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郑州报业打造 “四全” 媒体的探索与思考

● 石大东 《 新闻战线 》(

    郑州报业强化一体化发展方向和移动优先策略,抓住关键环节和拳头产品,努力回应时代挑战,答好时代命题,提升媒体融合和新闻报道的“广度、深度、黏度、温度、速度、精度”,努力实现事件信息的“全程”报道、信息传播的“全息”呈现、人员配置的“全员”联动、传播效果的“全效”赋能,奋力迈向“四全”媒体集团。

    与媒体融合上半场和更早情况相比,当下意识形态面临复杂多变的态势,舆论引导面临众声喧哗的现实,融合改革面临转型阵痛,打造“四全”媒体成为更加急切的现实要求。

    打造“四全”媒体的紧迫性

    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第一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意识形态面临复杂多变的态势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使命任务。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面临许多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互联网思潮的冲击。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不仅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业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各种观点观念在这里生成发酵,各种社会思潮在这里碰撞激荡,各种思想文化在这里交融交锋。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构成挑战的各种噪音杂音,也不同程度地在这里存在。

    多元化价值观的挑战。新媒体的议题设置能力、话题炒作能力非常强,各种眼花缭乱的文化现象、文化符号层出不穷,受众的差异化、分众化现象更加明显,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频率日益加快。一些特立独行的“亚文化”群体,以自己的兴趣爱好、话语体系“乱花渐欲迷人眼”,对主流意识形态带来较大冲击。

    舆论引导面临众声喧哗的现实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比例高达98.6%。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以前是“人找信息”,现在是“信息找人”;以前是“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现在是双向、多点传播,互动式、裂变式传播。“人人都有麦克风”已经成为常态,主流媒体曾经牢牢占领的“舆论主场”,变成了众声喧哗的“舆论广场”。

    新华社原总编南振中认为,当下中国存在两个舆论场: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主流媒体舆论场相对沉寂,民间舆论场很活跃,很多敏感话题、热点新闻都是从微博、微信传出来的。

    鉴于此,网上舆论工作已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必须牢牢着眼于夯实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融合改革面临转型阵痛

    回望传播史,传媒技术的变迁无不深刻重塑新闻业态。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这种融合转型,有机遇也有挑战。

    思想准备不足、措施应对不力。话语权与舆论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掌握话语权不代表就完全赢得了舆论场。南振中所说的“两个舆论场”,是新传播模式迅猛发展的表现,但究其根本,是各级新闻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的蓬勃兴起准备不足,仍习惯于端起架子、板起面孔说教,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创新不足,无法有效对接民间话语体系,宣传报道未能及时、有效抵达应有的范围和领域。

    经营下滑,对人才的吸引力下降。受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传统媒体广告收入大幅消减,营收断崖式下滑。再加上体制束缚,传统媒体的员工工资偏低、晋升机制不够灵活;面对商业平台高薪、职场环境、上升通道等诱惑,传统媒体越来越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对“四全”媒体的认识和理解

    郑州报业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全媒体传播的探索步伐。

    信息发布努力实现“全程”报道

    “全程”媒体,首先是实现时间、空间概念上的随时、随地、全事件过程、全报道程序;其次要注重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的议题设置。主流媒体普遍缺乏热点捕捉及话题策划能力,当自媒体在全程带节奏的时候,主流媒体更应主动用事实、观点去引导舆论、疏导情绪,只有抢占舆论高地,才能输出观点,传递价值,真正实现全程有报道、全程有话语。

    信息传播努力实现“全息”呈现

    有技术、人才支撑,才能实现媒介介质的全形态呈现。在集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功能于一体的全媒体基础上,郑报集团下一步将更加重视开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媒体智能化步伐,让传播手段向更广、更深发展。

    人员配置努力实现“全员”联动

    实现“全员”联动有两层内涵,一是狭义范围内,我们努力打造人才培养“二八定律”,即20%的全媒体先锋带动80%的员工一起升级转型,打造一批全装备全媒体战士;二是广义范围内,人人皆媒体。除了内部激发全员成为新媒体人外,还结合外部吸纳人才,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契机,整合市县(区)各单位宣传部门的专业人才,吸纳进全员计划中,减少沟通成本,共享即时信息,并在既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通讯员、线人队伍,扩大“全员媒体”范围。

    传播效果努力实现“全效”赋能

    只有打造好“全程”“全息”“全员”媒体,主流媒体才能实现“全效”的结果,自身的传播力、引导力提升后,才能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互相赋能,并实现新闻传播之外的社会服务效能。

    以“六度”推动“四全”媒体集团建设

    在深融下半场,郑州报业集团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抓住核心任务和拳头产品,推动媒体融合的广度、深度、黏度、温度、速度和精准度。

    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媒体融合的广度

    在广泛融合方面,要构建大舆论、大传播、大引导的媒体格局。从全国范围看,媒体改革全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中央三大台和省级广电陆续融合重组,基层融媒体改革正全面铺开。对市级媒体来说,在经历前期的自我创新、自我整合后,也逐渐进入到报纸、网络、广播、电视、新媒体全面整合、深度整合的纵深阶段。

    互联网技术发展,模糊了地域和传播边界,在和全国头部主流媒体争取生存空间的实践中,只有集中发力,才能在舆论场中掌握更多主动,为本地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机遇,因此,下一步发展趋势是集合各种形态传播主体,真正形成一个“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媒体生态,形成“抱团取暖、资源整合、全媒呈现”的发展态势,构建“大宣传、大舆论、大引导”的媒介格局。

