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二十三

“湖光照破万年愁”

● 刘 杰 《 新闻战线 》(

    摘要:记者必须是理论研究者,许多理论还要关注在前,研判在前;记者必须多往基层跑,多到田间地头去,多下到百姓群众间,去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苦乐与喜愁。写好新闻报道,最重要的是投入真情,带着感情,点燃激情,没有执著的热爱和情感,就做不出好的新闻报道。

    关键词:头版头条     理论研究     投入真情

    (一)

    标题所引用的诗句,是陈毅元帅当年东进途次安徽宣城诗作中的一句。宣城何地?公元495年,新任太守谢朓为官的地方,安徽皖东南的风水宝地是也。谢朓当年留下许多诗篇在此,故后人又称其“谢宣城”。许多文人骚客慕名而来,唐代为最,李白就曾7次来此,唱和多首,其《独坐敬亭山》传唱久矣,凡至宣城文人,莫不张口就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据说,自唐至清,有300多位诗人来此,留下诗篇上千首。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5月初,陈毅元帅率部东进,途经宣城,即兴吟成《由宣城泛湖东下》七绝一首:“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恰是元帅“照破万年愁”的夙愿,让我想到了几篇有关宣城的头条故事,且看报道所说的愁在何处,又何以解忧的?

    陈毅元帅是军人,又是诗人。抗日战争时期,陈毅元帅率部属几十人东进领导苏北抗日战争,后任新四军军长。也就是在从江西赴苏北时,途经宣城,泛舟南湖,联想李谢,诗兴大发,故作此诗。元帅不像李谢即景唱和,而是胸中激荡着冲天豪情,更有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元帅似乎看到,新中国正如冉冉红日就要从东方升起,霞光照耀河山的万千气象必将到来,人民就要与“万年愁”的日子永远告别。元帅壮怀激烈,相信李谢诗魂今犹在,风光明媚在当头,定会有更多诗篇传世。于是为着普天下百姓幸福安康,元帅借景抒情,呼唤绮丽湖光早日照破“万年愁”。

    然而,真正照破“万年愁”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东方红”,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推行的“大包干”,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硬道理”,更是今天“两个百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我所记忆的是,老百姓真正不为吃穿犯愁是从农村家庭联产责任制开始的,过上富裕日子是从改革开放起步的。农村“大包干”后,老百姓分田到户,责任到户,“上缴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人有劲,地增产,才算正儿八经过上了初步充裕的生活。那几年我在新闻报道中没少采写老百姓的喜与乐。然而过了不久,我注意到,老百姓又有了新愁在心头。以前愁着搬去头上“三座大山”,接着愁吃饱肚子,后来愁的是“粮食多了卖不掉,农产品多了不好销”。虽然愁与愁的滋味不同,但每样愁都挺堵心的。记者要关心百姓冷暖,也要心系群众喜忧,总要想法儿寻求新出路,除却愁云见“湖光”。那一年,我就念着百姓的愁和忧,写了篇《今日谈》,题目就是《为啥丰收还发愁?》(见2006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文字不长,却真真切切透着重重的“愁”滋味:“秋收时节,没有比丰收更让农民高兴的了。但在江南一个生姜生产大县,丰收的农民面对丰收的生姜却笑不起来。为啥?去年生姜四元多一公斤还抢手,今年一公斤一元还销不掉。生姜不叫‘丰收’,只能叫‘丰产’,丰产不丰收,农民能笑起来吗?”显然,姜农愁的是丰产成了空欢喜,与将军诗中的“万年愁”大不同,那时愁的是饥寒,现在愁的是挣钱。

    党和政府是为群众谋福利的,党的新闻记者也必须愁着农民的愁,忧着百姓的忧,用双脚和手中的笔去为百姓寻找能够“照破”愁云的“湖光”。我在《今日谈》中明明白白地提出:“农民增收是大事。要增收就要靠市场。但对农民而言,走进市场,不仅要有一个过程,而且需要政府的组织和帮助。对政府来说,驾驭市场也有一个过程,也有一定难处,但毕竟比农民要方便得多。如何让农民‘丰产又丰收’,需要政府多帮忙。”

