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如何抵御“有毒的后真相”

史安斌 《 新闻战线 》(

    如果把《牛津词典》2018年的年度热词“有毒的”,与2016的年度热词“后真相”组合到一起,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一脉相承、互为因果,共同折射出当下世界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当今社交平台已经成为欧美国家民众主要的新闻来源,脸书和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占据新闻流量的80%、广告收入的90%,传统主流媒体已经被逼到几无“立锥空间”的境地。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使新闻信息渐趋碎片化,假新闻、流言蜚语、轶事绯闻呈现病毒式传播的趋势。

    与传统主流媒体的受众不同,社交平台用户依赖一个个部落化的小圈子获得资讯,分享观点。然而,由于“圈内人”具有相似的价值观,致使他们每天得到的资讯经由了一次“立场的过滤”,观点相异的理念早已消弭于无形。加之“沉默螺旋”“寒蝉效应”在社交平台上益发凸显,用户为留在“朋友圈”内,不敢发表异见,否则就要陷入“退群”或“被踢出”的困境。更为严重的是,社交平台所具有的“回声室”“过滤气泡”等功能加剧社群撕裂,侵蚀群体认同和社会共识的根基。

    由此,立场和情绪渐渐取代真相和真实。即使出现与自己立场和情绪截然相悖的证据,用户也倾向于抵触和无视这些信息,陷入难以自拔的“自证偏差”。无奈的是,传统主流媒体日渐式微,这样就丧失了最后一道抵御“后真相”的防线。社交平台用户无力去核查新闻的真假,传统媒体“自我纠正”的机制已不再受到公众的信任,朋友圈里的“以讹传讹”“以假乱真”成了常态,导致偏见和臆断被视为“客观现实”,由此,社交平台上的“圈子文化”强化、极化了非黑即白的立场和情感,事实和真相退居次席,甚至完全被忽视。

    造成“后真相”大行其道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交平台所依赖的算法推荐。这些按照“算法”向其用户推送的所谓“新闻”,究竟是基于什么样的标准与价值判断脱颖而出,用户完全不知情,这实际上是一片无人监管的“网络飞地”,而且这些系统的内部工作机制也不透明。更有甚者,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自我学习,具备伪造和操控影像的能力,生成比文字更难识别的“深度假新闻”。2018年爆发的“脸书数据门”丑闻促使各国开始着手立法对社交平台进行更为严格的规制,为加强全球互联网治理和携手抵御“有毒的后真相”提供了新的契机。

    除了强化立法和执法部门的“他律”,社交平台用户的“自律”也不可或缺。2018年对美国社交平台用户的调查发现,中老年人和大学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成为“低头族”的比例大大增长。相对而言,“后真相”及其所导致的“有毒”情绪在这部分人群中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大。因此,我们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强化社交平台用户的数字媒介素养教育,帮助他们认清“后真相”的实质、“毒性”和危害性。

    要帮助社交平台用户认清以下几点:一、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后真相”往往只放大一面,营造的是“拟态现实”;二、当你认为朋友圈传播的事实或言论很有道理,那有可能是因为你知识储备太少,不要妄下判断,要采用多重信源互证的策略来加以检验;三、当无法立即判断信息真伪时,将其当作故事来看,不要基于此轻易下结论或发帖评论;四、当你在转发“炫耀”那些“后真相”时,要明白这种行为会招致别人的嘲笑甚至谴责,虽碍于情面,他们不会在朋友圈里挑明;五、网络水军无处不在,不要让自己裹挟其中,成为“乌合之众”。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带来极其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有鉴于此,世界各国的政府、企业和公众应当携起手来,通过各种渠道共同抵御有毒的“后真相”,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平台文化。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本文转自1月14日环球时报)

新闻细节的魅力
何为编辑?
如何抵御“有毒的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