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坚守与变革:普利策新闻奖的百年回望

● 王舒怀 《 新闻战线 》(

    普利策奖是典型的美国主流政治文化和新闻精神的产物。

    作为美国新闻业最重要的职业荣誉体系,普利策奖的影响力早已超出美国本土,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着新闻行业的理念与实践。

    100年来的媒体业态、传播技术、舆论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传统新闻奖项的普利策奖,也在变革中不断前行。

    北京时间2016年4月19日凌晨,一年一度的普利策奖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揭晓。当天公布的14个新闻奖项中,最受瞩目的公共服务奖被授予美联社关于东南亚“奴隶海鲜”(Seafood from Slaves)的报道。这组记者花费一年时间追踪采写的报道,综合使用了特写、评论、视频、插图、数据库、交互演示等多种表现形态,揭露了印尼渔业公司在小渔村班吉那囚禁、奴役及虐待劳工的惨况。报道最终令2000名渔业奴工重获自由,并引发了该行业的全面改革。

    今年是普利策新闻奖走过的第100个年头。类似美联社“奴隶海鲜”这样的报道,正是该奖设立100年来,孜孜以求给予鼓励的那种典范:有着“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同时凭借新闻资源为社会进步和公平正义做出贡献。借用普利策自己早年许下的诺言:新闻就是要“揭露所有欺诈虚假的东西,与社会罪恶和弊端做斗争,并以自己的热诚和真挚为人民而战斗”①。

    作为美国新闻业最重要的职业荣誉体系,普利策奖的影响力早已超出美国本土,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着新闻行业的理念与实践。与此同时,100年来的媒体业态、传播技术、舆论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传统新闻奖项的普利策奖,也在变革中不断前行。

    百年荣耀

    “我相信自我奋斗的人”,1902年,55岁的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在设立奖金的遗嘱中写道②。这位来自匈牙利的粮商的儿子,本身就是通过自我奋斗取得成功的典范。1864年,他乘坐一艘挤满绝望的欧洲难民的肮脏轮船来到美国。刚到时,他不大会讲英语,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但是,7年之内他出版了自己的报纸,成为“创办现代美国报纸的先驱者和示范者”。

    1911年10月29日,普利策在他的“自由号”游轮上去世,身后留下了18645249.09美元的财产③,他捐出了其中200万美元用于创办哥伦比亚大学 新闻学院以及设立每年一次的普利策奖,“用于奖金或奖学金,以鼓励公益服务、公共道德、美国文学和教育的发展④”。

    如今,普利策去世已经超过一个世纪。然而,100年来,他的名字、他为新闻事业热忱奋斗的一生,总会在每个春天被人记起。每年的4月,来自全美各地的顶级报人和学者,都会聚集在哥伦比亚新闻学院,从数千件候选作品中,确定当年的奖项归属,颁赠给“美国新闻界和创作界在小说、诗歌、传记、历史、戏剧、音乐、新闻采访报道方面有卓越贡献的人。”

    1917年,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首次设立时仅有4个奖项,目前已增至21个,其中新闻奖项有14个,分别为:公共服务(Public Service)奖、突发新闻(Breaking News Reporting)奖、调查性报道奖(Investigative Reporting)、解释性报道(Explanatory Reporting)奖、地方报道(Local Reporting)奖、国内报道(National Reporting)奖、国际报道(International Reporting)奖、新闻特写(Feature Writing)奖、 评论奖(Commentary)、批评报道(Criticism)奖、社论写作(Editorial Writing)奖 、社论漫画(Editorial Cartooning)奖、突发新闻摄影(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奖和专题摄影(Feature Photography)奖。

    这些奖项中,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是公共服务奖。这一奖项也被认为最典型地代表了普利策新闻奖的精神内核。公共服务奖的获奖者,除了奖金,还能得到一枚金光闪闪的奖章。只有当年“通过利用自己的新闻资源,为社会作出有价值服务”的新闻机构,才能获得这项至高无上的荣誉。按照纽约时报发行人阿道夫·奥克斯的说法,“这是舆论的最高法庭对出色的公共服务的奖赏”⑤。

