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规律就是效益 规矩就是人心

——孙德宏访谈录

● 本刊记者 杨芳秀 《 新闻战线 》(

    30岁,新闻分析《中国房地产一级市场亟待整治》因首次发声中国房地产须整治而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学中文的他,完成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房地产狂潮》、经济学专著《开发商决策论》,被人誉为“学者型记者”。

    33岁,一篇《寻找时传祥》传遍大江南北,荣获第六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并入选中学课本,被年轻学子诵读至今。

    37岁,开设专栏、撰写专著,笔耕不辍。从美学、哲学、文学到新闻学,从新闻理论到实务,随性挥洒;6次获中国新闻奖,涵盖通讯、消息、论文、版面多个类别。

    42岁,出任总编辑,在职攻读美学博士,在美的哲学中探索新闻规律。出版学术专著《新闻的审美传播》,成为我国用美学理论审视新闻实践的开拓者。

    47岁,社长、总编辑一肩挑,率领工人日报这家传统媒体励精图治,坚持按规律办报、按规矩办事,报纸发行、员工收入均成倍增长。报社风清气正,员工心情舒畅。

    与孙德宏社长在码着高高书籍的办公室漫谈,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六点多,窗外已华灯初上,而在我脑海跳跃的,是“思想敏锐、学养深厚;行事低调、平和高效”等美好的词语。

    按新闻规律办报,成就“获奖大户”

    ——除客观、真实、鲜活等原则性的新闻规律外,要抓价值尽可能大的新闻,这个新闻应该是具体事件,要“厚题薄文”,尽可能地让新闻事实做主题,并让版面的每一个位置都重要起来。

    记者:孙社长好!正在读您新书《新闻演讲录》,深刻又通俗,很好看。这也引发了我的一些问题。近年来,工人日报在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颇受关注,获奖数量多、奖项级别高。一份报纸有怎样的作品出现,总编辑的思想、风格是关键。任总编辑已超过10年,您的个人风格给报社带来的最明显的烙印是什么?

    孙德宏:事情是大家做的,个人风格不敢讲。工人日报始终强调按新闻规律办报,努力提高业务水准,在中央新闻单位中,狠抓新闻业务培训应该还是比较突出的。首先是利用评报会开展业务培训,分析和探讨新闻的普遍规律。多年如一日。每周一开评报会,采编部门主任和35岁以下的采编人员除外出采访的人员都必须参加。大家评报时,以学术研究的思维方式先分析上一周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看其他报纸怎么报道,然后比较讨论,既肯定自身长处,也找到自身不足,进而向办一张“导向正确、中央满意,工会欢迎、职工爱看”的精致大报努力。

    多年的探讨,整个编辑部达成了共识,那就是除了真实、客观、鲜活等原则性的新闻规律外,我们要抓价值尽可能大的新闻。这里所说的“价值”,首先是事件的信息价值,其次是事件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蕴含在事件中的对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正向作用的因素。同时,这个新闻要尽可能是个具体事件,而且要“厚题薄文”,尽可能地让新闻事实做主题,并让版面的每一个位置都重要起来。总之,用一句话说就是:把价值大的事件新闻“厚题薄文”地“显现”在版面上。这样的报道才可能“像个新闻样”,这样的报纸才可能“像个新闻纸”。正是这样的做法使得我们近年来每年都能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三四个奖。现在,报社已形成了一股自觉钻研业务的风气。

    记者:您主持的评报活动已远超很多报社都有的评报环节了,起到的效果使人欣喜。谁说业务培训就得通过专门的业务培训活动才能开展呢?

