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融合报道” 的概念、 内涵、 特征及发展趋势

——基于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融合报道”作品的比较分析

● 雷跃捷 何晓菡 古丽尼歌尔·伊力哈木 《 新闻战线 》(

    摘要:“融合报道”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整合式的新闻传播新方式。本文将中国新闻奖中的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和普利策新闻奖中具有融合报道特点的获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二者的共同特点;并对“融合报道”的概念、内涵、特征和发展趋势做了全面阐释和深入探析,指出“融合报道”将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具体业务、思维、理念,并由此延伸至舆情、舆论、新闻传播理论、技术哲学等深层次领域。

    关键词:融合报道     中国新闻奖     普利策新闻奖     发展趋势

    2018年举行的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首次增设媒体融合奖项,该奖项共包括“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新媒体创意互动”“新媒体品牌栏目”“新媒体报道界面”“融合创新”等6个类别,50件获奖作品一评出,即产生很大反响,收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作为从中国新闻奖评奖这一层面来开展的激励媒体探索融合报道的尝试,媒体融合奖项在评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学术问题,比如,媒体融合作品如何界定?融媒体作品和传统媒体作品及网络作品有何区别?媒体融合类作品如何增强新闻性? “融合报道”“媒体融合报道”“融媒体报道”“融媒报道”等概念并存的现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应该用统一的名称?目前设置的6个类别,主要是从形式上进行划分,这种基于数字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而形成的融媒体报道类别,相互之间有何逻辑关系?是否存在唯技术、唯形式的问题……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对“融合报道”缺乏学理层面的阐释和界定。本文尝试运用比较的方法,把获得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的作品和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中带有融合报道特点的获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对“融合报道”的定义、内涵、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探讨,以图求得对上述问题的回应和解答。

    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融合报道”作品比较分析

    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前沿技术

    融合报道的宗旨就是在保持传统媒体报道优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传播。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的融合报道作品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一等奖获奖作品《央广主播的朋友圈》系列H5报道,将微信朋友圈的界面与电视抠像技术结合在一起。获“移动直播”一等奖作品《“天舟一号”发射任务VR全景直播》,使用虚拟现实技术(VR)进行直播,并以多屏互动的形式呈现等等。

    同样,普利策新闻奖中的融合报道作品也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数字技术。例如,在2018年的获奖作品——关于特朗普承诺在美墨边境修建隔离墙的系列报道中,运用了移动交互地图和虚拟现实技术(VR),记者戴着VR透视眼镜,将投影在演播室大屏幕上的美墨边境隔离墙生动地呈现出来,观众跟随着记者的VR透视镜一同观看这道栩栩如生的隔离墙,仿佛置身于美墨边境,体验一种即时性和沉浸式的“在场感”。

    重视移动互联网在传受两端的作用,强调“融合报道”在移动互联网终端的“首发效应”

    《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评选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参评范围”中明确规定:“参评范围为经国家正式批准的报社(报业集团)、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原创并在其移动端首发,于上一年度应用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传播的新闻作品。”①该《办法》强调在移动端首发,表明了移动互联网在传受两端的重要作用。如今移动互联网终端已成为信息来源、传播和接收的重要渠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重视在移动端首发不仅是为了保障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传播效果,也是顺应媒体融合中移动优先时代潮流的必然结果。中国新闻奖“移动直播”特别奖作品《两会进行时》,就是将当天的直播内容第一时间优先发布于人民网法人微博上。

    此外,中国新闻奖“融合创新”一等奖作品《领航》、二等奖作品《“钢铁侠”VR直播: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等,也都是将作品首先发布于移动客户端。2018年普利策新闻奖突发新闻报道获奖作品《美国加州圣罗莎和索诺玛县的历史性森林大火》,向受众报道了肆虐圣罗莎和索诺玛县的一场森林大火,《民主报》记者在大火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往新闻现场,用手机和其它设备拍下了珍贵的视频画面,随即剪辑第一时间上传到YouTube视频网站传播。可见,无论是中国新闻奖还是普利策新闻奖都注重利用移动互联网终端优先发布新闻内容并强调其首发效应。

