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我国早期环境新闻报道的发展与特征

● 杨秀国 王敬照 《 新闻战线 》(

    1973年,人民日报刊发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可算做第一篇直面环境问题的新闻报道。1973~1983年间,环境新闻报道从无到有,数量明显增加,报道类型也逐步丰富,并呈现三个明显特征:一是正面宣传,推动环保政策落地落实;二是直面现实,揭露环境污染现象;三是环保科普,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新闻     环境保护     报道特征

    针对中国环境新闻的发端,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的认为是1979年,并把这一年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风沙紧逼北京城》①一稿,作为我国第一篇环境新闻报道;有的认为是1984年,因为当年1月1日,中国环境报创刊并面向全国发行;有的认为是1986年,因为这一年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正式成立。

    本文认为,1984年确实是一个重要节点,中国环境报的创刊发行使我国环境新闻报道的地位得到了确认和巩固,但中国环境新闻的发端应该始于1973年。1973至1983年间,中国环境新闻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本文中,笔者将1984年以前的报道(1973~1983)归入我国早期环境新闻报道的范畴,并对其发展及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

    1973年:第一篇直面环境问题的报道诞生

    我国的环境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显现。一些工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由废水、废气、废渣(“三废”)任意排放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时有发生,且已经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也认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进行治理。

    但是,环境报道却没有及时跟上。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环境污染问题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物,使得媒体对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只能“避而不见”。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和河北日报的研究发现,第一篇直面环境污染问题的新闻报道出现在1973年。

    1973年6月16日,人民日报第二版刊发了题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署名文章。全文3700多字,第一次在媒体上公开承认,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环境污染和保护问题:“在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社会主义制度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就不存在环境保护问题,恰恰相反,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同时,我们必须十分注意环境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等党报最早出现“环境保护”一词则是在1972年。1972年6月11日,两报同时刊发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中国代表团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新闻通稿:《我国代表团团长唐克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言 阐述我国对维护和改善人类环境问题的主张》,这也是“环境保护”一词首次出现在国内报纸上。

    这一年,人民日报刊发6篇有“环境保护”内容的稿件,河北日报刊发了5篇。这11篇稿件都是外事活动新闻稿。从这些新闻的内容看,也有一致的倾向:阐述环境污染问题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造成的,并把环境污染问题作为跟资本主义国家斗争的武器或者砝码。

    当时参加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在回忆文章《中国环境保护四十年回顾及思考》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在当时‘文化大革命’政治背景下,代表团出席会议的主导思想,不是去‘取经’,而是去‘斗争’的,始终绷紧了‘阶级斗争’这根弦,在修改宣言中,也讲了一些偏激语言……会后在写出席会议的汇报中,竟然没有一句会议中心主题——‘发展与环境’的话,全是政治斗争的篇幅。”②

    1972年含有“环境保护”一词的稿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环境新闻报道。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第一篇环境新闻报道的出现时间应为1973年。

    1973~1983:我国环境新闻报道的快速发展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一文刊发后,人民日报开始陆续刊登一些反映地方污染问题的读者来信:1973年10月15日,刊登湖北天门县李场中学陶家庆、艾学用反映当地一个糖精厂对“三废”没有认真处理,致使附近的空气、水源、环境严重污染问题;1975年8月20日,刊登了署名为纪军的来信,反映“一些厂矿企业的领导,对于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

    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党报也开始关注环境污染和治理问题。以河北日报为例,1974年1月,开设了《治理“三废”造福人民》专栏,刊登了《束鹿化工厂: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沙城农药厂:治理污水 造福人民》等多篇稿件,反映各地治理环境污染的典型做法。

    1973至1983年,人民日报共刊登环境报道稿件879篇(见下图),尤其是1978年以后,稿件数量和质量更是有了明显的提升。

    事实上,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环境问题依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此前由于政策失误等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环境状况不断恶化。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纠正了“文革”及之前的一些错误政策和措施。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也让环境保护工作迎来了春天。

    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环境保护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这是从根本大法的角度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地位。

    与此同时,国家开始反思,除了政治方面的原因外,还有哪些因素导致环境治理效果不佳。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认为,做好媒体宣传工作,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公开揭露各地存在的环境问题,不仅可以让人民群众更好地监督企业的污染行为,还能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在当时,作为环保领导小组成员,曲格平就曾公开撰文:“为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都了解其重要意义,人人献计,个个动手,同污染作斗争。”③

