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二十七

脊梁

● 刘 杰 《 新闻战线 》(

    摘要:做好“脊梁”报道,记者要有脊梁意识、脊梁气质。脊梁是主干、意志、中坚的综合表现。记者要以执著、热爱新闻事业打头,以知识、钻研报道业务奠基,以勇敢、担当负责精神挺立,才能做出“顶天立地”的新闻,不辜负自己的使命。

    关键词:脊梁意识     担当精神     “顶天立地”

    脊梁,为人身体的主干之所在。如屋之有脊,故名。因此,凡为主导者,大都被喻为脊梁。如比喻人的意志、胆量和节操,即要挺起脊梁,有点血性,不做没骨头的事。徐悲鸿有句名言曰:“学问和骨气比什么都重要。”这骨气与脊梁为一回事。脊梁还比喻国家、民族或团队中起中坚作用的人,如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所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就是中国的脊梁。著有《中国脊梁》的王立群认为,鲁迅对“中国脊梁”的表述无疑是比较正确的,概括起来就是三个字:“有担当”。

    说到担当,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12日在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他还说过,是否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在建党85周年之际,央视推出八集大型纪录片《脊梁》,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关键时刻,默默奉献乃至献出生命的无数英烈的脊梁作用,其主题曲豪迈而有气度:“山有脊梁不塌方,虎有脊梁敢称王。人有脊梁腰杆硬,顶天立地响当当。”

    脊梁于人如此,于经济社会发展如此,于新闻报道亦如此。

    (一)

    工业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当代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在为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供工业消费品的同时,还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也是逐步消除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差别的前提条件。因此,工业也被比喻为国民经济的脊梁,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省也莫不如是。十多年前,我们在报道安徽注重发展工业时,曾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工业之于经济的主导作用,在主标题上就用了“脊梁”二字,成为一篇“响当当”的重点报道。

    那是2003年,又一场淮河大水灾之后不久,也是在遭受非典重创之后不久,安徽那年上半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仍增长9.5%,财政收入增长30.69%,为当时近6年来的最高增幅。在总结分析这一成绩时,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十分感慨地说:“当前安徽经济的活力,就在于全力锻造工业化这一发展脊梁。”这句话让我们如醍醐灌顶,分外刺激着大脑神经,激发了采写热情,后来通讯标题就受他那句话影响,拟为《安徽:工业化锻造发展脊梁》,大大方方地摆上了当年人民日报9月22日头条。

    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的工业化成就也许算不了什么,但与自己相比,那真是前所未有的大变化。在其他头条故事中,我也多次讲过,安徽不光是农业大省,过去还因为准备打仗,国家很多工业没有往安徽摆,造成安徽工业先天不足。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安徽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工业化不足的痛楚,一直处于全国各省经济总量排位过低的尴尬地位,让安徽人始终抬不起头来。如何发展工业,尽快缩短与全国发达地区的距离,是安徽几代决策者智慧和毅力的一再体现。到2014年,安徽获得中国最幸福的省份殊荣,2015年正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快速发展阶段,被列为中国首个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安徽已不再是“泛长三角”,也不要老是拿热脸去蹭长三角的冷屁股,经过多年打拼,终于改写为“共同构成长三角城市群”,成为长三角最紧密部分,这种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巨大变化,更凸显出安徽过去为之付出的奋斗多么弥足珍贵。

    上世纪80年代,安徽提出并投入巨大精力响应浦东开发,那是他们意识到安徽开放度太低,发展机遇不能一再错过。作为资源大省,财力不足、百姓不富,审视本省发展实际,比较沿海发达地区,安徽决策层认识到,不仅外向度低,城镇化、工业化也低,这些都是重要制约因素。“三低”中,工业“腿短”是最大弱项,必须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提高经济外向度,才能使安徽走出“锅底”,跃出“锅沿”,跻身全国发展先进行列。一句话,安徽要崛起,就得解“三低”症结,挺工业脊梁!

    但是,在安徽,工业脊梁不是说挺就能挺起来的。那是从认识不足到积极争取,从边缘化到挤上改革快车,再到借江出海,才慢慢铸造而成的。没有实力硬不起腰杆,没有积累也挺不起脊梁。安徽针对外向度、区域城镇化过低之现状,实行多管齐下,多力并举,取得了较好成就,当然也成了记者报道的重点,结果都上了人民日报头条。

    (二)

    先说说外向带动。那年非典袭来,全国打响抗击非典战役,安徽省委、省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立即采取果断措施,组织起两套班子、两班人马,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中又以外向带动为主。在全省外贸工作会议上,安徽提出充分发挥紧邻长三角经济圈的地缘优势(此处用词为“紧邻长三角经济圈”,有时也说“泛长三角经济圈”、“融入长三角”等等,后来才是“构成长三角经济圈”),实施外向带动战略。省外贸部门加强宏观指导,跟踪落实已审批的项目资金,提高新项目质量,对口联系重点出口企业和大宗商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网上外贸厅”,实行新的对外贸易方式,仅省技术进出口公司每天网上成交就达上百万美元以上。