    其实,在地处皖东南的宣城早已注意到了百姓的忧愁,更注意到了自身的优势,还探索走出了很有成效的路子。记者为此专门采写了一篇很有分量的稿子,上了人民日报头条,题目是《宣城:“龙头”昂起促增收》,此稿比《为啥丰收还发愁?》早了三个年头。在宣城,3年前就开始注意到解民愁了。可见地方政府对百姓的感情之深,也可见记者对百姓增收的真切关注,时刻紧密联系群众的党和政府及党报记者,心与百姓共忧愁。

    (二)

    我对宣城有着特殊的情感。我的大学——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就在那里麻姑山下的安徽劳动大学读的。叶家湾,是她的通讯地址。后来大学回归大城市,但宣城、麻姑山、叶家湾、“劳大”几个刻骨铭心的字眼,却一直留在我们那一届大学生心中。改革开放后,宣城成为省辖市,各项事业发展很有创造性,成了全省的榜样,在农民增收方面更是走在了前头,因而成了记者一再追逐的点。

    宣城是如何破解农民增收难题的呢?通讯中,我先用了一个鲜活的事例:“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南山办事处农民周新生腿有残疾,今年没出远门,靠养鸭8个多月赚了1.7万多元,到年底还可再赚几千元。”鸭多、肥多、粮多、稻子堆满仓,周新生乐哈哈地对记者说:“多亏了太阳禽业公司这个‘龙头’供鸭苗、供饲料、保防疫、保收购,我家养鸭增收才有了保障。要不然,今年非典加旱灾,收入可真难有指望。”

    农民一番话,道出了愁,说出了喜,也点出了报道的主题,那就是政府以“龙头”带动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好路子。报道以故事为主线,先是把宣城的优势尽兴显摆,而炫耀中也有隐忧:这里特有的江南山区小气候,孕育了大量优质粮油棉,更孕育了丰富的特色农产品,有市场叫好的优质杂交稻和“双低”油菜,还有上海人喜欢的宁国山核桃,杭州人爱吃的宣州小香菇,日本人爱用的广德竹木家具,泾县宣纸、绩溪蚕丝、旌德苎麻等,都是国内外市场的抢手货。只是因为“宝贝藏在深山里”,农民守着金碗过不上富日子。

    可贵的是,宣城市委、市政府关注到了山区农民的愁,为政者在思考“山区农民增收之路在哪里”?且着手竭力解民忧,化民愁,努力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经过深入调研,市里确立了保证优质粮油生产、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培育龙头企业、增加农民收入,也就是说,宣城把突破口选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着重将“多”的做优,“优”的做大,让百姓从此不再愁。

    带着如此浓厚的情感,我在宣城的采访中,投入了格外多的精力和时间,几乎跑遍了宣城市每一个县市区,跑遍了他们所能提供的每一个典型,一心要写出最有分量的新闻报道,把政府为百姓增收致富的政绩宣传好。宣城的探索首先是调整结构建基地。通过调整区域特色农产品布局,逐步建立起200多万亩优质粳稻和优质油菜基地,300多万亩山区笋、竹两用基地,以及山核桃、茶叶、蚕桑、苎麻生产基地,组织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路径是“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拓市场。”

    在建设规模基地的基础上,宣城市重点抓好“强龙建设工程”,对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龙头”,实施“引导、服务、激励”策略,落实招商引龙头、改革育龙头、政策扶龙头的一系列举措,引导龙头企业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市里在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还强调发展农民中介组织,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对获得省、市、县级龙头企业及农村致富带头人称号的集体和个人,特别是种粮和养殖大户,宣城市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表彰奖励活动,召开现场观摩会,在县市区之间开展竞赛,培育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带头人和龙头企业,成了农民进入市场的引领者。

