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浮躁年代的一盏青灯

——简评《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

● 姜 赟 《 新闻战线 》(

    王开忠是新闻界的前辈,与其相识是一件幸事。不说别的,当这套12卷、近280万字的《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摆在眼前时,敬佩之心便油然而生。当你翻过一页页文字、一卷卷书籍,即是在品味着王开忠一分一秒的职业人生,触摸着浮躁年代的信念坚守,仰望着一个人酷爱新闻事业的精神境界。可以说,像他这样的人,无论是在领导机关还是在新闻机构,都是极少的。

    “不要命”地搞“副业”

    其实,为报刊写稿并非是王开忠的真正职业,这只是他做好本职工作,其中包括参与起草中央和部委近百份文件、起草或参与起草中央和国家以及部委领导人100多篇讲话之外所搞的“副业”。

    王开忠1969年入伍后一直废寝忘食地业余写稿,有人形容他笔耕不辍用了三个字——“不要命”。他一直利用中午和晚上休息时间以及几乎所有星期天、节假日进行写稿,无论是在连队当战士、排长,还是在团、师机关当干事、股长,业余写作从未放弃,年年被多家新闻单位评为优秀业余通讯员。后来他在铁道部、中宣部从事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手握笔杆子,伏案爬格子。

    众所周知,中宣部工作非常繁忙,他常常晚上七八点甚至到深夜才回家,尽管这样,每天仍不忘写上两三个小时的稿子,时常写到凌晨三四点钟。我曾经看到一篇关于他的报道,说他“40个春节收获82篇作品”。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本是休闲娱乐的日子,按说应该好好地休息一下,可他40年中的所有春节几乎都没有真正歇过、玩过,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稿纸旁度过的,40个春节写出100多篇稿子,被采用82篇,平均每个春节发表两篇作品。与之相较,自认做不到。惟其纯粹,才显真切;惟其坚守,才显可贵。

    有辛苦的耕耘,自然有丰硕的收获。凭着这种“不要命”精神,40年来,王开忠业余写作共在中央和省市级报刊发表1400多篇作品。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对他评价说,“在这样繁忙的工作中能业余写出这么多作品的人,极其少有。”

    即便著作等身,王开忠也十分谦逊朴实,常常自嘲是名“业余写手”。然而,谁都知道笔下一滴墨,胸有百卷书。他为了学习报刊上各种类型的好文章,坚持几十年剪贴报纸,分门别类地积累了厚厚的15个剪报本。他当铁道兵三年两头搬家,宁可扔掉其他东西,几十斤重的剪报本和20多本新闻书籍一直带在身边。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的刘云山同志在为王开忠著作所写的序中,称他是“勤奋好学的人”,勤奋好学是王开忠业余写稿养成的习惯。

    为“天下兴亡”尽“匹夫之责”

    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凭着这种勤奋好学精神,王开忠逐渐熟悉了“十八般武艺”,不仅消息、通讯有所建树,而且其他很多文体的写作也都得心应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采写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宏观指导性的大量消息、通讯、言论、论文、散文,很多见于中央主要报纸的重要位置,仅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各种体裁有分量的报道和文章就有三四十篇,其中刊登在头版二条的《原铁道兵“兵改工”做出贡献》等6篇消息、头版显著位置的《痴心赤胆》等3篇长篇通讯、理论版头条的《大力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等2篇论文,均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介绍;多篇关注民生等的言论被《人民论坛》栏目刊用,并被多本书籍收入;刊登在四版头条的长篇散文《春风吹暖玉门关》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好评,认为“是反映农村‘学教’活动的好文章”,刊登在副刊版头条的《那颗闪亮的螺丝钉》被多家刊物转载,刊登在综合版的长篇散文《心中的旗帜》获得中宣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征文二等奖。

    此外,他采写的反映爱国主义的多篇调查报告被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批示,多篇作品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20多篇(部)作品获得省市以上级奖励,50多篇七八种体裁的文章被30多本书籍收入。

    一个业余作者写出这么多各种体裁的高质量作品,可以说是罕见的。正如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米博华撰文所说:“像开忠这样,在领导机关工作却对新闻采编评业务如此娴熟且成绩卓著的,极少。”

    难能可贵的是,王开忠既不是人大代表,也不是政协委员,却40年来锲而不舍地向党和政府或有关方面写建议,实属不易。正如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社长刘汉俊撰文评价所说,王开忠长期坚持写建议,“40年不改初衷,这是许多人做不到的”。王开忠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向党和国家献策,这是共产党人的义务;为群众代言,这是共产党人的使命。”40年来,他不仅时时关注党和国家大事,心有所想即提建议,而且处处关心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看见群众困难之处,常常及时向上反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他所写的建议书,有的被上级机关转发,有的被地方政府采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这种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天下兴亡”尽“匹夫之责”的精神值得褒扬。