    传统上,普利策奖的授奖对象是“每日、星期日出版或者每周至少出版一次的美国报纸⑥”,这里的“美国”,包括美国本土及海外的50个州,也包括部分美国海外属地。非美国媒体很少进入到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视野⑦。不过,也有例外。比如,2008年的突发新闻摄影奖颁给了路透社记者Adrees Latif,他拍摄到了一位日本摄像师在缅甸街头拍摄抗议活动时中弹倒地的瞬间。路透社也成为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为数不多的境外媒体之一。更早些时候,加拿大《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记者Paul Watson曾获1994年的现场新闻摄影奖。

    根据普利策的遗嘱及其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协定,普利策去世后的次年,也就是1912年,成立了一个名为“新闻学院咨询委员会”(Advisory Board of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的组织,1954年易名为“普利策奖咨询委员会”,1975年又改为“普利策奖委员会”。该委员会最初由10人组成,近年来拓展为18~20人,历史上,普利策奖共产生了165位评委,他们都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和传媒界的精英。100年来,普利策奖的终审权就是掌握在该委员会手中。因此有一种说法,“在美国新闻界最高的地位莫过于担任普利策奖委员会委员了⑧”。

    普利策奖的通常评选程序如下:

    1.参与竞逐者将其作品提交、推荐给单项奖评委会,后者担任普利策奖初审工作,每个单项奖评委会由2~5人组成。

    2.小组委员会将提名名单交给普利策奖委员会的秘密小组委员会审议。

    3.小组委员会向全体委员会提出获奖者名单。

    4.全体委员会向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推荐”最终获奖者。

    5.校长公布获奖者名单⑨。

    可见,普利策奖的评选制度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首先,它的评奖单位是一所大学,被誉为“学院奖”,从而天然地赋予了“独立”、“客观”的色彩,也带着强烈的精英视角;其次,它是一个同行评议的奖项,带有强烈的职业共同体特征;第三,它实行赢者通吃策略,每个奖项只授予一、两个获奖者⑩。这样的评奖制度,一方面最大限度保证了奖项评选的公正与客观,另一方面,它也决定了普利策奖的核心价值观得以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稳定地继承与发扬。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普利策奖见证了美国社会和新闻事业的进步和变迁,也早已成为美国新闻业最高职业荣誉的象征。100年来,普利策奖从奖项设置到选拔制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那枚由美国马萨诸塞州雕刻家丹尼尔·切斯特·弗伦奇亲手设计的金质奖章,仍然保持着它100年前的样子:直径3英寸,正面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头像,背面则是富兰克林时代的印刷工人。100年来,它所代表的价值和理念也从未有丝毫贬值:公益、责任与勇气,依然是美国新闻界恒久的追求,是全美国新闻主编们为之向往的至高职业荣誉。

    世纪变革

    百年之间,普利策奖经历了媒体行业和传播技术的巨变,也在实践中持续顺应潮流、革新求变。不仅在奖项设置上不断丰富,也逐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媒体,开始尝试拥抱更多的新闻机构类型和更丰富的新闻内容。

    奖项之变

    在普利策的最初设想中,新闻奖一共有四项:“(1)当年任何一家美国报纸所作出的最无私和最有功绩的公益服务,一枚价值500美元的金质奖章;(2)上一年美国报界对公众的最佳服务史,1000美元;(3)当年撰写的最佳社论,其测评标准是:条理清晰、道德高尚、推理无误和在正确的方向上对舆论具有影响力,500 美元;(4)当年某个记者工作的最佳范例,其测评标准是:高度准确、文笔洗练、对公共福祉有所增进、获得公众的关注和尊敬。” 

    100年来,普利策新闻奖历经增删,如今已经发展为14个奖项。表1中详细列举了普利策新闻奖设立以来的14次调整,从中不难发现这一奖项的变化脉络:

