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把主流媒体办出主流的样子

丁伟跃 《 新闻战线 》(

    山西日报始终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党报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树立阵地意识,从社会效应考量每一篇报道;不断抢占舆论制高点,真正起到以正视听、引导舆论的作用,把党报办得更出彩、更有看头,影响力也随之变得更强。

    面对纷繁复杂、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山西日报作为省级党报,始终自觉站稳脚跟,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拥有的权威地位和优质资源优势,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读者为天、渠道为要,于杂音、噪音中发出时代强音,把主流媒体办出主流的样子,坚决守住、守稳、守好主流舆论阵地,不断扩大传统主流媒体的现实影响力,让党的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更深入,力求入眼入脑入心。

    稳立场、正方向,坚持“政治家办报”;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做到导向为魂

    正确政治方向是新闻舆论工作安身立业之本。我们始终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党报意识,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强烈的阵地意识,从社会效应考量每一篇报道。通过不断抢占舆论制高点,真正起到以正视听、引导舆论的作用,把党报变得更出彩、更有看头,我们的影响力也随之变得更强。

    ——善用评论,抢占舆论高地。评论一直是山西日报的一大法宝,特别是在重大事件、关键节点,我们善于用评论、言论廓清思想迷雾,让主流声音响亮起来,压倒假想和谣言,既做到“成风化人、凝心聚力”,又做到“澄清谬误、明辨是非”。

    一方面,注重发挥重大主题系列评论凝聚共识、指导实践的作用。逢重要会议、重头活动、重大事件,认真策划、撰写系列评论,如: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莅晋视察后,我们推出“认真落实总书记视察山西指示精神”系列评论,全面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掀起全省上下学习贯彻落实新高潮。

    另一方面,充分彰显署名评论问题导向、立场鲜明的特点。面对一段时期内,意识形态领域和推进改革发展稳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适时策划选题,推出署名评论。如去年3月策划推出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系列署名评论,包括《扑下你的身子》《拿出你的真本事来》《“低标准”成不了“大把式”》等,突出个性色彩,生动鲜活犀利,直陈干事创业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良现象,改进了党报头版重要评论表达方式,进一步激励全省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乘势而上,创造新业绩。2015年2月9日,我们还整版刊发《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保持高压反腐的政治定力》的8人谈专题报道,其实就是8篇署名评论,对反腐败的8种错误思想认识进行了系统澄清和驳斥。中宣部阅评予以高度评价,认为我们作为主流媒体,在这个问题上勇于发声,发得准确,发得有力,不仅对山西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对全国也具有借鉴作用。

    ——引导热点,主动设置议题。在人人手持麦克风、个个都是“新闻记者”的当下,面对突发事件、网络热点,我们一改以往谨小慎微、消极回避的态度,要求编辑记者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克服怕事、怕炒作的心理,担起党媒责任。本着不火上浇油的原则,对突发事件、网络热点我们第一时间认真研判,主动策划,设置议题,选好角度,及时报道,一方面强化报道的时效性,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新闻事件背景报道的深度、力度和锐度,争取做成独家的权威报道,做成有分量、有厚重感的报道,不断增强党报影响力。

    比如:去年一段时间内,“太原警察暴打市民”“太原长治路地铁工地塌方”两个帖子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后经证实是谣言。针对这两个事件,我们派出采访组,深入现场,根据采访到的材料,及时刊发报道《两起网络热帖均系谣言》,在关键时刻大胆发声,收到很好效果。

    再如:2016年7月中村煤业透水事故的报道中,不仅在第一时间刊发了省领导在事故现场指导工作的消息,而且专门派出特别报道组蹲点采访,在8名矿工平安救出后,及时发回消息《8名被困矿工平安升井》,并配发评论《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以及通讯《为了被困井下的矿工兄弟》。这组特别报道情节动人,感情细腻,版面呈现有气势,突出人文关怀,体现生命高于一切的精神,而且做成了独家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特别是许多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号也做了二次呈现,使党报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重策划、出精品,全面加强重大题材报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到内容为王

    近年来,传统媒体日益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不少专家也唱衰纸媒。但山西日报有不少作品受到网媒追捧,在转载或二次创作时,也总拿山西日报是“党媒”来提高公信度。实践证明,虽然纸媒受到的冲击确实很大,但如果在重大题材报道上下深功,不断推出有思想、有品质的原创性精品佳作,完全能靠内容守住自己的阵地,增强新闻报道感染力和影响力。

