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新闻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新闻传播创新

● 张志安 《 新闻战线 》(

    摘要:公共传播时代,融合生产能力、社会连接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越来越重要。不能用旧知识、旧标准看新传播、新交往,要从社会化、专业化协同的内容业态去看新闻实践的新格局,从内容、技术和平台交融的创新探索去看公共传播的新趋势。今天的社会化传播,其传播链条靠大家共同完成,而传播动因则始终是社会需要。

    关键词:新新闻生态系统     应用新闻传播     社会化传播     公共传播

    网络化社会加速了新新闻生态系统的生成,媒体格局的变化会带来新的职业观念。比如,当有人问一位打算辞职的新闻记者,“你准备去做微信公众号吗?”也许,这个问题包含着对你职业发展的关心,但也可能包含着调侃,其中隐含着一种传统观念:只有做严肃的专业媒体或主流媒体,才能体现你做新闻工作的价值。

    面对现实变化,这种观念其实有些落伍。你去做微信公众号,初期创业也许只有两三个人,还不一定赚钱,但是你写一篇文章,类似《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疫苗之王》,也许带来百万、千万乃至上亿的流量,还促进了政府对某个问题的解决、公众对某个议题的关注。这篇文章的公共价值,并不比你在专业媒体做的一百篇报道差,从对公共利益的推动和对社会服务的价值来看,意义或许更大。

    不管你在哪儿,重要的不是你的位置,而是你的实践和作为。不要用一种固化的标准,去判断媒体人做的东西是否专业,而要看你的内容是否真正有价值,对社会发展是否有所助力。专业媒体、机构媒体和自媒体,其核心功能都是传播公共信息、设置重要议题,通过公共传播来链接起公众与社会,从而助力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

    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正是带着这样的价值观,继“2017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①后再度推选出2018年的十大案例。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现场云”、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上海广播电视台看看新闻Knews24、腾讯新闻Dreamwriter智能纠错技术、字节跳动“抖音”、第一财经DT财经、界面新闻《正午》、浙江长兴传媒集团、阿牛科技“华尔街见闻”、微信公众号“兽楼处”《疫苗之王》等10个案例入选。获奖案例经由专家提名和推荐评审评出,反映了国内媒体在媒介融合和技术创新中的最新探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引领性。

    从榜单可以看出,我们试图坚持专业、开放和公共性的价值标准。不管是在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还是在一个公众号、一家县级传媒集团,他们都是通过公共传播实践来为受众、社会创造价值。价值有高低之分吗?标准有高低之分吗?我的回答是:没有。

    我们要在入选的案例中看到这个榜单的力量和价值观:不用旧知识、旧标准看新传播、新交往,要从社会化、专业化协同的内容业态去看新闻实践的新格局,从内容、技术和平台交融的创新探索去看公共传播的新趋势。

    应用新闻传播领域创新的主要特点

    这十大案例体现了年度应用新闻传播领域的一些新特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移动化。移动化的特点,就是即时传播、随时随地地传播。新华社“现场云”,主打移动传播,而且具有开放性,给各地政府和媒体直播提供平台。大家进新华社的平台做直播,肯定不仅因为用户和流量,而是看重国家通讯社的政治资本或象征资本,通过这个平台做直播,是一种比较安全、权威的表达。

    还有上海电视台的看看新闻Knews24,把电视、客户端、网站等各个端口整合起来进行视频直播。它的实践启发我们,尽管新闻改写、策展新闻等变得越来越流行,当重大新闻发生时依然要有人奔赴现场、在现场报道和直播。“兽楼处”发表《疫苗之王》的生产模式跟Knews24这样的组织化、集团军式的运作有所不同,但在功能和价值上没有高低区分,集团军式的直播和规模化生产有价值,轻骑兵式的报道和小而美的文章也有价值。

    “华尔街见闻”能在竞争激烈的财经媒体市场中另辟蹊径,就是因为创始人发现全球财经资讯的移动传播在中国没有做到极致,尽管不少财经媒体也做动态新闻,但并没有把全球财经快讯作为核心产品去做,尤其没有面向移动端用户去做传播。“华尔街见闻”的探索说明,移动化传播正成为新闻传播业的主流趋势。 

