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二十九

“抢”的学问

刘 杰 《 新闻战线 》(

    一个“抢”字,学问甚大。 “抢” 的背后是责任,是眼光,是功力,既然做了媒体人,前方后方都要“抢”。做好“抢”字大文章,要讲思想高度也要追求细节, “抢” 在最佳制高点和时段上, “抢”出新闻报道的深度、亮度、鲜活度, “抢”出最为感人的新闻精髓。

    “抢”新闻     鲜活度     思想高度     细节艺术

    新闻要“抢”,这是不争的论题。因为“新闻”冠以“新”字,就表明了它的特性。新是抢出来的,旧是拖出来的。“抢”到手了才是新闻,“抢”不到手,一拖就会时过境迁,成了旧闻,就没什么价值了。事件性、突发性新闻更需要“抢”,但怎么“抢”,“抢”什么,“抢”在怎样的时间段上,如何“抢”出有质量、有影响力的新闻,很有学问,而且有大学问。我“抢”过许多新闻,但最有说头的是《大局为重 人民至上》,还就此写过体会文章,就“抢”字说开去,目的是要抢出头条鲜活度。时任总编辑批示:一个“抢”字,学问甚大。

    (一)

    话要回溯到十多年前的那个淫雨肆虐的夏季,淮河又一次暴发了特大洪涝灾害。安徽常常遭水灾,尽管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但每一次都如临大敌,一点儿也不敢麻痹懈怠。2003年那场特大洪水也是。记得那天上午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进行到一半时,省委书记出去接了个电话,回来一脸严肃地传达说,国家防总(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命令,淮河洪水上涨很快,上游干流超警戒水位,王家坝水位已接近警戒线,淮河全线遇到了13年以来的最大洪水,形势十分严峻,一旦需要,王家坝就要开闸行洪,蒙洼蓄洪区就要投入使用,安徽要做好各项行蓄洪准备。

    淮河发源于河南桐柏山,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在江苏三江营入长江,再行入海。淮河在河南上游地段落差大,而进入安徽则地势平坦开阔,水流亦趋缓慢。如果上游来水大,沿淮又遇大雨和特大暴雨,安徽境内淮河吞吐不及,就要遭遇特大洪灾,严重时则要威胁下游各大工业城市和重大交通枢纽安全。为此,国家于1953年在安徽建起淮河流域第一个行蓄洪区,叫蒙洼蓄洪区,就是说,洪水来了,一下子流不走,就要在此蓄存下来,此处恰似洪水之库。蓄洪区180.4平方公里,在安徽阜阳的阜南、颍上两县境内,涉及4个乡镇、75个行政村、131个庄台、17万人、18万亩耕地。为了行蓄洪方便,同时又在行蓄洪库区上游建起了王家坝闸,号称千里淮河第一闸,一旦淮河洪水超过警戒水位,就要开闸蓄水。

    13年后,这样的担忧没有了,因为我国已对大江河防洪保安工程进行了巨大投入,真正构筑起了抵御洪水猛兽的铜墙铁壁。不是吗?2016年,江淮及南方各地同样遭遇了超强度特大洪水,李克强总理7月5日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到湖北、安徽视察防汛工作。在安徽王家坝,总理查看水情实时监测数据,看望行蓄洪区受灾群众,要求对可能出现的强降雨和超警戒水位做好万全准备。他强调,王家坝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一闸千钧,要全局在胸,科学值守,切实筑牢“千里防汛第一关”。在蒙洼蓄洪区郑台子庄台,总理关切询问庄台子的坚固性,蓄洪后的食品药品供给,特别指出蓄洪洼地绝不能变成民生洼地,一起努力让蓄洪区农民生活不断好起来,逐渐变成民生高地。从电视和图片新闻上可以看到,总理的话引来群众热烈掌声和由衷笑声,虽然洪水滔滔,但有坚固的防洪保安工程做保障,人民群众再也不担惊受怕了。

