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亲密新闻:“两个一百年”的百姓体验(上)

张立伟 《 新闻战线 》(

    亲密新闻报道的是普通人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横向分为十二支柱,纵向分为表里两层。亲密新闻的雏形,见于晚报、都市报、电视民生新闻。对其提质升级,以突出事实的个案为受众的共同经验重新聚焦,这是服务公众需要,是承担媒体责任,更是新闻报道的内容转型。

    中国进入新时代,媒体开启新征程。本文讨论传统媒体紧扣“两个一百年”的时代主题,大力开发“亲密新闻”,报道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人生百态,促成新闻报道的现代化转型。去年的话属于去年的语言,今年的话期待另一种声音。

    命名与升级

    “亲密新闻”命名人是沃尔特·哈林顿,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主任,曾任《华盛顿邮报杂志》专栏作家。他说:美国报纸对大事报道得好,像美元涨跌、秘鲁的反政府军……但对小事报道不好,像父亲埋葬自己的头生儿子、破产农夫锁上谷仓门、老师看到坏学生变好的感情……“那种深度的、洞察世态的严肃新闻——我称之为‘亲密新闻’——记录普通人的行动和日常生活,在我们的行当里,这种记录太少了。这种故事记录人在生活里寻觅意义和目的时的行为、动机、感情……它们帮助人理解自己在世界里的位置。”①

    报道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也见于中国的晚报、都市报、电视民生新闻吗?但它们不少同“深度的洞察世态”“帮助人理解自己在世界里的位置”还有距离。有“亲密新闻”这概念,正好统摄印刷媒体和电波媒体,对其提质升级。

    升级之必要,可从公众需要、媒体责任、内容转型三方面看:

    公众:改变命运的期望。大变革时代,也是人的命运大变动的时代。有些人走运,有些人倒霉。命运,中国传统说法是命为定数、运为变数。命,是时代提供的条件;但同样条件不可能每个人都交好运,好运要靠奋斗来获得。前现代社会,命中注定的条件太多,多数人改变的可能性很小;后现代社会,衣食无忧、社会福利覆盖从摇篮到坟墓,不少人降低了改变的欲望;唯有“正在”现代化的社会,特别是中国现代化“提速”15年之后,改变的可能性大,改变的期望普遍。改变命运的前提是了解环境,因而公众普遍增加了对媒体的使用。新闻传播史证明,任何社会转型期,都是本土传媒的黄金时代。

    媒体:现代文明的引导。公众改变命运的期望和行动,既包括积极的开放、流动、竞争、进取、平和、包容等,也包括消极的物欲、拜金、浮躁、冷漠、缺乏诚信、仇富炫富等。日常生活两极化,是社会转型期的特征。这需要媒体引导,现代化研究表明,生活经验促使人的现代化。了解素不相识者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公共生活的共同经验,很大程度上靠传统媒体。新媒体靠不上,我多次论述传统媒体是聚众媒体,新媒体是分众媒体。新媒体同等放大两极,既放大开放,也放大物欲。两极人群愈极端,愈选边站队互黑互撕,新媒体愈有流量。传统媒体则反之,聚众,是以新闻事实聚焦共同经验。中华民族最大的共同,就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寓现代文明导向于百姓生活报道,是承担媒体(本文用“媒体”均指传统媒体)责任,让积极胜过消极,让现代化胜过反现代化、逆现代化。

    内容:新闻报道的转型。新媒体冲击下,全球媒体在焦灼中团团转型,走了不少弯路,愈来愈认同“内容为王”。但必须追问:什么内容?以老形式报道老内容,那不叫转型,叫原形,增加众多新媒体也“打回原形”。要寻找大有开发潜力的新内容,新内容要求新形式,亲密新闻即是。

    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说:文明就是一条河流。历史学家通常会记下这条河流中流淌着人们互相残杀的鲜血,充斥着偷盗、呐喊。然而,他们并未注意到,在河岸之上,人们建设着家园,寻觅着爱情,养育着儿女,吟诗唱歌,甚至雕刻塑像。文明的故事就发生在河边。历史学家是悲观主义者,因为他们忽视了岸上发生的一切。②