    重视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传播优势,凸显社交媒体与自媒体优先原则

    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创新与演进,媒体的生产模式、传播渠道和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社交媒体和自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信息传输渠道日益拓宽,社交媒体与自媒体传输信息的功能日益扩大。在融合报道中,运用社交媒体与自媒体的优势已是大势所趋。中国新闻奖“新媒体创意互动”一等奖作品《“军装照”H5》,借助人脸识别、融合成像等技术,制作互动H5,帮助网友生成自己的虚拟“军装照”,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用户纷纷上传自己的“军装照”,并借此表达对军队的拥护与热爱之情。2018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美国加州圣罗莎和索诺玛县的历史性森林大火》也充分发挥了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平台传播优势,媒体于大火发生后第一时间在Facebook平台上发布了新闻,并选取部分网民的留言和观点来加强报道,体现了对来自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信息和意见的重视。

    实行专业生产内容(PGC)和用户生产内容(UGC)融合的新闻生产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地位日趋重要,受众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已从传统媒体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和信息内容的生产者,他们不仅仅是受众,也是传者,更是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的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专业记者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获得的信息,捕捉到许多重大新闻事件的细节,并且通过不同的视角生产出不一样的观点与看法。这对于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创新新闻生产的模式,无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广西日报获得中国新闻奖“短视频新闻”一等奖作品的《柳州融水突围记》,就添加了用户的朋友圈截图内容,这一做法使得作品更加接地气,通过反映民众的心声让报道更加真实、生动。

    同样,这一特点在2014年普利策突发新闻报道奖获奖作品《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中也有充分体现。为了弥补专业新闻生产视角单一化所带来的缺陷,媒体主动在新闻网站开设了针对这一爆炸案的直播博客平台,使得许多新闻现场的目击者以及该事件的关注者可以通过上传图片、文字等形式尽可能真实、完整、立体地还原爆炸事件发生的全过程,可以说这是将用户生产内容(UGC)作为报道主体的一次成功尝试。

    追求新闻产品形式美观、设计新颖的视觉效果

    中国新闻奖在媒体融合奖项中设立了一个类别——“新媒体报道界面”。《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初评评选细则》中要求“新媒体报道界面体现新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运用图片、漫画、音视频等手段表达新闻主题、展现新闻内容,版面语言丰富,界面设计主题鲜明、风格独特、布局合理、互动性强、色彩协调、便于阅读”,可见其对界面设计的重视。通过对普利策新闻奖中具有融合报道特征的获奖作品分析,可以发现其虽然没有像中国新闻奖一样专门设立新媒体报道界面奖,但是获奖作品的界面设计均十分精致美观。

    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奖作品《雪崩》是传统新闻报道走向融合报道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该作品的界面设计新颖别致、丰富多彩,既有文字报道,又配合音频、视频、动图、动画、超链接、交互式地图、虚拟现实技术(VR)和航拍等,生动还原了雪崩发生的现场。报道的页面操作设计人性化,超链接的应用将不同形态的报道镶嵌在一篇立体综合报道中,读者只需进行下拉、点选等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对整篇报道的阅读和视听。

    此外,作者根据不同的报道主题和形式对内容进行分类,方便读者有选择地阅读、浏览。以上特点使得该作品时至今日仍是一篇具有超前意识的优秀融合报道作品。由《华盛顿邮报》记者展开的对遭遇警察枪击致死案件的调查报道获得2016年度普利策新闻奖国内报道奖。该作品在探索如何将抽象的数字直观化方面可谓匠心独运,通过运用图表、数字、地图、超链接等形式,向读者形象地揭露了2015年美国遭遇警察射杀的平民人数为995人这一惊人数字。读者可以通过主题词分类勾选、下拉页面等操作快速获得这些受害者的基本情况和分类信息,这样的界面设计既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新闻事件概况,也让报道生动形象。