    经过多方采访,我很快写出消息《安徽抓紧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见2003年6月15日人民日报头条),标题和文字看上去虽不怎么新奇,但报道对安徽的鼓舞却显而易见。

    在此条消息导语中,我引用了砀山利用水果资源大县优势,促使县罐头厂与省技术进出口公司“联姻”,焕发生机,不断接到对外订单,一边防非典,一边加班生产出口西班牙、中东市场热销的大批量芦笋、黄桃、蘑菇罐头产品。然后说到安徽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促进招商引资,前四个月全省累计进出口额18.4亿美元,同比增长56.9%,实际利用外资1.9亿多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增长82.3%,给全省经济发展注入巨大活力。在消息结尾处,我还兴奋地写道:全省100多个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已经或正在成为政策高地、投资洼地和产业基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用电量、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使报道更具说服力。

    这是在非典大背景下经历了又一场淮河大洪水之后安徽取得的骄人成绩。那时,全国经济因为非典突然来袭受到重挫,安徽更是雪上加霜。在投资和消费拉动不足的情况下,出口拉动尤为重要。为了促进全省经济迅速回暖,安徽外向带动战略全面发力,上上下下齐动员,方方面面共奋斗,记者也是紧跟其后,跑外贸,下基层,到现场,抓典型,及时采写稿件,争取最佳时间最好版面最美位置,所以说,头条来之不易,是安徽干出来的,也是记者争取来的。

    (三)

    另一个头条是区域协作推进工业化进程的稿件,题目为《安徽加强区域协作推动工业化进程》(见2003年5月4日人民日报)。这篇稿件下了很大气力,也很动了一番脑筋,见报时编辑部还特地加了“编辑点评”。之所以说下了很大力气,动了一番脑筋,是因为思想上沉淀了一段时间,报道上也从战略角度考虑,切实谋划,细加琢磨,最后才形成了重点报道,因而得到了编辑部浓墨重彩的“点评”。

    先说说消息中“区域协作”即区域经济角度的来历。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几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占了全省总量百分之六七十的数据,从地理上看,这三个城市呈三角形态,是不可多得的经济“金三角”。要知道,在发展城市经济和工业经济上,安徽不可能全面用力,皖北和江淮丘陵地带,别说发展工业了,有些地方不旱就涝,长年要跟自然灾害作斗争,既没实力,也没能力去发展城市经济和工业经济。

    从经济学角度说,走区域经济之路是一大捷径,集中精力发展充满优势的安徽“金三角”地域经济,带动全省经济大发展,这应该是安徽最有智慧的选择。我把这一想法与时任省长王金山交流,他非常赞成做安徽三角经济带文章,还风趣地说,这几个沿江城市和“借江出海”的合肥确是安徽经济发展“金三角”,拨亮“金三角”一盏灯,激活江淮经济一大片。高明的领导总是能够与记者互动。不论任省长,还是后来任省委书记,王金山与我们在重大报道上都有很好的交流互动,每次都让记者很有收获,找到很好的报道选题。

    这一次也是。这正说明安徽省委、省政府决策层在思索、在行动作,在朝区域经济上发力。我们找有关部门进行调研采访,扎扎实实算了几笔账,更证明安徽“金三角”有极高的含金量。新闻消息也就格外提神来劲,导语一上来就说:“以占14%的人口,创造出去年全省财政收入增长部分中60%以上的份额,今年一季度又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0%——安徽省合肥市及沿长江的芜湖、马鞍山、铜陵市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经济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在全省形成令人欣喜的‘金三角’经济现象,为安徽省抓住发展机遇,融入生机勃勃的长三角洲经济圈,推进全省工业化进程,起到了显著拉动作用。”

    接下来,整篇消息写得相当灵动,全是些新鲜活泼的材料,比如,“在不久前召开的安徽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要求上述4市通力合作,构筑起安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新高地。”比如,“省长日前深入调研后指出,合肥及芜湖、马鞍山、铜陵有很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四市三角,沿江通海,与以上海为龙头的苏浙沪‘长三角’经济圈紧密相连,拨亮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金三角’一盏灯,就能点亮江淮经济一大片,加快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

    消息最后为稿件需要,也为安徽更大发展考虑,又特别点到:“最近,安徽省委、省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金三角’共同利益为突破口,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围绕建立国内外重要的制造加工工业基地,着眼于产业关联,深化产业分工,增强产业互补,实现区域联合重组,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骨干和中坚。同时在市场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和优惠政策共建共享方面加大合作协调力度,培育更多与‘长三角’相融合的对接点,为推进安徽工业化进程发挥更大作用。”这段报道上的“豹尾”,恰恰为以后更具分量的头条通讯报道作了铺垫,留下颇有启示作用的话题。

