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三十七 “家”

刘 杰 《 新闻战线 》(

    党报记者只有心怀党组织这个“家”,才会处处想着用“家”的理念去强化党的建设,用对“家”的思念去凝聚党心民心,站在为党立言、为党建功、为党尽忠的高度,以“家”的情怀,做好“家”的事情,塑造好“家”的形象,让党员的“家”成为基层最牢固的战斗堡垒,成为全社会可以信赖的“家”。

    “家”     党组织     流动党员     党报记者

    家是什么?家是受伤时的“创可贴”,欢乐时的“锣鼓调”,被人们赋予许许多多的情感期待,是人生最美的拥有。2004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头条《安徽探索农村外出务工党员管理机制》以及次年7月29日第4版头条《“企业虽破产,党员‘家’没散”》两篇文章,报道安徽创新流动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将他们聚集到党组织周围的贴心举措,体现了党组织“家”的特殊魅力,让流动党员真正感知到了组织的温馨与作为党的一分子的重任和担当。

    在外出务工党员中建立党组织,送去“家”的温暖

    在党的十九大闭幕时,在党代表通道上,最后一批接受记者集体采访的党代表中,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杨洁兴奋地说:“我是来自上海‘两新组织’的代表,肩负着上海外企和社会组织广大党员的重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她所说的“两新组织”,是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上海是“两新组织”创建党组织较早的地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新组织”党建取得长足发展。“两新组织”党建受到各方欢迎,就是因为建成了有温度的阵地,让外企党员找到了“家”,又让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需求、企业文化塑造紧密结合,使党建工作在企业中能“看得到,感知得到”。“两新组织”党建是这样,我们当年所关注的流动党员也是如此。当时大批农民外出务工,许多农村党员也是远离家乡、远离村党组织,由有“根”的人变成了在外打工的浮萍。如何做到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成了新时期的新课题。安徽积极探索外出务工党员管理机制,找出了好路子,取得了好经验。我们抓住了这一新问题、新成果,并将安徽的成功探索,写成了富有指导性的党报头条《安徽探索农村外出务工党员管理机制》。

    我们写道,安徽是全国劳务输出大省之一,据2004年统计,安徽有农村外出务工人员1066万多人,其中党员16.3万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4.5%。如何将他们有效地组织起来,发挥外出务工党员的带头作用?省委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批农民外出务工,既解决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工荒”、增加了农民收入,又带回了新技术、新观念。劳务经济的主体是青年,起骨干作用的是党员,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必须要紧紧跟上。省委为此出台了加强农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意见,还专门召开基层党组织建设研讨会,商讨在外出务工党员中建立党组织问题。在省委统一组织安排下,各地普遍开展了流动党员专项调查,在此基础上探索和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管理措施。

    在采访中,我进一步了解到,安徽不光出台了相关工作意见,还要求各地首先设立农村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对外出务工经商3个月以上党员逐一登记造册,实行动态管理。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置党组织,建立联络站,并很快在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流动党组织150多个,管理党员1.5万多名。此外,还有3.5万多名外出6个月以上的流动党员持证委托流入地党组织管理。其他流动党员则采取走访、电话、书信等联系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组织活动。

    省委领导还让组织部专门为他们做了流动党员联系手册,省领导每到外地考察,都会抽出时间与流动党组织联系,与他们坐在一起,听流动党员心声,问流动党员苦衷,收集他们对家乡建设的想法和建议。由于安徽把流动党员管理抓得到位,抓出了流动党员的影响力,给外出务工群体树立了好的标杆。

    在导语中,记者就用了这样一个事例:安徽籍务工农民相对集中的江苏省常州市机厂路,人称“安徽街”,曾以“乱”出了名。去年,这里成立了“流动党员支部”,党员事事带头做榜样,社会秩序随之明显变化,文明务工经商成为风气。今年,“安徽街”被评为全市安全文明街。

    记者又进一步写道:安徽省各级党组织近年来加强对农村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在外出务工党员中建立流动党组织,促进流动党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在务工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的带动,全省外出农民工中有4万多名青年成为入党积极分子,2100人回乡创办企业,4000多名流动党员回乡担任村组长职务,给农村带来新的活力。

    市场经济带动着农村人员流动,党员也要外出打工,如果不探索流动党员的管理,就会出现流动党员的失联失管,长此以往,肯定会使流动党员产生脱离党组织的感觉,也会使流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受到影响。安徽把外出务工中的流动党员组织起来,使流动党员感到无论走到哪里组织就跟到哪里,“家”也就在哪里。这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课题,更是新闻报道上的新选题。善于捕捉新闻的党报记者,理应抓住做好,并推上党报头条。

    省委领导提出了“外出务工不脱党,人行千里有党管”的要求,同时要探索灵活好用的管理办法,不能死管,也不能管死。如此生动感人的话语,自然会成为消息更为有力的延伸。在消息末尾处,记者写道:各地在流动党组织建立之后,注重创新活动方式,实行规范管理。在教育方法和活动方式上,做到常联系、少集中、多活动、经常化,电话教育与主题实践活动相结合。在管理体制上,重点在“五个有”上下工夫:有人负责、有活动场所、有钱运转、有章理事、有活动载体。这样一来,大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隐性党员”亮出了身份,找到了“娘家”。不少外出务工党员在流入地建功立业,成了当地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

