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从哲学视角看文艺播音中的“时间”

● 戴洁敏 《 新闻战线 》(

    摘要:文艺作品创作贯穿了4个维度的时间:文本作者创作所花费的时间、文本世界中的艺术时间、主持人进行二度创作耗费的时间以及受众理解播音作品时所需要的时间。主持人需要运用各种技巧进行二度创作,最终以声音为载体,使之完美呈现在受众面前。

    关键词:文艺播音     时间性     空间性     主持人

    如果以“时间”作为关键词对文艺播音创作过程进行解构,不难发现,对于主持人来说,需要通过进入文本世界中的艺术时间,与之融为一体,才能理解作者本意。本文从哲学的视角进行文艺播音创作的时间性诠释。

    创作时间: “绵延”是真实的时间

    哲学家柏格森把时间作为“心理的绵延”,提出了“绵延说”,认为绵延是真实的时间,是时间的本质。①在文艺播音创作正式开始之前,已经有文本作者开启了时间的绵延之旅。放在主持人面前的播音稿件,凝结着文本作者脑力激荡的成果,并体现了其所花费的时间。

    文本的创作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这一构筑文字世界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时间的“空间化”,考虑到文艺作品多为文学作品,本文以文学文本为例。

    知觉层面:通过对生活的高度提炼进行审美创作

    从正式落笔的那一刻开始,文本作者作为在视的主体,已准备好开启一场沉默的冒险。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以及所见所想经过加工后,以文本的形式呈现为被视的客体。在众多经典文本中,“时间”都是不可缺少的。但由于社会结构、文化体系等的不同,文本内的时间也存在巨大差异。比如,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读者跟随诗人的脚步,从地狱到炼狱再到天堂,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神曲》的文本世界中,时间似乎是凝固的、一成不变的、胶着的,它是不容忽略的背景式的存在,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存在着很大不同。我们把这种从日常生活中抽离的、高度凝练的时间称为“神话时间”。

    这样一种时间模式,是由文本的主旨所决定的。在但丁笔下的地狱、炼狱、天堂中,时间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同样,古希腊神话、中国古代的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等传说中,时间只是一个远远的、时隐时现的背影。

    与神话时间相对应的,是日常时间,也就是我们所度过的每分每秒。例如阿耐的现实主义题材小说《都挺好》,给予我们的阅读体验是苏大强的白天黑夜与读者的白天黑夜并没有本质区别,能够把读者更好地带入文本世界中。

    主持人在拿到文本进行二度创作之前,首先需要准确区分是神话时间还是日常时间,并由此决定采用何种演播形式及技巧,才能更精准地表情达意。

    结构层面:用空间的形式诠释流动的时间

    为什么说文本作者的创作过程是将时间“空间化”呢?首先,我们可以将文本作品理解为作者的一种“社会定制”,这些文字是为了审美而存在的。作家麦家谈到自己的作品“故乡三部曲”的第一部《人生海海》时说,“我想我这一辈子总要写一部跟故乡有关的书,既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纪念,也是和故乡的一次和解”②,可见,作者所进行的是一种有目的的文艺创作,他的目的既可能在文字中写明,也可能没有透露,需要主持人细细品味文字背后的韵味。

    厘清了这一前提,主持人将立足于文字,在各种播音主持技巧中进行选择,而这则是将时间“空间化”的关键一步。如果说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感受的,那么空间的存在是有明确载体、可观可感的。广播文艺作品演播者的工具无外乎是一张嘴,提供语言与声音。语言一出口便具有了能指与所指,比如,之所以是桌子而不是凳子,便是约定俗成的社会意义。把音乐称为“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实体,声音也是,振动带来了音响的“空间”,并通过外在的声音与内在的语言意义使作品中的时间实现了“空间化”。

    内容层面:封闭的文本,开放的创作空间

    文本的容量到底有多大?近现代众多经典文学作品给出了丰富的答案。一生笔耕不辍的巴尔扎克以巨著《人间喜剧》完成了法国三四十年代的众生浮世绘,他描写房间内的地毯、摆设,甚至墙壁的颜色都不遗余力,精致又细腻;美国硬汉派作家海明威则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惜字如金、奉行“冰山理论”的他总是把文本删了又删,能不说的都不说。

