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纪录片的形式讲好我党历史上的人物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部分。党史题材纪录片的创新表达,应从全新、独特的视角选取开始,通过多途径挖掘全新历史材料,摒弃文献画面堆积的陈旧思路,创造风格化影像,并利用电视、视频网站、移动终端全媒体平台,实现立体传播。
在当代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已成新闻传媒行业的共识。讲好风雷激荡、跌宕起伏的中共党史故事,再现丰富、深刻的历史细节,解读曲折、坎坷的人物命运,使党史题材纪录片不仅生动鲜活,更具有良好的传播效应,这无疑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一个重要命题。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用好用活这些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雨花台是南京城南一座风景如画、传说如诗的山冈。1927年后,这里却沦为国民党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累累白骨堆积,令人扼腕叹息。然而,创作一部展示雨花英烈精神的纪录片并非易事,邓中夏、恽代英等著名烈士的事迹早已广为人知,缺乏题材新鲜度,已知的文献、文物资料又十分稀少。
所幸创作过程历经艰难,最终收获却颇为丰硕。2016年“七一”建党95周年之际,由中央党研室、中共江苏省委、江苏广电总台联合摄制的六集纪录片《致未来书》,登陆央视和江苏卫视,以独特的视角和风格,收获了来自业界和观众的好评。本人作为该片执行制片人,回顾创作团队的几点探索和心得,或许可为党史题材纪录片如何创新表达,带来些许启示。
突破性视角:找到题材的突破口,找到一个立得住的“题眼”
伴随着那个时代的大风大浪,革命者们辗转求索救亡图存之路,日渐明晰坚定的理想信仰,投身九死一生的革命,最终怀揣着未竟的心愿走向无悔牺牲。纪录片《致未来书》寻找到了一个立得住的、可以紧扣它来做文章“题眼”的,那就是“书”——烈士的遗书、遗言、日记、诗文、信件等。这些“书”真挚、动人、发自肺腑,或来自纪念馆的馆藏,或搜集自烈士成长、求学、革命之处,作为片中叙事的基本结构与载体,来开启、贯穿和终结每一段讲述,巧妙地避免了生平介绍式的平铺直叙,营造出独特的、令人难以忘怀的语境。
最终筛选进入片中的“书”,充满青春的憧憬,亲情的缠绵,信仰的热烈,梦想的燃烧——史砚芬烈士一手隽秀的小楷,对弟弟妹妹道:“我本不应当抛弃你们,但为着大我,不能不对你们忍心些,我相信你们在痛哭之余必能谅察我的苦衷而原谅我。今生就这样与你们作结了!”郭纲琳烈士对哥哥说:“我们可以抛弃一切,决不能失去比生命更伟大的政治贞操!敌人要枪杀我们的身体,这是无法抵抗的,但我们决不允许敌人枪杀我们的灵魂!”冷少农烈士对母亲说:“我是把我的孝移去孝顺大多数痛苦的人类,忠实地去为他们努力。这样的事情是一件最大而又最复杂的事情,非得把全身的力量贯注着,非得把生命贡献。”恽代英写给同志:“朋友们,我们吃尽苦中苦,而我们的后代则可以享到福中福,为了我们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邓中夏对组织说:“就是把邓中夏的骨头烧成灰,邓中夏还是共产党员。同志们,我快要到雨花台去了。你们继续努力奋斗吧!最后的胜利终是属于我们的!”
