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探寻新闻事实背后的“势”和“理”

——《时事“裘”势》序

刘 伟 《 新闻战线 》(

    前几天,裘立华来电话,请我给他的《时事“裘”势——一名高级记者的十年观察》写个序。我当即答应了。这本书的书名取得好,显示了小裘的自信和自负。看了书名就忍不住就想翻开集子,看写了哪些时事评论,其写作风格与气势如何。略略一翻,这本评论集收入评论竟有130多篇,遑遑一卷,令我这老记者汗颜。

    我不免忐忑起来。小裘此前在我印象里是个职业记者,而现在,小裘新闻采访报道和新闻评论两翼齐飞,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其人其文已今非昔比。本人学识有限,为这本新闻评论作序,诚恐同事与读者诸君贻笑大方。不过,我与小裘相识,掐指算来也有18年之多,既是老朋友,也是忘年交。且在此斗胆写上几句感想。

    实事求是,新闻人成功的秘诀

    《时事“裘”势》,让我首先联想到“实事求是”,也许这是小裘由此成语取的谐音。班固在《汉书》中对河间王刘德的治学赞赏有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毛泽东在他多篇文章中提倡“实事求是”,并在延安时就以此为校训题写给中央党校。如果说共产党成功的秘诀是“实事求是”,那么,我以为新闻人成功的秘诀也是“实事求是”。因为新闻的核心要义是真实,新闻的生命是真实。新闻记者报道真实,揭示真相,展示真理,是其肩负的职责所在,我称之为“新闻三真论”。翻阅《时事“裘”势》,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新闻职责的坚守,对新闻理想的追求。

    小裘撰写的时事评论,大多发表在《新华时评》专栏。新华社记者大多数是多面手,而《新华时评》专栏,则是检验多面手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

    《新华时评》专栏创办于2001年初,由新华社国内部主任万武义和评论室主任赵鹏负责。用他们的话说,办这个时事新闻评论栏目意在“评说热点新闻,阐释中央精神,为民众利益鼓与呼”。这个专栏发出的时事评论稿件,以其“短、新、快”风格被各类媒体广泛采用,深受用户好评。

    那时我在新华社西藏分社任社长,看到《新华时评》媒体稿件采用率高,仅从业务考核角度想,就给记者们提出,有机会有感觉时就写点时评。小裘从浙江分社来西藏分社锻炼,我也给他提过要求,但他当时主要精力用于采写新闻报道,消息稿写了不少,却鲜有触及新闻评论。

    评论是媒体的灵魂和旗帜。重要的新闻媒体都有气质独特、特色鲜明的评论栏目,以体现本媒体的精气神。新闻的表现方式很多,消息要快,文字简洁,内容一目了然;通讯尤其是调查类报道,要有文采,内容表述迂回曲折,跌宕起伏;评论文字严谨,剖析事理,解疑释惑,逻辑性和针对性强,当然还得有熠熠文采。在若干新闻体裁中,评论最难写,长篇幅的社论、评论员文章固然不好写,但一般是多人智慧,集体劳作;而时评,就事论事,短小精悍,点到为止,是个人写作,难度不言而喻。

    没想到小裘厚积薄发。

    勤奋善学,勇当新闻报道的好手 

    小裘毕业于浙江大学,这所学校给他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功底。在西藏的时候,我时常签发他的作品。他的新闻稿新闻性强,文字精练,细节描述生动,读来轻松,一般很少改动。从他涉及西藏的新闻报道里,看得出他善于学习。他也向我说过,在西藏当记者,必须得补好西藏历史和文化的课,身边的藏族老记者就是老师。比如,小裘与朗杰、多穷合作过很多新闻报道,其中《调查表明:达赖在藏传佛教信徒中的地位下降》是2000年新华社社级好稿,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那篇消息,从数据分析、第三方表述到对事实的判断,已显示出他有写好新闻评论的潜质。

    一般来说,江南水乡的后生给人印象是细皮嫩肉,较文静,讲究多。第一次见小裘大概是在2000年底,他刚从乡下采访回拉萨,高原阳光赐给他黑红的脸颊,个头敦实,笑声响亮,说话表情略有夸张。如果他不自我介绍是浙江人,我还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

    记得2001年6月,我带小裘和格桑达瓦两位记者去藏北。那时,青藏铁路正式开工,除了派记者沿线跟踪采访工程进展,还有必要向国内外读者介绍铁路必经之地藏北草原的变化和现状。白天,我们多是行车广袤的草原,晚上他和格桑达瓦趴在电脑上写见闻,还要四处去找长途电话给北京传稿。半个多月下来,我们经历过狂风、冰雹、陷车,住过帐篷,住过牧民的家,小裘能吃苦,不娇气,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实事求是,是新闻人最需秉承的基本理念。《时事“裘”势》就是新华社记者裘立华的新闻理念的展现。小裘求的是什么“势”呢?用他本人的话说,因为评论多为结合新闻时事而写,希望探寻新闻事实背后的“势”和“理”。