    诸君有所不知,为了搞好经济报道,我曾在职读经济学研究生学位,对区域经济有所钻研,所以在进行安徽加强区域协作,推动工业化进程的报道中,知道该怎么谋划报道的侧重点,也能够与相关部门进行深层探讨。理论上吃得透,数据上说得清,新闻事实上又厚重,所以这一篇千字消息拿捏得挺有质地感,也挺有可读性。

    见报时“编辑点评”:“安徽省委、省政府从省情实际出发,科学审视、发掘区域比较优势,加快长江沿线中心城市开发,以安徽的‘金三角’为龙头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推动全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在贯彻十六大精神中,他们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抓住招商引资的关键环节,重点发展‘金三角’工业园区经济和城市经济,通过跨区域联合重组、协调整合等措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筑起全省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新高地。”

    灯越拨越明,理越说越清。也许安徽在做时并没有想到“金三角”这一说法,但记者想到了,记者采写中往往会调动形象思维,让新闻报道更为生动可感,在与省领导交流中,相互提升了思想,碰撞出火花,才有了“拨亮‘金三角’一盏灯,激活江淮经济一大片”区域协作的发展思路,从而有了新闻消息难得的肩题。记者必须具备与采访对象互动提高的本事。

    安徽以自身经济“金三角”融入全国长三角,进而带动江淮工业经济大发展,路子对头,成效在后来的发展中更加凸显。十年后,安徽采取对口扶持办法,让经济优势明显增强的上述4市,分别对口支持本省淮河以北的几个农业大市,合肥对口阜阳,马鞍山对口宿州,芜湖对口亳州,省直及铜陵对口其他县市,分别共建经济开发区,实行产业转移,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对带动皖北经济崛起,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借力撬动作用。

    (四)

    作为驻地记者,我一直认为要与地方血脉相连,同频共振,把自己融入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中。特别是作为安徽人,一直以安徽之荣为荣,以安徽之忧为忧,所有的报道都想着为安徽发展鼓与呼,急切地想着安徽尽快发展壮大起来。这不是什么狭隘的地方主义,以小见大,安徽的成功探索,同样对全国有着重要引导性。

    记者要做战略家。不能因为驻地而局限了视野,要在“井底”望“苍穹”,跳出驻地想全国。古人云,不谋一域,不足以谋全局。把一域的报道做深做透,就会对全局有大的借鉴,有大的影响和推动。安徽针对经济发展面临的“三低”症结,分别在提升外向度和发展区域城镇协作上发力,同时注重工业化发展,对全省经济有着巨大推进和引领。我们对此一直有着深切感受,也有着报道战略上的重要谋划。外向带动和区域协作发展两篇消息虽然都上了头条,但总觉得还不到位,于是我们进一步揣摩,专门针对安徽注重工业化带动,以更大篇幅加大报道力度。我们觉得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在所有的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经济发展的脊梁,一定要让经济脊梁挺起来。安徽尤应如此!

    说实话,这“脊梁”二字也是记者在实际采访中积淀琢磨出来的。我们时常在想,安徽农业基础做得不可谓不扎实,特色农业、科教兴农、专业化组织等等都非常值得说道。但重农轻工轻商几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安徽经济一直起不来,财力上不去,该做的事做不好,老百姓年年拼搏年年穷,城市建设、公路交通都落人后,欠账太多。问题出在哪里?就在于工业不发达。

    安徽不缺人才资源,全国教育大省,上百所大学,几千所研究机构,部属实验室上百个,省级以上的实验室有五六百家;安徽也不缺改革创新精神,以小岗村“大包干”为起源的中国改革,是安徽人率先挺起了中国改革创新的脊梁;安徽人不怕吃苦,也有经商办实体的头脑,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亦儒亦商,辛勤耕耘,赢得了“徽骆驼”的美誉。关键是要挣脱过去计划经济束缚,挣脱思想禁锢,增强改革开放新时代市场经济新理念,认清自身存在的薄弱点在哪儿,对症下药,补上工业“短板”,挺起工业化“脊梁”,成就经济“巨人”。

    在采写“安徽锻造工业化脊梁”一稿时,我们力求用令人兴叹的历史背景,烘托此稿的厚重感。我们梳理了安徽近年在工业发展上的觉醒和努力,从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到借江出海、抢占先机,通过一次次思想大讨论,一次次对机遇和挑战的解析,说明安徽人看准了工业腿短是致命之痛。安徽要崛起,就得让工业强起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提高外向度。为此,安徽又一次开展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优化环境、加快发展”大讨论,注重在环境优化上下工夫,点燃工业化发展的“内燃机”。