    一是奖项随着实践的变化不断丰富。从最初的4个奖,到今天的14个奖项,涵盖新闻、评论、摄影、漫画各大领域,得奖面不断扩大。

    二是奖项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不断变化。例如,1942年,普利策新闻奖增加了国内电讯(Telegraphic Reporting-National)、国际电讯(Telegraphic Reporting-International)和摄影(Photography)三大奖项,显然与电报和摄影术在新闻界的广泛利用相关。

    三是多次调整后的奖项设置,有的按照文体区分,有的按照报道地域范围区分,表面上看缺少逻辑,甚至相互涵盖,但事实上却更加符合新闻实践的多样需要。

    媒体之变

    有人将普利策奖比作新闻界的奥斯卡或诺贝尔奖。也有人说,“百年普利策,一部新闻史”。其实,普利策新闻奖只是一部“美国报纸史”。长期以来,它始终坚定甚至有点固执地将评奖范围划定在最传统、被认为最能代表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报纸和通讯社身上,确切地说,是刊登在美国报纸上的印刷版新闻。广播与电视,甚至杂志,长期以来都是被排除在外的。

    据统计,普利策奖设立100年来,一共发出了979份奖项。《纽约时报》与其中114项有关,是名副其实的大赢家。紧随其后的是《华盛顿邮报》(61项)、美联社(47项)、《洛杉矶时报》(45项)和《华尔街日报》(36项),几乎全是传统老牌报纸。有研究者指出,普利策新闻奖事实上已经成为“对美国主流报界的一种检验” 。

    不过,这种情形近年来有所改变。这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报业的衰退,“如果说当年普利策认定报纸的近亲是通讯社而不是杂志,那么在经历了20世纪广播电视的兴起之后,普利策奖委员会理所当然地将报纸的接班人选定为互联网媒体”。1999年,最有分量的公共服务奖开始将报纸所属网站纳入评选范围。2006年开始,普利策新闻奖的14个奖项,全部向报纸所属网站开放,但仅限于那些报纸纸版和网站上同时发表的文字或照片。到了2009年,普利策奖再次迈出一大步,所有奖项将向非报纸所有的新闻网站或在线新闻机构开放,而且申报作品可以是全部在线内容,但杂志或广电媒体的官网除外。

    2010年,美国非营利新闻编辑部ProPublica凭借与《纽约时报杂志》合作撰写的有关卡特里娜飓风灾区的报道,获得了当年的普利策调查报道奖,开创了网络机构获奖的先河。在这之后,除了2015年外,每年都有新闻网站获得普利策奖。2111年和2012年,ProPublica和赫芬顿邮报先后获得国内新闻报道奖。2013年,一个叫“内部气候新闻”(InsideClimate News)的小网站因输油管道泄漏事件的报道获奖,2014年,《卫报》网站因揭露政府监控美国公民的丑闻获奖。2016年,解释性报道奖由来自ProPublica和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roject)的两名记者分享。ProPublica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新闻组织,而马歇尔计划则是美国一个中立的无党派、非盈利性的新闻机构,专事报道美国刑事司法系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纽约客》获得了“特稿写作奖”和“批评新闻奖”,成为第一个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杂志,这也证明了“将纸质杂志和电子杂志的报道纳入评选范畴”改革的方向。 

    随着这些改变,更多种类的优秀媒体得到了普利策奖的认可,不变的则是对优质报道内容的追求。正如普利策奖评委会主席迈克?普莱德(Mike Pride)所说:“普利策奖评委会不能够改变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我们能做的,是继续奖励那些有价值的、高标准的新闻报道——无论是纸媒报道、网络报道,还是同时涉及这两方面的报道。 ”。

