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媒体大变革,美国同行为何如此“淡定”

陈震欧 《 新闻战线 》(

    顺应数字化趋势、拥抱互联网、探索新技术,将互联网的“用户体验”理念运用到内容生产、媒体经营全过程……美国同行的“淡定”和自信,来自于内在的努力,来自对新闻专业素养的坚守以及诸多的创新实践。

    2017年,美国的报刊订阅量同比增长16%,而上一年的增幅是9%;

    一款印有《纽约客》杂志LOGO的纪念袋子,成了纽约地铁里的风尚潮品,在很多上班族的眼里,拎着它就好比贴上了城市“精英一族”的标签;

    天还没亮,露天互动直播早新闻《今日秀》(The Today Show)的现场就挤满了从全国各地自发赶来的粉丝,他们的一大心愿,就是能有机会在节目镜头里露个脸;

    ……

    去年底,笔者参加一项围绕创新新闻传播能力的赴美研修活动。一路考察学习,与美国的业界同行、专家深入交流,观察和接触到了当地新闻出版传播领域中的一些新气象和新趋势,不少调查数据和案例,还真让同处媒体转型发展中的我们要感慨一声——“没想到”。

    在网络和数字技术迅猛发展,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这一全球性行业背景下,透过当地传统媒体逆势而上的业绩和底气十足的创新,我们从美国同行那里看到了意料之外的“淡定”,对比当下国内传统媒体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感触颇深。

    “淡定”的底气从哪里来

    这其中,有几个宏观的环境因素不可忽视——

    受众接收信息习惯的差异

    不可否认,纽约街头的报刊亭也在变得稀少,包括《时代》在内的一些老牌杂志也在黯然“卖身”,老百姓家里的电视开机率也在不断下降,而与此同时,脸书、推特等社交媒体强势崛起,占据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但这“大气候”之下还有另一个“小气候”,那就是对于传统平面阅读,美国公众依然保留着相当的敬重和热情,其向网络阅读转型的速度和进程,没有中国来得凶猛。

    而且,美国的媒体研究者发现,即便成长期和互联网兴起高度吻合的“千禧一代”(1984年~2000年出生的人群),在他们踏入职场尤其是走上管理岗位之后,其中的一部分人会回流,偏向于选择内容精致的报纸、杂志等传统阅读方式。这样的受众基本盘,事实上也为美国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争取到了宝贵的市场支撑和转型时间。

    相对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在美国,对于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原创内容,读者个人可以免费分享到脸书等社交媒体,但其它商业网站或机构则必须付费转载,一旦被诉侵权,将付出相当大的法律和经济成本。基于这样的制度保障和传媒生态,网络内容的付费阅读越来越成为美国用户的消费习惯,尤其是在线音乐、电影、电子书以及一些报纸APP的付费订阅,拓宽了传统媒体的收入来源,也从机制上保护了内容生产者的积极性。

    人才队伍的优势也是关键一环

    笔者了解到,区别于国内传统媒体从业者尤其是精英的高流失现象,在美国,传统媒体从业者的流动性也很大,但高水平的专业采编人员相对稳定,且有较为体面的收入。譬如排名美国报业前三的《洛杉矶时报》,其资深的专栏作者年薪可达50万~100万美元,而电视台知名主持人的收入更加可观。这为传统媒体在市场竞争中,奠定了人才优势,确保拥有赢得市场的优质内容生产力。

    美国媒体的新实践、新趋势

    上述这些外在因素之外,美国同行的“淡定”和信心,更多的是来自于他们内在的努力,譬如对新闻专业素养的坚守以及诸多创新实践的探索。在他们的经验介绍中,有几个“关键词”令人印象深刻,也耐人寻味。

    用户体验

    在互联网思维中,“用户体验”是重中之重,而美国媒体更是自觉地将这一理念运用到内容生产的全过程中。

    一方面,特别重视研究受众。不管是报纸、电视还是杂志,美国媒体对各自的受众群都有清晰的“画像”,并且时刻保持动态跟踪与维护。节目、报道推出后,有专业的受众数据收集和分析跟进,并根据市场反馈即时调整改进。甚至还有专业的测试平台,从大脑神经学的角度,检测新闻产品传导到受众端时的一些生理反应,通过心跳、眼神、手势等数据的采集比对,用数据而不是经验,来客观、精细地评估内容产品的优劣得失。

    这些数据会及时传到内容制作的各个环节,不断优化提升生产水平。参访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时,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特别深刻。在一个综艺类的节目演播厅,观众席的座位平时都会被纱布小心翼翼地遮罩起来,精心护理。掀开来才得知,这里的座椅,和保时捷轿车座椅同厂同料订制,用的是顶级小牛皮。在制作团队看来,漫长的节目录制过程是个考验,现场观众坐得舒不舒适,直接关系到他们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和现场的投入状态,进而影响节目品质。因此为这样的用户体验投重金、多用心,不光值得,而且是必需的。