    ——不断健全重大题材选题策划机制,提升全员参与策划能力。重大题材报道是党报靠内容取胜的关键。近年来,我们不断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重大题材报道机制,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选题策划机制。策划到位,重大题材报道就成功了一半。对于重大题材报道,我们坚持策划先行,依托每周一大碰头会,对各类有价值的信息、舆情进行分析,挑选出可做重大主题报道的线索,由相关新闻部门主任和分管副总编辑牵头,做出初步策划方案提交编委会讨论,最终形成切实可行的策划案。

    今年6月12日至30日,我们推出的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一年报道,就是策划先行的成功范例。春节刚过,编委会就做了安排,要求及早谋划。随即,安排专人翻阅海量资料,学习借鉴中央媒体和其他省级党报的经验,于3月初由一位副总编辑牵头,拟定出一份策划方案讨论稿,提交审议。编委会多次召开扩大会议,将相关部门主任吸收到策划队伍中,多次讨论、修改,并根据省委、省委宣传部总体报道方案的部署安排进一步完善,最终形成一个总方案和5个更具操作性的子方案,为此次重大战役性宣传报道打下坚实基础。这组持续了19天的战役性报道,以站位准确、把握全面、超大规模、超常处理、浓墨重彩的呈现,产生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做好“四头”工作,用精品提升影响力。近几年有个词特别火,就是“工匠精神”。我们做新闻,也要有“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件作品,力争产出的都是精品力作,让读者爱看之余得到启示、引发思考。媒体的影响力与多出精品有很大关系,我们对采编人员强调,想要出精品,就要在案头、田头、口头和笔头上多下功夫。案头工作,就是在采访之前,要大量收集素材,任何新闻,都不能脱离这个时代,不能脱离我们生活的大背景。对所访之事、所访之人的背景、政策、环境等,要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和了解。田头工作,这里取“田间地头”之意,就是要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到新闻事件之中或新闻当事人身边,而不是蜻蜓点水,甚至坐在家里完成采访。口头工作,就是要学会采访、善于发问。在做好案头和田头工作、取得采访对象信任的前提下,多做启发式提问和引导式提问,最好能够让采访对象在不知不觉中流露真情,从而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戏剧性素材,使新闻本身更加生动、丰富。笔头工作,就是要摒弃旧有语言体系,注重谋篇布局,用娓娓道来的方式,以笔力呈现精品。

    2016年我们的一篇作品《别了,白家庄矿》,获得中国新闻一等奖,填补了山西日报中国新闻一等奖的空白。这篇作品就做足了“四头”工作。采访之前,记者已经有了深厚的行业报道经验和知识积累,几上矿山寻寻觅觅,在数十次与企业相关负责人、煤矿工人接触、交流中,捕捉到两对矿工父子,用脚步丈量矿工从家里到矿井的路程,并在撰写时突出煤矿工人的生活生产场景,突出现场感和代入感,以白描的手法和语言表达的节奏感,构建出一篇精品。

    接地气、暖人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脚踏泥土、服务群众,做到读者为天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是搞好党报新闻宣传的突破口,也是赢得读者、求得共鸣的试金石。“脚板底下出新闻”“新闻在路上”,这些新闻业界传承多年的“老话儿”,依然是当今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当遵循的行业准则。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在基层,新闻的富矿也在基层,基层蕴含着大量的新闻线索,群众中有许多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

    心系人民、讴歌人民从来都不是一句空话。“有温度”的作品正是来自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近年来,山西日报持续深入推进“走转改”,要求采编人员胸怀人民、脚踏泥土,深入基层、扎根人民。在稿件刊用、评报评优等方面对生动鲜活、感人动人的报道予以倾斜,借此激励广大记者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听民声、解民意,多写出接地气、讲实际、重实效、暖人心的好报道。这些报道通常都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在某一时段、某一领域、某一群体中产生较大影响。