    价值坚守

    作为当今美国以至全球新闻界最受瞩目的职业荣誉,普利策奖是典型的“美国主流政治文化和新闻精神的产物”。传统意义上,美国新闻界的思想体系包括四个信条:(1)新闻媒介摆脱外界干涉,摆脱来自政府、来自广告商甚至来自公众的干涉;(2)新闻媒介为实现“公众的知情权”服务;(3)新闻媒介探求真理,反映真理;(4)新闻媒介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100年来,无论时代和媒体形式如何变化,普利策奖对于美国主流新闻价值的坚守从未动摇。

    关于普利策奖的价值取向,国内外学者早已给出了丰富的研究和梳理。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公共价值

    关心公共利益,为公共服务,始终是普利策奖的宗旨和根本新闻价值观。镌刻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普利策铜像基座上的那段名言“我们的国家与报业休戚相关,升沉与共。报业必须具有能力,大公无私,训练有素,深知公理并有维护公理的勇气,才能保障社会道德……”,是对普利策新闻奖所倡导的新闻价值的很好诠释。

    正如普利策奖得主迈克尔?帕克斯(Michael Parks)所言,“健全的新闻业总是致力于服务公共利益的”。纵观历年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对于公共话题的关注,是评选委员会最为偏爱的题材。仅以2016年第100届普利策奖的获奖名单为例,从获得公共服务奖的“奴隶海鲜”报道,到获得全国报道奖的《华盛顿邮报》对于全国警察开枪射击的频次和原因的大数据分析,获得评论奖的、《波士顿环球报》对波士顿校车接送的遗留问题以及对该城市教育产生的影响,其背后持续已久的种族矛盾的分析与评论,无一不在聚焦那些对公众生活和公共利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话题。

    此外,普利策新闻奖绝大多数报道对象,都是民生和普通人,体现出关注弱势群体的强烈人文情怀,也进一步体现了其价值取向的公共性。尤其是在获奖特稿中,那些关于小人物的、充满冒险和冲突、悲欢与离合的故事比比皆是。许多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报道主题、思想内容,都具有人性化的鲜明特点,具有浓厚的平民意识和公共色彩。

    扒粪揭丑

    “看门狗”(Watchdog)和“扒粪者”(Muckrakers)是美国新闻界

    的传统。“新闻机构不是社会机构的替代物。它就像一盏探照灯的光束不停地四处移动,把黑暗中的一件又一件事情暴露出来”。美国新闻将对于权力的揭露和监督,视为基本使命,对于国内问题的揭露和抨击更是美国媒体关注的焦点。普利策自己也曾说过:“罪恶,卑鄙和腐败最怕的就是报纸,因为任何法律、伦理和规章制度都无法和报纸相比”。梳理历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可以发现,一向秉持负面题材的“曝光”“揭丑”,始终都是这一美国最高新闻奖的最大传统特色。

    1918年,《纽约晚邮报》(New York Evening Post)记者就凭借一组揭露新泽西州立监狱丑闻的调查性报道获奖。历史上,普利策新闻奖作品包括了美莱事件、水门事件等美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揭丑报道。其中,1972年“水门事件”报道直接导致了美国总统尼克松下台,两个年轻的记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坦一举成名,成为美国国家英雄和记者偶像。据统计,在1917年至1990年颁发的580项新闻奖中,约有40%属于此类新闻。2016年评出的14个新闻奖项中,绝大多数获奖作品都属于典型的“负面报道”,关注的是“虐待”“枪击”“悲剧”“折磨”“难民”等题材。这些乌鸦式的报道,凸显了美国社会对于自由意志、社会责任、权力限制、民众知情权、社会正义等传统主流价值的追求。

