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焦裕禄:一个时代典型的意义生成和文化重构

● 范红娟 《 新闻战线 》(

    焦裕禄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笔宝贵财富。有关焦裕禄事迹的最早报道,是人民日报于1964年刊发的人物消息;其后,穆青等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长篇通讯,也被各地党报争相转载、广泛传播;此后各个时代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承和学习,也以党报为主要阵地。本文以焦裕禄工作省份的党报——河南日报为对象,通过对其有关焦裕禄事迹和精神等各种宣传报道的考察,探析这个超越时代的典型形象,在不同时代语境中的内涵解读和意义生成,并着重分析典型衍变和媒体宣传之间的互动关系。

    数据分析:焦裕禄报道的时代变迁

    第一阶段:1964~1965年,相关报道20篇。

    焦裕禄同志病逝后,率先对其事迹进行采访报道的是河南日报的记者李光照,他和其他记者在焦裕禄同志病逝三天后,就采访了当时的兰考县委副书记张钦礼,并由新华社记者撰写了2100字的通稿,在1964年11月20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肩题是“在改变兰考自然面貌的斗争中鞠躬尽瘁”;主题是:“焦裕禄同志为党为人民忠心耿耿”;副题是:“中共河南省委号召全省干部学习已故兰考前县委书记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河南日报在收到电稿后,即赶写了《学习焦裕禄同志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的社论,在11月22日一版与消息一并刊登在头题位置。这篇社论,可算是河南日报有关焦裕禄宣传的第一篇文章。

    这一阶段,河南日报还派出农村部副主任黎路到兰考采访,于1965年1月7日刊发了长篇通讯 《焦裕禄同志 兰考人民怀念您》。报纸还连续刊登社论,并开辟 《学习焦裕禄同志的革命精神》专栏,每周1期,连续刊登了10多期。

    第二阶段:1966~1990年,相关报道307篇,以1966年为高潮,相关报道264篇。

    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标志,焦裕禄从一个地方性的先进人物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典型,不仅家喻户晓,而且人人称颂。此时河南日报对焦裕禄的报道也呈现了井喷式的增长,特别是1966年,相关报道264篇,不仅是第一阶段的10余倍,而且也占了第二阶段总数的86%。几乎河南省内所有地区和各行各业都结合自身工作表达了学习焦裕禄的决心和态度,焦裕禄的同事、朋友、亲人都发表了有关的回忆文章,特别是几篇社论对焦裕禄精神进行了理论总结。无论是报道力度还是传播范围和影响力都远超第一阶段,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对焦裕禄的宣传和报道迅速减少,改革开放后这一现象也未有改变。

    第三阶段:1990~2008年,相关报道316篇,以1990年为高潮,相关报道93篇。

    1990年春,在焦裕禄去世26周年之际,穆青、冯健、周原等三人重返兰考。看到“兰考1800平方公里大地和98万亩耕地,大变样了”,他们心潮澎湃,于1990年7月8日发表长篇通讯《人民呼唤焦裕禄》。河南日报迅速转载了这一文章,并在其后的若干年里组织了《不朽的丰碑  光辉的榜样——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三十周年》《焦裕禄精神在中原大地》《学习焦裕禄的好干部》等专栏,进行不间断的宣传报道。由于整体大环境的稳定,这一阶段的报道呈现出相对平稳的曲线,并在1994年(40篇)和2004年(44篇)出现了两个小高潮。

    第四阶段:2009~2014年,相关报道151篇。

    2009年3月31日~4月3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河南省期间,专程赴兰考缅怀焦裕禄,并在4月1日召开的兰考县干部群众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首次总结出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20字精神。河南日报全文转载了习近平的讲话,并组织了《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专栏,将宣传报道与科学发展观和中原崛起等时代主题紧密结合。2013年7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兰考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第二批活动的联系点。围绕群众路线活动,学习宣传焦裕禄的文章大量出现,彰显了学习焦裕禄精神“永远在路上”的主题。