    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报道方式和叙事风格的融合

    这一特点有助于厘清“融合报道”与“融媒体报道”的关系。“融媒体报道”只是单纯的媒体介质与技术的融合,而“融合报道”不仅仅是媒介与技术的融合,还是报道方式与叙事风格的融合。传统媒体报道的叙事风格强调严肃谨慎、讲究逻辑性和权威性;而新媒体报道的叙事风格偏向活泼新颖,偏爱运用网民喜闻乐见的词汇与语言风格。从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的诸多作品中可以看到,融媒体获奖作品均结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报道方式与叙事风格。例如中国新闻奖“移动直播”三等奖作品《超燃!俯瞰超级工程“川藏第一桥”159米隧道锚世界第一》,虽然运用了偏向传统的报道方式,即记者带领嘉宾一起走入隧道,全方位了解这座大桥的细节、施工情况,同时俯瞰工程全景,但作品充分运用了航拍、云切换等移动视频直播技术,高清标准的航拍镜头、精致的背景资料和读者充分参与的现场感和体验感,为这篇融合报道营造了新的报道风格。再如,获得2017年普利策新闻奖公共服务奖的作品——《警方滥用规则驱逐弱者》,揭露美国警方普遍滥用驱逐权驱赶数百人且大多数为贫困少数族裔这一事件,报道不仅使用了故事、社论、漫画、照片等传统新闻报道方式,还融合了视频、数据库、多媒体互动演示及其它视觉材料,让整个报道的叙事风格和语言显得丰富活泼。

    灵活使用文字、音频、视频、动画、虚拟现实技术(VR)及人工智能(AI)等各种表现方法和呈现方式

    媒体技术的创新应用丰富了新闻作品的表现方法和呈现方式。在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获奖作品中,许多通过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和呈现方式,如直播、短视频、动图、H5技术、漫画、VR、AI技术等,生动地展现了所要表达的内容,增强了作品的传播效果,也赋予受众新的阅读和视听体验。获中国新闻奖“新媒体品牌栏目”的“侠客岛”,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办的一个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时政评论专栏。它以通常不超过2000字的原创时政解读文章为主,图文结合,排版风格清晰简明。除此之外,“侠客岛”还应用互联网思维开发多种传播形式,如视频、H5、动漫、小游戏、在线直播、线下活动等,扩大了栏目影响力,丰富了用户的阅读体验。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奖作品《雪崩》,运用文字、音频、视频、动漫、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缩语为DEM)、全景式地图、交互图片等多种表现形式,呈现了16名滑雪爱好者遭遇雪崩的经过。报道的界面呈现了大雪滚落山崖的视频,惊心动魄的场景使受众仿佛身处雪崩发生现场,获得一种全新的视听体验。

    传统新闻报道的各种体裁和网络新媒体平台刊载和播放的推文、聊天记录、短视频等交替灵活使用

    融合报道的另一特点是新闻报道不再拘泥于传统报道形式的分类与使用,微博、微信、抖音、Twitter、Facebook等平台上经常使用的推文、聊天记录、动图、H5、短视频等,因其独特的呈现方式和内容表现力也被纳入到传统新闻报道中来。这种融合表达和呈现的方式使整个报道呈现出新颖、灵活、丰富、奇特的鲜明特点。《柳州融水突围记》就是典型。该作品在报道柳州融水地区水灾事件时,交替使用文字、图片、视频、截图、动图、表情包以及相关新闻事件的链接等表现形式,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报道的优势,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共鸣。2018年普利策新闻奖作品《美国加州圣罗莎和索诺玛县历史性森林大火》中除去传统的文字报道内容之外,还加入了《民主报》记者在其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上发布的内容和用户反馈截图,展现了这场森林大火在社交媒体上的舆论状态,拓展了报道内容,丰富了报道形式。

    对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以连续或系列报道的方式,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作整合性和衍生性报道

