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创新“三化”

王晓红 林宇孛 《 新闻战线 》(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正改变传播格局,也深刻影响着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和习惯。今天,公众在选择新闻来源和消费新闻等方面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传统媒体已不再占据从前那样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公众通过网站和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传统媒体受到了更多、更大的挑战,影响力和公信力不及以往,新闻报道亟待创新。

    如何创新?多平台传播似乎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必然选择。然而,如果我们只是停留于此,只是将各种新平台作为传统新闻媒体的价值延伸手段,那么创新只是形式,而非实质。换言之,互联网挑战的本质在于传播关系发生了变化。人人都是新闻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决定了公众参与新闻生产和传播成为现实。在传受关系和媒体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的情况下,新闻创新必须重新思考新闻的参与性。只有把公众真正纳入到新闻生产过程中,同时发挥电视的本体优势,电视新闻才能实现形态创新、编辑创新和表达创新。

    社交化:探索资源聚合的形态创新

    社交化是目前新闻传播的重要方式,其本质在于用户参与。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新闻从业者,对于媒介融合的认识,对于社交平台的应用,困于形式层面,只是将网站、微博等作为电视新闻提升影响力的一种方式,因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困境:速度不快,信源不多、观点不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困境,传统媒体必须主动适应人们使用新闻的习惯和需求,将社交功能前移到新闻生产的一线,这不仅是化新媒体优势为电视所用的必然选择,也是传统媒体新闻创新的重要思维。

    社交功能前置,实现实时互动

    今天,传统的报道模式正在被打破。以电视新闻为例,就获取信息的速度而言,从前,电视的优势在于快速、形象,尤其是突发事件发生时,电视直播可以最直接、最迅速地呈现现场,观众从电视中得到消息。现在,人们大多从社交媒体中获取资讯,速度已不再是电视的优势。就获取观点的深广度而言,以往电视依靠专业能力和专家采访,独占观点解读优势,而今,群体智慧超越了个体解读,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中获得更丰富的观点、更多元的视角、更深入的分析,因为网民中有更多的目击者、更多的专业人士。那么,这是否意味电视在新闻传播上不再具有优势?

    并非如此。2013年11月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推出了一个全新的突发事件演播室。除了大屏幕带来的强势视觉冲击以及可自由搜索点击的电视屏外,最值得重视的一个元素是:把社交元素前置到节目生产过程中。编辑部被前置在演播室中,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编辑们可以在演播室里随时调取互联网上的信息,调用各种后台数据、模型、资料等,直接呈现在电视大屏上。同时,演播室的超大屏幕上,设置了三个功能区,分别是:有新闻价值、调查、被证实。所有被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包括社交媒体上发布的)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有新闻价值”区,不过这些信息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而得到FOX新闻编辑部确认的信息,会呈现在“被证实”板块。这一策略意味着:电视主动把社交媒体引入到现场直播的演播室平台,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就有可能在速度和丰富性上跟社交媒体比拼,而且电视媒体可以发挥专业优势,对信息进行选择、判断、整合、解读,从而证实或证伪,为人们在海量信息中获取真相并且有效利用信息,提供帮助。从这个层面说,传统媒体的优势依然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由此而论,电视新闻生产能否抓住社交化本质,成为新闻创新的关键。今天的新闻创新,必须思考如何让更多的公众、用户进入到节目生产的过程中来,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互动。

    集纳群体智慧,新闻走向新生

    随着互联网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渗透,公众参与新闻生产的深度、广度也不断拓展。

    荷兰在线新闻网站领英(De Correspondent)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全球最成功的“众筹报纸”。所谓众筹,即是向公众集资。该报于2013年9月30日成立,仅用8天时间就筹集金额超过170万美元,吸引了近1.9万人进行投资。网站主页显示,截至2014年12月13日,有14名全职编辑、22名自由撰稿人以及2.4万名付费用户。领英着力于提供背景、分析、调查性报道以及主流媒体“漏掉”的新闻故事。它的新闻理念体现了“众筹”精神,即:以“记者与读者通力合作,共同创办”为方针,邀请用户参与新闻采写,通过群体智慧的集纳,使得“新闻走向新生”(go from “news” to “new”)。

    然而,“与读者共同创办”看上去很美,实行并不容易。为了保证非职业记者所提供信息的可信性、有效性,领英采取了四种策略:第一,发表言论实名制,或使用PGP公钥,以保证后台知道发言者的真实身份。第二,禁止索引评论,以保证用户畅所欲言。第三,为发言者贴上身份标签。所谓身份标签,是指其所擅长的领域。例如,在注册时,用户只有证明自己是“法学博士”,他的标签才会是“擅长法律”,由此来确立评论者或发布者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同时把判断的权利交给了公众。第四,建立“特约评论”制。媒体记者编辑可根据会员研究领域和言论价值,定向约稿,然后再逐步发展成记者。这样,既可以最大程度集聚群体智慧,又保障了新闻及言论的质量。

    服务化:基于用户需求的编辑创新

    今天,在多信源构成的信息迷阵中,新闻信息处理的重要性超过了信息源。就新闻消费而言,公众需要媒体帮助,以便在海量信息中能够更精要、更便利地掌握信息。就媒体任务而言,搜集信息数据变得越来越重要,定位用户习惯变得越来越重要,获得可靠证据变得越来越重要,精准推送新闻变得越来越重要。总而言之,新闻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服务并非指新闻提供服务资讯,它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即强调新闻的用户立场。进一步而言,未来新闻编辑部需要做的是尊重公众的知晓权,了解他们对新闻的需求、评价和期望,参与到他们有关新闻的会话和讨论中去,让他们成为新闻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新闻生产的透明度,维护自己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同时让媒体更有效地连接公众,为公众提供更为个性的新闻服务。可以说,谁能准确定位用户需求,提供精准的新闻服务,谁就有可能在激烈竞争中获得新生。