    在那里我看到,非典期间,为了支持农户养殖,五星集团坚持收购,自身承担了500多万元的损失,政府为此多次到企业帮扶,鼓励五星集团顶住压力,和农户一起抵抗风险。结果非典之后市场反弹,五星集团很快补回了损失,还因此积蓄了生产能力而得到更快发展。采访时,总裁一再感谢党委、政府有眼力有魅力,帮扶龙头不松劲,最终帮助了老百姓。还有和威集团,年轻的总裁在市场里摸爬滚打18年,当初与农户是散打式结合,你养我收,结果农民养得不少赚得不多,公司也落下不少死账坏账。后来县里帮助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公司负责种鸡、饲料、防疫和成鸡收购,农民只管养鸡中间环节,信用至上,风险共担,结果5000多户农民逐步迈上富裕路,公司更得到了长足发展。像这样的例子,在宣城市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鲜活的事例大都写进了头条通讯之中,使“龙头”昂起促增收的报道如“舞龙”般鲜活灵动。

    舞龙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每逢喜庆节日,人们要表达心中的喜庆,都会展现这一民间技艺。舞龙时,龙头随绣球而动,龙身龙尾亦随之翻飞腾挪,或扭,或挥,或仰,或跪,或跳,或摇,伴以锣鼓敲打,时激越,时舒缓,时铿锵,时柔和,极具引人入胜的旋律之美。宣城把企业带动,比喻为“龙头”昂起,真是再形象不过了。那绣球恐怕就是市场需求的信息,引领着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使龙头、龙身、龙尾协调舞动,靠着市场和政府两只手,舞动企业整条龙,带动农民做好增收大文章。这同样给新闻报道以很好启发,要增强可读性,必须要像农民讲故事一样,以形象比喻作引子,围绕“龙头”说开去,把道理寓于新闻事实之中,让读者在阅读中受到知识的熏陶和启迪。

    要知道,农民增收是大事,也是永恒主题。就现在而言,同样需要用心去解析。一招一式只能解决一时,而更长远之计要不断拿出更高水平的招数。就在宣城抓“龙头”带动、促农民增收的那几年里,我不仅关注着宣城的做法,也关注着安徽和全国农民的渴求。特别是在写作了《为啥丰收还发愁?》之后,对农民增收就有了更深层次的忧心。

    在农村,“大包干”解温饱也只稍稍好了几年,之后就是农产品方面太多的“多来多来少来少”所演绎的令人心酸的曲儿,哪一首曲儿里都含着个“愁”,哪一年里都会遇到不是欢乐就是忧。就是到了2017年,市场经济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农业结构性矛盾依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我看到央视解析黑龙江一玉米大户大丰收,却亏得睁不开眼,抬不起头,因为市场价格每斤五角钱,成本倒要六角多。而2007年起政府执行的收购每斤7角钱保护价也因玉米过剩刚取消,信息不对称让他们有苦没处说。正因为如此,记者在过去几十年中为着农民的忧与愁,不知费了多少心思在奔波求索,希望得到更多更好的新闻引领,给百姓尽点舆论引导的作用,以求让辛辛苦苦的农民,多一些“湖光照破万年愁”的欣喜。

    (三)

    一直以来,安徽各地为“三农”事业作了许许多多探索,记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写在新闻里。那时候,我和何聪一起就曾采写了安徽名优农产品入沪进京闯超市的新闻,报道安徽在上海开展优质农产品交易活动,在杭州、南京、北京、广州组织同类展销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产销直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帮助农民勇闯大码头,挺进大市场,靠“精装远销”多些利好少些愁。

    然而,组织大型展销活动什么的,只能是政府能做的产销两地互动的大动作,而真正要形成长久管用的组织形式,为农民和市场架起“永久牌”的现代农业桥梁,还要靠地方政府做更多更有效的组织引导。不久,我了解到宣城又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头。他们开始让农民自己组织起来,以专业化组织各显其能,各展其长,更广泛地拓展了农民通向大市场的增收之路。