    新闻记者手中的笔虽小,时事评论的文章虽短,但在关键的时候,却是撬动社会进步和公平正义的大杠杆。这一点,小裘做到了。

    西藏高原4年锻炼之后,2004年小裘调回浙江。在浙江分社,他既当记者,也参与新闻产品开发,还负责过分社下属记者站。有一次我去杭州,他谈起新闻产品开发和营销,就移动互联网的优势、趋势分析得头头是道。他说,新华社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就抓住了生存之道,我深以为然。他在浙江发表的新闻报道,我也读过一些,感觉他观察更加敏锐,文笔更加老辣,更擅长夹叙夹议的调查性报道。早年就看出来,小裘是新闻报道的好手,尤其善于应对突发事件,但他能在新华网浙江频道利用手机客户端开设《时事“裘”势》专栏,能在《新华时评》栏目发那么多新闻评论,能长袖善舞于新闻评论领域,我倒是没有想到。他透过浙江区域性的新闻事实,抓住了背后的国家发展之势,抓住了移动互联网发展之势。现阶段,媒体融合是趋势,怎么融?融什么?我觉得小裘的《时事“裘”势》专栏就是很好的案例。

    小事大势,“裘”式评论的影响 

    新闻评论不能泛泛地就事论事。新华社一位老领导说过,记者的头发要像天线一样时刻树起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事的背后是“势”,是政治形势,是经济形势,是科技趋势,是国家和世界的发展走势。说到底,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小裘这本书收纳了他10年来的新闻时评,而这10年正是中国发生巨大而深刻变化的10年。如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5年提出全面从严治党;2017年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时事“裘”势》不仅有“事”后面的“势”,还有作者本人的气势。讲什么?怎么讲?怎么讲好?一方面,新创造、新经验、新成果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新问题、新矛盾、新情况层出不穷。这些“新”只有到社会基层、到工作的一线才能感受到。对媒体人来说,前三个“新”,要大力宣传,鼓舞人心,弘扬正能量;对后三个“新”,则要多做解疑释惑工作,反映人民群众的表达诉求。通过这本新闻评论集,小裘展示出相当的观察力、思辨力和文字穿透力。

    有的人总把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对立起来,其实不然。正面宣传不仅仅是报道好人好事好经验,也可以这么说,只要舆论监督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就是正面宣传。舆论监督不是批评了事,而是落脚于“督”,督其改正,督其进步。我觉得时事评论是最好的舆论监督方式。时事评论把握好时度效,事半功倍。时,就是时机、节奏;度,就是力度、分寸;效,就是效果。党中央关心的、人民群众关注的就是舆论监督的“点”。只要抓住这个点,时事评论就能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新华社驻地方记者,错过重要新闻是失职,漏报重大新闻会失分。正因为小裘为人率真,其为文则真实。他是有思想的新闻人,工作勤奋而称职,以敏锐的职业眼光,由一时一地发生的新闻事件,从小事写大势,把握好时度效。及时抓住热乎乎的新闻,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既针砭时弊,评论热点,舆论监督,也客观公正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如《一年“1068”个会暴露形式主义积习》一稿,受到中纪委关注,列入2013年公务员考试政论题;《央企负责人薪酬应该符合我国国情》直接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对“吴英案”的报道和评论,对推动《刑法修正案》废除非法集资死刑,起到了重大作用。在我的印象中,“河长制”最先由浙江实践,也是小裘最早从浙江分社发出报道。他写的《“河长制”或能破解“九龙治水”》《“市长”任“河长”,或为治水良方》等时评,对全国推行“河长制”起到了积极的助力作用。修其辞,明其道,他时事评论的新闻点抓得准,批评犀利,立意新颖,建议得当,因而在浙江乃至全国产生重大影响。

    另外,一些看似小事的评论也散发出他人品的厚道和温情。如《“让孩子多睡一会”需多管齐下》《让礼让斑马线成为习惯》《高考临近,广场舞能否歇几天?》等。

    文章讲究“文眼”,评论讲究直奔主题。小裘评论的“文眼”基本都在题目上,可谓一目了然。我在光明日报时常参加好新闻评选,也当过中国新闻奖评委,感觉“好标题”这一项比较难评。好标题既要有文采,也要意味深长。识人识面,读文看题。小裘的时事评论好标题很多。随手举几例:《“权力关进笼子”,关键是钥匙在谁手里》《“软刀”咋砍污染“硬骨头”》《既要引资,更要“引智”》《“温暖之举”岂可冰冷落地?》等。

    比如《改革的“风景”和“盆景”》,题目好,内容贴切,紧扣当前形势,是一篇上乘的时事评论。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经验就是实事求是。中国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水平参差不一,发展不平衡在所难免。“地区之间差异很大,省情、县情各不相同。同时,中国的许多领域进入‘无人区’,没有什么成功经验可以简单地借鉴或者复制,改革需要不断试错,需要建立容错机制。”他用辩证的眼光点评改革开放历程中出现的“风景”与“盆景”现象:“成不了‘风景’的‘改革’,如能成为符合地方实际的‘盆景’,也不妨点赞与支持。”“这样的‘盆景’多了,形成百花齐放,亦是一种美丽的选择。”同时也指出,“打造精致美观的‘盆景’,摆各种花架子……需要加以批评和整顿。”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局部到整体,由点到面,层层递进,有分析,有思考,有建议。看来,小裘已深谙时事评论写作之道。

    我与小裘交往中有一段小插曲。小裘和他的妻子小杨因西藏结缘,恋爱期间小杨曾到过西藏看望小裘。后来小裘与小杨在杭州新婚,我向新华社田聪明社长请假,他埋头改着文稿,看都不看我,说:你跑那么远参加一个记者的婚礼,合适吗?我讲了小裘和小杨的爱情故事,说:当时我在西藏分社的院子里,当着许多同事的面对他们说,只要你们最终在一起,我给你们当证婚人。我不能失言。老田抬头看我一眼,又埋头改稿,说了一句:那你去吧。

    这也算是我斗胆给小裘这本新闻评论集写序的一个缘由。

    (作者系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杨芳秀

探寻新闻事实背后的“势”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