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一国两制”框架下的澳门日报

——陆波访谈录

本刊记者 杨芳秀 《 新闻战线 》(

    求平衡:新闻规则与市场规律的深度契合

    ——客户喜欢挑头版做广告,有时连续半个月,新闻人不希望这样。为了深度融入市场,我们找到变通办法。建立报贩报数制度,在港澳媒体中,我们是独有的。

    记者:陆社长,澳门日报创办快60年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成为澳门地区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市场份额大。与内地媒体不一样,澳门日报有独特的机制。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陆波:澳门日报创办于1958年。上世纪50年代,在澳门宣传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声音不太强,葡萄牙与我国还没建交,在澳门的一群爱国民主人士自发创办了一份小刊物,叫《新闻地》,几年后发展为澳门日报。我们是纯粹的民间机构,董事长就是创办人,今年89岁了。董事会决定重大事项。澳门日报所有经费全从市场上挣来,50多年来走得曲折,因为报社的核心团队都把办报当成毕生事业,报社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澳门日报只有不到180名员工。三碗饭三个人吃好?还是两个人吃好?我们选择两个人吃,多劳多得。人手很紧,没有脱产人员。报纸的内容和版面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卖钱的重要原因。

    记者:澳门日报的办报方针是办成一份具有浓郁澳门人文特色的报纸,并在创刊伊始就为报纸定下基调:澳门日报姓“澳”。为了实现这点,报纸主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陆波:姓“澳”,就是扎根澳门,以澳为本,以澳门居民的需要为需要,办澳门居民喜闻乐见的报纸。过去有这么一种概念:报纸版面,是先国际,后国家,而后本地。但是经验告诉我们,居民总是先关心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物,而后国家、国际。经过长时间摸索,我们大胆地颠覆原先的理念,版面是先本地,后国家,而后国际。事实证明,路子走对了。

    记者:记得您曾经说过:内地媒体承担了很重的宣传任务,港澳媒体则把新闻规律及市场规律结合得更好一些。澳门日报头版经常出现整版广告,这种做法内地很少。这算是对市场规律的把握吗?

    陆波:可以说是吧。客户喜欢挑头版来做广告,有时连续半个月都这样,因为澳门日报发行量大,影响大。报纸的主要收入是广告,支撑整个报社的运作。我们每天出版十多甚至二十大张,平均是六十个版以上,有时甚至更多。每份零售价5元,3块钱批发给报贩,光白报纸就几乎赔本了,还未计算生产成本。这就需要把内容搞好,有销量,吸引广告,通过广告弥补开支。

    做新闻的人往往不希望头版被广告占据。为了不影响内容,我们找到了变通的办法。当第一版被广告预定了,又有大新闻发生,通常我们会在报头侧面刊登一个醒目标题,注明具体内容请见第几版。有时也会在内叠另立报头,刊登头条,这样就能照顾读者需要,广告商也能接受。有时广告量大,会视情况加张,但内容不减,新闻总量不减。

    记者:澳门日报发行订户与零售兼具,其中零售往往会随市场行情而不断变化。如何把报纸印刷与动态的市场需求之间衔接起来?这其中的平衡怎么把握?

    陆波:我们有一个做法,是港澳其他媒体都没有的。就是建立报贩预订制度。每天下午5点,报贩要预报明天的订报数量,这样不至于多印而导致浪费。所以报贩每日都要先了解当天新闻,确定是否有销路,是否要多预订一些。比如“两会”开幕,是大新闻,读者感兴趣,会刺激发行量。如果报贩对市场把握不准,只报了一百份,那就只能获配给一百份;要是报纸卖得火,想要“补纸”,就要等余额了。所以我们完全掌握主动权。这也等于报贩每天给报社做市场调查。我们每天看报贩上报的数字就知道哪些新闻受欢迎,哪些不怎么受欢迎。有时候我们也向报贩透露新闻线索,他们就会关注并做好预订,这样就可以互利互惠。

    立品牌:公益公正,深扎基层

    ——“公益金百万行”举办31年,成为一大品牌,填补了澳门社会公益空白。澳门日报为什么有这么大影响力?不光是办报这么简单,而是通过公益活动,把根扎到了社会基层。

    记者:有内地主流媒体用《做慈善人人献爱心,获帮助个个享尊严》报道你们坚持了31年的一个活动——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金会的“公益金百万行”。这个活动影响力很大,当年澳门总督、主教等都来参加。很多单位也参与,有的把它视为一种企业文化。一个活动坚持几年容易,但数十年坚持,就很不容易了。

    陆波:除了办报,我们还举办很多社会活动,其中有两项比较典型。其中一项是成立“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金会”,并举行“公益金百万行”活动。每年12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有数以万计澳门人参加。虽然行程只有三公里多,但非常有影响力。有单位打着横幅,有个人拿着旗子的,主题都是为了社会公益,通过步行筹款,参与者可以出钱出力。不少单位表示,这个活动增进了员工的凝聚力,变成了一种企业文化,既为公益,又为自己。去年参加步行的大概有5万人,筹款1600万。活动调动了民间的资源,填补了澳门社会公益的空白。筹集所得的善款全部用于各项公益慈善事业,配合澳门特区政府、澳门各大慈善社团,帮助社会上真正有需要的人士,充分发扬社会互助的良好风气,促进社会的繁荣稳定和谐发展。基金会由社会热心人士组成,架构比较完善,设有紧急救援部、团体关注部、教育助学部等,因应不同需要的群体提供援助。有需要的人来申请时,澳门日报记者会利用工余时间去调查,了解情况是否属实,提供材料由基金会理事会决定是否援助、援助多少。基金会的筹措和运作,主要依靠社会力量。