    综观50年来有关焦裕禄宣传报道的统计曲线,可以看到四个明显的波峰。这样的曲线首先证明,焦裕禄作为时代典型,具有超越性和普适性的精神内涵,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但同时,四个波峰的出现,并非某一旋律的简单复现,而是焦裕禄精神在特定时代语境下与时代需求融汇的产物。在此过程中,焦裕禄精神的内涵被不断丰富,我们也可以将之视为焦裕禄精神在不同时代的意义生成。

    文本解读:焦裕禄精神的丰富内涵

    在文学范畴中,一个成功的典型形象不仅具有代表性,更具有丰富的多义性和多向性,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新闻典型。焦裕禄形象本身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强大能量,是他具有历史超越性的基础,其作为党的优秀领导干部的先进性,则令他在不同历史阶段中始终居于引领地位,历久弥新。

    鉴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的巨大影响力,我们以它为基础,综合河南日报其他回忆文章和事迹报道(如1964年12月19日张钦礼《学习焦裕禄同志的革命精神,彻底改变兰考县的自然面貌》;1964年12月12日袁明《焦裕禄同志永远活在我心里》;1966年2月13日王之敬等《焦裕禄同志在医院里》等),将焦裕禄的典型意义进行了以下归纳(见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焦裕禄形象的典型意义分两个层次:一是思想作风,其所含五项内容可以用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精神来概括,对党的建设、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榜样感召力;二是工作方法,这是领导干部恪尽职守、完成职责的法宝,也使焦裕禄精神具有了强烈的应用性和指导性。在之后的不同时期,焦裕禄精神作为一种公共话语体系,形成了一个开放系统,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在具体的学习与贯彻过程中得到了丰富和完善。

    叙事话语和宣传语汇:焦裕禄形象的意义生成

    第一、第二阶段:强势宣传下的合格共产党员和党的优秀干部。

    首先看叙事视角。纵观河南日报有关焦裕禄的宣传报道,前述第一、第二阶段基本采取了全知的叙事视角,其特点是:叙事者无处不在,无所不知,它既了解人物内心所想,也可对事件做居高临下的评论,叙述者比任何人都知道得多。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例,文中就出现了大量细致的心理描写,如初到兰考、百废待兴之时:

    焦裕禄想:群众在灾难中两眼望着县委,县委挺不起腰杆,群众就不能充分发动起来。“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变县委的精神状态。

    焦裕禄给干部们做思想工作时:

    简短的几句话,像刀刻的一样刻在每一个同志的心上,有人眼睛湿润了,有人有多少话想说也说不出来了。他们的心飞向冰天雪地的茅屋去了。

    在这样的叙事视角下,叙述者像是一台“零聚焦”的摄像机,如影随形,以无所不知的姿态,将信息统摄集中,向读者细致展示焦裕禄的行为、心理、日常生活和品格,周围人群的反应也尽纳眼底,这样的叙事视角能够迅速还原情境,让读者一下子进入阅读场,使得读者对典型形象产生强烈的敬重之情。

    再看叙事声音。第一、第二阶段的报道中,叙述者主要是以公开叙述者的姿态强势介入事件,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结尾:

    焦裕禄同志,你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你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你的任务,兰考人民将永远忘不了你。你不愧是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起来的好党员,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你是千千万万在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巍然屹立的共产党员英雄形象的代表。你没有死,你将永远活在千万人的心里!

    感情色彩浓厚的感叹号和“好党员、好干部、好儿子”等褒奖之词完全是叙述者个人的声音,这段评论性的文字所含有的感情倾向非常明显。但这两个时期的报道中并非都是公开叙述者,隐藏叙述的介入方式也常被使用,主要表现为直接引语的使用。如焦裕禄临终前嘱咐同志们:

    现在有句话我不能不说了。回去对同志们说,我不行了,你们要领导兰考人民坚决地斗争下去。党相信我们,派我们去领导,我们是有信心的。我们是灾区,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实际作者隐身事外,叙述者转为之前的被叙述者,通过叙述者所讲,其高贵品质自然展现。