    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广告的用户体验。譬如《石英》杂志(QUARTZ)有个理念:“用好的广告来支撑好的新闻”,认为广告质量一定要与新闻质量一样高,广告的刊发、呈现不能让读者对新闻内容分心。为了实现这一有点“匪夷所思”的极致目标,很多优质广告都是由杂志原创设计,广告团队会与相关内容生产团队密切互动、联合策划,并与内容自然组合推送,让读者接收广告的过程也成为一种愉悦、超值的体验,甚至形成一种阅读期待。这样的广告效应倍增,也大大提升了广告客户对媒体的认同感和信赖度。

    讲好故事

    好莱坞一直信奉“内容为王”,这一信条同样被众多美国媒体所推崇。尽管各类新媒体蜂拥而起,传播平台日益多元化,但美国的同行仍坚信一点:故事才是核心!无论哪个平台,只要你有好的故事,就不愁没有粉丝和阅读量,自然就不怕找不到市场。在接触到的美国同行和学者看来,当下媒体间的竞争,看似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阵营差异,但这只是技术层面的表象之别,归根到底,媒体竞争的核心还是故事,这一点没有变。

    据了解,擅长挖掘故事、关注现实的纪录片,在美国越来越受欢迎。特别是一些案件揭秘类的法治题材,通过系列片的方式,以新闻的视角还原案件现场和破案过程,很受追捧。因此,充满新奇感和真实性的纪录片,往往以其有思想、有深度的故事,加上原生素朴的表达,呈现出有别于“真人秀”的吸引力和成长性,被认为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讲好故事的力量和前景。而这样的取向和定力,也为身负讲好“中国故事”使命的国内媒体,注入了更多的信心。

    做影响者

    当下,碎片化的网络信息铺天盖地般袭来,公众在应对“信息过载”困扰过程中,会对信息发布者的角色更挑剔,会更信赖对自己有影响力的“影响者”传播的信息。因此,高度发达的美国广告市场,重视“影响者营销”胜过了传统的“关联营销”。就在2016年,美国爆发式增加了300多家专职为客户寻找“影响者”的广告公司。

    美国学者从营销学的角度,来反解媒体提升影响力、传播力的重要性,也为我们增强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供了新的破题思路。打造公众信赖的“影响者”形象,是个长期过程,绝非“网红”般的骤燃骤灭,因此需要我们在新型媒体建设过程中,拥有更长远的眼光和布局,更加用心地关注和服务目标受众,努力成为受众信赖的媒体,以“影响者”的力量参与破解“塔西佗陷阱”的舆论怪圈。

    认准趋势

    关于媒体的未来趋势,美国同行在很多方面的判断是一致的。譬如,媒体的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基于手机平台的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信息传播的强势通道,其中视频的增长势头尤为强劲。根据思科公司的预测报告,到2021年,在线视频所产生的流量将占到互联网总流量的82%。未来两年,人工智能(AI)、语音激活、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物联网、在线流媒体等新技术,将会更广泛地运用到媒体传播中。

    顺应这一趋势,美国的主流媒体加快转型步伐,拥抱互联网,探索新技术:

    《时代》杂志正在跟三星、谷歌一起探索VR传播,改造娱乐、医疗等领域传统的内容生产和呈现方式;

    《纽约时报》和谷歌合作,早在2015年就向报纸订户发放100万部虚拟现实纸板眼罩,结合手机端的时报APP,向用户推送自制的电影产品;

    老牌的美联社也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度变革。他们在2014年就启用机器人写稿系统进行财经报道,如今正致力于自办APP以及利用推特等社交媒体平台直接发布新闻,从以往只向新闻机构供稿的“新闻批发商”,转变为同时直接服务终端读者的新闻机构。为此,美联社开展大规模的培训,让员工快速学会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适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成为“全能记者”“全能编辑”。在报道伦敦大火新闻时,美联社的记者就是通过手机直接在现场进行视频直播的。

    “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人在哪儿重点就应该在哪儿。”这是总书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论断和要求。在美研修期间,一路看,一路听,一路问,对此的体认也愈加深刻。事实上,连耐克这样的跨国公司都深谙此道,他们的广告投入中心,已经从电视转向聚集更多年轻人的社交媒体,并且自己开发手机应用,更贴近地服务用户、黏住用户。

    媒体无分新老,新闻永远新鲜。任何时候都不要停止对未来的想象与绸缪。毫不懈怠,始终保持奋斗的姿态和创新的状态。

    (作者单位:苏州日报报业集团)

    责任编辑:冷  梅

媒体大变革,美国同行为何如此“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