    我们习惯说“新闻是历史的初稿”,隐含前提是新闻不如历史。新闻是什么?新闻是历史的秘书!我们学历史追“鲜血”“偷盗”“呐喊”,美其名曰“大新闻”——写到脖子变形、腰椎突出也就写个初初初……小一号、次一等、差一截的初稿?!那不索性转行当历史学家来得痛快,奴役和剥削一堆男女记者给我我我……写初初初……初稿。其实,新闻与历史有本质区别,历史记录一个时段,抓大放小、删繁就简,切割得清楚整齐,抽象出几条结论。新闻报道每时每刻:“生活是怎么样的”。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99%,甚至999‰,都在家园、爱情、儿女、工作、消费、社区、小桥、落叶、蕾丝……对历史而言,蕾丝是闲话花边;对新闻而言,蕾丝是时尚宠儿。你也跟历史去抓大放小,就把99%,甚至999‰的民众生活冷落了。

    重复一个常识:公众≠受众。你不好好报道“百姓生活是怎么样的”,公众凭什么关心?传统媒体不断失去受众,这是重要原因。失去受众惊慌失措,到处“试错”转型。一个缺乏试错的人生也许是乏味的,一个天天试错的人生肯定是短命的。当务之急不是试错,是“纠错”。向历史递辞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以中国现代化的规模,那是面积近乎欧洲、人口有10多亿的百姓日常生活沃土。深耕这沃土:立春的杨柳、坏蛋的味道、血脉的搏动、理解的灵光……有井有水有中国人处即有亲密新闻。历史,你等着当事后诸葛亮吧;新闻,我要走自己的路。

    日常生活十二支柱

    说过提质升级之必要,进而论如何提升。晚报等都在报道百姓的日常生活。问:什么是日常生活?答:衣食住行!那真没多少东西可报,于是回到追大新闻的惯性。必须明确何为日常生活,它有十二支柱。

    衣食住行、性健寿娱、学劳保权。十二支柱是新闻学概括,新闻报道事实、事件,非事件者不算。如我们本行的“传”——传播、交流,它不是独立的事件,而是与事件相关的伴随活动。传,让传播学家去伤脑筋吧,新闻只管十二支柱。

    十二支柱,也是对新闻实践的总结。就说新中国,开创一代日常生活报道风貌的是新民晚报。其十六字方针:“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远远超出衣食住行。只看晚报三大支柱: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和文娱新闻,已把日常生活扩展到性健寿娱——体育,有更多的健和寿;社会和文娱,有更多的性与娱。从1950年代的“四大晚报”,到1990年代的“晚报潮”,其主要报道内容,就是日常生活八大支柱:衣食住行、性健寿娱。

    1995年,华西都市报创刊,定位“市民生活报”,全国刮起“都市报旋风”。都市报同晚报竞争,多地均占上风,因它是“新一代”日常生活报道。晚报限于八大支柱,都市报扩为十二支柱,增加:学劳保权。权,权益、权利。蓬勃发展的批评报道是都市报一大特色,瞄准老百姓生活中的障碍,像商品房质量、假冒伪劣、菜霸、暴利、医疗事故、打工妹受虐待等,展开舆论监督——这是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公民权利”啊!保,社会保障。尤其对弱势群体的关切、帮扶、救困……劳,就业、创业。好多都市报办起“人才劳务”或“白领”专版。学,教育。独生子女教育特别金贵,都市报办起“教育”或“校园”专版。

    注意都市报旋风的时代:1995年,中国提前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原定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提前5年完成,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在温饱乃至贫困阶段,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集中在八大支柱:衣食住行、性健寿娱;进入总体小康,学劳保权猛增;都市报应运而生,嘘气成云。