    专业化离不开规模化,没有一定的规模,就不能有专业化组织的用武之地。规模化,首先是达到一定的量,其次是达到一定的标准。在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今天,宣城人民要走好增收新路子,也在深入探究规模化和专业合作化组织之道了。市委、市政府领导明白,建立在规模产业化基础上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和市场之间的重要桥梁,也是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现代农业的重要平台,农民要致富增收,必须要着力做好规模化和专业化合作组织工作。“农合”不但组织农民闯市场,拓宽增收渠道,还提高了农产品抗风险能力。这种专业化合作组织比“龙头”企业有着更广泛的功能和作用,不单有着“龙头”企业的扶持带动作用,而且还会引导农民加入合作社,参与经营和分红,共同开拓致富路。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行业协会,还能做好政府所不能做或做不好的事,更加能够彰显市场手段的奇妙作用。在了解了宣城专业合作组织所发挥的能量之后,我同样悉心采访,沉下去研究,最后形成头条消息《宣城专业合作组织各显其能》,成为2007年4月21日的又一力作。

    从“龙头”昂起促增收,到专业合作组织各显其能,在解决农民稳定增收问题上,只能算是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探索。为解此愁,地方党委政府花费了许多心血,记者捕捉新闻采写稿件也花费了许多心血,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千方百计为农民着想,让农民尽快跟上全国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在这方面多年费时费心,是工作,是职责,更重要的还是对农民的情感,想想农民辛苦一年,如果因为农产品卖不掉,烂了,毁了,扔了,不光换不回钱,还把一年的汗水和希望变成了泡影,那应该是多么劳神伤心!在这方面,党委政府替他们着想,帮点儿忙,赚点儿钱,老百姓快乐,党和政府就会得到老百姓的信任拥护,社会就会更加安定和谐。新闻报道做些引导传播,“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欢乐着人民的欢乐”,自是媒体人职责所在。

    从市场规律来看,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市场运行中的不健全,经济主体的不完备,政府服务监管不到位等等因素,再加上农业靠天收现状没有根本改变,都会给农村经营主体带来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市场发育和农民收入,所以关于愁的话题就是个相对永恒的话题。也许一时解决了,但过不久还会再来一次。老天有阴晴雨雪,大地会遇到干旱水灾,农产品有多少丰歉优劣,市场就会有多少高扬狂跌,所以农民增收面临着诸多不可预知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愁是常态。市场就是在不断化解愁绪中走向成熟的。如何化解愁?其中有大学问,需要多方认真研究。新闻记者必须是理论研究者,许多理论还要关注在前,研判在前。比如农民增收和市场运行问题,要报道得好,报道得透,就得成为市场理论的专家。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去做好应有的宣传鼓动。首要一点是学习和掌握市场经济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每年一个一号文件无疑就是最好的理论方向标。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2017年一号文件围绕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又使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组合拳,新闻工作者先学一步,深思一点,对搞好新时期农村报道,肯定会大有裨益。其次是,记者必须多往基层跑,多到田间地头去,多下到百姓群众间,去听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苦乐与喜愁。有人说,农村报道没什么搞头,我觉得那是一种偏见。记者要做好一方面新闻报道,最重要的是要投入真情,带着感情,点燃激情,没有执著的热爱和情感,什么方面的新闻报道也搞不好。所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跑农村最多,写农村稿子最多,得到基层干群的赞誉也最多。只有忧百姓之忧而忧,乐百姓之乐而乐,愁百姓之愁而愁,用灵敏的新闻触角,去探寻化民忧、使民乐、解民愁的好新闻,才能多发现一些“湖光照破万年愁”的好风景。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祝晓虎

“湖光照破万年愁”
3亿+,美丽的“红蜡烛”感动全国
把握好工作报道的时度效
重大主题报道的表达创新
为人民抒怀,做新闻大片
在“活”“实”“准”中找寻引导力
文风,改“官腔”,也要防“网腔”
报纸编辑当向“研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