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媒体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影响

● 葛 燕 《 新闻战线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越来越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基础必需品。ITU (国际电信联盟)将从小伴随互联网应用而长大的青年一代定义为“互联网原生代”,可以预料的是,学前儿童中“互联网原生代”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一项天然需要依托音乐媒介(韵律演奏或播放设备)展开的幼儿教学活动,其对激发儿童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完善儿童个性发展,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新媒体给学前音乐教育带来新机遇

    新媒体的技术发展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带来多种可能性。

    新媒体的多媒体性丰富了儿童音乐经验

    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在呈现形式上较为单一的局限,是一种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新媒体的这种多媒体性,恰恰能弥补传统音乐教育的节奏、旋律、音色、力度在视觉感知上的不足,实现对重点、难点、抽象概念等内容进行形象化的教学。借助新媒体在听觉和视觉上丰富表现形式,不仅能刺激学前儿童的听觉神经,也能唤起他们对音乐演奏现场视觉元素的认知,还能通过真实的视频引导学前儿童通过肢体上的操演强化对音乐节奏、情感等元素的记忆,从对音乐的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丰富幼儿的音乐体验,从而提高音乐经验和审美能力。

    新媒体的交互性促进了学前儿童的认知

    新媒体具有交互性,改变了传统的直线性、单一性的传播方式。传统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只是让儿童单向、被动接受音乐学习的内容。新媒体的互动性改变了传统教师单一传授的教学方式,将学生这一主体带入到课堂,甚至引导他们成为“主导者”。从教师“完全主导”到尊重儿童的“认知主体”地位,通过减少教师过多地参与,增强儿童的主动认知。新媒体交互的特征符合学前儿童的认知特征,儿童通过新媒体可以接触多种音乐样式,学习与经验情境相联系的音乐符号,表达音乐的感受,最终提升音乐素养。随着网络资源的交互不断智能化,儿童可以独立、主动使用这些设备,新媒体通过形象的奖励和判断正误程序,帮助儿童自我发现。

    新媒体的连接性提升了学前儿童的意义建构

    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认为,在信息技术范式的综合影响下,时间和空间两者都在发生转变。新媒体具有强大的连接性,突破了时空的局限,以实现老师、孩子、家长三方的资源共享和互动,能够提供建构主义的音乐学习环境。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儿童掌握主动权,实现自主学习,最终实现对社会的建构。互联网新媒体内容的丰富性改变了儿童音乐学习只依赖课本的现状,可以在教授音乐知识的同时融入一些关于自然、社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互联网,可以将与音乐相关的视频、音频等内容与课堂相结合,利用专业音乐学习APP等终端,丰富学前儿童接受音乐教育的方式,拓展儿童认知范围,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新媒体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使儿童、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学前音乐教育的要求发生了转变,传统的儿童音乐教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引发“数字鸿沟”,使得新媒体设备普及具有地方差异,观念落后引发教育创新不足,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新媒体环境下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

    “数字鸿沟”即“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互联网普及的差异使得城镇和农村地区互联网和信息普及存在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带来的“数字鸿沟”成为了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发展最大的阻力之一,不同地区的新媒体普及率引发的学前儿童接触新媒体和儿童学前机构教育条件的差异明显。大多数乡镇幼儿园的硬件设备极其匮乏,音乐器材(例如电子琴、VCD等)尚且很少或没有,就更勿言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及电脑、iPad等新媒体设备。而上海的调查显示,幼儿园都有钢琴、多媒体电脑等教学设备;一些私立幼儿园还为老师配备了iPad等移动终端帮助教学。地区发展不均衡带来的“数字鸿沟”造成了学前儿童媒介接触不同,儿童的认知、审美等差距越来越大。

    新媒体对传统教学理念创新的新要求

    随着新媒体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创新跟不上技术发展。传统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机构多采用“一对多”“封闭式”教学模式。教师单一的传授知识,儿童纯粹接受,音乐教育只是固定在封闭的音乐课堂,学前儿童音乐学习的主动性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新媒体时代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有了学习音乐的动力和欲望。依托新媒体平台和技术,音乐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封闭的教室,而是趋向多维度、开放性的教学形态。传统的课堂只是教授音乐相关的知识,局限于“教授儿歌、乐器”等基本内容。然而,新媒体时代,儿童音乐学习多元化,除了学习音乐之外,还要了解音乐相关的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

    新媒体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新要求

    新媒体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对使用者也是一项挑战。然而,学前儿童教师专业水平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缺乏音乐素养和音乐感知能力。另外,非技术出身的幼儿教师对新媒体的应用能力不高,媒介素养较低,主动拥抱新媒体技术的动力不足。在学前儿童教育领域,新媒体的运用举步维艰。我国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多在幼儿园完成,幼儿园教师的水平代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水平。河北省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园教师的学历以大专和中师为主,学历专业以学前教育为主,这也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现状。

    新媒体时代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出路

    新媒体的技术依赖性决定了其外延形态的不断更迭,这就需要在创新传统儿童音乐教育时进一步把握新媒体的内涵,在制度、理念和媒介素养上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实践。

    加大新媒体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政府应该加大新媒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重视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和引导,设立音乐教育专项经费,并增添儿童学习所必要的音乐器材及新媒体设备,努力改善音乐教育条件,保障音乐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另外,还要加大新媒体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开发与设计中的投入与应用。需要结合我国儿童的特点,借鉴完善客户端的功能,打造专业的学前儿童音乐学习软件,促进教学创新,进而提升幼儿的音乐兴趣及审美能力。

    将媒介素养纳入学前儿童教师的考核机制

    新媒体的使用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没有完全纳入幼儿园教师的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和考核机制迫在眉睫,将新媒体教学纳入考核机制,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并重,管理人员、教师、幼儿以及家长共同参与。鼓励教师主动学习接触新媒体,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主动拥抱新媒体,将新媒体的手段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去。

    建构新媒体环境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体系

    新媒体环境下,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先进的教学设备将学习的场所转到室外,创新教学方式。新媒体使得信息变得丰富,信息获取变得更加方便。因此,教师在教授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借助新媒体,将“健康”“语言”“科学”等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五大领域里的相关知识渗透到音乐课堂。

    发挥新媒体资源优势,实现家园联动的教育机制

    通过互联网,幼儿园、教师、家长、儿童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幼儿园和教师将儿童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除此以外,老师引导家长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协助孩子提升音乐学习效果,如老师通过在网上提供素材,让家长带领孩子一起完成音乐体验等。此外,家长应该有意识的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并不断提高自身新媒体的媒介素养,保障音乐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杨芳秀

大数据时代的新闻报道
舆情场域变迁下社会治理的机遇与挑战
新时代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模式探究
从“双微”看政府宣传工作的路径与创新
抗战时期共产党的新闻实践及启示
新媒体时代广播内容创新策略研究
新媒体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影响
文学副刊需要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