    《柳州融水突围记》就是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线,在风雨中用手机记录下当地乡镇干部组织营救、自救的珍贵视频画面。事情发生后广西日报紧急成立融媒体专项报道组,通过综合相关事件背景信息,融合图文音视频等素材,运用网络语言将短视频精心编排成为一组记者困境突围的冒险新闻故事。该报道运用了多种媒体形式将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受众的反馈等融合进了报道当中,从而形成一组类似新闻日志式的突发新闻事件系列报道。2016年普利策突发新闻报道奖获奖作品是一组纪录圣伯纳迪诺枪击案的报道,《洛杉矶时报》记者采用连续报道的方法,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给予报道,及时更新人员伤亡和犯罪嫌疑人情况,随后展开对该恐怖事件的调查,补充新闻事件背景资料并尽可能提供各种舆论观点,辅之以图片、视频等,力求完整地呈现新闻事件的原貌,使更多受众深刻了解这一枪击案件。

    强调场景化的呈现和沉浸式的传播效果

    实现新闻内容的场景化报道、沉浸式传播成为当前新闻报道的新潮流,这也正是“融合报道”的新特点。随着以VR虚拟现实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使用,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以往传统的视听阅读体验,转而寻求一种更为个性化、临场化的接收体验。这一点在中美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均有体现。在对特朗普承诺修建美墨边境墙的报道中,记者通过使用VR虚拟现实技术,让受众获得沉浸式的仿真体验。在交互地图上用鼠标点击任意一个链接点,就可以看到该地区的实景视频,受众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漫长蜿蜒的美墨边境线,获得一种超现实的视听体验。

    “融合报道”概念界定、内涵分析及其特征描述

    从上述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的“融合报道”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共同点远远大于差异。中美双方“融合报道”的共同特点,即为“融合报道”的基本特点。在分析研究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拟对“融合报道”进行概念界定、内涵分析及特征描述。

    “融合报道”的概念及内涵

    目前,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对“融合报道”概念尚未形成共识。和“融合报道”相近的概念有“融媒体报道”“融合媒体报道”“融媒报道”“媒体融合报道”“融合新闻报道”等五种概念。中国新闻奖在媒体融合奖项评奖办法中采用的是“媒体融合”和“融媒”这两个概念。通过知网进行检索,会发现在我国新闻传播学术界,使用“融合报道”这一概念能够查找到的文献比较多,通常又被称作“融合新闻报道”。另外,也有一些关于“融媒体报道”和“融媒报道”的文献资料。

    在国外,通过使用EBSCO-Communication Source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第一,英文里常用到Convergent Journalism一词,既可对应于“融合新闻”,也可对应于“融合新闻学”。将其译为“融合新闻”时,是一个包括新闻理念、新闻生产操作方法和新闻产品形态的泛称。将其译为“融合新闻学”时,是指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研究融合新闻理论与业务的一门新兴学科,是“融合新闻”实践的理论化。2005年,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开设的“融合新闻”课程,使用的即是该名词。第二,相对比较常用的还有Multimedia Reporting这种说法,直译过来,是“多媒体报道”的意思。②这和“融合报道”有较大的差别。可见,在国内外比较多数的意见,还是倾向使用“融合报道”和“融合新闻”这两个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融合报道”概念的阐释主要有:“融合报道并非简单地等同于‘全媒体新闻’,它不只是多种媒介报道形式的组合堆砌,而是基于互联网的核心报道平台,根据新闻内容的时间和空间特点,以最适宜的媒介手段,融合使用多种技术形态的报道形式,具有全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征”。③“所谓‘融合报道’,指的是‘媒体融合的终端新闻产品’,力求在一篇报道中综合运用图文、视频、动画、直播、VR、H5等技术,形成一个集多种形式于一体的报道”。④“融合新闻报道不仅构建新闻传播的新规则,也改写了线性叙事和单向传播的秩序,成为人们认识社会和世界的新载体和新方式。”⑤这些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融合报道”的性质、特征、功能及作用。但是或囿于“融合报道”实践时间的短暂和经验的不足,或囿于对“融合报道”概念认识的学术视野限制,还未能对“融合报道”这个处于正在进行时的概念作出相对完整、科学的解释。