    1978年12月,在中共中央批转的《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中,也提到了宣传的重要性,明确提出“要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内容,使群众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污染的危害性。人民群众、人民团体、街道组织有权对企业排放有害物质和造成的公害进行监督和检举。”④此外,从1980年开始,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每年举办“全国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国环境新闻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早期环境新闻报道的特征

    1973至1983年,我国环境新闻报道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报道数量也呈明显增多之势。同时,报道的类型也更加丰富,包括读者来信,本报评论员文章,记者采写的消息、通讯以及专家的建议、科普文章等。在报道内容上,则体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正面宣传,推动环保政策落地落实

    推动宪法等重大法规政策的落实。1978年5月,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并以《把千百万群众动员起来,同环境污染作斗争》为题,介绍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环境污染的现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需要从思想认识上解决什么问题等。这篇答记者问是在“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列入宪法的大背景下采写的,并要求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等媒体全文转发,意在进一步引起社会的关注,保证国家根本大法能够真正贯彻落实。

    1978年7月,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环境保护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再次强调在宪法中增加保护环境内容的重要意义。通过本报评论员文章来强调某项政策的重要性,进而推动这项政策的实施,一直是各级党报经常使用的方式。1981年4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千方百计地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为贯彻落实好这一决定,河北日报在头版刊发本报评论员文章《清除“左”的思想 加强环境保护》。

    加大了对环保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力度。《国家计委、经委、建委和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发出通知重申基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发〈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保护水质,促进农业渔业生产》《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闭会 通过环境保护法和几项决议决定》……每次国家发布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媒体总是第一时间加以宣传。

    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工作典型的宣传,从正面树立学习的典范,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害农工厂”变成了“花园工厂” 无锡电化厂狠抓防尘防毒绿化环境成效显著》《鸭儿湖恢复青春 当年严重污染几成废湖 今日精心治理鱼跃人欢》……在新闻媒体的推动下,各行各业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舆论氛围日渐浓厚。

    直面现实,揭露环境污染现象

    1973至1976年,中央和地方两级党报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主要是通过读者来信等形式反映,由记者直接揭露污染现象的稿件较少。随着“文革”的结束,特别是宪法对环境保护问题的确认,记者开始更多地报道现实中的污染问题。

    《烟尘漫天啼鸟少 噪声震耳开会难 北京环境污染使各国专家吃惊》《包头市“三废”污染何时了?》《黄浦江水何日清》……仅1979年,人民日报就刊发了十余篇有关环境污染问题的稿件。

    省级党报也同样如此。1979年12月23日,河北日报刊发了杨天聪、李世斌两位记者采写的《污染严重为啥长期不能解决》。稿件反映了张家口市耐火材料厂粉尘污染的问题,群众多次找有关部门反映,但“污染问题至今不能解决”。文章还以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为依据,直接提出了“只要市环境保护办公室依法办事,市委和市重工业局积极支持、协助,耐火材料厂的污染问题就能尽快解决”的观点。

    环境科普,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解决污染问题,除了政府的积极作为之外,还要发动人民群众,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投入环保事业的积极性。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新闻媒体有独特的优势。

    1978年12月,河北日报发表了艾之的科普短文《环境与癌症》。文章对致癌的一些因素进行了介绍,并告诉读者:“职业癌并不是完全不可预防的。可以采取改进设备系统的办法来减少和防止工业生产过程中致癌物的逸出和接触。因此,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去年世界气候为什么异常》《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森林对环境保护有哪些作用》《空气污染与人类死亡率》等,人民日报有很多这样的科普文章。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报还刊登了很多介绍西方国家环境污染治理经验的文章:《消除公害 保护环境——西德治理污染效果显著》《伦敦的环境保护》《日本环境保护的成就是怎样取得的?》……这些稿件的发表,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事实上,1973年也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一个起点。这一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可以说,我国的环境新闻是和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一同起步、共同发展的。在环境保护问题更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更加迫切的今天,新闻媒体更应该发挥在环保政策宣传、环境科普以及环境监督等方面的优势,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

    (作者杨秀国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敬照系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日报时政新闻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李一功、黄正根、傅上伦、李忠诚:《风沙紧逼北京城》,人民日报1979年3月6日。

    ②曲格平:《中国环境保护四十年回顾及思考(回顾篇)》,《环境保护》2013年第10期。

    ③曲格平:《环境保护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红旗》1978年第9期。

    ④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怎样认识和做好新闻评论
我国早期环境新闻报道的发展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