    专业主义

    普利策新闻奖基本上是在秉承专业主义理念进行生产的:由来自新闻专业社群的代表,遵循特定的职业理想、价值与目标进行评选。这突出地体现在其宗旨中,那就是“奖掖健康的新闻、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这里,所谓新闻专业主义,并无一个确切定义,但通常来说,这一术语包含了“客观”“中立”“准确”“平衡”“事实与意见相分离”“社会责任”等美国新闻界的传统价值。这些价值,是普利策新闻奖100年来始终如一的坚守。其实,普利策当年设置这一奖项的部分初衷,正是其在经历了多年与另一位美国报业大亨,来自加利福尼亚的威廉·伦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的“黄色新闻大战”后,希望能够改善自己留给这个世界的东西,并推动这一行业的职业化。在普利策生活的那个年代,新闻尚未成为一门真正的专业,而只是一种技艺。普利策希望通过建立新闻学院、设立新闻奖项,来推动他所热爱的新闻业走向学术和职业。“创办新闻学院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好的记者,让他们办出更好的报纸,以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我希望开展一项运动,把新闻提高到一个学术性专业的层次。”从普利策奖的实践来看,它很好地体现了创立者试图引领理想新闻事业的初衷,成为美国式新闻专业主义的标杆。

    普利策新闻奖的奖项设置中,报道类与评论类从一开始就是分开的,这体现了美国新闻界奉行的陈述事实与发表意见分离的传统原则。从获奖报道的样式上看,既包括以美联社和《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客观报道,也包括体现揭丑传统的调查性报道和注重探索新闻事件背景与来龙去脉的解释性报道。此外,从获奖报道的写作手法上看,平衡、客观的要求被普遍坚持与贯彻。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不偏袒任何一方,并且“力求不掺进自己的意见,努力在新闻故事中针对各方作出平衡的叙述”,“尽可能不露声色地写作”。历届普利策奖的颁奖词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普利策颁奖辞的话语实践中,诉诸作为一个整体的新闻传统几乎是作品或作者所能得到的最高和最强有力的褒奖。”

    1998年,媒介生态学之父尼尔·波斯曼曾在其《媒介环境学的人文关怀》中提出用以指导媒介研究的四条人文主义原则:

    媒介在多大程度上对理性思维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媒介在多大程度上对民主进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媒介在多大程度上使人能获取更多有意义的信息?

    媒介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或有损我们的道德感以及我们向善的能力?

    历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未来挑战

    不可否认的是,已经走过一个世纪的普利策新闻奖,依然面临未来的诸多挑战。

    “纸与墨的遗产”

    如前所述,这些年来,面对媒介环境的突变,普利策奖做出了很多调整。但是仍然有人认为,作为一个老牌的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在进一步承认和接纳新兴数字新闻方面需要做得更好。因为,“近年的评奖结果对传统的新闻中坚形成一种不成比例的倾斜”。

    这是一个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无论美国还是全球,新闻业的创新都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数字化的“新”媒体上。这几年,从BuzzFeed、Vox和《赫芬顿邮报》,到Apple News,Facebook的Instant Ariticle以及大量自媒体的兴起,延续了100多年的大众新闻传播业态,正在从根基上发生巨变。普利策奖显然需要对此做出更积极的、与时俱进的调整。有论者指出,目前,普利策评奖委员会的组成还是过度依赖传统人士,2015年度的18位委员会成员中,一半来自报纸和通讯社,仅有两位数字机构的代表。2016年度,来自传统媒体的委员变成10位,数字机构还是两位。因此,“普利策奖需要越来越多地跳脱其纸与墨的遗产,而拥有创造性的思考方式。