    但2003年那场淮河特大洪水就不同了,那时各项防洪保安工程还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突然来袭的特大暴雨和洪水灾害,让安徽人再次受到严峻挑战和重大考验。这年7月2日,淮河王家坝水位超过警戒水位29米,迅速向保证水位逼近,王家坝开闸泄洪在即。省委、省政府要求沿淮有关地方安排好行蓄洪区群众转移,保证淮河上下游安全,更要保证沿淮群众安全。

    那天的省委常委会决定,由分管农业的省委副书记和副省长马上赶赴王家坝,现场指挥开闸泄洪。省委书记当即嘱咐:“大局至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服从命令,组织好开闸蓄洪。”当天深夜,王家坝超过保证水位,达到了29.34米,国家防总命令7月3日凌晨开闸泄洪,蒙洼18万亩土地将变成一片汪洋,蓄洪区内2万需要转移的群众早已提前转移到了安全地带。省委书记、省长也连夜赶到王家坝,省委、省政府及省直各部门领导立即奔赴各自包干地段。

    蒙洼蓄洪,减轻了淮河下游的压力,但新的强降雨不断袭来,又增加了淮河沿岸特大洪水的压力。沿淮滁州、亳州、宿州连连出现强降雨,有的地方是有记录以来从未发生过的特大暴雨。淮河上游也不断有强降雨发生,淮河汛情仍在加剧。7月4日,安徽防汛抗旱指挥部宣布,淮河安徽段全线进入紧急防汛期,省委、省政府号召沿淮民工全部上堤,省委组织部发出紧急通知,号召沿淮地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积极投入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真正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二)

    面对淮河特大洪水袭击,安徽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记者都在现场,在省委书记、省长赶赴王家坝时,我和记者何聪也随后赶去。在现场记者抢发了王家坝开闸蓄洪的消息,发表在次日人民日报二版头条。接下来,我们相继又采发了蒙洼蓄洪区顺利分洪、淮河安徽段进入紧急防汛期、安徽下拨1600万元救灾款、安徽400多支医疗小分队开赴沿淮灾区等报道,还有多幅新闻图片稿件。

    上游洪水不断汹涌而来,王家坝水位仍然没有明显下降,沿淮又有新的降雨形成,抗洪抢险进入胶着态势,看来抗洪要打持久战,新闻报道也要做好长线准备。由安徽省委组织部发出的防汛抗洪紧急通知,我们想到,有必要做一条重头稿件,全局性地反映沿淮共产党员在抗洪抢险中所发挥的作用。有此想法的另一原因是,我们人手少,不能跟其他媒体争一局一役的新闻,要抢总局,出高招,以一概全,抢在前面。7月6日晚,我将这一想法电话告诉时任总编辑张研农,他沉吟了一下,果断指示,可以做,主题就放在党员干部在抗洪抢险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中央要求人民日报政治家办报,总编辑这个指示就非同寻常,完全站在了政治家高度上。正是这句点拨,一下让报道主题豁然明晰。7月7日上午,我在王家坝和何聪进行了分工,他留在现场,继续报道王家坝和行蓄洪区最新消息,我则沿淮河往下游采访收集各地抗洪事迹,抢抓党员干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行动,并在下游完成整个报道任务。

    我们这个想法一开始决定保密,因为抗洪抢险现场已经聚集了几十家媒体记者,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记者齐聚,香港媒体也来了几家,各家都有精兵强将在现场,省报来了几十名记者,新华社安徽分社也来了10多位。抢新闻的态势如同各地紧急防汛形势一样紧张。一开始,人民日报报道力量并不强大,在现场的也只有我和何聪,后来总社又派来几位增援,全放在最险要的河段。但当时我们就想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打个大仗、硬仗和胜仗。

