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三十八

“行知行”中的媒体三昧

刘 杰 《 新闻战线 》(

    “行知行”理论对新闻采访很有启迪。没有记者的 “行” ,就得不到生动活泼的新闻事实,没有记者亲身体验感受的“知” ,就没有那些源自生活的闪光思想。思想是新闻作品的灵魂,生活是新闻作品的源头,魂是“知” ,但却来自 “行” , “知” 又点亮“行” ,去催发更多更好的新闻之“知” ,这真正体现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知行关系     科教兴农     走转改

    “行知行”来自于“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有关,是他的一篇文章之名,也是他名字的由来。1934年,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了《行知行》一文,以此说明自己的理论由“知行知”变成了“行知行”。从那时起,他就将自己曾经的“知行”之名改为“行知”,并终生以此自勉。此后,他又结合自己所致力的乡村教育实践,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系统理论,将中国乡村教育理论实践进一步发扬光大。              

    陶行知的“行知行”理论,也让记者明白了“行”然后“知”,同时“知”也可以促“行”。在“行知行”的不断摸索中,最后形成“高出一筹”的新闻作品。经过潜心采写和深思熟虑,通讯《绿了山 肥了田 富了民》在1995年12月3日人民日报头条推出,充分体现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内涵。

    在“行”中探索新闻事实的“知”

    上世纪90年代初,安徽人开始了教育与农业和科技携手的艰苦实践。我决定着手采访安徽科教兴农这一选题。省委和省政府领导建议我到处走走看看,真正体会科教与农业结合所释放的强大活力和科教兴农在安徽13万平方公里上生发出的粮丰果香新气象。

    我先是去皖东南宣城地区。一到宁国县就听到“抡土上山”的故事。原来,宁国仙霞镇多年“吃”山乏术,越“吃”越穷,“仙”气跑光。现在镇上办起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请浙江、山东和本省的农业专家传授早笋技术,使本来清明前后出土的“雷笋”,经添土覆盖增温栽培,提前一个多月在春节上市,价格增长10倍多。农民欢欣鼓舞,纷纷挖河土上山,栽竹育笋,一时“仙霞土贵”。过去几乎荒秃秃的山,如今,座座山岭,绿竹丛生,翠波团团,小楼点点,云蒸霞蔚,“仙”气复来。

    接着,我又到了大别山区金寨县。这是全国重点扶贫县,以前山多人多文化少,历届县委、县政府治穷不忘治愚,先后创办30多所农业职业学校,全县13万农户,有11万户学会了蚕桑技术,桑园满山坡。茧丝绸工业随之兴起,成为县里一大经济支柱。县委书记介绍说,以前金寨提出的口号是“要想富,少生孩子多栽树”,后来他们提出“治穷先治愚,少生孩子多育人”“少栽杂树多栽经果林”的理念,发展教育和科技,刺激县域经济增长。经过几年科技和文化浸润,非文盲率达95.6%,获得各类技术职称的农民有五六千人,除蚕桑茧丝绸外,又形成了板栗、银杏、山核桃等土特产系列,全县森林覆盖率上升到64.1%。

    这些事例多么鲜活生动啊!众多事实,无不展示一个道理:科教兴农,唯提高农民素质为要。采访途中,记者见到省委书记卢荣景,他常跑基层,对科教兴农有着特殊感情。他说:“农业要现代化,没有现代化的农民不行。用科学文化知识装备的农民,才是农业腾飞的‘长二捆’!”我就用省委书记这句形象的话作为通讯的第一个小标题。

    让农民学习文化,掌握科学技术,增长致富本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应该大力提倡。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战中,更要抓好文化技术培训,传播科学知识普及方针政策。在今天,发展农业,使农民致富,建设美好乡村,做好农民教育的同时,还要切实搞好政府服务。所以,我便更注重在科技加服务的采访上下工夫。

    讲到服务,我在大别山区霍山县还捕捉到一个更为感人的事件。在海拔1150米的青枫岭村,县高级农艺师江席胜,带着良种、精肥和技术进山,推广水稻旱育稀植,在高山上种成了高产水稻,成了县里实施“温饱工程”的大功臣。霍山县原来是个山区缺粮县,土地少,又处在高寒地带,种得多,收得少,全县缺粮一半以上。如何让农科教上山,使山里长出好庄稼,成了霍山县农业科技人员的主攻方向。