    情感的体验。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走在日常生活报道前列的,20世纪是报纸,21世纪是电视——2002年起于南京、席卷全国的“民生新闻浪潮”。全面报道十二支柱,研究者称之为“都市报类新闻”。但因媒介能力的差异,同样素材,产品不同。电视的传播符号是音像,音像更重情感体验。陈正荣说,民生新闻“集中体现出三个方面的新闻价值判断的旨趣和方向:‘有情’‘有用’‘有趣’。”情,是大量的悲情故事、爱心故事、情法冲突故事;趣,是趣闻轶事、娱乐好玩。③有情有趣,实际都是重情。

    再回到时代。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新闻界对新阶段的贡献之一就是:重情。我论述新闻理论长期忽略情感,新闻业多“薄情报道”。④民生新闻是对“薄情报道”的“纠错”。薄情,是假定情感妨碍理性,且听研究理性的专家赫伯特·西蒙说:“为了获得关于人类理性的完整理论,我们必须理解情感究竟扮演何种角色。”就与理性的关系而言,“情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情感的功能,是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选择出特定对象,作为我们关注的目标。”“‘情感’的最重要功能,就是集中注意力。”⑤民生新闻,把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全面小康的日常生活。全面小康的国家目标,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衣食住行、性健寿娱、学劳保权痛痒相关、体验相连。合著黄金铸子昂!铸民生新闻、铸都市报!中国新闻界不负使命,把国家、百姓、媒体、受众……连成命运共同体。

    单说媒体,情感体验扩大了受众面。不仅黏住老受众:提高满意度、增加忠诚度;还吸引新受众:选择性注意、动情处停留。有了遥控器,电视更多跳跃收视。跳到情感点,引起注意留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体育频道负责人到北京大学作报告,他做菲尔普斯的专题片——这个运动员拿了23块奥运金牌,要讲菲尔普斯养了一条狗。“我要让我80岁的老奶奶都对菲尔普斯感兴趣,她可能不是体育迷,但是她对这个孩子和他的狗有兴趣。”⑥受众可能对你的专门信息没兴趣,但对情感体验有兴趣——从8岁到80岁都有兴趣!

    日常生活表里两层。民生新闻和都市报那么好,是否照搬即亲密新闻?不!两者高度良莠不齐,好新闻多,但不少是琐事堆积:杀人、放火、车祸、打架、偷盗、跳楼……甚至有栏目直播捉奸,因而,民生新闻也在不少地方受到警告,要求整改。提质升级,要做罗丹为巴尔扎克塑像之事,把垃圾砍掉,让精华凸显出来。日常生活,纵向分为表里两层。表层,是个人生活,张三的衣食住行……是个体的再生产;里层,是公共生活,无数张三的衣食住行……合成社会的再生产。

    说起日常生活报道,不能不追溯更早的、1993年央视的《东方时空·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孤篇压全唐!其制片人陈虻讲:“其实一个人孤立的存在是不深刻的,当他和社会发生了某种关系,从他的身上能揭示出我们社会的某种存在的话,这就是深刻所在。”看其节目:龙凤胎,剖腹产,分不出谁大谁小,父母就把女孩任命为姐姐。片子非常生动,男孩和女孩又打又闹,一会说妈妈偏心眼,一会说男孩欺负女孩……陈虻说:“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从有趣做到有意义?”最后定名为《姐姐》:“你是姐姐,你应该让着弟弟”——父母的任命,改变了女孩的生活。节目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呈现中国农村的传统习俗,重男轻女的社会文化背景。类似分析,后来概括为:“一深入、就深刻”,由老记者认真地告诉新记者,血脉代代相传。⑦深入什么?深入公共生活的里层,由突出事实的个案,揭示某种公共意义。

    “一深入、就深刻”,反过来,“只有零距离,必然不深刻”。好多民生新闻标榜“零距离”,恰恰被误导。日常生活报道,陷阱同生活一样多,取材衣食住行,难免被羁绊。个人经历、网上流言、街谈巷议……常常迷惑记者,它们是已经发生的“个人生活”事实,逻辑清晰、热情洋溢、全须全尾。但有须有尾不一定有价值。有很多会讲故事的人,生活中、网络上、朋友圈……坊间的传闻、流言、八卦,都是故事,但不是新闻。亲密新闻要讲对受众有意义的故事,意义只能来自公共生活。超越零距离,才“可能”做出好新闻。我们看都市报和民生新闻常有矛盾心理:边看边骂。我非常喜欢她,而她令我恼火;她令我恼火,而我非常喜欢她。喜欢是看不同于三国周郎赤壁的现实生活,恼火是觉得没多大意思。这恰恰是升级到亲密新闻的关键:保留“喜欢”的个人生活的突出事实,揭示公共生活的“意义”。