    视觉化。无论新浪“秒拍”,还是快手、抖音、梨视频,都把短视频的制作门槛降到很低。于是,过去由电视台记者掌握的相对专业化的视频节目生产变成了大众可参与的社会化视频内容生产。今日头条旗下抖音的快速崛起,说明了年轻一代用户对视觉化、娱乐化、社交化内容的高度青睐。视觉化内容的生产、消费和传播,正在加速视觉社会的来临,我们既可以从自我展示和暴露需求、碎片化时段的视频娱乐需求、结构性的情感和共鸣需求、流动社会语境下的连接需求去把握短视频行业兴起的社会动因,也可以进一步从流行文化、视觉社交、流动社会等维度去解读短视频行业的发展趋势②。

    产品化。主流媒体加快深度融合,内容如果不做成产品,或者不体现产品思维,是很难抓住用户特征和满足用户需求的。比如,“侠客岛”非常了解用户的需求痛点和情感痛点,善于抓住热点、捕捉和判断网民的结构性情绪,快速写出爆款文章,既抓住重大事件的核心信息,又表达出理性积极的价值立场。这个依托微信公众号成长起来的时政评论栏目,在当下网络舆论场中已在扮演非常重要且很难被替代的角色。而且,他们的运作团队规模非常小,跟动辄三五百人的媒体机构无法相比。不过,不要以为三百人的力量一定就比三个人或者十个人要强。今天的新新闻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流动”,曾经主流的也许会边缘、曾经边缘的也许会主流。还有浙江长兴传媒集团,他们扎根基层、敢想敢干,以高度融合化的生产流程、极强的业务运营能力和产品化的内容创新思维,打造出全国县级媒体融合的标杆。

    智能化。腾讯新闻的Dreamwriter其实是一套关于媒体内容生产的解决方案,既有依托图片、视频等素材库的快速剪辑工具,又有智能纠错技术在新闻内容把关中的应用,还有财经、体育等垂直行业以秒为速度的机器人写作。这些智能技术在新闻生产中的普遍运用,会让整个新闻产品的生成和分发变得非常高效。另外,抖音也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应用平台,其背后是今日头条智能化推荐算法的技术支撑,也离不开基于手机的人机交互技术研发,还实现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成功“出海”、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逆向输出。

    社会化。社会化生产的能量正在逐渐释放出来,从“芥末堆”对大学生李文星传销之死的报道,到“兽楼处”的《疫苗之王》,一个个体、一个机构或者一个作品的力量,在特定议题、事件和情境中可能会产生“蚍蜉撼大树”“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内容的生产和分发是分离的,一篇文章如果叙事风格契合了移动阅读的用户习惯、价值立场暗合了庞大群体的结构情绪、传播过程中激发了广大网民的社交传播动力,就可能会变成现象级的爆款。早前刷屏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就是这样。文章作者并非职业写手,他的公众号也乏人关注,可这些并不重要。他记录岳父感染不明病毒、在多家医院转诊后去世的全过程,触动了大量城市中产家庭的不安全感。作者“兽爷”的《疫苗之王》,据说当天阅读量达到七八百万,次日引发上亿的关注流量。说明社会化的内容生产,只要能抓住社会的痛点,能触及公共的利益,又具有可读性强的文本,网民就可能把它推成热文。今天的社会化传播,其传播链条靠大家共同完成,而传播动因则始终是社会需要。

    新新闻生态系统的三个变化

    通过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我们可以感受到新新闻生态系统正在发生的三个重要变化,也可以说是三对需要处理的内在关系。

    中心和边缘在流动。曾经占据中心位置的媒体现在可能会有边缘化的风险,曾经处于边缘位置的媒体也可能会成为中心,媒体格局和权力结构中的中心和边缘是流动的。这恰恰是现代社会“液态新闻业”的典型特征,位置和节点永远在流动,不再有固定位置或固定节点,今天更需要重视的是在特定情境中媒体的作为和表现。“兽楼处”的团队负责人感叹,《疫苗之王》产生巨大影响“有点意外”。这种意外很正常,今后可能越来越多的爆款是意外的产物。不过,深究“意料之外”也有“意料之中”的原因,如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对公众情感的触发、对移动传播规律的把握。

    “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的榜单每年都在变,今年上榜,明年或许没有,这就可能真实记录传播业态此消彼长的变化。我们不要再用一种固化的思维方式去想象传媒格局,看到媒体业中心和边缘位置的流动,可以促使我们保持一种不确定性的社会心态和永远拥抱变化的开放思维。

    平台和媒体在渗透。越来越多成长起来的中小型垂直机构媒体,如“侠客岛”、“兽楼处”,都离不开微博、微信、抖音等超级互联网平台媒体,这些海量用户的社交平台、资讯平台,依托特定的应用工具、技术和场景,链接起数亿用户的网络生活。