    对“融合报道”这个新概念的研究和阐释,需要从两条途径展开:一条途径是对“融合报道”实践做理论抽象,这是对“融合报道”概念做理论概括和升华的必由之路;另一条途径是将“融合报道”概念和与其相近的概念做比较分析,以揭示“融合报道”的本质特征,即认识“融合报道”作为独特的“这一个”的典型个性。前一条途径,本文已尝试对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中的“融合报道”作品做了比较分析,揭示了二者之间的相同点。这些来自“融合报道”实践的总结,为认识“融合报道”的特征、阐释“融合报道”的概念提供了直接的依据。后一条途径,则需要我们将“融合报道”与“融媒体报道”(“融媒报道”应是“融媒体报道”的简称或缩写)的关系做一番比较研究。

    通过对中美“融合报道”作品的文本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融合报道”和“融媒体报道”不是同一个概念,二者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关系是——“融合报道”包含了“融媒体报道”,“融媒体报道”只是“融合报道”这个整合性概念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说,“融媒体报道”是指在“融合报道”中整合不同媒体资源开展报道的一种方式。

    依据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所谓“融合报道”,是指利用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信息平台,并综合运用不同介质的传播形式、技术方法、报道体裁和叙事方式开展的整合式新闻传播的新方式。

    本文使用这个定义,其一是为了将“融合报道”和“传统新闻报道”区别开来,区别的关键在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其二,这个定义也将“融合报道”和“网络新闻报道”区别开来,区别的关键在于对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正是由于对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融合报道”的新闻产品才会有条件以原创新闻产品在“移动端首发”;受众和用户才可以利用移动通信工具传输和接收新闻信息,参与到“融合报道”中来;便携式的轻小型移动互联网传播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才会被普遍地应用于新闻生产中,传统媒体时代被誉为新闻报道“皇冠”的“新闻直播”,在“融合报道”中已呈常态化,由此带来新闻报道的革新、升级和转型。

    “融合报道”的特征

    以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为基础。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作为融合报道的基础技术,使“融合报道”具有“移动传播”的基本特征。“移动”的特征体现在传输、接收、反馈、互动等各个环节,并衍生出“移动端首发”和“移动直播”等新闻传播和生产等新现象。

    以互联网信息平台为依托。“融合报道”是建立在互联网信息平台之上的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互联网平台提供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融合报道”所需要的广泛、深入和精确的新闻背景资料的超链接,为“融合报道”的精确性和传播的精准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互联网信息平台还为“融合报道”提供了生产、流通、销售、反馈渠道。

    以不同媒体传播方式方法的融合为标志。“融合报道”整合不同媒体的传播方式和方法,将文字、音视频、图片、动漫、H5、动图、数字地形模型、VR、AI等融为一体,交替或整合运用,使得产品呈现出变化莫测的界面效果,这是根据接收经验来识别融合报道和传统新闻报道的最明显标志。

    以社交媒体和自媒体为优选。“融合报道”在生产、传播、接收、反馈、互动的过程中,始终是以社交媒体和自媒体为优选,这反映了在融媒时代信息传播逐渐由大众传播向人际传播转移和回归的趋势。

    以新闻生产模式创新为手段。“融合报道”是一种崭新的新闻生产新模式。这个新模式除了在新闻生产的组织形式、 生产机制、流通渠道和效益评估等方面体现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容生产上的用户生产(UGC)和专业生产(PGC)相结合的整合式新闻生产新模式。

    以受众和用户体验为效果检验的重要标尺。“融合报道”通过迭代更新的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赋能,让用户在参与新闻信息的传播和接受过程中,产生了和以往传统媒体时代单向式、灌输式、被动式的传播效果完全不同的使用体验。“融合报道”的情景化生产所带来的目击式呈现、体验式呈现、参与式呈现、主导式呈现(直播和自拍)等新的报道方式的应用,新闻的情景化传播所带来的沉浸式、交互式等新的受众体验的生成和普及,是“融合报道”的又一大特征。和以往将受众的态度作为传统媒体效果检验的标准不同,检验“融合报道”的传播效果,是以用户和受众的新体验和新感受作为最重要的标准。