铁血柔情,跃然纸上,这些遗言、遗书、遗信中,有着生命的温度,历史的温度。年轻生命的牺牲永远令人哀伤,而最令人动容的,是这种牺牲舍弃了自我,不为一己,完全为着天下苍生、为未来世界的美好与光明,于是全片题眼“书”之前有一个限定:“致未来”。片名不是一个抽象的、假大空的“帽子”,而是真正足以统领全片的核心、灵魂。
党史题材纪录片不乏《旗帜》《信仰》等文献翔实、风格厚重的“通史式”佳作,但《致未来书》这样聚焦特定表现对象者,亦深具感染力和说服力。近几年呈现在荧屏上的,如《苦难辉煌》重点刻画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抗日战争兴起,中国共产党的两次历史性转变;《解放——人民的选择》仅仅着眼于解读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如何一步步选择了共产党所指引的道路,这些片子展开了不同视角的党史讲述。
新发现材料:在寻找上下工夫,挖掘尚未披露的史料、尘封多年的物件
《致未来书》六集总共涉及约50名烈士,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征集到和展示、并适合用于纪录片的其实少之又少。于是我们在史料、物件的寻找上投入了巨大的工作量。在遍及云贵川湖广苏浙沪等18个省份的拍摄地及俄罗斯、美国、德国、法国的有关档案馆和图书馆,挖掘到一些此前鲜有披露的烈士书信、手迹、档案,牵引出烈士生前许多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摄制组打开了编号“495-225-528”的卷宗,这份共产国际的珍贵档案属于中共早期领导人邓中夏。该档案并非第一次被国人查阅,但我们放大了其中的一些信息。关于履历表中“专业或职业”一栏,编导给出的描述是:“这一栏里用俄文工整地填着一个唯独那个时代才有的称谓——职业革命者”;档案中存有一张一家三口的合影,我们注意到背面有一行不易觉察的俄文,解读之下,这竟是邓中夏的妻子夏明写下的一句深情寄语——“只给无所畏惧的男人”。编导把这卷档案、这份履历表、这张照片和照片背面的话,用作《致未来书》其中一集的引子,一颗为共产主义理想战斗一生的灵魂,在亲人发自内心的赞誉之下,显得尤为崇高、感人。
在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摄制组从图书馆找到了一本1928年的毕业生纪念册。这是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有来自大洋彼岸的中国人打开它。一群高鼻深目的西方人中,戴着圆框眼镜,略显稚嫩的东方面孔便是施滉——中国留美学生中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曾任美共中国局第一任书记。这位历史学硕士毅然选择做一名“海归”,回国革命,最终献身党的事业。这是那个年代一名共产党人的人生轨迹,也是时代特征鲜明的革命逻辑。
此外,还有许包野、黄励、朱克靖等烈士当年在德、法、俄留学期间填写的登记表、志愿书、入党申请书、党团活动记录、书信、照片,甚至参加革命活动被逮捕的警察局名单,等等。
国内部分的,例如我们从《中国青年》杂志社,申请调出了从1923年创刊以来的所有《中国青年》合订刊,当年恽代英烈士以各种笔名在上面发表的论文和通讯达220多篇,让人们看到了一颗唤醒、鼓舞青年的拳拳之心;我们把冷少农烈士长达14页5000字的家书,和他生前十分珍爱的母亲手缝长衫放在一起,凸显出一名红色特工长期潜伏、面对家人误解却无法直言以告的忠贞与煎熬;我们在南京图书馆一册1933年陶行知主编的文集里,找到了女烈士郭凤韶生前的《十九年的计划》,计划中一年内读近300万字的书,写180封信和110篇文章,然而一个有志女青年的未来梦想却再也来不及实现。
与《致未来书》同一档期播出的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深刻再现中国共产党95年寻梦、筑梦之旅,也离不开片中所展示的大量历史档案,包括来自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的重要文献。多方寻找、挖掘和呈现珍贵的文物和档案,无疑能极大提升党史纪录片的文献价值和艺术品质。
风格化影像:在影像上出新意,营造有质感的意境,彰显信仰之美
影像资料的极度缺乏是《致未来书》面临的又一难题,寥寥无几的历史老照片,仅有的一段苏联摄影师拍摄的邓中夏在省港大罢工的视频,其他再无可以使用的历史影像。然而,文字的描述需要转化为画面和场景,更要营造出一种有质感的意境,让信仰之美、精神之美通过能够打动人心的镜头语言传达出来。
创作团队努力将《致未来书》的整体风格,打造得庄严、壮丽,画面带有历史感。特别是在隐喻与意蕴上下工夫。因此我们围绕每一集的主题词,给出能够象征“信仰”“担当”“使命”“为民”“生死”和“梦想”的意象镜头,或充满革命理想主义,或体现青春激荡、人生价值、浪漫情怀。比如空中飘落的红丝带、被风吹过的书页、打翻的墨水瓶、人去楼空后的壁钟钟摆、昏暗囚牢中的一灯如豆,等等。摄制组在南京、上海等地租借了甘熙故居、老门东、龙华警备司令部旧址等地,并且专门搭设影棚,精心布置监狱、牢房、法庭等场景。