    “昂贵”的新闻

    迈克·普莱德曾说:就现在传统媒体而言,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个很好的经济链来支持现在“昂贵”的新闻业工作。而对于新媒体来说,它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拥有和传统媒体一样的新闻价值观以及理想。此言不虚。调查性报道、特稿写作,这些都是普利策奖青睐的传统新闻体裁。然而,在一个移动化、碎片化阅读日渐大行其道的时代,对于深度内容的坚守还能多久?尤其是,随着发行量的下跌、广告的减少,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裁撤深度报道部门,无力承担深度报道的写作,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曾有研究者梳理过部分普利策新闻奖的生产成本:1982年获奖特稿《联邦政府的官僚机构》:花费了6个月时间;1984年获奖特稿《让它飞起来》:开始“为时六周的计划,变成了每周七天,每天18 小时,持续数月的工作”,具体来说,是长达5个月,写出了2.9万字;1985年获奖特稿《一个视力过人的男孩》:作者“艾丽斯.斯坦巴切花了她生命中一个月的时间,雕琢了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学杰作”;1986年获奖特稿《土地上的生活:一个美国农场家庭》:记者“和本森家相处了一年”,去农场23 次,总计行程8500 英里;2001年获奖特稿《戴面罩的男孩》:作者花费了整整10个月采访,翻阅医疗记录就用了几百个小时,先后两次伴随萨姆一家穿越全国…… 2016年美联社获得公共服务奖的作品,同样也是长达一年的采访的产物。传统上,记者可以从容不迫地研究选题、长期追踪采访,磨砺素材,写出蕴含深远的报道。然而,相对于日益走入困境的报业,这样的报道显得过分“昂贵”了。

    好在,近年来,一些新媒体机构和新媒体报道,也开始捡拾起深度报道这个重武器,利用大数据、交互展示、社交媒体等新的技术手段,来拓展和提升深度报道的生命力。例如,在ProPublica的网站中,大众可以看到的调查报道涉及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教育、医疗、文化等,每一个选题下面都会有一系列的文章,随着记者对事件的调查进度随时更新,多达上百篇,少的也有十余篇。尽管在如何“养活”这些优质深度内容上,全世界的媒体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答案,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正如迈克?普赖德所说:“在我看来,最好的新闻报道,无论在哪种平台上传播,都会是最后的赢家。”但是,不管怎样,如何在变化了的世界中,适应变化了的传播环境和受众喜好,尤其是,如何在一个受众“用手投票”的年代,坚持传统精英视角的新闻生产,这是旨在引领新闻行业的普利策奖必须思考的问题。

    未来与启示

    事实上,普利策奖遇到的挑战,不过是整个新闻业面临重大变革的一个缩影。在“报纸消亡”“电视已死”的论调甚嚣尘上的今天,未来的新闻向何处去,甚至,作为一种职业体系的大众媒体行业是否面临历史的终结?100年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

    正因如此,当下,对于普利策新闻奖的梳理与回望,某种意义上是一次对于新闻这个行业的“初心”的回归,那就是:通过全面、精确、客观、深度和公正的报道,反映大众的生活,让公众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更容易获取优质的资讯和观点,追求社会公义以及捍卫新闻报道为公众服务的理念。我们可以认定,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公众对于优质新闻信息的追求不会改变。在2008年横扫6项普利策奖后,《华盛顿邮报》总编小伦纳德?唐尼说:“这是今天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志,是为什么报纸在财政萎缩的潮流中不得不更加努力去利用各种资源的又一个例证。我们不得不做出调整,但是做出出色的新闻还是可能的。”

    诚然,在100年的历史中,普利策奖也曾遭遇质疑与污点。1980年,《华盛顿邮报》女记者贾妮? 库克的作品《吉米的世界》获得新闻特写奖,但后来被证明完全是杜撰,成为新闻史上著名的丑闻。但是,总体来看,普利策奖还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新闻精神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普利策和美国主流新闻界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美国新闻事业的最高水准”。对于今天的中国新闻界而言,百年普利策奖积淀下的深厚传统、丰富经验,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最后,还是重温普利策那段脍炙人口的名 言,作为本文的结语:

    (新闻记者)在国家这艘大船的驾驶台上担当瞭望哨。他注意过往的船只、晴朗的天气里可见到的海岸线上分布着的重要的小东西。当看到在海上漂流的遇难者时,他予以报告,这样大船就可以搭救他们。他透过迷雾和风暴费力凝望,发现前方有危险时发出警告。他所考虑的并不是自己的薪水,也不是他的船长的利益。他在那里是为了看护信任他的人民的安全和利益。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

    责任编辑:冷  梅

    注释:

    ①③丹尼斯?布里安著,曹珍芬、何凡、林森、潘钰卿译:《普利策传》,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页、第415页、第414页。