    我选择了高寒山区的青枫岭,和江席胜一起驱车赶去,走到大山半腰没有了公路,只好弃车爬山,攀登到青枫村天就黑透了。在江席胜的联系户家里住下后,那家的年轻人从水塘里抓了条鱼,又在菜园里割了几把菜,摘了老南瓜等,几个农家菜就端上来了。最好吃的是那白米南瓜蒸饭,香喷喷,甜丝丝。晚饭后,又叫了几个山里人,开始座谈,谈得最多的是江席胜把新技术送上山,使青枫岭村终于有了好收成。青枫岭海拔高,天气寒冷,村里虽有大片平展展的土地,但每年种下水稻,往往长得好好的,结果一场寒风吹来,青青的水稻就全瘪了。有歌谣唱道:“青枫岭上常‘青封’,十年栽禾九年空”。山里人吃饭就靠砍树扛到山下去换粮,还要再费劲挑上山。江席胜教大伙旱地育秧技术,提前了插秧期,也提前了收割期,加上精肥、良种,单产由原来的百来公斤猛增到四五百公斤。山里人终于扔掉了扁担,吃上了自己种植的优质米,还有余粮养牛喂猪,有精力兴果育林。那个小伙子讲着讲着不由抹起眼泪,说他爸爸去世前就想吃顿自家种的白米饭,可到老也没能吃上,要是江老师早点来青枫岭就好了。

    在通讯第二部分,我把安徽科技加服务比喻为农民致富“登天梯”,介绍安徽实行的“三师上阵”,成为送科技上门、促科教兴农的一招妙棋。全省8900多名高、中、初级农艺“三师”,走出办公室,上山下乡,科技承包,点燃起7800多处高产示范星星之火。一年下来,1174万亩的示范单产,以高于平均水平50公斤的成绩,证明了科技威力。这让我想到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活的乡村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安徽的“三师上阵”就是“活的教育”“活的乡村教师”,农艺“三师”身上体现“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

    在安徽,像阜阳、霍山等地,把科技、流通、基地建设等服务送给农民,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事例比比皆是。我还了解到,在“大包干”后几年,安徽就注意到了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滁州市率先探索解决一家一户不能办、办不了、办不好事的新途径,供销、粮油、食品几大国营公司搭桥织网活流通,专业农协等民间组织各施其能,70多条“公司+农户”的“龙形经济链”活跃四方,流通、市场、基地相互促动,全市逐步形成了近百个区域性商品基地,其中万亩以上规模的有20个。写到这里,我用了分管农业副省长的话加以提升:“农业要向规模集约化发展,就得强化服务,‘长二捆’离不开‘助推器’呀!”

    捕捉新闻人“行”中的身心感“知”

    在科教兴农中,最难能可贵的还是干部作风的转变。没有干部的带头,许多事情是干不好的。通讯的第三部分重点放在了干部带头推动上。在采访中,我注意到,不少地方的干部确实是说在前头,也干在前头。在阜阳地区的邵营乡,我见到了乡党委书记和乡长,两位都是实干型壮汉。通讯中,我把自身感受写了出来:“一握住他们粗大有力的手,记者的心就猛地热起来:这两位淮北汉子,保准是干农业的好手!”接着是一段挺动人的对话:“乡长宋振风笑吟吟地说:‘不鼓捣农业弄啥?咱邵营乡处在老河套里,招不来商,引不来资,只有土坷垃里刨金子!’党委书记刘克良接口道:‘俺给你算算,就能明白,真抓科技,比抓什么都可靠!’”这最末一句话就成了通讯第三部分的小标题。

    秋后一算账,一个惊喜:2.1万亩的“双千元田”成功了,总产值4795.66万元,比上年全乡6万亩产值高一大截。全乡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元!明年要扩大到4万亩呢!