    第三看叙事模式。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党报的典型报道中大量采用了非事件性新闻,这是宣传模式最常采用的方式。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第一次见诸河南日报是在1966年2月7日(同年2月6日,新华社向全国播发这篇长篇通讯,2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全国各大报纸都刊发了这篇通讯),而焦裕禄的逝世时间是1964年5月14日,时隔近两年。这篇通讯的问世绝非偶然,在第一阶段中,河南日报已就焦裕禄事迹进行了广泛报道,并配发了评论和相关学习文章。而到了1965年,焦裕禄进入了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穆青的视野,对此,穆青本人是这样说的:“我找了多少年,就想找一个典型,真正按照我们共产党的理想、追求、要求做的,那种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典型。”可见此时的典型形象在塑造之前,记者已经有了很明确的目的和意图。至于为什么要寻找这样一个典型,则是因为“60年代初,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很大破坏,人民群众过着贫困艰难的生活。穆青一直想采写一个典型人物,以他的革命精神鼓舞群众。”①在这一层面上,时代需求和人物精神达到高度契合。

    我们再从宣传语汇上看看这两个阶段中焦裕禄典型的时代内涵。第一、第二阶段的相关报道中,“阶级”“斗争”“革命”等政治化词汇出现频率较高,如在河南日报开辟的《学习焦裕禄同志的革命精神》专栏的8篇文章里,“阶级”出现13次,“斗争”出现18次,“革命”出现45次,远超其他词汇出现的频率。在行文上,也强调焦裕禄的精神境界与学习毛泽东思想之间的直接联系,如穆青等的通讯中开篇就点明“焦裕禄是带着《毛泽东选集》来的”,文中也多次出现他组织领导干部学习毛主席文章的描述。河南日报这一时期的焦裕禄报道也多次以“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挂帅”等为题,在语言上也充满高度的激情,显示出该时期焦裕禄形象宣传上比较强烈的政治色彩。

    综上所述,第一、第二阶段是典型的初建时期,焦裕禄作为“合格的共产党员的典型”“党的优秀干部”的形象内涵得到了基本建构,其典型意义所含的两大层次和九项内容,正是党的建设以及党员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焦裕禄典型宣传工作是全民性的,虽然在宣传语汇上表现出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但其意义仍然不可低估。

    从新闻宣传的宏观视角看,新中国成立后直至1966年,典型人物报道在报纸上一直占据非常突出的地位,成为判断报纸办得好坏的主要标准②。焦裕禄典型的诞生地在河南兰考,河南日报充分利用了本土优势,以一种铁肩担道义的精神,通过运用全知视角和公开叙述者强度介入的叙事策略,并以非事件性新闻报道为主的宣传模式进行报道,完成了焦裕禄这一时代典型的第一度建构,既与时代精神高度贴合,又完成了传达党的方针的使命。

    第三阶段:平和叙事下补偏救弊的良方和楷模。

    20世纪90年代,焦裕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冷遇。河南日报在1990年5月6日再次刊登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以配合河南省委作出的 《关于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的决定》,并在1990年7月9日转载了《人民呼唤焦裕禄》。

    由于时代语境的变化,在叙事视角上,该阶段的报道多采用人物限知的视角,以一种叙述者等于或小于人物的方式完成对世界、人、事的审视,在行文上也多采用第一人称,着重表达人物本身对焦裕禄精神的解读和膜拜。三个当年采写焦裕禄事迹的老记者重访兰考,“我们默默地站在墓前,望着那高大的墓碑,环顾兰考大地,思前想后,禁不住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被叙述者焦裕禄反而被“隐藏”起来,以一种精神符号的形象成为补偏救弊的良方。

    在叙事声音上,隐藏叙述的介入方式成为主流,如:“兰考人深情地说:‘咱焦书记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人民群众对焦裕禄精神的渴盼呼之欲出。

