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华好诗词》如何做到“形神兼备”

● 王 晖 《 新闻战线 》(

    英国诗人艾略特认为诗是民族文化的最高级、最典型的象征:“一个民族的诗歌从民族的语言里汲取生命,回头来又把生命注入语言;诗代表一个民族的最高意识形态、最大的力量和最精细的感受。”《中华好诗词》这一栏目,将中华诗词内涵的“神”、多种闯关内容的“形”以及娱乐大众的“趣”相结合,用节目诠释了形神兼备的中华诗词。

    河北电视台播出的《中华好诗词》是一档文化类季播节目,以中华诗词为骨,以娱乐精神为髓,闯关娱乐形式与诗词内容核心巧妙结合,文化与娱乐并重。

    我们常常看到众多娱乐节目大红大紫,文化节目却总显得冷冷清清,而《中华好诗词》独辟蹊径,靠“形神兼备” 获得巨大成功。“形”是指以夺冠元素为核心,辅以命悬一线、心有灵犀等形式的创新;“神”是指以诗词为核心的中华文化。

    参赛人员:“有我之境”或“无我之境”之人

    《中华好诗词》采用海选参赛选手与电视明星搭配的形式进行各种闯关。人员选拔与《超级女声》的海选以及《中国好声音》的选拔有着很大不同。诗词领域博大精深,讲究的是境界、意境,因此,每一位诗词爱好者多有平凡却又不易被人发觉的闪光点,《中华好诗词》正是将这些平时不被人发觉的才子展现在大众眼前,鼓励他们敢于表现与探索,勇于证明自身价值。社会上有些人看不起满口“之乎者也”的人,认为他们是酸文人,《中华好诗词》却给了这些民间文人最大的肯定。选手们或相貌平凡,或语言不顺,但无疑他们都是一个个有着“有我之境”或“无我之境”之人。

    最初所请的嘉宾虽然不会怯场、羞涩,但是在诗词内容方面对选手少有帮助。到了2015年,嘉宾更多地从“花瓶”转变为诗词竞赛的参与者。印象较深的是“美女主持”左岩,记得在一次“不可言传”关卡中,左岩想到了答案,并催促合作选手抢答,而这位合作者在犹疑中按下抢答键后,左岩的答案被证明是正确的。左岩是利用私人时间增加自己的诗词储备,其本人亦在微博提到“自己如此努力亦是为了一改大家对于娱乐圈的艺人文化水平低的传统印象。”硕士毕业的她很想借着这个节目,为艺人正身。

    闯关内容:不断升级,生涩诗词以通俗方式传播

    诗词比赛流程设置精彩生动而又松弛有度。从一开始的“百家争鸣”“金榜题名”“挑兵选将”“龙争虎斗”,到现在的“命悬一线” “心有灵犀” “泪眼相对”以及一些特别关卡如“端午诗会”。不但考察选手的诗词素养,更考验心理素养、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每一关卡的出题方式也是花样繁多、新颖有趣,包括诗词接龙、问答题、选择题、沙画题、歌曲题、影视题、书画题、表演题等,配合主持人的活跃表现以及嘉宾的各种“耍宝”表现,使得诗词比赛变得无比有趣。题目的难度全面考虑了选手和观众的知识水平和文化身份的差异,有些题目电视机前的观众也能回答出来,有些题目则反映出参赛选手高超的诗词水平。

    由于比赛激烈紧张,选手的状态和表现也多种多样:或口若悬河,才情斐然;或不疾不徐,淡定从容;现场作诗朗诵的环节也让观众在欣赏选手即兴创作的同时,也对嘉宾诗词水平刮目相看,一些明星嘉宾甚至可以写上几首自己的“打油诗”,让观众们哄堂大笑。在节目过程中遇到诗词典故,现场的大学生往往会讲出故事来源,让诗词变得易学易记、生动有趣。 

