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卫报》 《纽约时报》气候传播特点及启示

● 杨 柳 《 新闻战线 》(

    气候变化问题最早产生于西方,气候传播也始于西方,特别是英美等发达国家。分析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卫报》近十年来有关气候变化的报道,可以发现,国外媒体在气候传播中重视科学家的声音,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且注重运用版面元素,同时也存在议题报道受事件驱动难以形成常态、热衷放大有争议性话题等不足。经验值得借鉴,不足亦可引以为戒。

    气候传播是一种将气候变化及相关议题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大众理解的知识,并通过公众态度和行为的改变,使全社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形成共识,让人们更多地关注气候变化的传播活动。①2009~2018年这十年间,围绕气候变化展开的气候传播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卫报》为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就气候变化报道展开研究,以期为我国的媒体气候传播研究带来些许启示。

    《纽约时报》的气候变化报道样本来源于EBSCO-Newspaper Source,检索关键词为“climate change”“New York Times”,十年间符合该关键词的报道总数为2092篇,本文按照时间分布和相关性,随机选取其中的315篇进行内容分析;《卫报》的气候变化报道样本来源于LexisNexis Academic数据库,检索关键词为“climate change”,检索范围为The Guardian (London, England),十年间符合该关键词的报道总数为12367篇,本文按照时间分布和相关性,随机选取其中的451篇进行内容分析。通过对消息来源、议题分布、联合国气候大会议题分布、文章篇幅等的梳理与解读,总结分析这两家媒体近十年来的气候变化报道(详细编码表见下页)。

    特  点

    重视科学家的声音

    消息来源分布显示,《纽约时报》和《卫报》在气候传播中都很重视科学家声音,除官方消息来源,科学家及学者作为消息来源的稿件均占较大比重。《纽约时报》的消息来源中,政府官员所占比例为39%,占比最多,其次为多个消息源,所占比例为23%,排在第三位的是科学家及学者,所占比例为21%。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官员占6%,NGO、企业、公众和其他的总占比为11%(见图一)。

    《卫报》消息来源中占比较多的依次为,政府官员(31%)、科学家及学者(30%)、企业、公众、非政府组织(NGO)和其他(17%)。其中,科学家及学者与政府机构和官员所占比重基本持平,而企业、公众、非政府组织(NGO)和其他消息来源所占比重也大于《纽约时报》。总体而言,《卫报》的消息来源更为均衡(见图二)。

    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

    分析议题分布发现,国外媒体有相当多报道关注国际情况,如他国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立场和做法、领导人讲话与活动等。议题分布显示,《纽约时报》报道本国应对立场、成果与贡献占比为14%,他国领导人讲话与活动、立场、做法占7%,本国领导人讲话与活动占4%,气候变化归因与解读占2%,气候知识普及与阐释占1%。《纽约时报》在议题的选择上更注重报道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现象与事件,表现其冲突性,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尤其注重对气候变化进行评估的报道。但在气候变化归因与解读、气候知识普及与阐释等知识性的信息传递上体现得较少(见图三)。

    《卫报》议题分布中,占比最多的是他国领导人讲话与活动、应对立场、成果与贡献,二者均占25%,其次是应对政策与行为实施(22%),排在第三位的是气候变化影响与评估(10%)。气候变化调查与报告占7%,气候变化归因与解读占2%,气候变化现象与事件、气候知识普及与阐释、气候变化合作与声明均占1%。从议题分布可看出,《卫报》十分注重对气候变化本国和他国立场的报道,并且给予了同样的篇幅。笔者在对《卫报》有关立场报道的文章梳理中发现,大部分文章都在讨论气候变化的真实性,以及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的看法(见图四)。

    在有关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议题分布中,《纽约时报》有关会议进展的报道占37%,会议前期占22%,观点讨论占12%,会议现场和游行示威均占7%,会议成果和领导人活动均占5%,国内政策占3%,总结展望占2%。《卫报》有关会议前期和会议成果的报道均占28%,会议现场和游行示威各占12%,国际政策、国内政策、宣传呼吁、观点讨论各占4%。由此可见,国外媒体更注重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各国的讨论,对游行示威等冲突类的报道也较多(见图五、六)。

    充分运用版面视觉元素

    从篇幅看,《纽约时报》300~1000字的文章与1000~2000字的文章均占45%。《卫报》的文章篇幅主要在300~1000字,占比76%,1000~2000字占20%。另外,《纽约时报》《卫报》都非常注重选择吸引眼球的图片,大部分报道都配以大幅彩色照片,使版面语言更为丰富、生动,也容易吸引读者阅读(见图七、八)。

    曾任职《卫报》的资深环境记者保罗·布朗说,图片的力量绝对不能低估,特别是在气候变化报道中,图片尤为重要。②一幅好的图片胜过千言万语。单纯的文字报道传播效果欠佳。事实上,对于气候变化议题而言,图片及视频方式往往更容易吸引公众关注。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传播经验显示,视频等手段是直观反映气候变化及人们为应对气候变化所作努力的重要途径。

    不  足

    议题具有周期性

    数据显示,在联合国气候大会期间,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数量比较多,但相关事件一旦结束,报道数量往往会呈直线下降趋势。报道数量的变动表现出明显受事件驱动(event-driven)的影响。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时,《卫报》有关气候变化的报道激增,数量为3555篇,但是峰会闭幕后,数量急剧下降,2017年相关报道数量仅为420篇,是2009年的11.8%。2015年有一个短暂的小幅上升,数量为932篇,因为该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卫报》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

    《纽约时报》近十年有关气候变化的报道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2009年《纽约时报》有关气候变化的报道为310篇,主要关注点也是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此后的几年,报道数量一直在每年200篇左右徘徊。到2017年报道总数达到312篇,因为这一年的6月1日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全球舆论哗然,《纽约时报》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