    公共性点亮

    日常生活表里两层,深入哪个里层?这实际是问:新闻在哪里?在点亮的公共性。

    点亮者,公众关切也。传统媒体作为大众媒体,“聚众”的质的规定性,就要求关注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有些维持日常功能默默运行,有些因变动或挑战而点亮。点亮即“社会再生产”的调整,它汇聚公众关切的公共性。我用公共性的一般含义,即共在性。人是活在“与他人共在”的世界,公共性即共同体生存的共在性、共存性。用汉娜·阿伦特的比喻:仿佛一张桌子置于围桌而坐的人们之间,让彼此分开的人相互联系。点亮的公共性就是放了一张汇聚公众关切的桌子,这种时代心理、文化氛围,是新闻的富矿。教科书讲新闻价值: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灾难性、人情味……实质也是公共性点亮。它讲得对,亲密新闻照样关注这些,但又有特殊性。

    我以日常生活为横坐标,“两个一百年”为纵坐标,讨论6种教科书没讲的、亲密新闻的公共性点亮:

    新闻点亮。新闻,特指其他媒体的报道。一个“毒奶粉”,让奶粉及相关行业成关注焦点。记者在先前报道的前后左右,挖出更多新闻,为点亮的公共性涂上新色彩。很久以来,广电在报刊找新闻;同城都市报“对版面”;互联网兴起,又追网络热点。这是媒体的“互相”点亮,也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如果依赖这种,新闻从一个编辑部到另一个编辑部旅游,借鉴别人的材料或新闻角度:整合、搬运、专题、摘录……记者会成“密封圈”。媒体业会“内卷化”,即固定方式生产和勉强维持。冲破内卷化,必须“走转改”,走出记者圈、走出互联网。以下几种,都能在媒体或互联网之外,挖出自己的新闻。

    短板点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短板,意味着“应该”和“是”、“理想”和“现实”之间有断层。勘探断层,开一条“时光隧道”,以脱贫攻坚为例。看过去的短板。以前的脱贫,像著名的“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回头看有哪些不足。看现在的短板。《半月谈》报道: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贫困县中非贫困村存在的发展不平衡、贫困村中非贫困户存在的心态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扶贫干部长时间、高强度投身第一线,“厌战”“懈怠”“畏难”“侥幸”“急躁”“补偿”等不良情绪苗头也在部分地方悄然滋生。它们“拉响扶贫攻坚新警报”。⑧看将来的短板。减少贫困户返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更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全面小康,核心在全面。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为每块短板开通时光隧道,能挖出不少新闻。

    产业点亮。日常生活十二支柱,诞生很多产业。有的多年稳定或衰退,有的发展迅速。迅速者就被点亮。都市报做得好,较早对点亮的产业追踪,敏锐设置专版专刊:房地产、汽车、餐饮、旅游……新闻多、广告也多。别把“公共性”和“商业性”视为不共戴天吧,那些产业服务千百万人,广告也是服务呀!当然,两者也会矛盾,你不是还有舆论监督吗?只要不跟小师妹练“情意绵绵刀”把持不住就行。美人计、美人计,只要美人不中计;糖衣吃了,炮弹给他吐回去!