    以新闻传播方式的全面升级转型为目标。“融合报道”的目标是促使新闻报道在题材、内容、表现、呈现、反馈、互动等各个方面的升级转型。媒体融合时代,有了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信息平台的赋能和助力,新闻报道的消息来源渠道不断拓宽,题材范围不断扩大。UGC和PGC的新闻生产模式,让新闻报道的题材和内容的升级转型有了技术和机制上的保障。多媒体新闻信息生产方式,也为新闻报道的呈现、反馈、互动提供了强大技术和理念支持。

    以提高新闻报道的“四力”为目的。提高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传统新闻报道转型为融合报道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先进的传播技术和新闻生产方式为手段提高报道的“四力”,既是融合报道要达到的目的,也是其鲜明特征之一。

    对“融合报道”发展趋势及前景的探析

    “融合报道”作为媒体融合发展的产物,其发展趋势和媒体融合的趋势是一致的。随着传播技术和由此引发的新闻传播观念和业态的变革,“融合报道”所产生的影响和发生的变革,将会涉及包括新闻报道的具体业务、思维、理念,并由此延伸至舆情、舆论、新闻传播理论、技术哲学等深层次领域。本文撮其要,列举如下:

    随着数字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新闻信息传输质量不断改善,“融合报道”的传播力将不断提高

    在今年两会期间,4K超高清、5G现场连线、VR直播技术、虚拟演播等技术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媒体运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人民大会堂设立了融媒体展示平台,架设了5G·4K内容展示大屏,这套便携设备由4K高清摄像机、5G手机、视频转换盒组成,具有画质清晰、高效信号传输并且可以自由移动的特点。随着5G、4K、AI等技术的应用,记者不仅可以更快地传输数据、制作新闻,新闻作品的呈现方式也将得到拓展。物联网、VR新闻、人工智能等正深刻改变着新闻形态。由钱江晚报和微软公司共同打造的机器人记者“小冰”在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浙江24小时”上开设专栏,自上线以来稳定发稿几十篇,保持着高质量的内容输出。以上这些都为“融合报道”在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为媒体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契机。

    由传统媒体向新型媒体转型引发的传统新闻报道思维向融合报道思维转变的趋势明显

    “融合报道”思维,具有强烈的创新性思维特征,求新、求异、求变是“融合报道”思维的特点。“融合报道”要求将传统的新闻采编业务转化为新闻生产业务,重视新闻生产的流程和新闻采编业务的再造,给传统新闻报道思维模式带来挑战,也给其转变带来机遇。传统的报纸业务、广播电视业务将在“融合报道”的过程中进一步融合和转型。报纸编采业务注重语言文字和图片的单一思维模式,将向语言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并重的思维方式转变。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也同样发生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业务中。

    人工智能(AI)在新闻报道领域的应用,将改变和创新新闻生产机制,未来“融合报道”将实行PGC(专业生产内容)、UGC(用户生产内容)和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 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相融合的整合式新闻生产新模式

    在融媒时代,新闻生产由原来单一的专业生产转变为专业生产、用户生产和人工智能生产三者并存。专业生产是由媒体和专业公司制作内容产品的生产机制,用户生产是作为公民的用户,运用自媒体或社交媒体生产和发布新闻信息的生产机制,人工智能生产即人工智能生成新闻的机制。多种新闻生产机制促使全体社会行为主体和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新闻生产者,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新闻生产主体网络。在这个新闻生产的网络中,PGC、UGC和AIGC不仅仅融合交织在一起,也将逐渐明确各自的定位分工,按照需求生产新闻内容。一些不便于人力采集和生成的新闻信息内容,如特别危险的新闻现场或人力一时或根本到达不了的新闻现场,将由人工智能(如新闻采写机器人)去执行采写的任务。这样生产出来的新闻产品,内容将更加丰富,形式将更加多样。这样的新闻生产,将按照现代工业生产模式,如流水线式的产品部件装配模式,将PGC、 UGC、 AIGC的内容按照新闻选题策划的要求组装起来,并且通过“中央厨房”这种新闻生产的新机制快速完成生产、流通、分销和反馈等流程,以满足不同媒体和平台对适销对路的新闻产品的适时需求和受众、用户的定制式需求。