    ②⑥道格拉斯?贝茨著,贾宗谊译:《美国普利策奖金内幕》,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37页,第208页、126页、68页。

    ④约翰?霍恩贝格著,赵仲强译:《普利策奖纪事:美国最大的奖金透视》,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第330页。

    ⑤罗伊?J?小哈里斯著,贾宗谊、程克雄译:《记者与真相:普利策金奖的故事》,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97页。

    ⑦甘险峰、彭利国:《2008年普利策新闻奖的“新”与“旧”》,《新闻记者》,2008年第6期。

    ⑧⑨同②,第126页。

    ⑩黄顺铭:《制造普利策新闻奖:一个“把关人/把关”的研究取径》,《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3期。

    展江:《普利策新闻奖的历史演变》,《国际新闻界》1998年第2期。

    资料来源:http://www.pulitzer.org/。

    根据普利策奖官方网站http://www.pulitzer.org/统计。同一年中同一奖项名称授予两家媒体的,即按照授出两份奖项计算,也有两家媒体共享一份奖项的情况,则在总数中统计为一份。

    展江:《美国主流政治文化和新闻精神的产物——普利策新闻奖价值取向论》,《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1期。

    展江:《普利策新闻奖及其媒体融合时代之变》,《新闻记者》2012年第8期。

    刺猬公社:《100年普利策新闻奖揭晓:特稿奖给了纽约客全国报道奖给了数据新闻》,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jkyMDMxMg==&mid=

    2649421697&idx=1&sn=5c341e0d3b67530420ac356c48f82bce&sc

    ene=1&srcid=0419urObe8x3UtgoAxSVul0Z&key=b28b0343424925

    6bdd2c4be5c2e4dfda94a2e251408386fb8c81721b19e8b3b59deb

    e553f166fcebd96998f8da513ec8&ascene=0&uin=MTQ2MDE5MDY

    yMA%3D%3D&devicetype=iMac+MacBookAir7%2C2+OSX+OSX+10.10.

    5+bui(14F27&version=11020201&pass_ticket=4Ms5QGBA1SMkDU8Jd3UC

    oEOpTqNz5sh5RJnh4QOIkrzQ2HwwDkVyrRA2vaMRYHy8。

    郑周明:《百年普利策奖:非虚构写作的兴衰》,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M0MDUzMQ==&mid=2652691765&idx=1&sn=1331565

    4d1a5d60c2fc0baf4a56e5034&scene=0#wechat_redirect。

    J?赫伯特?阿特休尔著,黄煜、裘志康译:《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33页。

    洪兵、俞璇:《“健全的新闻业总是致力于服务公共利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迈克尔?帕克斯访谈录》,《新闻记者》2010年第2期。

    Lippmann W:Public opinion,Transaction Publishers,1946年版,第229页。

    威?安?斯旺伯格著,陆志宝、俞再林译:《普利策传》,新华出版社1989年版。

    Conrad C. Fink:Media Ethics,Boston,Allyn & Bacon,Facsimile edition,1994年版,第14页。

    黄顺铭:《作为一种话语的颁奖辞——对于普利策新闻奖(1917—2014)的个案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林文刚著,何道宽译:《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胡泳:《新媒体时代,我们还需要普利策奖么?》,http://dajia.qq.com/original/meitinxs/hy160425.html。

    胡泳:《为啥得普利策的都是西方主流媒体》,

    http://media.sohu.com/20160419/n444963373.shtml。

    黎史翔、李志豪: 《百年普利策 为何颁给他们?》,法制晚报,2016年4月19日。

    毛家武:《从普利策新闻奖特稿的采访成本看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新闻界》2009年第1期。

    郑周明:《百年普利策奖:非虚构写作的兴衰》,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M0MDUzMQ==&mid=2652691765&idx=1&sn=

    13315654d1a5d60c2fc0baf4a56e5034&scene=0#wechat_redirect。

坚守与变革:普利策新闻奖的百年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