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四川高校团属“新媒体”运作情况调研报告

● 尹绪彪 邓红缨 《 新闻战线 》(

    摘要:发展迅猛的新媒体给当代大学生活带了巨大的改变。作为党与青年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高校共青团组织应不断进行新媒体宣传工作的探索和研究,才能更好地服务学生,起到对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各高校共青团的学生工作的推进。基于此背景,报告通过对四川省5所高校团属“新媒体”运作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摸索其工作路径与运作机制,以期对四川省高校共青团的新媒体工作起到一定的启示、借鉴作用。

    关键词:四川省高校     新媒体运作     语音运用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的事物、新的观念层出不穷,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观点意识、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对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使用者和倡导者,以大学生为宣传对象的高校团组织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真正的认识、了解这一新局面,在原有工作方式基础上,积极尝试、应对、扩展“新媒体”的工作方式,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本调查立足翔实的调研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统计,全面反映了四川省高校团属“新媒体”的运作情况,力求准确、客观地反映四川省高校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情况。

    调研设计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四川省西南民族大学、西华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成都纺织高等学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共5所高校的在校本、专科学生。

    2.研究内容

    调查研究内容包括:四川各高校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及各高校团属“新媒体”平台(校团委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校团委官方微博等)运作情况,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等等。

    3.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问卷调查以“四川省高校学生团属‘新媒体’使用情况”为主线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以选择题为主;访谈调查围绕“四川省高校团属‘新媒体’运作情况”为主线设计了10个问题,全面的覆盖了各高校团属“新媒体”运作情况的诸多方面。

    4.样本分布

    在综合考虑了所高校的学科特色、生源结构,本研究采取了多阶段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95份,其中有效问卷488份,占总问卷数的97.6%,因此得到的结果具有真实性、科学性。

    调研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

    1.四川省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情况,如下图:

    由以上三个图分析可得出,现如今在四川省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新媒体”已经占相当重要的地位。绝大多数同学都会通过手机、电脑上网,上网时间较长,且关注内容多种多样,覆盖了学生事务通知、时事类新闻、体育娱乐新闻等多方面。新浪微博使用率较高。

    低成本、速度快、范围广、灵活度高,这些优势使得“新媒体”获得大学生的普遍青睐。利用好“新媒体”这一新兴事物,可以使共青团的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我们要将“新媒体”所具有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将“新媒体”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的共青团工作中,使高校团委的宣传工作真正的贴近青年学生,更好的服务学生。

    2.对校团委官方微信的使用情况,如下图:

    目前,四川省各高校团属“新媒体”运作情况已有一定成效,覆盖在校学生的一半以上。但我们可看出,关注度还有提升的空间,学生并不热衷于在高校团属“新媒体”上进行交流,大多以查阅为主,应加大对高校团属“新媒体”平台的宣传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微信推送内容的趣味性及版式的多样性,使更多的学生关注参与。

    学生从高校团属“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上获取的信息多种多样,但更倾向于班、院及团学事务、时事类新闻两方面,此外,校园文化、师生风采、考试讯息、社会热点、节假日风俗活动等方面也较受学生欢迎。不同于纸媒的繁琐,“新媒体”平台更加简单快捷,且时效性高,可第一时间推送学校的大事小情,并采用语音、视频、投票、音乐、GIF动图、H5页面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手段为学生带来与以往不同,更加生动的新闻报道,更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因此受众面更广,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接受。

    3.对校团委官方微博的使用情况,如下图:

    微博相对于微信公众平台,覆盖面更大,流传量也更广。在微博上能很容易的与其他高校团组织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还可以第一时间获知时事热点。不同于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条数的限制,微博可以每天不限时不限次数的发表,灵活度更高,且内容也可以比微信公众平台更加丰富。身边的正能量的事件可以随时发送,对文字叙述要求较低,字数140字以内,内容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即可。

    (二)访谈调查

    1.基本情况

    四川省高校团属“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在团学工作开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媒体”平台成为共青团组织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各高校已经意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积极开设成立相关部门或学生组织,将“新媒体”更好地运用于日常管理工作及宣传工作中。

    “新媒体”平台种类为微信、微博两大类,调查中,所有高校拥有团属的微信平台和微博平台(部分学校有多个团属微信、微博)。各高校团属的“新媒体”相关部门及学生组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新媒体”平台建立起的沟通网络更加方便快捷,且成本低、效率高,有想法随时随地就可以与其他人员进行交流讨论,使得共青团工作效率大大提升;“新媒体”平台可以实现“无纸化”环保的目的,节约能源,且内容丰富多样,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等生动活泼的方式,使活动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新媒体”平台上的资料也更加便于查阅及收集整理,使组织者及参与者在工作及活动结束时可以及时发现不足,汲取教训,使学生组织更高效的组织活动。

    2.四川省高校团属新媒体平台的作用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团属“新媒体”在青年学生中影响大、范围广,由于“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时效性,学生能够通过团属“新媒体”第一时间了解到学校的大事小情,并可以参与到学校的部分工作中,并以此为媒介,展现个人风采。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好地与青年学生进行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将网络正能量发挥到最好,把共青团的工作做得更好。

    不同于“传统媒体”(比如报纸、电视、广播)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新媒体”的覆盖面和受众面更广,因此,关注度也更高,通过“新媒体”举办的线下活动的参与度也更高。比如西华大学的“网薪换实物”,每月定期提供系列小奖品让广大学生网友以“网薪”来兑换实物。因此,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工作的开展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新媒体的宣传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组织建设的快速、和谐发展,增进部门组织里工作人员的团结协作,激发创新能力。通过“新媒体”调动起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活动做到多样化且更具趣味性,在让广大同学受益的同时也让学生组织得到同学的肯定。