    这里还有个小插曲要说一说,也与争抢新闻有关,那时因为我们没有机动采访车,只好与兄弟媒体商量,让何聪搭乘他们的车辆行动,我则带着记者站仅有的一辆采访车沿着淮河两岸往下游跑。后来才知道,兄弟媒体中的一个小兄弟当面没说什么,等我离开后就表示不想带人,显然是怕跟他们争抢新闻,他们也想抢独家新闻呢。想想也是,带着个竞争对手跑新闻,其别扭可想而知。不过,我难以接受的是,再竞争也不能丢了情分啊,虽然后来责怪了那个小兄弟,但私下里也觉得他没什么错,“抢”字上头无情面嘛,根本的问题还是强自身。此是闲话,且不去说它。

    既然主题已定,记者的心劲儿一下就给鼓动起来了。接下来,就是尽最大可能地多采撷新闻事实,把更多更好更动人的抗洪抢险中党员干部的事迹抓到手。我沿着淮河大堤,跑南岸的霍邱县,又跑北岸的淮南市,再跑到淮河支流滁河,一直跑到淮河下游的凤阳段,沿途抓了抗洪一线许多生动感人的鲜活材料,记了满满一大采访本。我还跟沿淮的六安、淮南、蚌埠以及安徽省军区、省武警和沿线公安干警等抗洪一线宣传人员联系,请他们将各自最新的抗洪抢险材料在7日下午传到凤阳,就在那里,我要赶写出全局性的重大报道。

    那天下午,在淮河上不多见的河洲地——安徽凤阳县门台镇河滩村——抢抓了紧急转移被困群众的又一新闻素材后,我马不停蹄地赶到凤阳县宾馆,一边翻阅采访记录,构思通讯框架和主题思想,一边等何聪和来自前线的新闻材料,并开始动手写作。因为参与了安徽此次淮河抗洪抢险全过程,从省委常委会果断决策,到王家坝凌晨开闸、蒙洼蓄洪区提前行洪,再到沿淮两岸迅疾投入抗洪抢险的场景,整个儿战局在胸,情况烂熟于心,就在于如何谋篇布局运笔写作了。

    我先写了第一部分——“确保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括性描写抗洪抢险全局,点亮新闻报道主题,突出安徽在灾害面前顾全大局,保证淮河上下游安全,更要保证沿淮群众安全,把大局顶在头上。然后,我采取剥笋法,也即串珠法,依次写作下去,从“一个支部一堵墙,一个党员一面旗,关键时刻站得出,挺得住,成为大堤守护神”;到“舍小家顾大家,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灾难突然来临时,党员干部成了群众主心骨”;再到“危急时候还看子弟兵,危急时候还看公安干警,他们是抗洪抢险中最能战斗的铁军”。几个小标题领衔,现场故事支撑,一口气写了4000多字,而大标题呢,我想到省委书记在常委会上那几句铿锵有力的话:“大局至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稍加改动,主标题拟为《大局为重, 人民至上》,副标题就用了总编辑那句:安徽党员干部在抗洪抢险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纪实。然后又跑到凤阳县委机要局,通过专线将稿件传到报社,再用报社的图片传送系统慢慢地(不是现在的互联网,想快也快不起来)传送了几张新闻图片。

    (三)