    人口点亮。人口是媒体的受众与非受众的总和。任何媒体,非受众总是大于受众。非受众的人口变化——人口规模、年龄结构、人口组合、就业情况、教育情况以及收入的变化,总是大于受众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有多种统计,很好掌握。当非受众因变化而点亮,为其共同经验聚焦,非受众就转化为“本媒体”的受众。中国已进入深度老龄社会,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2.3亿,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两亿的国家。我分析:积极老龄化是媒体的大机遇。积极老龄化,是把健康、参与和保障,视为老年人的需要和权利。这三者,是赢得老年受众的三个方位:健康的老龄化、丰盛的老龄化、有保障的老龄化。

    都市报人,常叹息“读者老化”——老化和老龄化,在英文是一个词。广电也长吁短叹,这真值得细究。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中国的“80后”一代比“70后”少了500万人,“90后”比“80后”少了3100万人,“00后”又比“90后”少了4100万人。来自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70后”的人口总数是2.24亿,“80后”2.19亿,“90后”1.88亿;“00后”1.47亿。⑨常见传统媒体爱慕大数据,天罗地网搜求数据,这送上门的数据,你怎不好好用?做道小学算术题:“70+80后”的人口总数是4.43亿,“90+00后”是3.35亿,少了一个亿!作孽呀,你不根据深度老龄化调整报道内容,反而按惯性去抢那少了“一个亿”的——五陵少年、无知少女……怎不遭报应?看人家《快乐老人报》,这几年发展多快。“寿”这根支柱在中国各地都点亮了,综合性媒体,甚至某些专门化媒体,“积极老龄化”是兵家必争之地。我5年前就说:让小年轻光着屁股看视频去吧!传统媒体的真正挑战,是在老龄化社会中更有古典范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不是只会说小年轻的语言——“我要和你结婚!”⑩

    认知点亮。全面小康、现代化,公众愈来愈讲究“生活质量”。这是总认知,校正十二支柱的每一项认知。何传启说,“有三层含义。首先,生活质量是一种生活状态,是用好坏(包括健康、幸福和满意)来衡量的生活状态……其次,生活质量是一种生活评价,包括对物质生活和非物质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度的评价……其三,生活质量是一种生活追求,是对更好、更美、更安全、更健康、更满意和更幸福生活的不懈追求。”这三层含义,后两层都是认知。决定杯子“半满”还是“半空”的,是“评价”而非事实。再考虑生活“追求”,以前评为“半满”的,后来评为“半空”。中国的人均寿命比以前更长——更满;但国人比任何时候都关心“健康”——怕空。一些当红公众号,多发保健鸡汤,就是利用“怕空”的认知点亮以及老龄化的人口点亮——各种公共性点亮是互相联系的。因而,日常生活表里两层并非一一对应,如衣与工业、食与农业,那多浮泛和狭窄。由于生活质量的中介,住,也许涉及隐私权,或邻避冲突,或共享单车的行路权、骑车权、停车权,“住”联系上“行”和“权”。

    现代性点亮。现代性是现代化的内在性质,揭示现代社会中人和事物所具有的特征和品质。现代性的反义词是“传统性”。现代化,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是不断获取“现代性”,摈弃“传统性”的过程。“两个一百年”,内在性质就是获取现代性。因其内在,它比其他点亮更深层;因其性质,它最重要。其他点亮如与现代性相违背,像性别歧视、年龄歧视……都是反现代化的浪花、逆流。日常生活十二支柱,都有现代性点亮:衣,从保暖到时尚;食,从吃饱到美食;住,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细分有很多新闻。

    细分一下“性”,缩小一半,只说女性。日常生活报道,女性的新闻比男性多,那有社会依据,现代化带给女性的变化和好处比男性多。从前,家务劳动对妇女就是苦役:挑水、磨麦、护理病人……现在,时髦女郎描眉画眼点“饿了么”,伶牙俐齿指定帅哥送……女性现代化,内在性质是女性社会价值的提升,宏观有4个方面:

    —— 社会生产。这是女性事业的领域。女性离开厨房,走向社会,参加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日益进入传统是男人的领域。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从打工妹到OL,到白领粉领金领,女市长、女总裁、女主编……愈是现代化,女性体质的不利愈可以忽略不计;思维、情感与男性的差异愈来愈重要。从“男女平等”进而“男女有别”,社会化大生产中,女性愈来愈顶起“别一样”的半边天。顺便说,当年,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每周在白宫举行女记者招待会,拒绝男记者参加,她要发挥女记者的职业优势。这是1930年代啊!回看当前一些媒体,“把女人当男人用”,对接这伟大女性的灼灼目光,怎不羞愧?!