    以2014年4月2日上线的NYT NOW(《今日纽约》)为例,它是《纽约时报》在新媒体领域的APP。这款APP的理念是“将浏览者变成订阅者”,这不同于当下“追求新闻内容创新,获取更多点击量”的潮流,但是它不仅吸引了“反复阅读其内容的老读者”,也成功增加了30%的年轻用户。

    从实践来看,《今日纽约》处处体现用户思维。在产品内容上,它没有像脸谱和推特那样,时时更新信息流,也没有沿用《纽约时报》的板块模式,而是推出单一、全面、持续的新闻包,这样可以节省用户花费在新闻上的零碎时间,甚至考虑到人们阅读新闻的浏览性和间歇性,还开辟 “稍后阅读”和“阅读列表”栏目,储存新闻,以便读者离线后可以自由阅读。在信息选择上,《今日纽约》没有单纯依赖机器筛选,而是加入人工选择环节,以挑选其他网站更好的照片。在发布时间上,《今日纽约》尊重人的生活习惯:早晨7点至9点推送《纽约时报》最热门的三篇文章之一,力争成为用户的“好伙伴”;中午则推出“午间阅读”,根据引人入胜的话题发布简短文章;工作结束的傍晚,将“晚报”置于顶端;晚上9点至午夜,则提供内容更长,更有杂志风格的报道。《今日纽约》还细化到根据用户所在时区进行信息推送的调整优化。依靠精细服务意识,想用户所想,更重要的是,它使得《纽约时报》的优质内容可以被更多人群“看见”,这突破了传统新闻对编辑的工作要求。

    又如,从数据中发现新闻,用数据来解读新闻,这是全球新闻业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关键革新。对于电视而言,可视化数据在电视大屏幕上极富感染力或冲击力的呈现,无疑有助于提升电视新闻的吸引力。不过,当互联网后台数据可以准确定位用户需求时,如何挖掘大数据背后的新闻价值并且讲好数据故事,考验着编辑创新的能力。

    在信息快速流动的时代,新闻编辑正在成为新闻领域具有创新活力的部分。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优化新闻服务的编辑创新日益显出其重要性。

    视听化:回归电视本质的表达创新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技术更迭换代加速。实践证明,只有始终与新技术同步,主流媒体才能保持其主流地位。不过,新闻创新势必是新技术运用能力的创新,并非只是拥有新技术。

    以俄罗斯新闻社《今日俄罗斯》的3D虚拟技术应用为例,该栏目运用3D虚拟技术将演播室和战争现场无缝对接,极具现场感。3D虚拟技术并不是全新的技术,在中国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今日俄罗斯》的3D虚拟技术运用则更高一筹,惟妙惟肖。通过3D虚拟技术,实景中的战争现场、建筑物残骸及飞机轰炸之后硝烟弥漫的情景,立体呈现于观众眼前。例如,当新闻中出现了战机和坦克时,战机仿佛是呼啸着从观众面前飞过,坦克火焰仿佛直接从现场扑向主持人,瞬间演播室内硝烟弥漫,遥远的战争被急速推送到眼前,观众仿佛可以闻到战争的味道。新技术消除了电视的中介性,让“看电视”成为现实行动的一部分,屏幕内外也好像被3D虚拟技术整合到了同一时空中,观众与现场“面对面”,重塑了人际互动情境。大屏幕的视听冲击力、现场感、直观性乃至现实感是电视传播的优势,也是其他任何新媒体(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所无法替代的。

    新媒体时代,新技术迭代更新加速,为人们提供了看新闻、用视频的新方式。例如,Html5技术制作的视频新闻,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视听模式。它不仅可以展现创意,使那些复杂的、抽象的、未拍到的内容得以直观化、形象化地表现,而且改变了传统电视新闻的线性结构,使之成为具有强烈互动感的非线性表达。观众滑动屏幕,就像是在屏幕的空白处涂涂抹抹,使得观看充满了趣味性和亲近感。以朋友圈热转的“习奥夜游中南海”为例,随着手指滑动,习奥夜游的路线图逐步展开,颇有观众自己揭秘的味道,这是传统视频新闻所不具备的魅力。这种具有互动感的可视化表达隐含着一种自由感,一种共时性,一种创造力,一种新技术创造新视听的无限可能。不过,这会衍生出一个新问题:在表达技术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新闻报道的元素运用是否也要越来越丰富?为《纽约时报》赢得盛誉的多媒体报道《雪崩》(snowfall),创造性地使用了丰富的视听元素,最终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然而,反对的声音也值得重视:一味追求报道的多媒体丰富性,是否背离了新闻报道的初衷?过多不必要的声音、视频是否干扰了明确的文字叙事意义?显然,不断出现新的表达技术是一件好事,不断增强观看的愉悦性、互动性也是好事,但是,技术运用并不是越多越好,越全越好,而是越适合才越好。

    对于电视新闻而言,生产形态在变化,传播渠道在变化,但是无论如何,视听仍然是其独有的魅力。从此意义论,坚守并且优化视听表达的品质,也是一种创新。

    本文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NCET-13-1004)

    (作者王晓红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教授,林宇孛系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

    责任编辑:冷  梅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创新“三化”
舆论引导力与中国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