    长篇通讯在第三天,也就是7月9日,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更为好看的是,还加了压题照片,是后来总社前来支援的大牌摄影记者雷声抢拍的抗洪抢险场景,图片说明写着——“7月8日武警安徽阜阳支队官兵在颍上县半岗镇填石固堤。”画面上,浑浊的洪水,飞溅的水花,橘红色的救生衣,钢铁般的躯体,衬托着《大局为重 人民至上》大标题,格外醒目,十分动人。报道正好赶在了第二次洪峰到来之前,无疑给沿淮军民战胜洪峰带来极大鼓舞。省委副书记王明方打电话给还在一线的我们,代表省委、省政府和沿淮人民感谢人民日报的及时报道,他还说,根据报道中所写到的感人情节,省委组织部已赶制了5000枚共产党员胸章,送到了沿淮各抗洪第一线,鼓励沿淮军民组成铁的长城,夺取抗洪抢险全面胜利。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记者在一线抢抓到的感人镜头,又在通讯报道中充分展现后引起的。头条通讯报道尽管是急就章,但“抢”出了最能打动人心的新闻事实。王家坝开闸行洪之后,蒙洼蓄洪区很快装满洪水,而不断涌来的洪水给外堤造成又一次威胁,必须炸开唐垛湖大堤再行分洪,同时又要防止其他堤坝溃败,造成洪水泛滥。何聪就在唐垛湖炸坝现场。“咚、咚”两声爆破巨响之后,他看到坝体冲天而起,洪水奔腾着冲出缺口;他看到发布命令的副省长眼里噙满了泪水,用拳头表达着战胜洪水的决心;他还看到共产党员都站在最前面,所有党员胸前都挂着鲜红的共产党员胸章。记者就此采访了在现场指挥的副镇长,他说,我们就是要让群众知道谁是共产党员,在抗洪抢险中像不像共产党员。省委组织部就是看到这样的报道,才动意赶制共产党员胸章,送到沿淮抗洪抢险第一线,让王家坝精神在洪水中闪耀。

    王家坝抗洪精神同样感动着下游军民,在滁州凤阳夹河滩村,一说夹河滩,你就能明白,由于这里是河洲地,处在淮河中心,四周全被河水围着,水少时有一边连着陆地,洪水一来,村子顿时成了孤岛,群众必须全部转移,这时候党员干部想到的是,必须先转移群众。有的老人不愿离开老屋,村干部一声令下,硬把老人连床一起搬到船上,等群众全部撤离后,村干部还要乘船一遍遍地巡视。那天,我也乘船上了孤岛,只见房屋露出脊顶,林木剩下树梢,如不及时转移,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大难时期最能考验人心。大难时期也最能聚拢人心。共产党员是为人民群众着想的,所以洪水中最能体现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钢铁意志。共产党靠为着群众、依靠群众打天下,同样靠为着群众、依靠群众巩固执政地位。所以在报道中,我们用了“守护神”“主心骨”“铁军”这样的字眼,那都是从生动感人的新闻素材中提炼出来的,更是采访思想的高度凝结。这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形象,舍小家顾大家、团结一致齐心抗洪,危急时候不怕牺牲,这是成千上万的沿淮共产党人,在抗洪抢险中,用血汗和意志共同铸造出的可歌可泣的王家坝精神。灾后,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王家坝,看望沿淮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听到最多的是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总理感动了,让安徽好好总结王家坝精神,好好宣传王家坝精神。后来安徽阜阳以2003年淮河特大洪水为背景,推出了电影《王家坝》,展现了王家坝人民顾全大局、不怕牺牲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让所有看过电影的人都深受感动,有人著文评论说,“心灵受到震撼,真切体会到王家坝人的那种大义和大爱。”

    (四)

    在总结淮河抗洪斗争宣传报道特别是头条新闻经验时,我写了篇业务研讨文章,也算是经验体会吧,重点从“抢”新闻的角度作了回顾。我觉得此次报道最大的成功在于“抢”,“抢”出了新闻报道的深度、亮度,还有鲜活度,“抢”出了最为感动人的新闻精髓,与往常的抗洪抢险报道变得大不同。

    我写的文章题目就直抒胸臆——《“抢”出头条鲜活度》。我说,人民日报是各类媒体的旗舰,头条就是旗舰上最光亮耀眼的舰旗,要保持舰旗的鲜艳夺目,就要确保头条的亮度、深度、鲜活度。《大局为重 人民至上》具备了亮度和深度,而在鲜活度上更是胜出一筹。要保持旗舰的鲜艳夺目,就必须保持稿件的鲜活度,而要保持稿件的鲜活度,就必须努力突出一个“抢”字。但“抢”要讲思想高度,讲细节艺术。