    通讯行文至此,自然而然来了个“高八度”:科教兴农更贵在领导谋略和实干精神,这在安徽已形成共识。去年全省动员一切力量,加大农业投入,注重科技进步,全方位实施小麦、油菜、棉花高产优质攻关,水稻旱育稀植和黄牛系列开发五项农业牵动性科技项目,从省到地市县乡村,一呼百应。据统计,通过高产攻关,当年小麦、油菜两项就增加产值17亿元。水稻旱育稀植面积从几十万亩发展到700万亩,一项技术增粮2亿公斤。

    在通讯的开头我还用了一个生动事例,恰当地说明了“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的道理。这是在阜阳采访到的事例——人称老犟筋的刘怀长,曾因邻里之争,发誓不理老邻居刘景轩,而当他外出打工不顺回村后,看到刘景轩进了农民致富讲师团,心里痒痒的,就备下酒和菜,让孩子叫来刘景轩,求他暗授科学种田经。结果呢,他得了刘景轩的真经,当年翻盖了瓦房,买了牛。 

    讲完这个故事后,我写了一段概述性文字:在安徽,记者裹着秋风,跑了7个地市16个县区,无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还是淮北平原,随处可闻科教兴农新鲜事,可见科学种田丰收景。11月18日,记者回到省城又接到统计部门通报:农业全面丰收,主要农副产品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3.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千元以上。

    接着点题道:“老百姓说得好:科教如魔,上山山绿,入田田肥,用好这法宝,就能致富奔小康!” 

    可以说,这是一篇靠脚跑出来的新闻。20多天时间,7个地市16个县区,从淮北平原,到江淮丘陵,再到皖南山区,记者不仅是在采访,更是在用身心感受安徽科教兴农。两千多字的通讯,七八个各具特色的人物,十几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再加上浓缩成珠玑般的语言,无不是用心血和汗珠儿换来的。标题《绿了山 肥了田 富了民》,也是在田野里一步一叹吟哦出来的。副标题——《安徽科教兴农奔小康剪影》,用“剪影”方式呈现,不是笼而统之粗写,也不是流水账一样细写,而是剪裁得当,刻画精良,用一个个可观可感的故事生动展现。通篇看不到文件材料的抄录,看不到生硬的论述,找不到讲话稿的痕迹,有的只是新闻语言的美感,带着田间气息的趣事,富有哲理和温度的话语。

    在“行”中点燃新闻作品“知”的光芒

    记者在参与采写科教与农业相结合的报道中,真真切切受到了“行知行”的教育。科技教育离开了农业便变得空洞,农业离开了科技教育就没了发展的崭新途径。记者在采写中深刻体会到“行知行”理论不光是对农业发展有用,对新闻采访也有启迪。

    没有“行”,如同没有社会实践一样,科技教育就没有落脚的根;没有“知”,如同没有教育科技支撑一样,农业就失去了思想行进的动力。同样,没有记者的“行”,就得不到生动活泼的新闻事实;没有记者亲身体验感受的“知”,也就没有那些源自生活的闪光思想。思想是新闻作品的灵魂,生活是新闻作品的源头,魂是“知”,但却来自于“行”,“知”又点亮“行”,去催发更多更好的新闻之“知”,这真正体现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安徽正是创造性地发挥了陶行知“农业与科技携手”的理念,培养出有文化有技术的农民,又致力于为农民提供有用的科技服务,让成千上万的基层干部和大批农业科技人才与百姓一起劳动,创造财富,有效地改变了安徽的落后面貌。记者也是在千辛万苦的采访中获得真知,提炼出精彩语言:“科教如魔,上山山绿,入田田肥,群众一旦掌握了科学文化技术,就能够致富奔小康!”虽不是农民原话,但概括后以农民的语气说出来,分外贴切有力。而通讯标题——《绿了山,肥了田,富了民》,也从采访体验中得来。没有“行”,哪有“知”?

    在大量的新闻事实中提炼出“科教如魔”的主题,又以此思想照亮全篇通讯,让作品通体闪耀着“知”的光芒。可以说,没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就难写出精彩的新闻通讯。

    对记者而言,“行是知之始”,就是要坚持“走转改”不动摇,下基层,勤思考,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体验感受,明晓事理之后,再实现“知是行之成”,以闪光的思想统帅新闻稿件。记者虽然不必如陶先生那样改名叫“行知”,但也要毕生致力实践“行知行”。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杨芳秀

“行知行”中的媒体三昧
重大主题报道彰显融媒立体传播魅力
党报专题报道的价值发现
“暖新闻” : 传递力量,推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