    孙德宏:我们的培训办法还有很多,无时不在地进行。比如每年推出一两次没人判卷的“开卷考试”。最初多是考35岁以下年轻人,出题一个月后上传至内网。可能就以全国统一报道的某个“时代先锋”的各报的大通讯为素材,每位编辑记者写一则人物消息,要求厚题薄文,一千字以内。然后上内网大家观看,并请副总编开点评会,这也是一场业务学习。

    再如,要求全体编采人员“推荐一篇你认为古今中外最好的新闻作品和一本你认为最好的书”,同时写一篇五百字评语。前半个月是初级职称的交,再半个月是中级职称的交,再半个月是副高职称的交,最后是正高职称的交,都是传到内网上供大家品评。大家开玩笑说是“一年考两回,一回考半年”。大家都回家找书看,这个过程更是一种学习呀。这就相当于大伙帮你一人读书做研究。

    年轻人考正高职称的人也是方式之一。副高及其以下采编人员每人至少出一道题,出题时间和交题时间分别为一个月,而且可以指名道姓要求某位正高回答。说是考正高,其实考的是所有人。不研究问题,提出的问题就会叫人笑话。出完题了,正高为了答得好,也得天天思考。这样一来,大家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内网,看谁又提了什么问题,又有什么回答。

    慢慢地,上述的那一套价值观、理念就自然而然地贯彻在了工人日报的办报实践中了。

    记者:您本人也是获奖大户呢。《中国房地产一级市场亟待整治》《寻找时传祥》《九江城哭了……》等获得消息类、通讯类、新闻论文类、版面类等6个中国新闻奖。其中获得通讯类一等奖的《寻找时传祥》一文,影响很大,初中课本节选,高中课本全文选入,有的省则作为高考题目素材。新闻论文《提高报纸核心竞争力关键在办好报纸本身》发表于本刊2003第10期,也获了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请您这个全能选手谈谈获奖体会吧!

    孙德宏:要说体会,大概有这么几条:

    一是新闻的优劣取决于价值大小,所以,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水平很重要。比如《中国房地产一级市场亟待整治》一文。1992年后,全国房地产市场很火,而我对这一行业做了些研究和采访,觉得已经出问题了,不管是从宏观经济看,还是从具体的公建、商建等比例看。于是,我采写了这篇新闻分析,运用了很多数字与事实。当时有关部门有些不高兴,因为自己主管的领域好不容易火了,你却提出要整治。但是,过了几个月,房地产不得不整治了,于是国家提出宏观调控16条。可能因为我是比较早发声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需要调控的,所以获奖了。我理解的根本原因,是对问题的研究要真正深入,像专家一样深入。因此,那几年我撰写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房地产狂潮》和经济学专著《开发商决策论》。写这些书的目的,是希望对报道领域能有一定的研究深度。这样,在平时报道时,在领导几万字的讲话稿或者文件中,你用几分钟就能找到新闻在哪儿。统计局的几页报表,与上月上年一对比,你就知道新闻所在。

    二是力争每篇较重要的报道都要尽可能真实、深刻地表达对社会的看法,表达人到底应该怎样做的价值判断。在《寻找时传祥》一文写作过程中,如果那次采访的是另外的什么人,我可能还是会表达这个思想。1995年,“下海大潮”来势很猛,失信造假横行,实实在在做人做事的风气渐弱。有感于这些,我很想表达我的看法。正好碰上让我采访典型人物的机会,于是这次采写给了我表达的途径。

    那时,文艺界正讨论为何文学创作没有扛鼎之作?结论是缺乏基本的人文精神。我认为这不仅是文学界的事情。当时报社的“五一”报道要推出过世的劳模,我赶巧分配写作时传祥,于是就表达了“寻找当代人精神家园、做人要正直、敬业、实在才是最好的”这一思想。有人问,你的作品表达了极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一句话没见你说呀。这就是我对新闻规律的理解:只说事儿,把想说的事儿串起来,让人感受到你说的那个理儿,这就是新闻的独特性吧?

