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不实软文事件的震波能辐射多远?

● 刘海明 《 新闻战线 》(

    中国人民大学2010届本科毕业生乔东“回炉”读高职的报道,遭人民大学多名毕业生质疑,称同学中并无此人。8月5日,人大新闻学院2006级本科同学会发表公开信,要求当事人删除所有微博。涉事媒体称,如查出问题将严肃处理。(新京报8月6日报道)

    被报道对象的身份被质疑,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篇典型的软文,给高职院校做宣传。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较真,报道媒体也能及时回应,客观地讲,这比不少涉事方三缄其口的做法明智许多。然而,这并未平息公众的质疑。相反,不实软文事件震波引发的讨论,其广度和深度在同步增加。

    新闻和广告虽存在于一张报纸上,但应遵循“各自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则。双方一旦“串门”,必定踩到新闻伦理的红线。作为职业教育版,报道职业教育方面有价值的新闻十分必要。只是一家报社的同一个版面,不时出现同一所职校的新闻,其领导也应邀参加该校的活动,难免给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至于这样的报道背后有无交易,是不是有偿新闻,专业人士往这方面联想,也不是没道理。

    退一步讲,纵然那所职校是天然的“新闻富矿”,媒体单位和记者没有任何的经济利益,报道的内容也不该注水,更不该失实。北京的名报报道北京名校毕业生的事迹,到被报道对象的母校回访一下,对报道的全面性和可读性显然更有裨益。

    不实软文事件,涉事学院在生气,新闻学界在热议,这很正常。如果学界能想到媒体和做报道的记者,不是自己培养的,就是自己同行培养的,是不是心情会更加沉重一点呢?事不关己,好当看客;事若关己,才可能倒吸口凉气,意识到自己也有一份责任在里面。再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不是简单地评判涉事双方的是非,而是看我自己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没有纷争的世界是虚幻的。遇到纷争,能够把震波辐射得远点,能够触及更多人的灵魂,那么,再坏的事件,也就具有了案例意义,它可以当镜子,从中看到隐约的自己。这样一来,社会的进步才会更快一些。

不实软文事件的震波能辐射多远?
合理使用“网言网语”
一场学术娱乐化的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