    最能在内容层面体现时间“绵延”性的,当属以普鲁斯特、伍尔夫等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家。普鲁斯特的鸿篇巨制《追忆似水年华》,不同于以往“开头——发展过程——结尾”的常规套路,取而代之的是主人公“我”的回忆。逝去的岁月不断在作品中出现,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构筑起一个全新的空间化的时间体系。很多影视剧本应用此方式,香港电影《无双》中,郭富城饰演的李问带领观众进入他的“回忆”,在作品中出现了两个“时间”:一个是“现实”的时间,即李问接受警察审讯;另一个则由他的回忆展开,在回忆中也有一根向前的时间线。两条线存在多处交叉点,形成了跌宕起伏的剧情。整部作品着力刻画的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情绪多变、心狠手辣的“画家”角色(周润发饰演),直到影片结尾揭开谜底,观众才恍然大悟,所谓“画家”原来就是李问自己,而周润发饰演的角色其实根本不存在。影片里的两条时间线从一开始,就是为最后的“反转”服务的,这是封闭文本通过对时间的空间化再造而演绎出的空间。

    文艺创作与时间共同“流淌”,奔流不息,滚滚向前。文本作者定稿后,接力棒便交到了演播者手中,演播者就此走进文本世界的时间之河中。

    艺术时间: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论述,重构了主持人与文本作者在创作世界中的“相遇”。主持人只有化身为文本作者,深入细致地了解文本想要表达的“言外之意”,理解作者没有写出的内容,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审美走向,辅之以播音主持技巧,呈现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文本世界里的艺术时间充分体现了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这里所说的“艺术时间”不同于神话时间、日常时间,而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体现创作者艺术旨趣的“艺术化了的时间”。

    角色体现了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

    播音主持技巧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深入到作品中,真听真看真感觉”,为什么强调“真”?因为即使是同一段文字,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会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演播者需要灵活把握,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作者之所想。

    梅婷与郭涛主演的电视剧《父母爱情》播出多年,在豆瓣上的评分仍很高。编剧的设置很巧妙,男主角出身农村,是个糙汉子,女主角是一资本家的大小姐,两个差异较大的人谈起了恋爱。在作品的时间延展中,观众看到了男女主角在生活中的坚持与妥协,男主角学着像“城里人”一样讲卫生,女主角也逐渐接受了丈夫的乡下亲戚们。在这个过程中,看上去一成不变的“家”的场景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在这个空间的点滴演变中,观众感到时代的不同与社会的进步,在看似不变的日常生活中完成了时间性与空间性的统一。

    文本里的时间体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文本中的时间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文本作者的主观性完全倾注于文字世界的搭建之中,而这一时间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现实的束缚,种种客观条件使文本时间的绵延成为受到约束的审美存在。在这一维度上,文本里的时间体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主持人只有对此理解并把握,才有可能在有限的声音空间中进行贴近解读。

    文化纪实寻访类节目《闪亮的名字》第二集《走近“两弹一星”科技专家郭永怀》,开始是演员于震的场景模拟,随着飞机坠落的影像慢慢淡去,主播陈辰的声音出现:“郭永怀,为发展我国原子弹、导弹和卫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是唯一一位参与了‘两弹一星’三个项目研制的科学家。”陈辰的演播风格平实、自然,娓娓道来。作为节目采访录制的全程参与者,陈辰非常清楚“郭永怀”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人有着怎样感人肺腑的人生经历,她希望受众能了解这些信息。而文本世界里的时间无论是单线叙事还是多线交叉,都受到受众认知过程的制约,如果节目甫一开始,她便以深情诵读的形式进行演播,恐怕效果适得其反。故而陈辰选择了质朴的解说形式,随着剧情的推进而不断增加情感的厚度,把意义有节制、分步骤地呈现给受众,这是文本时间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体现。