    围绕“家”,做组合“套餐”报道

    安徽外出务工党员亮明了身份,“隐性党员”成了响当当的优秀分子,“口袋党员”挂出“我是共产党员”的胸章,这与本文开头所说党员在“两新组织”找到“家”,打出“有困难找党员”一样鼓舞人心。安徽大批外出务工经商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在务工处找到了“娘家”,是流动党员的最大欣慰,也是党在新形势下落实党建的成功探索。

    为了适应新要求,党中央在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的同时,还不断强化党的思想建设。因时代发展特点不同,党所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也各有侧重、各具特点,就新闻报道而言,要着力寻找不同点,做出新意来。正是由于我们时刻保持高度政治自觉,时刻将自己所从事的新闻报道工作置于时代发展前沿,推出了一篇又一篇很有新意和深意的重点报道。

    最感得意的还是安徽滁州“破产留守机构党总支”寻找外出务工党员,用心用情开展先进性教育的新闻,让记者围绕“家”又好好做了一篇大新闻。说起来,那真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一封信,一种呼唤,将先进性教育如春风般吹进每个角落。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当时滁州原电视机厂与康佳电视几年前重组成立了安徽康佳电子公司,滁州原电视机厂1500多名职工有800多名进入安徽康佳电子公司,其余职工除离退休人员外全部买断工龄,解除了劳动关系。滁州原电视机厂破产留守机构——润电科工贸服务中心,积极做好解除劳动关系和离退休职工的服务工作,特别是针对这部分职工中的68名党员,成立了党总支。这个党总支像块强力磁铁,更像个牢靠的“家”,服务“留守”的、管理“退休”的、关心“买断”的,编制了党员通讯录,建立了3个支部,将党员编入各支部管理。围绕党建工作,党总支还建立了党员和下岗职工联系制度,对特困党员和特困职工定期跟踪访问。在滁州的党员保证参学,其他外出职工采取灵活形式学习,从而诞生了《致全体外出务工党员的一封信》。采访中,我们看到,那封信写得情深意长,分外暖心,成了新闻的聚焦点。之后,我们写了篇消息,又配发了短评,连同那封暖意满满的信,一起发给编辑部,形成了2005年7月29日人民日报4版头条最亮丽的风景——消息+言论+来信——难得的组合“套餐”报道。

    “信”写得看似平常,而意义又极不寻常。没什么官话套话,读来句句在理,句句都能打动人心。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感人事例,一一写在消息之中。我们由衷地写道:“记者采访到的党员都表示,读了这封信后有了找到家的感觉,好像孩子找到了娘。”如此充满感情色彩的话语,都是采访中的深切体会,正如前面说到的“两新组织”党建让党员有种找到“家”的感觉一样,“家”让流动党员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勇担“家”的责任,营造良好“家风”

    在特殊的形势下,组织这个“家”再次显现了强大的号召力,成为推动学习教育活动走向深入的动力源泉。围绕这个“家”,我们主动配发了短评,标题再次体现了记者的内心冲动——《党员永远有“家”》。党组织的责任,就是“家”的责任。企业有生有灭,职工有聚有散,是市场规律,也是发展常态。但凝聚党员的组织永远不能散。企业在,就有“家”,企业破产了,组织还在,党员的“家”还在,离散的党员职工走到哪儿都会有组织的惦念,都有根情感丝线牵着,内心肯定会特别安稳而踏实,自然也会想着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为“家”争光,为党尽一份责任和义务。

    从消息《企业虽破产,党员“家”没散》,到短评《党员永远有“家”》,再到留守总支的信中所说:“虽然穷一点,但‘家’还在。”配套组合刊发的新闻报道中,无不突出“家”的主题、“家”的力量。让“家”强大起来,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个党员义不容辞的担当。

    家有家风,党有党风,以良好的家风、党风影响带动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每个共产党员对“家”的最好承诺,党中央机关报更应该为这个“家”,竭力增添热爱、忠诚、奉献的砖和瓦。党报记者只有心中有党组织这个“家”,才会处处想着用“家”的理念去强化党的建设,用对“家”的思念去凝聚党心民心,才会永远把党的事业放在心灵最高处。

    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较高的党性要求和道德修养,及时发现,尽力宣传。要以自己深厚的理论学养和业务水平,站在为党立言、为党建功、为党尽忠的高度,心存敬畏、干事创业、开拓进取,奋力营造良好“家”风——党风和社会风气。以“家”的情怀,做好“家”的事情,塑造好“家”的形象,让党员的“家”,成为基层最牢固的战斗堡垒,成为全社会可以信赖的“家”。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杨芳秀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三十七 “家”
融媒时代地方记者站的转型
好方法讲“好”故事
新闻标题巧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