    笔者曾经用“平台媒体化”和“媒体平台化”来概括专业媒体和平台媒体的发展态势③。好的平台,有技术、有用户,一定会有信息交互和内容生产,一旦有内容就会媒体化,然后就会面临内容把关的社会责任压力。同时,专业媒体也意识到平台化的重要性,不能完全将内容分发都寄托于平台媒体身上,而要逐步打造自己的内容平台,人民日报社的“人民号”和浙江新闻、澎湃新闻、南方+、触电新闻、封面新闻等客户端都在积极布局,同时也在推进与互联网平台媒体之间的技术合作乃至资本合作。

    技术和人文要平衡。作为非虚构写作栏目,界面新闻的《正午》推出了大量温暖人、感动人、鼓励人的优质作品。不管是典型人物、精英人物,还是小人物,如果没有人文精神的支撑、人文价值的审视、人文力量的注入,非虚构写作是很难走远的。非虚构写作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表面上看是因为故事讲得成功,其实是因为故事背后的精神,如对人性的彰显、对底层的关心、对弱者的关怀,这些精神要素能够打动读者内心最柔软处。技术实践的发展和创新,需要人文价值的引领,技术和人文只有保持平衡、相互助力,才能促进媒体格局和新闻业态的积极发展。

    公共传播时代的三种核心能力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公共传播的时代,专业媒体的垄断优势正在被打破,新闻精英的职业权威面临挑战。专业化的新闻工作者和社会化的内容生产者,要怎样顺应技术变革的潮流、坚守专业价值和核心能力?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可以带来的启示是,有三种能力在公共传播时代会越来越重要④。

    其一,融合生产能力。用户需要的内容不仅是严肃的知识和信息,也包括消费、娱乐、服务和体验。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有用户思维,把握内容形态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关系,想方设法实现创新表达。比如,“华尔街见闻”介绍文本写作的四个要素:发生了什么,意味着什么,原因是什么,下一步要怎么做。管中窥豹,财经新闻资讯的移动传播正在不断强化对用户的价值满足。所以,融合生产能力不仅是内容的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融合形态表达,更是对传播对象和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

    其二,社会连接能力。生产和传播一个作品,要想方设法建立这个作品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最大程度的结合。这种社会连接的能力和思维,其实是对重要性的把握能力,是追求卓越的传播素养的具体体现。《疫苗之王》一文中的不少事实,此前有专业财经媒体曾经报道过,但却没有产生现象级的传播效果。这一点特别耐人寻味:为什么你写的报道不见声响,是标题不够吸引人还是叙事方式太陈旧?是传播时机没把握好还是分发平台不够主流……社会连接意识是对新闻价值的敏锐判断,是对新闻框架的持续创新、对传播效果的合理期待,也是对议程设置的成功实现和对公共利益的宏观把握。 

    其三,公共服务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不断涌现的议题、不断迭代的技术,公共传播的核心价值仍然是公共服务的能力和不变的专业精神。如果没有思想支撑的稳定价值观,观察复杂中国的各种现象就可能价值游移;如果没有对公共利益的持续追求,进行新闻报道或公共传播就会失去正向价值。专业化的内容生产或社会化的公共表达,支撑的都是价值、思想和公共服务的情怀。

    面对公共传播的业态变化,要不断强化上述三种能力,所有正在参与或即将投身公共传播业的行动者,首先要保持文化更新,对新新闻生态系统中的媒体融合和业态变化保持跟踪洞察,对技术变革催生的新闻文化保持敏锐自觉。其次,要敢于行动,在持续的实践和探索中提升专业素养。最后,要保持反思。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保持好奇心,保持谦逊态度,保持自我更新的动力。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大数据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与防范体系构建研究”(编号:16JZD006)成果

    (作者系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冷  梅

    注释:

    ①对2017年十大创新案例的介绍,详见张志安:《媒体融合创新的标杆、路径和符码》,《新闻战线》2018年6月(上)。

    ②张志安、冉桢:《短视频行业兴起背后的社会洞察与价值提升》,《传媒》2019年4月(上)。

    ③张志安、曾励:《媒体融合再观察:媒体平台化和平台媒体化》,《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8期。

    ④张志安、孙玮:《公共传播时代的新闻人才培养》,《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1期。

新新闻生态系统中的应用新闻传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