    “维维”的沙画更是让《中华好诗词》现场增加了一份艺术美感,诗词与画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而沙画诠释了诗词的意境。选手的比赛成绩、嘉宾的个性表现、大学生的讲解以及观众强烈的心理参与感,使全场充满了紧张激烈的竞争氛围。

    我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历史上留下的诗词灿若星河。然而,借助电视手段传播传统诗词文化,除了朗诵,鲜有其他先例。《中华好诗词》为各位选手提供了展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机会。中华文化是一种写意的文化,诗词更是强调直觉的观照和抒写生命的体验,在含蓄、深邃、典雅的诗境之中写照心灵。然而多年来诗词电视节目发展步履维艰,收视率惨不忍睹;在这“娱乐至死”的时代,一些缺乏内涵的选秀、搞怪的消遣型娱乐型电视节目,由于过于肤浅做作、哗众取宠,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和审美疲劳,使观众在喧嚣狂欢之后,心灵依然冷清空虚。《中华好诗词》以展示精品文化为担当,将生涩的诗词以通俗的方式传播,显得卓然不群,让人回味无穷。

    诗词内核:唤醒一代人的价值观

    英国诗人艾略特认为诗是民族文化的最高级、最典型的象征:“一个民族的诗歌从民族的语言里汲取生命,回头来又把生命注入语言;诗代表一个民族的最高意识形态、最大的力量和最精细的感受。”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则认为“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俭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

    韵味悠长、感人至深的诗词,不仅带给人们无与伦比的美学体验,更是唤醒了一批人对诗词的热爱。笔者的父母是教育工作者,他们在看《中华好诗词》时,总是不经意间跟着主持人朗读起那或悠扬或激昂的诗句,每个问题也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作答;而对一些毕业不久,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则是他们放下手机,重新体验学生生活的一次机会,跟着那阔别已久却又甚为熟识的词句,体会诗中的韵味。 

    电视媒体的努力方向和价值目标理应立足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在全球电视节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背景下,一方面以开放包容的心胸,积极借鉴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理念和新颖传播方式;另一方面,须以责无旁贷的姿态,坚守和传承民族特色的本土文化,加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华好诗词》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传播内容,将诗词的魅力通过电视荧屏传递给广大观众,三季以来,节目的文化蕴涵与品位也逐步提升;节目组将诗词的内涵与娱乐节目的现场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将诗性演绎融入趣味横生的多方互动中,做到收放自如,坚守文化品格,却又不拘于俗套、刻板的传播套路,让充满书卷气的古典、清新、浪漫之风席卷电视荧幕,使观众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享受诗中传统价值观的熏陶。

    中华诗词讲求意境与意象的结合,讲求诗词的形神兼备。而《中华好诗词》这一栏目,正是将中华诗词内涵的“神”、多种闯关内容的“形”以及娱乐大众的“趣”相结合,用节目本身诠释了形神兼备的中华诗词。这就是为何《中华好诗词》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兴趣和好评,也掀起了人们对诗词学习、吟诵、记忆的文化热潮的原因。众多来自大江南北、身份各异的诗词爱好者兴致盎然地报名参加这个节目,并希望通过开放的平台、美丽的舞台展现文化素养和个人魅力。节目本身则通过这些优秀的参赛者,获得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同时,彰显了民族文化的风采,提高了民族文化的自信。

    诗词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华好诗词》这一节目,唤起人们对诗词的热爱,吸引更多的人在闲暇时间品味传统,让更多的人放下手机,拿起书本,丰富涵养,陶冶情操,用慧眼察看这个纷繁的世界。不管世界怎么发展,文化都有永恒的价值。

    (作者单位:河北电视台)

    责任编辑:杨芳秀

豪情泼洒独属军人的生命张扬
发现平凡中的美
“大”新闻的“小”报道
在灾害报道里寻找纸媒新闻的“门槛”
党报视觉把关刍议
英语报刊财经类新闻报道的语言风格
《中华好诗词》如何做到“形神兼备”
故事类电视节目背景音乐的应用
在大时代做好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