    对报道领域的深入研究,成就了第一个作品;第二个作品,成就了对新闻报道应有更高的高度的认识,就是在表达人类的普遍情感上,新闻人是完全可以不输于任何类型精神产品创造者的。作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应该努力追求在作品中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这是新闻这种精神产品传递信息、影响社会的自身独立品质所决定的,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第三个体会,是你说的论文获奖带来的启示。最初写论文,抱着题目苦想苦写,后来看得多了,研究的多了,经历的多了,写论文就轻松了,整个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选题是我看到工作中的问题才去做,做时也因为积累得多,只要顺一顺就水到渠成了,写完了可能还真的有点价值。

    第四个体会是热爱。因为热爱新闻这个行当,去研究、去探索才不仅不觉得累,而且兴趣盎然。

    按规矩办事,带来风清气正

    ——其实传统媒体有很多其他市场主体不具备的优势,好多资源都可以开掘。说到底是人的积极性有没有,决策方向对,立规矩守规矩,积极性就上来了。如果大家再看到成果,自然就干得心情舒畅。

    记者:据相关数据统计,2015年全国报纸发行量下降很大,而广告下降1/3左右。可以说,报纸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之相反,工人日报这些年的发行量却稳步上升,由2006年的22万份,上升至2016年的70万份。而经营收入,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在传统媒体有些日落西山的恶劣形势下,工人日报何以取得这样的成绩?

    孙德宏:报社要求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办事。大家戏称“两规”。所有人都要去研究你所在岗位的规律,经营管理、办报有规律;日常工作有规矩。我们说,规律就是效率,就是效益;规矩就是人心,就是风气。如不研究和把握所从事岗位的规律,你就不能说是合格的,更不是优秀的。在管理方面,就得按规矩办,立下规矩,没有特殊。

    在精细化管理下,激励机制发挥了作用,曾经亏损的子报刊也有利润上交了,连水电费每年都多收了几十万,广告、发行也在成倍地增长……我们的经营很多都不是高科技,说到底就是人的积极性上得来上不来,决策方向对,立规矩守规律,积极性就上来了。如果大家再看到成果,自然就干得心情舒畅了。其实传统媒体有很多其他市场主体不具备的优势,好多资源都可以开掘。如今,工人日报员工收入成倍增长。最近两年发行工作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每年增长几万份。报纸质量的持续提高是订阅数量往上涨的原因之一,这也越发坚定了我们对新闻规律的基本理解,对工人日报办报理念的认同。这些年各种培训,认同的这些东西,是符合基本规律的。当然,可能没你所说的“风清气正”那么高,但这确实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记者:立下规矩,如果不是严格遵守,还是形同虚设。规矩,某种程度上更是考验一个领导干部眼界与胸怀的试金石。

    孙德宏:赞成。效益好了以后,如何分配很重要,得公平合理科学。经营部门、采编部门都尽可能按各自的工作目标和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上不封顶,这样一来,入社几年的年轻人成绩突出的,有时收入比社领导还高,这很正常。

    报社每年总有些工程,报社要求按规矩办,分党组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名义,介绍推荐任何厂家产品和施工单位,该招标的招标,该公示就公示。编辑部有星稿制度,一周评12篇星稿,一篇奖励记者和编辑各1200元。这样,不只是记者有积极性,编辑也满世界找有价值的新闻。星稿的评定,也按规矩办。每周一,由各部门评出12篇全报的星稿,本部门的不得超过1/4,然后传到公共平台,评报组五个老同志也每人投一票。网站转载量也加票。评报会后社领导和总编室等综合部门领导进行第二轮投票。最后两轮得票数相加的前12名当选。一个星期一次。总编室公布各部门每月得的星稿数,形成部门间的竞争。

    总之,规章制度管的是底线,要想最大可能地把大家凝聚起来,还得靠大家发自内心觉得应该这样,这些制度才会有用。因此,该管的管,该放的放,有标准,按标准考查你的业绩就是。大家凭本事做事,这样大家心情就舒畅了,各方面工作自然也就进步了。

    按美的哲理思考,把整个工作提升到更高层面

    ——审美关切就是人文关切,精神产品要展现并促进人类的那些最美好理想的实现,要以这样的价值观去捕捉、报道、阐释新闻。新闻审美的传播,是通过传播思想来实现的。人文关怀作为美的终极理想,必然也是整个报社的价值基础。

    记者:您在新书《新闻演讲录》里说,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最难掌握的不是那些“手艺”,而是哲学与美学的理论修养和价值观,这才是水平高低的标志。作为美学博士、兼职的美学博导,您觉得指引新闻规律、规章制度的终极目标在哪?