    —— 社会消费。这是家庭财务的领域。荷包掌握在“她”的手中!早期现代化,妇女在职业和社会活动方面开始活跃,在家庭中要服从丈夫。更高现代化,妇女在家庭事务中愈来愈有决定权甚至独裁权。中国这方面很现代了,商家越来越以女性判断、女性趣味为标准,大商场一楼,总是女性商品;男性商品,慢慢爬楼梯上4楼吧,免得中年发福当油腻男。

    —— 儿童社会化。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人生教师。一个有文化、有事业心的母亲,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无论怎样高估都不会过分。前面分析的《姐姐》,就是深入到儿童社会化层面。

    —— 两性性别。它是生物驱动力基础上的社会构建。后者有一束“女人帮”话题:化妆、时装、购物、瑜伽、男人……2010年,我参加“华西都市报创刊15周年暨首届中国都市报发展高峰论坛”,演讲题目是《从温饱都市报到小康都市报》。我分析中国都市报男性味太浓,21世纪是“她世纪”,要增加女性话题,赢得女性,也赢得更多的男性。因为女人现代化,男人也现代化了——男为悦己者容,兴起“都市美型男”,要“酷”要“帅”还要“美丽”,像张国荣哥哥那样……什么是时尚?就是女人做男人的事情,男人做女人的事情!社会学研究社会的“性化”——万事万物与性联系越来越多,越来越紧密。那么范围宽广的性化,你只盯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当然吃黄牌。董桥说得风趣:满足于跟西施在湖边凉亭上喝茶,不要动粗把她拖到卧房里去。一粗,茶也喝不成了——警察叔叔找你喝茶!

    突出事实、共同经验。以上种种点亮,是公众关切生成的新闻富矿,但矿石不是成品。新闻是对突出事实的报道。于关切处发掘突出事实,垃圾都能炼出黄金。是真垃圾,不是比喻,那是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他因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而为中国读者熟悉,不过在这之前,他45岁,从驻外记者回到《纽约时报》总部。编辑整他,指派他报道垃圾。给环卫局打个电话,1小时出稿,登在报屁股最下边。他起初茫然,发现被戏弄,迅速做出反应:他要做成时报历史上最重要的垃圾报道。他的确做到了,报道上万字,分3个部分,登在《纽约时报》头版上,导语是:

    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像纽约这样每年拿出1000万美元来保持城市清洁。除了亚洲的一些城市可能例外,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城市在乱倒垃圾、秽物方面比纽约更出名了。原因何在?

    “乱倒垃圾世界之最”!你看不看?日常生活表里两层,公众平时更多关注表层——对城市清洁,远不如对客厅的关切。但是,城市清洁的短板,很多人有共同经验,它在现实中已被点亮,只是亮度时明时暗,关注蜻蜓点水。报道突出事实,于点亮处堆上干柴、煽起烈火,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城市,引向深层的公共生活。看这些事实:某些天,纽约共集中了16420吨垃圾,收集垃圾有9675名城市环卫工。纽约人平均扔4.5磅垃圾,每个环卫工收集1.33吨垃圾,一个环卫工要为853个纽约居民清理垃圾……读者认可这些事实,共同经验就重新聚焦。新闻每时每刻讲述“公共性的突出事实”,唤醒、维护、对话、刷新……受众的共同经验,赋予公共性新生命,让公共性放光芒!