    ——讲好暖心故事。留住现有读者、吸引更多新读者,引人入胜、温暖人心的好故事必不可少。把新闻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来,贴合读者的思维习惯,抛弃生硬、单调、说教、枯燥,让报道更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才能满足受众心理需求,进而培养起读者的“情感忠诚度”。近年来,我们以讲好山西故事为着力点,用温情暖心的好作品不断提升党报感染力影响力,使主旋律报道既权威又亲民、站位高而落脚实。山西日报接连推出的《学好讲话、维护核心、讲好故事》《新春走基层》《深度贫困村蹲点日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决战贫困》《亮亮咱贫困县的名特产》等专栏,都是记者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干同想后,用一个个或真实或精彩或平凡或感人的故事,反映当前中心工作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用人民群众的视角和实践,反映党的政策主张、时代主题。

    ——增强服务意识。服务生活、服务群众,体现对读者的人文关怀,也是我们增强贴近性的一条路径。近几年,我们一直全力打造“新闻时报”这一板块,加强党报社会新闻的影响力,提升党报社会公益服务能力。每逢小长假、黄金周等假期,“新闻时报”都会刊发出行信息、维权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的报道。特别是《热点聚焦》栏目,就时下发生的对人民生活、切身利益有直接影响的现象进行报道,如《谨防“低价特价游”等陷阱》《认清套路,向非法集资说“不”》《选代驾要选正规平台》等,引导读者正确认识、理性对待。同时,我们还注意精办专业周刊,发布权威信息,做好政策解读,分析日常消费,向读者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生活服务和精神服务,力求做到党报在手、生活无忧,如:《务工》专版为农民工进城务工、返乡创业提供各类服务,通过报道各类典型加以引导;《旅游》专版为读者提供权威旅游服务、景区介绍等。这些板块已经成为满足读者日常生活需求的重要参考。

    谋创新、促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做到渠道为要

    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党报必须不断增强阵地意识。纸媒强大时,我们的主阵地在报纸;新媒体强大时,我们的主阵地自然要发生变化,必须主动去占领阵地。媒体融合发展是党报转型大势所趋。我们要积极转变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兴传播渠道,让党报的内容优势在新媒体中以新的方式得以呈现,不断扩大主流舆论阵地。

    荀子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党报的优势在于高度与权威,新兴媒体的优势在于渠道与覆盖,我们就是要顺应形势要求,转变观念、创新思路,让党报的权威报道乘坐新兴媒体的快车,传播得更远,覆盖得更广,影响得更深。

    从2013年1月1日开通山西日报官方微博至今,我们的媒体融合之路已经走过了5年多时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还远未达到。目前,我们的融媒体中心基本建成,正在试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步伐不断加快,采编人员全员培训转型也在进行中。

    媒体融合绝不仅仅是面上能看得到的硬件设施配备、启用,而应该是采编人员从身到心的融合。对此,我们也做了一些有益探索与尝试。

    最初,利用权威地位和核心资源抢“快”。如:2014年5月29日,山西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计生条例的决定,在法律层面使单独两孩政策在山西得以实施。当天9∶22,会议现场记者第一时间发回微博#晋现场#报道。山西日报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客户端三种传播渠道均在第一时间予以转播,成为首家全方位发布该消息的省内媒体。

    此后,融合的类型更加丰富,针对重大题材报道,基本做到一体安排部署,使各类报道更加立体,传播量激增。如:全国两会期间,新媒体团队就利用动漫、图解等形式将山西日报刊发的重点报道重新包装加工,生动解读,引发10余家省内媒体、微博、公众号转载我们的图解信息。

    最近,我们还与省级中央厨房积极对接,开设《百姓感受新时代》栏目,推出一组特写报道,并配以二维码,读者扫描即可观看融媒体产品,包括精心制作的采访视频及动漫作品。

    通过不断的融合实践,我们基本能够做到充分发挥新技术支撑引领作用,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打通并用好同人民群众信息交流新渠道,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

    (作者系山西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责任编辑:冷  梅

回应社会关切 回归新闻本质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 提升电视湘军影响力
新时代如何提升主流媒体舆论影响力
担当新时代使命 打造主流影响力
重塑主流媒体优势,担当新时代党报使命
把主流媒体办出主流的样子
坚持创新驱动 提升广电影响力
在流量至上的喧嚣中保持定力和洞见
完善媒体社会责任评价,强化主流媒体责任担当
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