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打开新闻传播教育直通社会的通道

● 张涛甫 《 新闻战线 》(

    摘要:新闻传播教育正处在大转型的关口上。面对急剧变化的时代环境,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失去方位感。新闻传播院校培养什么人,关乎媒体未来和中国社会的未来。重新点燃学生对社会的志趣,探索新的专业实践模式,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战”机会,能拓展学生认知中国的视野,深化对新闻的专业理解,加固对新闻专业主义的信心。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     专业实践      纪录中国 

    如今的新闻传播教育正处在大转型的关口上,呐喊与彷徨俱在,希望与挑战同行。由于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同时遭遇社会转型、传播技术革命以及传媒业洗牌“三重门”,人们对危机的体验分外深切,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均被扑面而来的危机折腾得晕头转向。中国媒体向何处去?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向何处去?已成为整个新闻传播教育界关切的大事。面对急剧变化的时代环境,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失去方位感。新闻传播院校培养什么人,关乎媒体未来和中国社会的未来。新闻传播教育界有责任在这个关口上,告别彷徨,校准方位,卯足定力,负重前行。                 

    重新点燃学生对社会的志趣

    进新闻传播院校的学生,多数不是冲着“象牙塔”而来的,而是冲着“十字街头”而去的。即学生进新闻传播学院,多数不是为了纯粹的学术志趣和理论偏好,而是怀有社会抱负的。这些学生即便身处大学的高墙之内,其心也在高墙之外的高天和远方。新闻学教育的奠基人W·G·布莱尔曾说过这样的话:新闻记者不仅要被培养得知道如何写新闻,而且能够理解他们所报道的那些事件由以生成的社会。传播学的创建者威尔伯·施拉姆则说,新闻学院会以这样的假设开始,即它所要造就的学生将是整个大学中最适合于理解和谈论他们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不同的是,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应该是最有兴致和能力谈论社会的,但如今,一些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对社会和世界的兴趣似乎并不浓,有的即便有兴趣关心社会,也不知道如何安顿这些兴趣。话又说回来,如没有认知、理解社会的能力,没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垫底,空怀一腔社会抱负,对社会停留于业余级的关怀,此类的兴趣、抱负和关怀是空洞的,行之不远的。

    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既须点燃学生对社会的强烈志趣,打开他们通往世界的广阔视野,又要训练他们理解社会、理解世界的专业能力,塑造他们理解世界的正确价值观。兴趣、视野、能力、价值观不是先天成就的,需要新闻传播教育去涵养、催生、玉成。当下新闻传播学院中的学子优势很明显,但其劣势也很明显。与此前的学生相比,这一代新闻传播学子成长于物质和资讯富足的时代,物质和资讯都不匮乏,他们应该拥有更好的人心禀赋,而且,他们还赶上了互联网的大潮。

    作为新媒体的“原住民”,他们对新媒体的理解和体验会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传播的开放性对于他们来说触手可及。只要他们愿意,他们都可以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走得很远。理论上说,他们完全可以凭借他们在新媒体方面的优势,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拥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社会视野。但是,新媒体技术的便捷并没有带给他们宽广的视野,没有给他们带来宽屏的世界;相反,他们却在现实的世界越走越窄,在虚拟的空间越走越远,很多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时代”局限里。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关闭了面向社会和世界的窗口。

    “数字革命给人类的文化、经济和价值观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也包括破坏性的后果。伴随着网络的繁盛,愚昧和低品位,个人主义和集权统治也大量涌现。”“在一个由无穷无尽的,未经过滤的用户生成内容组成的数字世界里,网络信息往往与事实的本来面目相去甚远。在没有把关人替我们将事实、真实的内容和正确的信息从一堆充斥着广告、错误和欺骗的信息中挑选出来,有谁能来戳破博客世界中那些旨在篡改历史、散布谣言的谎话?当每个人都同时成为了读者和虚假作品的作者时,我们该相信谁?”①如今,虚拟空间的喧哗与骚动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幻想:虚拟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似乎只有互联网才是人类的真实栖息之所。殊不知,这是误把他乡作故乡。

    我们需要把年轻人从虚拟世界中牵引出来,让他们从互联网“云”端下来,立足广阔而又粗粝的大地。我们需要把80后、90后甚至00后这些习惯于把虚拟空间现实化的新闻传播学子,从他们的世界中拉出来,引领他们走到沸腾的现实之中。我们的新闻传播学子不能整天“宅”在虚拟空间中,要主动从虚拟的世界中走出来,直面现实,“睁眼看世界”。我们培养新一代的新闻传播人才,须直面这个巨变的时代,正视当下世界。新闻传播教育机构不能在温室内培养人才,需要直接把学生拉到风沙扑面的社会现场。

    记录中国:探索新的专业实践模式

    为此,除了在我们的学院围墙之内努力给他们添加更多认知世界、理解世界的机会之外,还要通过专业实践平台,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战”机会。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开掘专业实践教学的增量空间和操作边界。比如,借助专业实习以及暑期社会实践等模式,让学生有机会认知、理解其周遭的世界。这些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有助于提升新闻传播学子的社会感知能力乃至专业能力。不过,上述努力的效果还很有限。通过大实习或小实习,我们把学生派遣到实习单位,让他们在一线专业平台实战演练。每到实习季,我们的学生像候鸟一样飞出去,等实习结束,他们又从各个方向回巢。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却两手空空。在实践单位,实习生究竟能学到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作为新闻传播教育机构,无从进行全流程管理,因此,这种“寄宿式”的专业实践的效果,我们无法有效把握。

    探索新的专业实践模式

    今年,我们试图在常规的专业实习和暑期实践之外,探索新的专业实践模式。我们试图探索:直接与新闻媒体联手,把媒体请进来,联合设计专业实践议程,并在实践议程框架内,直接将我们的学生推向社会和专业第一线,让他们不再以“实习生”的身份,而是直接以报道者的身份,进入专业实战前线,要求直接出新闻报道作品。

