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为碎片化阅读做一点辩护

● 王绍培 《 新闻战线 》(

    现在阅读的碎片化,或者说碎片化阅读,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最近跟一个在房地产企业就职的年轻朋友闲聊,他说身边的同事,一年读两本书的几乎没有,一年读完一本书的有没有?他不大肯定地说,也许应该有吧。他说的读书,显然是指读一些长篇大论的纸质文本。听了他的描述,我们或许对中国人的“阅读状况”更加悲观了。其实大可不必。因为他所谓的“读书”跟“阅读”有所不同,“读书”重在书,“阅读”重在读。阅读可以读那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所以,不读书的人未必不阅读,阅读的人不一定要读书,这个一定要搞清楚。

    以书本作为阅读对象来统计中国人的阅读情况,确实不大乐观,据说中国国民的平均阅读量大概在年均五本左右,我觉得很可能没有这么多,跟以色列这样的国家年均几十本相比,差距确实很大。但如果我们以时间作为阅读的统计单位,我估计中国人跟以色列人的差距可能就没有那么大了。尤其是手机这种移动客户端出现之后,又尤其是微信出现之后,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阅读。很多人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不少,其中用于阅读的时间也是相当可观的。

    据我观察,我身边的朋友,读书读得少的,读朋友圈里面转发的文章未必少,甚至一天阅读或者浏览几十篇文章的也大有人在。当你说某个朋友不读书时,这个朋友的阅读可能比很多人要勤奋。把他或者她读的帖子结集起来成书,跟以色列人相比不一定逊色,甚至比他们更多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对于这样的读者,唯一可以挑剔的地方或者就在于:阅读的碎片化。不少人一说起来阅读的碎片化,就很自然地语带贬义。好像阅读的碎片化就一定不好,一定有违阅读的经典教义。这里,我倒是想先为碎片化阅读做一点辩护。

    有些辩护理由是很容易想到的。比如,阅读的碎片化很适合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现代人在工作之余,剩下来的时间多半都是一些碎片。因此,利用碎片的时间来阅读就是一种“新常态”,值得肯定并鼓励。又比如,现代人已经练就了一种在不同议题、不同焦点、不同频道之间随时自由切换的能力,不一定要把自己的注意力锁定在一个东西上面,在传统的意识中认为是碎片的,现代人则认为它们是不同的信息载体。再比如,现在是资讯爆炸的年代,很多资讯或者知识都是以碎片的形式出现的,如果没有碎片化的阅读能力,必然会跟日新月异的时代脱节,无法及时地、迅速地刷新自己的思想结构。还比如,移动客户端作为阅读的载体,不大适合长篇大论的文本,但短小精悍的文本却是非常相宜的……

    关键是,长篇大论的书本跟短小精悍的文章其实各有千秋。如果说,书本的优势在系统性、终极性、全面性,那么,文章的长处则可能在新异性、及时性、独创性。在科研方面,最新的成果往往是以论文的形式首先发表在期刊上。所以,真正能够检测一个人的科研能力的指标,倒是首先要看这个人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情况。把有创意的科研成果系统化、全面化、集大成化,那是后面的提升,在时间上终归是要滞后一些。

    有些学者甚至有某种“偏见”,他们看重“碎片”超过高头讲章。比如钱钟书先生就是一个例子,他说过,大厦倾覆,留下来有用的无非是那些“竹头木屑”。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生产“竹头木屑”呢?事实上,确实有些书直接就是“碎片”的集合,比如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比如,《论语》不也是碎片吗?王阳明的《传习录》也很碎。维特根斯坦、鲍德里亚都写过很多碎片化的文字……有些善于阅读的人也知道,一部大书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总是相对比较少的,很多不过是必要的废话或套话,大可略过不读。

    真正值得忧虑的不是文本的碎片化,而是我们缺乏整合碎片的能力,不能把顺手捡到篮子里的菜做成一桌丰盛的晚餐。整合碎片需要平台,需要工具,需要技巧,约言之,需要思想框架。有思想框架的读者可以把散兵游勇转化成集团军,把雪泥鸿爪转化为海誓山盟,把授人以鱼转化成授人以渔……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我们暂时打住。

    (转自2017年7月20日深圳特区报)

旗帜鲜明地反抄袭、反侵权
重提“看的人的责任”
为碎片化阅读做一点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