    挥洒智慧的珍珠,留下宝贵的成果

    用力多者功自远。捧读王开忠的文集,可以看到在事业的峰峦上,有汗水的溪流飞淌;在智慧的珍珠里,有勤奋的心血闪光。这套文集不仅是王开忠人生追求的结晶,也为新闻工作者留下宝贵的学习和创作指引。正因如此,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10多家中央主要新闻报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腾讯网等几乎所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以及全国几十家地方网站,纷纷进行评介、报道或转载;10多位专家、学者发表文章给予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尽管文集中许多作品所关注的问题已经与日俱灭,但其在当时留下的时代印记犹有关注的价值。王开忠1988年结合实践出版了《通讯员之路》一书,里面既有各类代表性文章,又有采写过程、写作感想,没想到这种“土里土气”的编著方式受到了读者的喜爱,有的说“是一口气读完此书的”。 该书出版多年后,10多个省市的100多名通讯员和基层干部还向出版社寻购,不少单位举办通讯员学习班将其作为培训教材……意想不到的效果使王开忠产生这样想法:如果出版文集采用《通讯员之路》的结构形式也一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经过11个春夏秋冬、数不清不眠之夜的努力,《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各卷于2013年~2016年在学习出版社陆续出版。这套融文章和写作方法于一体的文集新颖别致,不仅有作者的各类代表性作品,而且还介绍各种文体的定义、特点、结构与写作要求,以及结合作者实践讲述如何写好这些文体的技巧和体会。特别是书中数百篇写作感想、采写札记,记述了作者采写经过、构思过程、见报反响和经验教训,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增强了文集的可读性。

    第一套融合体文集问世后,一些省市、网络管理部门和网站将该套书《网评一年间》《建言四十载》等卷作为培训工作人员和网络评论员学习材料;一些部委、地方部门将该套书有关卷本作为优秀读物配发到基层书屋;一些大学将该套书作为本科生或研究生教学的辅导教材。读者称赞它“有血有肉,没有那种纯粹文章的堆砌感和枯燥感,提高了阅读兴趣。”“既能让人了解、欣赏文章的思想和内容,还能从‘写作谈’中受到启发,增强了借鉴性和实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某部门成立网络阅评小组,有关负责同志考虑到王开忠的文字水平和工作能力,第一个聘请他为网络阅评员。他敏锐地抓住我国网络传播事业快速发展中的丰富素材,写出很多具有浓厚时代气息的优秀阅评稿件。这些阅评稿件,很多被报送到高层领导同志阅示,为领导和有关部门了解网络信息、加强网络监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王开忠是有心人。从事网络阅评工作一年后,他想,随着网络事业快速发展和网络管理的需要,我国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网络阅评人员,很需要介绍、普及网络阅评方面的知识及书籍,自己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有责任承担起这一任务。于是,他从自己所写的100多篇网络阅评稿件中选择近50篇各种类型的代表性作品,并附上采写体会编著成书。

    《网评一年间》作为《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第11卷于2015年出版后,人民日报等报刊载文称,“这一体裁名称在出版物上尚属首次出现”“这是我国第一部网络阅评报告体裁专著,具有开创性意义。”该书系统论述了网络阅评的指导思想、具体任务以及阅评报告的结构形式、写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并结合实践介绍了各类阅评报告的选题思路和写作技巧,对网络工作者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实践证明,该书出版后,受到了读者特别是网络阅评人员的欢迎。 

    如果说《网评一年间》卷是作者一年多时间网络阅评的勤奋实践和刻苦探研的心血结晶,那么,《建言40载》卷则是作者几十年建议积累和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

    别样人生,苦行追求

    王开忠无论在部队当兵,还是在铁道部、中宣部工作,一直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长年坚持不懈地向党和政府或有关方面写建议书,到了2015年,他所写的建议书达到近百篇。这些建议书,或事关中央大政方针,或涉及百姓切身利益,或为了推进单位建设,或期望改进有关工作。他想,写建议书不仅能够帮助党和政府更好地改进工作,还能够帮助有关方面更好地解决群众困难,如果选择自己一些有代表性的建议书,加上一些采写感想、写作方法结集出版,或许能够对他人起到借鉴和启发作用,让更多的人为国为民建言献策。但是,关于建议书这一体裁,过去只是在一些综合性公文写作书籍中有过零零碎碎的介绍,从未见过系统的阐述,更没有专门的论著。于是,他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查找资料、探索思考,不仅从理论上作了系统的论述,而且结合实践介绍了各种类型建议书的选题思路、写作技巧、注意事项和采写体会。

    作为《王开忠作品选与写作谈》第12卷的《建言40载》问世后,有关专家、学者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评价说,“这是我国首部建议书体裁专著”“对广大读者特别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级干部,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才能的火花,不在勤奋的磨石上迸发,就不知会引燃怎样的成就火光;事业的细流,不在坚守的水道中汇集,就不知会掀起怎样的人生波浪。浮躁时代,青灯一盏,别样人生,苦行追求,王开忠的过人之处,正是许多人的他山之石。

    (作者系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编)

    责任编辑:杨芳秀

浮躁年代的一盏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