    “融合报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关注点将由“炫技”逐渐向“内涵发掘”方向转移

    在对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作品的分析中,我们看到,个别作品存在着为形式上的融合而融合的现象,甚至还存在并不适合用融合报道呈现的新闻事件,也被生硬地做成所谓的“融合报道”。“融合报道”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新闻内容的这个初衷被“炫技”所代替。这是“融合报道”在初期阶段所患的一种“幼稚病”。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这就要求新闻生产者深耕内容创作,以此为基础拥抱技术给新闻生产创新带来的机遇和福利。《柳州融水突围记》等以内容和形式的相得益彰,为“融合报道”的健康发展树立了标杆。

    “融合报道”所利用的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平台为媒体与用户的赋权、平权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随着5G以及不断迭代更新的传播科技投入商用,新闻传播业和新闻报道发生结构性变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在为传媒业赋能的同时,也为不同的传播主体赋权,它打破了过去因传播资源稀缺而导致的垄断性经营的状态,给了不同的传播主体争取传播平权的技术条件。随着5G即将投入商用,新闻传播主体权利分配的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将进一步推动新闻传播业发生结构性变化。这种结构性变化将主要发生在两个主体层面:第一个主体是作为个体的公民(或者称作“网络用户”),他们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者角色,已然获得了社会的认同,甚至在一些特殊的时空场合,这些自带流量的传播主体受到特别的关注和热捧。当前动辄10万+的“网红”,作为民间“草根传播者”的代表,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第二个主体是社会基层的新闻媒体(如我国县级及县级以下的新闻媒体)、社交媒体和自媒体。随着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信息平台的无差别应用,这些基层媒体获得了和中央级、省级等大的主流媒体相互竞争的平权机会和技术条件的支持。4G、5G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新闻移动直播的门槛,基层媒体以往不敢奢望的新闻直播,如今变成了新闻报道常态。可以想象,掌握了直播技术和业务技能的基层媒体、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在直播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时,其时效性和接近性(地域的接近、心理的接近等)这些重要的新闻价值,将得以充分发挥。过去因靠传播技术和资源垄断而形成的主流媒体、大媒体与基层媒体、自媒体界限泾渭分明的格局将不断遭遇挑战。基层媒体、社交媒体、自媒体在与主流媒体、大媒体平权后,发挥的作用和传播效果将进一步扩大、提升。与此同时,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来自社交媒体、自媒体的信息分量和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加大,抖音、快手、拼多多逆势扩张,“传播渠道下沉”带来的公民新闻、社区新闻、民生新闻再度火热就是上述情况的具象表征。

    由舆情和次生新闻衍生的“融合报道”新形态,不仅改写了新闻报道的定义,而且将丰富和深化舆论、舆情的内涵,舆情应对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随着5G投入商用,信息发布和获取将更加便捷,以手机为代表的智能终端成为获取场景化、个性化信息和服务的信息基础设施,真正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在线”。移动互联网使得以往的“人随网走”变成“网随人走”,新闻信息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生产发布,新闻的情景化生产所带来的目击式呈现、体验式呈现、参与式呈现、主导式呈现(直播和自拍)等新的报道方式,新闻的情景化传播所带来的用户沉浸式、交互式体验等新的受众体验的生成和普及,将带来信息传播、舆论生成格局的改变。网络舆情生成发酵的重要平台和渠道逐步向移动端转移,形成具有特定规律和模式的移动端舆论场。而由移动舆情引发的移动次生新闻,将成为未来“融合报道”的重要信息来源。移动社交媒体具有实时关注力、场景塑造力、群体认同力、情景感染力、深度交互力等,这使新闻生产和传播的再造功能得到极大发挥。H5、表情包、动画、VR、AI、Cosplay等等,都是提升场景塑造力的得力工具。2018年两会期间“记者翻白眼事件”,引发了汹涌的舆情,就和次生新闻及搞笑模仿有着很大的关联。

