家国故事 唱响 “我和我的祖国”
用新、快、实诠释 “能” “行” “好”
方位度提升策划力 融合度提升呈现力
在恢弘叙事中传递温州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