    孙德宏:审美关切就是人文关切,精神产品要展现并促进人类的那些最美好的理想及其实现,要以这样的价值观去捕捉、报道、阐释新闻,这样的新闻作品才是有大价值的。

    比如,《寻找时传祥》一稿,人家问我,新闻点在哪儿?的确,很难说其中哪个事件是“新闻”。但在我看来,只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本身有新意,对时代有震动,那就是新闻。新闻审美的传播,应该是通过传播思想来实现的。可能有人说,你怎么老是强调思想,新闻是对事实的报道才对呀?思想与事实的关系很早就有人讲清楚了。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讲过:“思想是逻辑形象化了的事实”。 “思想”也是“事实”。为什么同样报道一件事,人家的价值大,我的价值小,就是因为思想含量不够。我们所说的“传播思想”,当然包括传播那些有新闻价值的、直接的思想观点、看法,但更多的是传播那些具有思想含量的各种事件、事实,或者说是要在那些新闻事件、事实中挖掘出它的更大的新闻价值来。较高的新闻价值判断水平,是名编辑、名记者最重要的特征。

    因此,尽管新闻报道是客观的,但是我们把握新闻素材,阐释新闻素材时得有一个基本的价值或标准:人文关怀。新闻传播学跟哲学、文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表达对社会、对生命的看法。它们所不同的,只是在于各自表达这种看法时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当然,也正因此,它们才有了各自的规律,比如新闻规律。最优秀的新闻记者和编辑一定是首先赢在这个地方,赢在传播主体新闻人内心的、接受客体文本的思想上;赢在对新闻传播规律的娴熟而精到的把握上。人文关怀体现美的终极理想,必然也是整个报道的价值基础……以这样的思维方式来思考,也使得报道、经营和队伍建设等工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记者:您不是学新闻的,却成为新闻理论与实务界的高手;不是学管理的,却把一家传统大报运营得风生水起。是什么成就了您?您对年轻新闻人有什么建议?

    孙德宏:说报社“风生水起”不敢当。而且应该清醒的是,当前我们正面临太多的艰难和挑战。

    要说成就的原因,主要是读书吧?大学毕业后,平均每天差不多读书五六个小时,当领导后每天读三四个小时应该没什么问题。没当领导的时候,上班时间不采访就看书,手里总有几个问题要下工夫研究。没学过新闻,就满世界去找各种新闻学和新闻作品集看。我觉得向前人、优秀同行学习,是提高自己最有效率、最有效益的捷径。我的难题人家早就解决了,明白了、领会了,再结合自身实际去实践就必然有成效,甚至有大成效。

    为了换个维度思考我所从事的新闻事业,读博士那几年,我读书还是比较用功的,有点时间就看美学、哲学与新闻的书。那时我每个周末都在办公室里待着。干了几年,出版了《新闻的审美传播》一书。这既是我对以往工作的理论思考和总结,更是对我后来工作的一种指引。

    读书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书读得越多才越发活得明白。之所以能把一些比较难的事儿处理得还算不错,是因为读书使我形成了较好的思维方式,其他人的思想和经验也帮助了我。当社长、当总编辑,脑袋要清楚,规律得懂呀,我觉得,多读书多向优秀的人学习,可以很大程度上实现这一点。

    优秀的编辑、记者都有较好的思想和专业功底,对若干经典烂熟于胸。建议年轻新闻人多读经典,多去研究新闻史上的好作品,多去研读文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等人文社会科学的那些优秀的经典作品。

规律就是效益 规矩就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