    第一是“抢”在最佳制高点上。如同打仗一样,要克敌制胜,取得战役的决胜权,必须抢占战役制高点。抢不到制高点,就会失去战役主动权,更别说决胜权了。新闻报道也如此,特别是重大报道要争抢制胜先机,首先在报道思想上抢占制高点,就是说在报道主题上“高出一筹”。就事论事不行,就事论事会失去分量,轻飘飘的新闻报道是不会为人所看重的。特别是那些经常被人提及的新闻事实,比如抗洪抢险、水利工程、治理污染等等,没有高瞻远瞩的思想性,就会变成泛泛而论,老生常谈。在2003年淮河抗洪抢险中,当时我们只是想到改变以往先报道各个点上的新闻,然后再来个大综合报道的那种老一套做法,争取抢先来个全景式重大报道,突出共产党员的重要表现,给人出其不意之感。然而,是正在值班的原总编辑张研农点题,将报道聚焦在党员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一下就跃上了报道制高点,正是抢占了制高点,才得以众中取胜,体现出人民日报报道的高出一筹。

    第二是“抢”在最佳时间段上。何谓“抢”新闻,就是在报道时间上与人赛跑,如果用打仗来比喻的话,克敌制胜必不可少的是在时间上抢在前面。“抢”字最能看出记者的新闻意识,最能体现记者的综合素养。要“抢”得好、“抢”得早、“抢”出质量和水平来,记者必须要绷紧时间这根弦,精准计算好采访和写作时间,计算好报纸编辑出版时间,千万不能顾此失彼。这样的重大报道,从定下主题到成稿出手,我们只用了两天时间,这就给报社编排留足了余地。正是这一“抢”,抢在了第二次洪峰到来之前,而且省委组织部从中受到启发,制作了5000枚共产党员胸章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给沿淮人民送上巨大鼓舞,给党政领导送上坚定信心,也给党中央机关报争得了荣誉,自然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假如报道再晚发几天,或者像往常那样,在抗洪抢险后期发,可能再丰满也难以达到如此良好的宣传效果,因为鲜亮度已经大大逊色。

    第三是“抢”出最为鲜活感人的新闻素材。“抢”到了时间点,也“抢”到了制高点,如果不能有效地打好每一枪,用好每一颗子弹,一样不会有好的战果。新闻报道尤其如此,靠鲜活度吸引人的新闻报道,如果抓不到现场活素材,抓不到活事例,抓不到最能体现主题的新鲜事实,写作上就会枯燥乏味,就会打出一大堆“哑炮”,也就失去了“抢”的意义,就会失去战机,以致功亏一篑。我在业务研讨文章中写到,头条的鲜活度是靠鲜活的新闻事实支撑起来的,巧妇难做无米之炊,没有鲜活的新闻素材,再好的新闻也难以亮堂起来。如果仅仅是找到了好的主题,而没有现场真情实感,没有现场鲜活的事实发现,那一位位戴胸章的共产党员、那一位位冲在最前面的干部官兵,那洪水中连床带老人抢搬上船的情景就难以捕捉到,没有这些生动的东西,怎么能够写出亲临其境的气氛?就是各地收集来的材料,我们也要求是一个个感人故事。事实证明,只有抓到了来自一线的鲜活素材,才能启发出5000枚共产党员胸章的送达,让宣传变成正能量,反过来去激励一线奋斗着的干部群众。

    我写的业务研讨文章发表在《记者工作》上,总编辑对此文作了批示:“刘杰同志的体会相当好。一个‘抢’字,学问甚大。‘抢’的背后是责任,是眼光,是功力。记者部要善于指导前方去‘抢’,记者站(现在称分社)要善于主动去‘抢’。”也就是说,既然做了媒体人,前方后方都要抢,胸有大局,两眼盯着一线,为了报道鲜活度,做好“抢”字大文章。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杨芳秀

“抢”的学问
弘扬红船精神,唱响时代之歌
利用大型体育赛事提升党报微博影响力
把法治新闻写活写美写实写出节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