    通讯写到繁昌县曾经较早兴办国有“五小”企业,乡镇企业,两次掀起兴工热潮,一度繁荣昌盛,但由于机制不活,效益低下,随后又处于低迷状态。在此次思想大解放中,他们重点抓好企业改革改制,激活了工业企业,率先完成改制的16户工业企业成了县里利税大户,使繁昌重新回到了发展快车道。还有大别山区霍山县,通过实施工业富县战略,从“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木电乡”的资源大县,一跃而为产业大县,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5%,工业对县财政贡献率超过60%,全县财力和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由革命老区山区贫困县变成远近闻名的工业强县。宣城宁国市也是,由于紧抓工业不放松,给企业放权,对大山收紧,把山区优势与工业紧密结合,很快进入首批“全国百强县”行列。

    重工意识强化以后,就是如何尽快让工业化“高大上”起来。在锻造工业化脊梁中,安徽从两个方面进行强化,一是抓技改上水平,抓创新育“小龙”,另外一点是优化发展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安徽原有工业基础就弱,弱而又老,让一些企业患上“老年综合征”。“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本”,安徽从抓技改入手,给企业注入创新活力,让国字号大企业焕发生机;同时,安徽“抓大”不忘“活小”,对占企业总量99%的中小企业,实施“强专、扩精、优特、拓新”战略,培育壮大工业“小龙”。要推进工业化,没有好的发展环境和服务,那也是不可想象的事。

    古话说:“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安徽首先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一下废止取消了两千多项,修改了几百项,为企业发展“畅路提速”。行政审批事项多,是发展工业最大的痛,直到2016年国务院还召开专门会议,强调加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力度,强化“放管服”落实,可见那时安徽发展工业决心有多大。各地还成立了投诉中心和外企服务办公室,确保工业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安徽还做出重大决策,鼓励大企业整体招商和股权招商,以各种形式同国内外大企业展开技术、管理和资金上的合作,尽快形成工业化发展“大脊梁”。

    (五)

    发展要抓脊梁,做好“脊梁”报道,记者也要有脊梁意识,脊梁气质。脊梁是主干、意志、中坚的综合表现。对记者而言,就是要以执著、热爱新闻事业打头,以知识、钻研报道业务奠基,以勇敢、担当负责精神挺立,才能引领社会潮流,抓住报道主干,不屈不挠地力挺发展大方向。新闻事业看起来风光,干起来辛苦,一辈子干新闻更是对意志的重大考验,没有点奉献、吃苦、顽强精神,那真是不可想象的事;新闻同样也是知识聚集,富有挑战性的行当,不注重读书,不注意积累,不加以钻研,就很难做好新闻报道;新闻事业更需要勇敢担当,不人云亦云,不随风逐流,做有远见卓识的报道,就必须具有前瞻力,有点敢为人先的胆量。

    “山有脊梁不塌方,虎有脊梁敢称王。人有脊梁腰杆硬,顶天立地响当当。”吟唱着建党85周年大型纪录片《脊梁》的主题曲,心里也在想着新闻上应该借鉴的“顶天立地”的意义。其实,要做好党的新闻事业,要把党报新闻做到家,做出影响力来,还真要有点“顶天立地”的意识才行。在说过记者的修养气质之后,这里想重点再说说怎么做好“顶天立地”新闻的话题。党报记者唯有做出“顶天立地”的新闻,才能不辜负自己的使命。那么什么样的新闻才称得上“顶天立地”呢?

    “顶天”就是要上接中央精神。党的新闻工作者不读懂读通党的大政方针,不读懂读通党和国家的发展谋略,不读懂读通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就谈不上“顶天”,谈不上接到了“天线”,那就是个不知天象气候的糊涂人,起码是心不明、眼不亮。心里没有一本账,眼睛看不清大方向的人怎么能做好党的新闻事业呢?所以,“顶天”很重要,要做好新闻事业先要做个明白型记者,把方向弄清亮了再去追求新闻上的成就。

    其次是“立地”,记者不能提着头发把自己吊在半空中,而是要当安泰俄斯,脚踩在大地上做新闻,从生活中汲取新闻素材,汲取个人成长的营养。新闻在实际生活中,在工作进程里,在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大地上。心明眼亮又脚踏实地的记者,才能做出“顶天立地”的大新闻,才有做不完的好新闻。中国共产党几十年前仆后继,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安徽以工业化铸造发展脊梁,坚持不懈,日渐尝到发展甜头;记者以执著、热爱,知识、钻研,勇敢、担当挺起新闻脊梁,孜孜以求,必定写出“响当当”的新闻作品,创造新闻事业上“顶天立地”的辉煌。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杨芳秀

脊梁
融媒体时代如何做好典型宣传
以“逆时效”寻求新闻的厚度
以专业化听评促进质量的提升
提升党报要闻版的“颜值”
地方党报如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