    而在叙事模式上,以三个记者重访兰考为叙事起点,有一定的新闻叙事的性质。但非事件性新闻的特征仍然得到延续,这是一次具有极强针对性的报道,针对的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各种不正之风,因此这次宣传的主要受众,是党员领导干部。

    由于受众不同,第三阶段的宣传语汇也呈现新的面貌。除了重新刊发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人民呼唤焦裕禄》外,河南日报开设了《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专栏,领导干部结合自身工作谈感悟的文章占据主体,因此“群众”成为频度最高的词汇。

    第三阶段的焦裕禄典型,与干部作风问题相关的内容得到了强化和丰富,焦裕禄那种敢于“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气概,“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情怀成为宣传重点。在叙事话语上,由于人物限知叙事视角和隐藏叙事的介入方式,使叙事风格趋于平和,更符合时代的接受心理。而焦裕禄典型所蕴含的政治价值信息,则以一种更隐蔽和易于消化的方式,通过媒体的反复传播浸润深入人心。

    第四阶段:理性叙事下的精神火种和历史丰碑。

    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兰考县干部群众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式展开,出现了宣传焦裕禄精神的一个新的高潮。第四阶段的宣传报道注重今昔对比和代际传承,突出焦裕禄精神的历久弥新。如《东老君营纪事——兰考驻村日记》(2014年5月7~10日)系列报道就用了4篇通讯、8000余字的篇幅,细致描述了东老君营村的干部们一心为民务实创新的一系列事迹,突出焦裕禄精神在中原大地的传承和弘扬,不仅生动贴切,而且和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突出了焦裕禄精神宣传的时代特色,实现了历史上的焦裕禄与现实社会的适用性对接。

    在叙事视角上和叙事声音上,接近纯客观叙事的视角和隐藏叙述的介入方式被大量运用,最典型的例子是获得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消息《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2012年12月3日),全文仅800余字,直接引语多达8处500余字,只在篇末将兰考县的经济数据做了简单罗列,叙述者几乎完全隐藏但观点力透纸背,理性化的叙事方式使宣传更具可信度。宣传语汇上则趋于对焦裕禄精神的理性归纳和理论总结,党建的基本范畴在这里几乎都能一一找到对应,这从宣传文章题目就可见一斑,如《像焦裕禄那样一心为民》(2014年3月5日)、《像焦裕禄那样真抓实做》(2014年3月7日)、《像焦裕禄那样敢于担当》(2014年3月9日)……焦裕禄已经成为党员干部自身修养的文化符号。《焦裕禄精神光耀中原》(2014年3月17日)则将河南干部们学习焦裕禄精神的行动总结为“亲民爱民得民心、艰苦奋斗是本色、科学求实重规律、迎难而上勇担当、无私奉献铸忠诚”五项,并以感人的事迹为佐证,此时,焦裕禄精神不仅是典型宣传的对象,也成为典型宣传的参照系,成为评价党政干部政治标准与道德水准话语体系的一个重要概念。新的时代典型在焦裕禄精神的感召下不断涌现,同时也在接受焦裕禄精神的评判和考验。

    第四阶段的宣传报道,不仅让焦裕禄精神充盈着新鲜的时代内涵,而且在更高的站位上深入挖掘其超越性意义,使其成为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相结合的典范,坚持弘扬焦裕禄精神则成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焦裕禄精神至此升华为一种公共精神产品和道德文化,在宣传报道上也以一种自觉而非自发的方式,赋予这个典型以更多的道德文化意义和精神建构价值。 

    焦裕禄作为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典型,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文化价值,从河南日报50余年来相关宣传报道的变迁,我们既能看到不同时代语境下焦裕禄精神的不断丰富发展,也能感受焦裕禄精神历久弥新的力量。

    (作者系郑州师范学院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王中义、洪文军:《〈焦裕禄〉是怎样采写的》,《记者摇篮》2005年第1期。

    ②盛芳、张文杰:《典型人物报道与政治文化传播》,《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焦裕禄:一个时代典型的意义生成和文化重构
大数据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消解、修缮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