    报道若无关公共性呢?在公共性和反公共性之间,有广大中间地带。都市报和民生新闻,也不都是报道公共性的突出事实,报道这中间地带,尽管是生活琐事、一地鸡毛,当年也热闹。只是,好汉不提当年勇。新媒体兴起,“人人是记者”,把这领域全面占领。专职记者走街串巷拣鸡毛,怎比得上“人人”献鸡毛?7亿网民,有1‰的人每天一根,就是70万——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毛。载不动,媒体的小船说翻说翻。只看文章马伊琍的家庭纠纷,《南都娱乐周刊》得到信息,在微博预告“周一见”,引发网民猜测、指责、娱乐的狂欢;等不到周一,《腾讯娱乐》抢先发布偷拍图;周日晚,本应第二天面市的杂志印制完毕,内页被翻拍上网提前曝光;纸质版上市,真的成了明日黄花蝶也愁!都市报和民生新闻,皆因新媒体崛起而衰落,是有内在因果的。

    与公共性无关的报道,只要不反共性,也有存在的价值。但价值已经并继续急剧衰减,还残留多少价值,取决于“本媒体”的信源和受众,与“人人”是否有某种区隔。进一步说,它们与亲密新闻还有边缘重叠,因为衣食住行、性健寿娱、学劳保权,覆盖日常生活的很大部分,重叠处,是亲密新闻与其他报道的混合物。但亲密新闻的“铁核心”,那是极清晰的,哈林顿说它是“深度的、洞察世态的严肃新闻”,它必须由个案深掘广探,维护公共性,聚焦共同经验。这是王冠上的钻石,它提升整条产品线的档次。

    张大春分析《三国演义》,曹操说刘备是英雄,惊得刘掉筷子,适逢雷声大作,托言“畏雷”。张说:“吃饭打翻碗筷……是常人难免的生活细节,然而一旦进入书写,便成为独具意旨的典故。”刻画人物又推动情节,“这一副匙箸掉得自然有分量。”以突出事实的个案,为受众的共同经验重新聚焦,这样做亲密新闻自然有分量!仍说文章之事,独家爆料,你搞不过新媒体。引入公共生活呢?马伊琍之父通情达理:“大凡中国家庭发生这种事,只要夫妻感情在,都会用息事宁人、包容的方法处理,如果你们有更好的办法就请告诉我们。”有猜测这是公关文,公关也是正当职业,又不是嫖娼卖淫!记者写不出类似稿子该买块豆腐撞死。人家诉诸公共性,讲性的社会构建,依托“大凡中国家庭”的共同经验。记者有此意识,讲讲这类突出事实发生后,全球形形色色“包容的方法”。当事人会感谢你,公众会注意到你鹤立鸡群,满江湖转载你的报道。打翻碗筷不是“报不报”,而是“如何报”。《纽约时报》曾报道牧师和情妇被杀,记者不解,问为何用那么多版面?奥克斯傲慢地说:“当《每日新闻》刊登它时,它只是性;当我们刊登它时,它就是社会学。”我想记者仍不解:什么是社会学?奥克斯猛挥手,不耐烦:就是张大春讲的,就是张立伟讲的。

    (作者系四川省社科院新闻所二级研究员)

    责任编辑:冷  梅

    注释:

    ①马克·克雷默、温迪·考尔编:《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第82、280页。

    ②转引自杰克·哈特:《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46页。

    ③陈正荣:《电视第三次浪潮——解析“南京现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48页。

    ④张立伟:《构建意义:超越新闻传播的信息范式(下篇)》,《新闻战线》2017年第7期。

    ⑤赫伯特·西蒙:《人类活动中的理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4、35页。

    ⑥高长力:《讲好中国故事》,《广电时评》2016年第2期。

    ⑦徐泓编著:《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1、135页。

    ⑧《贫困村吃撑了,非贫困村却饿得不得了!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警惕扶贫干部滋生厌战懈怠情绪》,《半月谈》2018年第2期。

    ⑨转引自吴晓波:《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国企业2008~2018》,中信出版集团2017年版,第Ⅸ页。

    ⑩张立伟:《积极老龄化的传媒博弈——传统媒体如何“与子偕老”?》,《新闻记者》2013年第2期。

    崔雪芹:《后小康社会如何走:向生活质量进军——访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何传启》,《中国科学报》2017年10月20日。

    童星:《现代性的图景——多维视野与多重透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盖伊·特立斯:《王国与权力:撼动世界的〈纽约时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43页。

    张大春:《小说稗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8页。

    同,第422页。

亲密新闻:“两个一百年”的百姓体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