    “融合报道”还将改写传统新闻理论、传播学理论的部分结论,它所提供的实践经验,将为新闻传播学的创新提供丰富的论据资源

    传播学中探讨媒介功能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发生过传统的媒介效果研究从关注“媒介对人们做了些什么”向探讨“人们用媒介做了什么”的转向,⑥融合报道正是发生了由注重“媒介对人们做了些什么”,即给受众提供了什么信息或者帮助,转变为新闻生产的主体向公众和社会提供了什么样的信息的重大转向。这个转向,不仅将改变传统新闻报道的理念、方式和模式,也将改写传统新闻业务教科书式的经验书写,甚至将改写传统新闻理论和传播理论的某些经典结论。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融合报道的发展前景,人们将会看到融合报道这一新方式所带来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新图景。

    “融合报道”日益强化的技术使用及依赖,也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不安乃至焦虑。技术理性带来的人文价值困境引发了新一轮有关媒介职业道德与社会伦理的质疑和争议。以环境、生物领域为中心议题的技术哲学,将有可能把关注的焦点延伸至传媒领域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信息平台支持的“融合报道”,在推动传统新闻报道转型升级,带给广大受众和用户崭新的阅读、视听新体验的同时,也因其对大数据、AI、VR的滥用,而面临媒介职业道德与社会伦理陷入困境的风险和危机。有学者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传媒生态,影响着新闻分发机制、新闻生产、新闻业务等多个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逐利性对信息自由传播等基本准则的破坏、新的信息沟产生、关于价值观问题的拷问等媒介伦理问题”。⑦大数据在给新闻报道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威胁网民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问题。传媒发展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但科技的发展不只是给人类带来福祉,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因科学技术的两面性问题,人们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性反思,由此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技术哲学。作为对“工业化的社会后果”的反思,技术哲学关注自20世纪中期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核武器的危险、环境污染、生物医学工程的道德困境”问题。⑧时至今日,以核武危险、环境污染、生物医学工程的道德困境为中心议题的技术哲学,将有可能、也有必要把关注的焦点延展至传媒领域。

    结  语

    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写道:“媒介杂交或交汇的时刻,是发现真理和给人启示的时刻,由此而产生新的媒介形式。”⑨纵观媒介发展的历史,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的传媒一样经历如此剧变,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观察媒介的变化,要看媒介能否给人们、给社会带来福祉。融合报道也是如此。只有不断推陈出新、将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内容和先进的传播科技相结合,不断生产出能够丰富人们阅读和视听体验,并且引领价值观向健康方向发展的新闻产品,才能在大浪淘沙式的传媒业变革转型的浪潮中获得生存和发展。这既是融合报道发展的王道,也是融合报道发展的趋势。

    本文系2017年度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社科研究项目“提升广播电视新闻宣传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研究” (编号GD1702)的中期成果。

    (作者雷跃捷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晓菡、古丽尼歌尔·伊力哈木均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杨芳秀

    注释:

    ①中国新闻奖评奖办公室:《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评选办法》,2018年5月9日,

    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8-05/09/c_137165471.htm

    ②Howry,Joe. An Optimistic Plunge into Multimedia Reporting. Nieman Reports,2006, (4):72-73.?

    ③龚瀛琦、张志安:《融合报道的特征及生产机制》,《新闻界》2011年第3期。

    ④王天定:《融合报道:“融合”如何助力“深度”》,《青年记者》2017年第22期。

    ⑤彭剑:《融合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新闻与写作》2017年第10期。

    ⑥Elihu Katz. Mass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

    An Editorial Note on A Possible Future for This Journal Mass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Popular Culture. Studies in Public communication,1959,2:1-6.

    ⑦胡曙光、陈昌凤:《观念与规范:人工智能时代媒介伦理困境及其引导》,《中国出版》2019年第2期。

    ⑧Durbin, Paul T. Scholarship About Science. (Book Reviews: A Guide to the Cultur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Science,1981,211:930-931.

    ⑨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1页。

“融合报道” 的概念、 内涵、 特征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