    推进深层建设,提升媒体融合的深度

    在纵深融合方面,要打造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县级融媒体平台。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2018年8月31日,在市委宣传部统一组织下,郑州报业集团与郑州市所辖的6县(市)、6区、4个开发区集中签订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合作协议;9月3日,16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完成挂牌,标志着郑州市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打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到达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不是把县级媒体简单相加,而是以郑报融媒平台为基础,以市级媒体集团为核心,打造承上启下、“连天线,接地气”的县级融媒体技术平台,下可整合县级电视、报纸、广播、网站、自媒体,中可联结市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端、短视频等媒体资源,上可对接省级和央媒资源。利用自有技术,实现智慧政务、智慧城市建设,构建党委政府和群众联结的桥梁和纽带。真正实现“横向融合,纵向打通;一个平台,分级管理;数据共享,资源互补”的大融合、真融合。

    产业发展、功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以郑报融媒为主体,联合16个县级融媒体中心成立融媒产业发展公司,郑报融媒控股,占51%股份,县市区占49%,重点发力智慧城市、文体产业,做好“政务+服务+电商”的多元化文章,用融媒体宣传的主业引领多元副业,用多元副业反哺宣传主业,使县级融媒体中心形成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坚持移动优先,提升媒体融合的黏度

    在移动传播方面,要升级具备用户思维、独特基因的自有平台。变追赶流量为引导流量,主动提升传播效能。

    全面升级两端定位、功能。郑报集团将把融媒采编力量向移动端倾斜,党报新媒体平台“郑州观察”,承担传递政策、巩固舆论阵地,强化主流发声渠道功能;差异化发展都市报新媒体平台“郑州+”,主打民生服务,贴近用户需求,开放平台,邀请政府机构或商业机构入驻,以整合社会资源,扩大平台影响力、覆盖面。

    全面提升资讯视频化、互动性。重点打造以“郑直播”“冬呱视频”为代表的新锐视频团队,并带动更多视频小组,最终推动全员向视频化努力,使新闻内容由过去的文图全面向数字视频转变。

    拓展媒体的服务功能。建设大型生活服务平台是我们下一阶段的任务。以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中原网《心通桥》栏目为试点,整合省会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企业,建立移动端的“政务+生活服务”平台,用强大的生活服务功能吸引用户流量,用强大用户流量提升到达率,以此和商业平台争夺话语权,巩固舆论主阵地。

    升级原有电子阅报栏的布局及功能,提高覆盖率。不只在街头、交通枢纽位置,更要深入到社区、小区,拓展服务功能,在推送服务资讯的同时推动党的声音全面落地。

    坚持内容为王,提升媒体融合的温度

    在内容生产方面,要做有权威、有价值、有底线的优质产品。

    重视策划,增强议题设置能力。加强全媒体采编团队的策划意识,在日常报道中训练策划先行思路;强调对热点新闻的挖掘,在新闻宣传的规定动作外,创新角度,结合大数据找准切入点,多提供带话题带观点的原创内容,提升自身品牌认知度,增强新媒体平台的用户黏度;转变表达方式,新媒体提供的内容要满足视频化、口语化、交互性等用户需求。

    增强独家挖掘能力。不断提供高质量、有调查、有思考的内容,是郑报集团《独家责任》栏目一直坚持的目标,也是媒体人新时期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具体实践。组建专业团队,聚焦深度报道,创新表达方式,加入视频元素,让老品牌焕发新生,打造成霸屏的拳头内容产品。

    创新报道理念,提升媒体融合的速度

    主流媒体守土有责,更要守土尽责,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反应慢半拍、表达方式和传播手段老套、报道不能及时有效抵达受众,是传统媒体的“短板”。“四全媒体”时代,尤其遇到突发事件和重大舆情,主流媒体要从过去的“补位”,变为主动“站位”,做好舆情发现、情况预判、迅速反应、及时报道、正确引导等一系列应对动作,变被动为主动,在“谣言走遍半个世界”之前正确引导舆论场,真正实现全程媒体的随时、随地、全过程、全程序。

    开发传媒潜能,提升媒体融合的精度

    在精准传播方面,郑州报业推出合则互相赋能、分则各自出彩的1+N“蜂巢”计划。

    以1个平台(蜂巢)为基础,构筑N个工作室。以新技术和新业态为坐标,细分出不同业态的工作室(时政评论、财经、教育、医疗、生活服务、文娱等),鼓励万物生长,形成“赛马”效应,如以不低于30万的年薪吸引人才,向全国发布招募信息,进驻细分市场,开发主流媒体传播潜能,实现精准、畅通的互动,该计划兼具两项功能:

    细分传播。搭建在同一平台上的N个工作室将共同创造互为伙伴、互为资源的生态结构,可以是内部自生的,也可以是兼收其他自媒体或商业媒体共生的。构筑优质的传播体系,传播更为细分、贴近、互动的内容,甚至可以按照用户需求定制内容,提供全案策划,做到资源精准利用,用户精准投放。

    统筹协调。媒体融合走到下半场,已经不局限在媒体内部的融合,还应注重与商业平台、自媒体等非主流媒体互相赋能,要从“你就是你”“我就是我”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主流媒体借助商业平台的流量资源与用户基数,商业平台依赖主流媒体的权威内容与社会资源。

    自我革新,为“四全”媒体提供机制保障

    用灵活的制度保障吸引优秀人才,留住专业人才,在内部推行专业等级划分,配合不同的薪酬标准,给予专业人才多种上升渠道。加大对策划、原创的奖励,在考核中将策划创意、议题设置作为加权项予以量化,提高全员策划的积极性,体现原创内容的价值。 

    “四全”媒体建设既是手段也是结果,既是过程也是目的。在这条创新发展的路上,郑州报业集团刚刚起步,我们将按照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念信心,努力对标达标,全力探索前行。

    (作者系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州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

    责任编辑:郭潇颖

深耕行业资源 深化融合变革
郑州报业打造 “四全” 媒体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