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走精品之路 冲出“十面埋伏”

● 边振虎 《 新闻战线 》(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借助“地球村”的互联互通优势,大批制作精良、内容繁多的广播电视精品节目通过网络、卫星传播纷纷亮相,不断丰富着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在攻城略地,争夺地方受众。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竞争背后,基层广电媒体的传统收听收视空间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以前忠实的受众开始左顾右盼,另觅芳踪。

    是坐视危机,还是伺机奋起?基层广电媒体又该如何正视这种 “十面埋伏”呢?

    就传播论而言,受众的本土意识是很强的,对于他们来说,本地信息是最重要的、最值得关心的。这种情怀,恰巧构成了基层广电媒体的有力切口。笔者认为,无数的成功经验证明,精品战略是强基之源,兴台之本。推进基层广电媒体的精品战略,是广播电视的发展之路。受众对精品节目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大多停留在宏伟巨制上。较常人而言,大制作、大手笔、大选题、高投入、高质量就容易产生精品。但是,受经济实力、技术水平、设备专业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基层广电媒体难以形成自己的精品优势。既然如此,那么作为最基层的新闻宣传舆论单元,什么才是精品呢?又该如何理解精品的真正含义呢?

    基层广电媒体必须正确理解“精品”的概念和外延。如果基层媒体的节目贴近本土、依托地方、针对实际,老百姓喜闻乐见,舆论引导能够占据思想精神的最高点,那么,生产出来的节目就是精品。因为,对基层广电媒体而言,精品节目符合各阶层的共同口味,同时,聚集了行政区划内群众最基本的依赖和信任。正是这种信任能够让基层广电媒体永葆青春。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就是精品的真正内涵。

    精品是“三贴近”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少基层电台成了“会议台”,电视荧屏成了“大头帖”。新闻元素被淹没在大量无关紧要的会议中。“各级领导看,谁上电视谁看,谁做节目谁看”的新闻“三看”现象使得地方广电的受众大量流失,对覆盖区域观众的影响力不断减弱。而且,媒体的引导功能弱化,不仅老百姓反感,领导不满意,时间长了,还造成宣传阵地的失守。

    “三贴近”是新闻工作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阳光、空气和水,也是新闻工作者与实际、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土壤和桥梁。践行“三贴近”,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能够自觉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无论是新闻还是节目,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实话,鼓实劲,把镜头对准群众,让百姓成为主角,把握社会主流,以真、善、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从现实生活中挖掘鲜活生动的瞬间和片段,使制作出来的新闻产品更接地气,富有气息、充满色彩,观众才愿意重新聚拢在电视机旁、收音机边。今年年初,敦煌广播电视台在新闻采编人员中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记者行走基层、奔走一线,密切与普通群众的联系,切实改变“新闻围着会议转,记者围着领导转”的风气,改变作风漂浮、文风不实的习惯,用更多来自一线的、基层的、鲜活的新闻报道来改变宣传效果,提高媒体声誉。首先我们在《敦煌新闻》中采取组稿的方式,压缩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加大来自基层的报道,改进新闻报道中“大话套话、文件语言、呆板生硬”的说教,积极倡导“短、新、实”的清新文风,并开设《记者走基层》《镜头看民生》专栏,用群众语言写群众身边的事,提高了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同时,在《社会报道》栏目中,继续加大社会新闻、民生新闻的采访报道力度,反映了社情民意,弘扬了社会新风;在《为农服务》栏目中,以“关注三农,服务三农,贴近三农”为主题进行改版包装,力争将栏目办成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帮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信息员”;在《文化旅游》栏目中,加大了对全市旅游从业人员和来敦游客的宣传报道力度,提高了节目的参与性和趣味性,同时为游客提供了更加细致的旅游信息资讯。这些接地气的节目,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精品是创新

    基层广电媒体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来自创新。那么,基层媒体该怎样创新节目、创新精品呢?

    表现的形式要变。面对不同受众和群体,要从宣传手法上重新定位和改版,通过准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基本要素,来努力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同时,把新闻报道和着力点下移,瞄准基层,增强新闻节目的吸引力。特别是要减少一般性的政务新闻,真正改变领导和会议新闻的报道形式。要不断地向观众传递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传递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信息,真正使新闻节目成为一档领导好评、群众喜欢的主打节目。要抓住老百姓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报道,对于部门、单位的一般性活动,大多以简讯形式播发,来增加信息量。同时,发挥好标题的“一眼功效”,策划贴近生活的系列报道等,都不失为好的表现形式。