另外我们要求所有的分集导演在外拍时,就要考虑到场景的可利用性,比如在烈士家乡借一座苍老的石桥、一个破败的码头、一方落雨的屋檐、一盏摇曳的马灯,拍一场离别戏,或者把老宅子的书房布置成一封家书的书写现场,拍一段内心独白。几个摄制组外拍时都带着长衫、毡帽、油灯、笔墨等一些随时可以“武装”起来的道具。事实证明这样出来的效果有时候比专业影棚或者外景基地拍出来的还要好,增强了纪录片的感染力。在贵州瓮安,冷少农烈士的家乡,编导跑遍整个县城,只为买几束菊花,献在烈士雕像前,那场烈士后人都到场的纪念活动,因为那些菊花而更生动;在福建厦门,许包野烈士工作过的地方,摄制组遭遇百年一遇的寒潮,摄影师冒着刺骨的冻雨,不顾浑身湿透,赤脚站在海水中只为拍摄一组意象镜头。我们认为,只有创作者自己被真正的感动,才能通过作品感动观众。
后期制作中,我们为每位烈士都做了一个标版,选用能够找到的烈士最清晰最有精气神的标准像,用国际歌曲谱作为背景,把烈士的生卒时间在醒目的位置标明,这种统一标版也成为全片的一种元素和风格。并且使用烈士手书真迹与再现场景叠画结合的方式,兼顾片子的文献性与可视性统一。
党史题材优秀纪录片,如反映1949年之前重要党史事件和人物的《重生》,选择了完全情景再现的拍摄方式,全部由演员实景演出,美剧摄影团队加盟,全程加柔光镜拍摄,所有台词、细节精细打磨,使全片具有了强烈的电影感,引起了极大的传播反响。影视产品日益注重形式创新、视觉冲击的今天,党史题材纪录片应充分重视影像风格的创新,追求富有强烈画面质感的意境。
全媒体传播:新媒体时代,善用多种传播渠道,营造立体传播效果
《致未来书》在开播之前即展开了门户网站的宣传造势,主要依托荔枝网和“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归属于江苏广电集团的荔枝网和荔枝新闻,虽然未必具有腾讯、优酷土豆等强势综合性网站、视频网站的影响力,但我们选择了这一推广平台除了“近水楼台”之外,也看中它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受众覆盖。
荔枝网和“荔枝新闻”刊发了图、文、短视频一体的系列推介,《邓中夏: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施滉:百年前的海归学霸在想些啥》《黄励:在监狱中策反牢房看守是种怎样的体验》《朱克靖:国民党几次策反都没有成功的黄埔军人》《谭寿林:他错过了女儿的一生,错过了妻子的余生》《冷少农:法学才俊是如何变身特工的》……这些标题就十分具有吸引力,文中跳出了纪录片解说词的中规中矩,采用网络化、故事化、年轻化、口语化的叙述方式,以当下的观看视角唤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每篇文章精心搭配的纪录片截图,或为雨花台壮丽外景,或为片中人物手迹,或为烈士遗像遗物,3分钟左右的主题短片也充满悬念,剪辑出强烈的节奏感和冲击力,浓缩了人物的革命生涯和命运之途。同时,每期文章尾部均有该系列视频的点播链接。这些文章和视频均获得了高点击量和大量留言评论。
纪录片播出期间,我们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总顾问、总导演、制片人、编导、摄影师的系列手记,披露大量故事背后的故事、创作团队幕后花絮,让受众了解到更多片中无法展现的内容,包括摄制过程的酸甜苦辣,其揭秘性也增强了受众的代入感和黏着度。
与《致未来书》同期出现在荧屏上的广东台40集党史题材纪录片《信仰的力量》,亦采取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电视、网络、出版同时推出,线上、线下相互贯通,甚而一些纪录片已经把主阵地放在了互联网上。
全媒体时代,党史题材纪录片应强化“互联网思维”,融合广电、网络进行立体传播,覆盖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并从前期策划开始进行精细化运作,让宏阔精深的党史实现立体传播、影响力传播。
国家广电总局重大历史题材小组审看纪录片《致未来书》之后,给出的评价是:这部纪录片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创作要“彰显信仰之美、歌颂崇高之美”的要求,题材选择得好,主题深刻厚重;同时,该片叙事方式很有特点,表现形式也有创意,整个片子看起来很有灵魂,全片通过对雨花台烈士生动感人的呈现,使人深受教育,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好作品。——这无疑是对整个创作团队的充分肯定。
(作者系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创作中心主任企划师)
责任编辑:杨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