    “新媒体”也成为各高校团组织对外交流的有效媒介之一。“新媒体”的建设一是为外界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人和事提供了一个直接有效的展示平台;二是形成学校与外界网络平台的枢纽型作用,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整合更多校外网络资源;三是加强与校外各兄弟院校新媒体建设的沟通桥梁作用,足不出户就可以跟其他高校的团组织进行工作、学习等方面的交流,大大节省了时间及其他成本,提高了交流的水平和效率,因其不受空间的限制,从而使与其他省市甚至其他国家的高校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实现,大大促进了团组织学生工作的开展。

    新媒体平台运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内容良莠不齐,品质普遍较低。

    从调研内容上考察,四川省高校团属学生组织发文品质普遍不高,评论的水平和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运作管理较松散,规范引导不足。

    对团属新媒体平台的规范引导方面的调研可见,四川省高校普遍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其行之有效的手段,新媒体平台运作缺少目标导向和运作规则。在对四川省5所本科高校的调研中发现,只有2所高校共青团制定了针对所在高校新媒体运作的“管理方法”,并对各团属新媒体平台的运作提出原则性的要求,对新媒体平台队伍管理、政策机制保障、平台内容建设等方面缺乏积极的指导,“自由式”发展态势比较突出。

    3.队伍层次较低,不适宜工作需要。

    四川省高校团属新媒体平台虽然在面上呈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但由于缺少有效的引导和必要的培训,其数量庞大的学生组织的新媒体平台的管理维护队伍新媒体技术较差、是非辨别力较弱、文字水平低下等问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校园新媒体工作的实际需要。

    提出的对策

    1.建立部门,完善制度。

    为应对“新媒体”这一大时代潮流,四川省各高校应积极建立相关部门,加大“新媒体”平台在宣传工作中的比重,利用好“新媒体”,将其优点发挥到最大,使得宣传工作更上一层楼。要结合各高校的学科特点及生源结构,将各校的精神、文化运用到“新媒体”工作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宣传工作规范化,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在高校学生组织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勇于创新,在继承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此外,组织的干部队伍要精益求精,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的利益最大化,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我们不光要把活动办大,更要办好、办精,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从小事入手,为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塑造出优秀人格。

    2.创新内容,方式多样。

    在世界迈向信息化时代的进程中,四川省高校团组织要高度重视“新媒体”平台在学生思想引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要善于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采用文字、图片、语音、视频、投票、音乐、GIF动图、H5页面等多种多样的方式手段推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切实增强宣传工作的覆盖面、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流行元素,紧抓实施要点,开发出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比如就业、心理健康咨询、学习与生活板块,避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孤掌难鸣的尴尬,也增强学生对高校团属“新媒体”平台的关注度和参与度。新媒体的应用实践性非常强,因而对学生组织的发展及学生的思想引领影响显著。通过广泛规划、推广和利用“新媒体”所带来的良性影响,使团组织开展的活动更有意义,以实现更顺利、更高效的开展学生工作。 

    3.紧跟时代,抓住热点。

    在日常的宣传工作中,部分活动流于形式,枯燥乏味,政治色彩过于浓厚,脱离学生生活,使得活动参与度不高,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对此,各高校团组织要积极发掘自身优势和特点,结合校园文化及时事热点,紧跟时代潮流,推出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适应学生需求的文化产品,使学生工作更有意义。当代大学生从纸媒等传统媒体快速转型到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巨大变革,意味着普及“新媒体”的学生组织会更贴近学生,因此要抓住这一时机,利用好“新媒体”所具备的优势特点,将其运用到日常的实际工作中,让广大同学受益,也让学生组织得到学生的肯定。

    4.加强网络文明教育,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在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政工作者更多的利用的是教育行政部门推行的行政法规或要求,但在网络环境下,所有网民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这时候互联网环境就会出现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现象,就使得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改变工作方法,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不断创新形式,积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途径,针对学生喜闻乐见的热点和关注集中点,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多的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形,因此在宣传工作中各高校团组织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教育。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阅历、知识储备、成长环境、家庭成员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较弱,容易被网络上的错误言论所误导,因此我们要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对学生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积极宣传网络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引导学生能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判断力去认识辨别复杂多元的网络文化,加强自律。同时规范网络行为,杜绝不文明的网络行为,以过往的不良事件为例教育学生,避免其触犯法律。

    5.贴近学生需求,拓展交流空间。

    新媒体平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形式呈现开放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新媒体平台改变了单一的管理模式,创新了管理的新形式,加强了师生间的沟通以及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新媒体平台平台的存在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新媒体平台平台上直接向辅导员、任课老师和高年级学生询问相关学校生活,概况,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答,同时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同学之间也可以就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如班级活动安排、实习、就业、校园热点问题、生活条件和设施改善等在新媒体平台网络上讨论,增进班级同学间团结和合作,形成资源共享。 

    (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责任编辑:祝晓虎

    参考文献:

    ①高明、戴晓琳:《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市场周刊》2010年第8期。

    ②沈毅、姜焰凌:《依托新媒体资源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学园》2013年第8期。

    ③曹欣:《高校内组织新媒体使用现状及发展分析》,《新闻世界》 2014年第11期。

    ④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新闻传播视角下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思考
地方广电媒体对公共决策的舆论引导
人文精神在体育报道中的传播
四川高校团属“新媒体”运作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