    国外媒体有关气候变化的报道数量与政策的变动、重大会议的召开、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等因素密切相关。2008年以来,气候变化报道多数集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此外,雾霾、热浪、洪涝灾害、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因事关民生,也比较容易成为媒体感兴趣的报道对象。

    一般来讲,国外媒体在气候变化新闻价值凸显的时候就扎堆报道,平时则是星星点点。有学者认为,这种现象与议题生命周期(life cycle)有关,但这种“季风式”的报道模式实际上对于提高民众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认知效果有限。

    有学者认为,气候传播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告知人们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包括科学事实、起因、潜在影响和可能的解决办法;第二个层次是达成某种形式和程度的社会参与,赋予公众力量,使他们能够将价值观和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第三个层次是能够在更广泛的层面带来社会规范和文化价值的改变,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种自然的社会氛围。某种程度上讲,国外新闻媒体关于低碳生活、保护生态的倡导活动都很短暂,在传播内容上仍未达到第三个层次。

    热衷放大有争议性的话题

    通过内容分析发现,国外媒体有关气候变化的报道往往试图放大社会各界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争议。而且,国外媒体有关气候变化的质疑性报道很容易演变成政治性讨论,进而导致科学议题的政治化。从媒体的政治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在西方社会中,因过于强调一方论调而挞伐另一方观点的现象,必然会加重气候变化报道的两极化。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科学和技术政策中心马克斯维尔·博伊科夫(Maxwell T. Boykoff)等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对气候变化问题,科学界达成意见一致的程度要大于媒体的报道。③美国的新闻媒体对读者有所误导,使他们误以为科学界在人为因素是不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这一问题上争论不休。有学者认为,国外媒体气候变化的虚假平衡报道,是其受到政治、经济利益集团操纵与控制的体现,另一方面,报道悬而未决的争议,有助于吸引受众,实现媒体及其拥有者的商业价值。

    国外媒体对受众在气候科学信息方面的需求缺乏清晰认知。为凸显争议而放大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做法并不可取,追求轰动效应等会使争议性话题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应帮助公众正确理性评估气候变化风险,准确反映气候科学的现状,新闻媒体也应勇于质疑偏离科学事实的言论。

    启  示

    气候变化问题兼具重要性和复杂性,涉及科学、政治、经济、社会、外交等多个方面,关系着人类现实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气候变化将是媒体在较长时间内必须重视却又较难把握的报道领域。如何从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握好报道立场和原则,既准确及时向公众传达气候变化的科学知识、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关政策,让公众了解气候变化给自身带来的影响和应当承担的责任,又不造成误导和混乱;如何基于传播环境和舆论动态,提高报道吸引力和感染力,推动国内外舆论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给予更多理解与支持,塑造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都是对我国气候报道提出的挑战。国外媒体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可为我国媒体的气候传播带来一些启示。

    关注气候科学,促进理解认知。当前气候传播无论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面临许多挑战。公众对气候变化还缺乏科学认知,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范围、程度了解不够深入,由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公众对气候变化是否真实存在还有疑虑。从对气候变化报道的情况来看,《纽约时报》注重报道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现象与事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卫报》则注重讨论气候变化是否真实存在以及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的看法。前者通过对气候事件的分析,后者通过观点讨论与展示,来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理解与认知。

    我国新闻媒体也可借鉴类似方法,密切跟踪前沿科学,确保气候变化报道的科学性,注重专业性、权威性解释,有效引导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将单纯的宣传普及知识转为“寓教于篇”,将气候变化报道做深、做细、做透,真实反映气候变化的影响,引导公众理解不确定性,实现常态化的报道,促使公众了解气候变化,愿意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

    拓展国际视野,让消息来源多元化。在有关气候变化错综复杂的国际谈判和国家间的利益博弈之中,各国会有不同的政治关切和基本立场。《卫报》《纽约时报》都有大量的篇幅报道不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做法。我国新闻媒体也可加大对各个国家观点、立场等的报道。同时,尽量深入基层和事件发生的现场,关注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人对气候变化的看法以及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的努力,关注受到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地区居民的生活现状,聚焦各行各业为节能减排作出贡献的普通工作者。此外,善于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快速广泛了解一线情况和公众意见,及时总结归纳并体现在报道中。

    创新方式方法,吸引公众参与。传统媒体可让版面语言更加丰富、生动。可借鉴国外媒体版式设计,配以精美的大幅照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同时,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速融合已成大势所趋的背景下,我国新闻媒体在进行气候变化报道时也应善于利用“他山之石”,创新方式方法,注重给气候变化报道“加料”,不断拓展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发挥媒体传播的复合功能,实现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增强可读性,使之不致单调乏味。例如,运用音频、视频、H5等多种报道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使气候变化报道更加立体;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加强与公众互动,增强公众参与意识,使报道更适合融媒体时代需要。

    总之,气候变化议题涉及政治、经济、外交等多个领域,做好气候变化报道也需“厚积”而“薄发”。新闻媒体只有在报道形式和内容两方面都下足功夫,才能使气候传播取得更好效果。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人民日报记者)

    责任编辑:陈利云

    注释:

    ①郑保卫、李玉洁:《论气候变化与气候传播》,《国际新闻界》 2011年第11期。

    ②郑保卫、宫兆轩:《新闻媒体气候传播的功能及策略》,《新闻界》2012年第21期。

    ③迪瑟莱·克劳、马克斯维尔·博伊科夫:《文化、政治与气候变化》,劳特里奇出版公司2015年版。

《卫报》 《纽约时报》气候传播特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