    经与澎湃新闻网反复沟通、商讨,我们联手推出了“记录中国”暑期专业实践项目。该项目以“精准扶贫”作为今年“记录中国”项目的报道主题。我们将扶贫主题作为今年“记录中国”的报道主题,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动议:一是与国家精准扶贫政治议程对接,让我们的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国家政策是如何落地在一个个具体的贫困实境中的,用他们切己、直观的经验体察中央政策的温度;二是要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认知、理解当下中国社会,让他们直接下沉到社会的底部,去感受中国最脆弱的底层。我们的新闻传播学子,多数生活在城镇、非贫困地区,他们对贫困的感受多是间接的,缺少切肤体验。这次我们让这些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孩子深入到中国贫困地区,直面骨感的现实,直接体验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三是让学生用专业的方式把握一个个贫困案例,用新闻传播专业眼光去“精准”理解一个个具体贫困故事,最终用新闻报道的形式将这些观察和思考呈现出来;四是出于我们与澎湃新闻网的共识。我们感佩澎湃新闻网的担当和远见。当我们提出与他们共同推出“记录中国”专业实践项目时,他们立即答应,并高效促成。

    “记录中国”项目组建了6个报道组,分赴贵州、甘肃、云南、安徽、浙江五省六地展开新闻报道活动。澎湃新闻网为我们每个报道组配备了精干、活跃的记者;与此同时,每个报道组也配有专业教师随行指导。项目成果最终以新闻报道形式面世。澎湃新闻开辟《记录中国》专栏,专门呈现我们项目组的报道成果。

    丰硕的实践成果

    实践证明,“记录中国”专业实践项目成效显著,圆满实现了我们的设计预期。通过“记录中国”项目,我们找到了一条新的专业实践路径。藉此,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深化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提升了专业报道能力,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也更透彻、更丰满了。我们的收获重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大范围拓展了新闻传播学院学生认知中国的视野。此前,我们的学生进入媒体实习,多是做配角,打打下手,做做外围的工作,接触不了多少核心业务。专业实习的机会和成效不是取决于实习生,主要取决于实习媒体和带教记者。有的媒体记者或编辑甚至把带实习生视为一种负担,学生难以在专业实践中成为冲在一线的主角,即便有的新闻稿是实习生做出来的,但成就感也会打折扣。今年我们设计“记录中国”项目,可以弥补专业实践的不足。通过这一实践项目,我们可以将实践端口前移,主动设置议题。关键是,可以直接把学生推向社会第一线,推向中国社会的底部,把学生的社会阅历半径直接延伸到偏远的贫困地区,让他们能“精准”感受中国的扶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把学生直接抛到社会底层,让他们面对面感受什么是贫困,什么是精准扶贫,理解中央的精准扶贫政策是如何落地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面对哪些具体困难,这些困惑和问题,通过这次“探底”实践,得到求解。现场零距离,不仅拓展了他们的经验界面,深化了他们对理论的理解,甚至还会颠覆他们此前的社会认知框架。

    其二,告别“业余”,以专业标准要求每一位业余报道者。我们要求“记录中国”报道组的每一位学生摆正位置,身段要放下,标准须提高。我们要特别感激澎湃新闻网的带队记者,他们拥有丰富的一线经验,专业水准很高,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以极大的耐心,对我们的学生进行现场专业指导,将我们的学生迅速带进专业腹地。在一个个生动的专业情境和社会现场中,我们学生感受到了现实的复杂性和专业的立体感。面对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他们会发现,纸上得来终觉浅,仅靠书本上的条条框框,难以应对现实的丰满与骨感。同时会发现,不同贫困案例存在不同的贫困构成以及成因,脱贫对策也不能一刀切。从中他们会领悟“精准”扶贫的政策要义。我们要求学生知行合一,认知的成果要通过报道来呈现,要求报道者在吃透政策、找准报道方位的基础上,用专业的语言将他们在一线现场采撷的东西报道出来。

    其三,深化对新闻的专业理解,加固对新闻专业主义的信心。目前在校的这一代新闻传播学子,生活空间是倒置的:他们更多的时间是花在了网上,对网下的现实社会,反而没什么兴趣。他们对现实社会不敏感,即便关注社会,也是隔着互联网的栅栏关注的。这次我们启动“记录中国”项目,试图要学生从网上下来,进入到真实的现实社会,直面现实的精彩和无奈。我们还要让新闻传播学子树立对新闻专业机构的信心。他们应意识到:在资讯泛滥的当下中国,媒体专业性是何等的重要!“社会创造了一种能够生产和分配知识、信息和观点的权威机构。因为这让我们知道该相信谁。我们之所以相信权威报刊的文章,是因为这些文章从那些对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的新闻机构发布出来之前,已经经过许多经验丰富的编辑和记者的研究、筛选、核实、编辑和校对。如果没有这种筛选机制,我们这些普通民众如何能从众多的业余者所发布的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辨明真假?”②

    塞缪尔·G·弗里德曼在为年轻记者所写的那本《媒体的真相》书中这样写道:最可信的报道是最原始的报道。这里是指用你的眼睛看到的、用你耳朵听到的、用你的感官获得的东西。不管你是否有抢先报道的新闻,你都必须用你自己的方式去接近这个世界。③在“记录中国”项目实践中,我们的学生会深切体会到“用你自己的方式去接近这个世界”的深刻意义。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

    责任编辑:杨芳秀

    注释:

    ①②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63页、第50页。

    ③塞缪尔·G·弗里德曼:《媒体的真相》,中信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

打开新闻传播教育直通社会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