    时间性与空间性的不可分割

    如同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艺术作品的时间性与空间性不能割裂看待。时间性与空间性是艺术形象的构成基础,不存在脱离时间或空间的艺术形象。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二季《浙江》这一集中,主持人李龙滨的声音既贴合画面,也可单独成为一部文艺演播作品。他在开头娓娓道来:“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一条曲折的大江将这块土地划分为东部与西部。起伏的山脉从西南向东北绵延伸展,版图的东部是繁星般的海岛和曲折的海岸。”画面辅以动画地图,随着主持人的声音指引,受众仿佛开始了一场思维的旅行。其实,如果去掉画面,只听主持人的声音,依然可以完成这场旅行,因为广播文艺的艺术作品本身具有不可分割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受众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与经验,根据演播者提供的线索,自主地完成脑中地图的绘制。

    由此可以看出,文本世界中的时间是由作者亲自搭建起来的“建筑”,主持人以“读者+二度作者”的身份进入,在充分了解“建筑”各角落的基础上,以原建筑为蓝本,进行崭新创作。

    演播者时间:个别此在——公共时间

    主持人进入文本世界中,完成属于自己的创作,这一过程被称为“时间的公共化”。此时,私人化的时间成为“一种社会历史时间、社会中人之个性的形象时间”③。这一过程中引入了一种崭新的手段,不再是文字或思维,而是语言。

    主持人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对文本进行有声语言的创作呈现。此时的时间借助主持人的朗读而缓缓流淌,一个全新的世界在听众脑海中得以建造。

    在时间的“绵延”中,演播者运用“象思维”对文本进行再创作,这种思维方式将主持人对文本的理解、个人经验的提炼、同类型作品的处理借鉴等融会贯通,主持人绝非见字发声,而是站在浩浩荡荡的时间流体的源头,对文本进行再加工。“绵延”的时间起初是个人化的、私有的,在“象思维”的流动中,某种特殊的秩序得以确定,“这种运动以特殊的方式将时间性带入意识,并将人引入对有秩序的时间之内再体验的一种进程中。”④这一切都是在时间的绵延中完成的。

    柏格森将时间形容为“一条不舍昼夜、奔流不息的河流,而且‘这是一条无底的、无岸的河流,它不借可以算出的力量而流向一个不能确定的方向’。”⑤在“象思维”的指引下,主持人并未试图去掌控什么,而是将自己完全敞开,继而使作品被演绎,由此使受众能充分感知到。

    受众时间:领略艺术作品

    作品播出后,接力棒就给了受众,受众将在对作品的接收中继续延绵时间,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感受。有人将文艺播音简单概括为“一门手艺”,显然不对。创造的本质不能从技艺入手去寻找,而须从真理的演绎、从存在去找……⑥。通过对演播创作中时间的叙述,再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以作品呈现的敞开状态展现了创作者的时间是如何融入作品中的。

    针对艺术创作,海德格尔曾说,在审美中,此在沉浸于他的自由,沉浸于物的自行显现,人与物在此自由敞开,美得以生成⑦。演播者正是以作品为媒介,通过播音艺术的再加工,最终完成审美过程。

    (作者系宁波广播电视集团交通广播副总监)

    责任编辑:杨芳秀

    注释:

    ①卢小合:《艺术时间诗学与巴赫金的赫罗诺托普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版,第12页。

    ②文学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八年后,麦家以“人生海海”四字拭去童年与故乡的记忆尘埃》, 2019年3月26日。

    ③同①,第27页。

    ④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卫茂平译:《时间——它对我们做什么和我们用它做什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6月版,第225页。

    ⑤张海涛:《澄明与遮蔽——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第1版,第75页。

    ⑥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17年9月版,第236页。

    ⑦肖朗:《海德格尔现象学美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8月版,第178页。

深融时代的传媒伦理技术生态
新闻评论:回眸中的一份眷恋与期盼
“四力” 体现的科学思维
从哲学视角看文艺播音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