    表现的载体要变。首先要在深入探索栏目、节目内容上下工夫,精心包装节目,策划新闻,开设一批针对性强的专栏,使各类节目走向集约化、板块化。在开设专栏节目的定位上,既充分考虑其内容的包容性,又要求充分体现各栏目的特色;使之既兼有时政,又贴近民生;既有反映焦点热点,又有百姓普通生活所需;既体现严肃庄重,又不失轻松和谐。同时,还要考虑其存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收视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对每一个栏目从形式、内容到包装、时长、播出时段等,都要进行精心构思和策划,力争将栏目办出新意、办出特色。敦煌广播电视台囊括了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为了适应国际文化旅游城建设的步伐,敦煌广播电视台广电协同、报网融合,整合各类资源,开通了微信、微博、视频网站等新媒体业务,并开发建设了甘肃省首家基于HTML5技术的党政新闻移动客户端手机APP“掌上敦煌”,不但创新了传播渠道,促进了传统媒体的加速转型,而且弥补了传统媒体在数字领域的缺位。

    表现的方法要变。要发掘媒体网络平台、热线电话、短信参与、交互演播、客户端互动的功用,使之聚拢人气,不断扩大并开拓收视群体。

    精品是服务

    在自媒体、融媒体时代发展的今天,记者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已不单纯是一名传播者,而是一名服务者。同样,基层广电媒体自身的定位,已不仅仅是“喉舌”,而是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工具。

    服务于农村。中国的每个县区,农民占有大多数人口。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农民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对于他们而言,在解决了温饱之后,求知欲望更强、科技意识更浓了。他们满意,就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他们和谐稳定,就代表了基层的长治久安。因而,农民依旧是“喉舌”的主要引导对象。在农村,群众因为接受理解能力、文化素质等差异,不能很好地接受新生事物和党的最新政策,甚至盲从。作为基层媒体,必须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以生动的、喜闻乐见的形式抓好政策宣传,让广大群众懂政策,理解政策、支持政策、执行政策,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服务于群众。媒体要客观地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看待问题,报道群众关心关注的事件。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是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正是广大群众的关注点。在当前复杂的舆论环境下,媒体一定要敢于担当,不避重就轻、装聋作哑,而是要选择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剖析、挖掘,使分析问题、解决难题、引导舆论同步,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让“喉舌”的服务工作受到肯定和关注。

    服务于需求。要有“受众也是市场”的概念。基层广电媒体对群众的服务,要根据当地实际和特色,一定要有针对性、实用性。要因地制宜,了解受众,要给群众以“特供”:群众的情感出口在哪里,我们就根据需求增设相应的专栏,为群众提供能够产生“共鸣”并能参与其中的精神文化产品。在今年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针对广大市民高涨的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情,敦煌广播电视台适时开设了《我的敦煌我的家》和《镜头下的不文明》栏目,向社会广泛征集“百姓眼中的顺眼事”“碍眼事”,目的在于“让市民监督市民”,对日常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一时间,广大市民踊跃参与,用自己的手机随时随地拍摄损坏公共设施、占道经营、乱贴乱画、乱停乱放、满街遛狗等不文明行为。随后,将征集到的视频和照片在电视台和视频网站上播放,并配发评论。这些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营造了“人民城市人民建,文明城市全民管”的氛围。

    精品是挖潜

    基层广电媒体有自己的天然优势:人头熟,地形熟,情况熟,民风熟,天时、地利、人和,这一切都是精品节目蕴藏的土壤,都为制作、产生精品节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挖掘文化潜力。就是说,要对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潜力进行发掘。很多地县市都有自己独到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但是,由于太过熟悉,媒体对这些特色熟视无睹,“有眼不识金镶玉”,深入不够,品味不够,没有从更多的角度、深度去展示独特与魅力,使这些闪亮的宝藏淹没在浩淼的烟波当中,沉寂在历史的角落里。基层广电媒体应该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让新闻工作者重新审视自己身边熟悉的东西,寻找展示精品的契机。

    挖掘素质潜力。新闻工作是一项年轻人的事业。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接触快、想法新、敢于尝试。而基层台要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给他们干事创业的环境,尽可能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支持,给他们加担子、压任务、清障碍,激发他们的业务潜能,使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使优秀的节目如鲜花般竞相绽放。

    挖掘政策潜力。不同的国家政策,有不同的政策导向,有不同的支持目的,需要准确理解和运用。所以,基层广电媒体,不应该把自己仅仅当做宣传工具,而是要认识到自己是发展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研究政策,吃透政策,超前性的谋划选题、解读政策、提出发展观点,为大量“精品”的产出提前搭好平台,使更多的百姓关注、喜欢来自地方媒体的声音。

    (作者单位:甘肃省敦煌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祝晓虎

把握经济特点 拍好经济新闻图片
把新闻打造成艺术品
电视新闻策划随想
主持人与听众的情感交流
让日常新闻报道“活”起来
体育记者多栖化转型的动因及路径探索
走精品之路 冲出“十面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