    第二项就是组织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内地参访。内地改革开放之初,虽然近在咫尺,澳门很多同胞却从未到过珠海。我们每年暑假组织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内地参观、访问。30多年过去了,从当年只去珠海、广东,如今已到全国各地。当年的优异生,现在很多成为政府部门和各行业的骨干。年前我们组织这些精英到内地访问,中央有关部委都给予热情接待,鼓励这些当年的优异生、今天的社会栋梁,继续为特区建设出力,也激励我们更好地搞好青少年的爱国培育工作。

    报纸为什么在社会上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我觉得不光是办报纸这么简单。要通过公益活动,把根扎在社会基层,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养分。

    记者:的确,一份报纸公信力的建立,除了内容客观真实,还有生产团队的价值取向与人格魅力。澳门日报很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据说记者在采访中领取的红包都捐献给公益金?

    陆波:是的,我们坚持了好多年。受世俗影响,越来越多人喜欢向记者发红包。在公众场合,澳门日报的记者如果不接受,人家就会觉得我们高傲,故意看不起他,主办方心里会有想法,不利于与各阶层的团结。如果记者们拿了,今天收一百,明天收一万,这样的风气也不好,因此有必要以适当的方式来处理。记者收到红包,拿回来交给采访部主任,集到一定的数额再全数捐给澳门日报读者公益基金会,我们会在报上刊发新闻,详细注明哪家单位多少钱。这样的做法得到社会的良好反响,认为既展示了员工的优良品德,支持社会公益,也弘扬了社会正气。

    重技术:电脑化后的网络化

    ——我们一直很重视技术。手机报是从杭州取经来的,但我把它本地化,增加视频、插播广告等,也算是贯彻“一国两制”吧!我希望澳门日报这个品牌长盛不衰。

    记者:阅读澳门日报,有一个感受比较深刻,那就是图片真多!有的版面甚至大半篇幅都是图片。

    陆波: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在版面上刊出大量图片。因为一张好的图片,能顶几千字。它直观,阅读时间短,传递的讯息能迅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我们没有分专门的文字记者、摄影记者,记者必须是全能的,除了写、拍,还必须要学会摄录视频。现在,我们的记者几乎全部通过手机处理稿件和图片、视频。每个记者出去采访都有两个任务,一是为报纸版面提供较有深度的稿,二是在手机报、网络版上及时发布新闻。

    记者:澳门日报在澳门算是“触电”最早的一家了,甚至有不少海外媒体来您这儿考察呢。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报业同行们普遍感觉一种危机与压力,并纷纷试水新媒体领域。澳门日报的新媒体建设如何? 

    陆波:我们对技术一直很看重。追溯起来,澳门日报的新媒体建设起步是很早的。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杭州的一次采访经历,开启了电脑化之路。当时看到台湾记者每人都有手提电脑,香港和澳门记者还拿着纸和笔,回到报社我就推动电脑化革新。我们在澳门最早使用电脑,还是海外第一家用北大方正彩色雷射排版系统的,海外媒体很多都来我们这儿参观北大方正的新系统。

    通过电脑化,慢慢地实现了网络化。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出了电子版。从前年开始,我们推出手机报,有新闻随时发。我们还有客户端,除了及时推送新闻,还跟客户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动,读者既可提供新闻素材,还可表达观点。

    手机报是我从杭州日报取经来的,但我把它本地化,比如增加视频和插播广告等,也算是贯彻“一国两制”吧,呵呵。手机报除了刊登照片还有视频,是因为要适应现在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在手机报里插播广告,一次性投资把这个系统建好后,广告就是零成本。很多政府部门和商业机构都愿意在澳门日报手机报上刊广告,因为快,且读者点击率一直往上涨。推出手机报,不光是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争取广告。因为我们转型早,网络对我们的冲击不大。手机报和电子版都不收费,有人认为岂不吃亏?但我们认为,不收费,是为了吸引读者。有读者,就有影响力;有影响力,就有广告。阅读费和广告费,你说哪个数额更大?

    记者:呵呵,这账当然不难算。一家报纸的风格有时就是“掌舵者”的风格。澳门日报似乎有着很浓的“陆氏风格”。作为投资人股东制的报纸,您有没有想过,有朝一日您离开后,澳门日报未来的发展怎么保持?

    陆波:目前澳门日报的中高层都是从一线出身的,没有空降部队,一个都没有,我就是当记者出身的。作为报社投资人、股东,我们也是拿工资的。当报社盈利好时,我们就发些奖金。几代人下来,我们建成了23层的现代化办公大楼,资金全是靠积累来的。我们有一个共识:利润留在集体,作为发展资金,滚雪球把事业做大。即使我离开了,也会交给下一班,不会带走任何资产。我希望“澳门日报”这个品牌长盛不衰。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奉献精神。

“一国两制”框架下的澳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