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教育新闻的改进和拓展

——基于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

李志强 《 新闻战线 》(

    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我国教育领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深刻的变革;而蓬勃发展的教育为我国教育新闻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产生了一批社会反响强烈、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每年都有一些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这些作品代表着教育新闻的最高水平。通过分析近6年的获奖作品,总结获奖作品的特点和优势,发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可以给教育新闻带来启示,并进一步推动教育新闻事业的进步与创新。

    教育新闻的视野进一步拓展

    从6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的30多件作品来看,题材主要涉及教师、支教、国际教育、学业负担、民族教育、教学改革、学生体育、校园节俭、捐资助学、学术质量、素质教育、教育乱收费、替考、弄虚作假等,涵盖教育的方方面面,其中关于教师的题材最多,反映了教育新闻选题的广泛性。特别是《红色串珠——美国教师罗恩惠(Corinne Reynolds)在深圳的故事》是关于一位美国女性抚养中国弃婴17年,并倾其所有开办特殊教育机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感人故事。《祖籍广东国籍不同  漂洋过海回乡求学——广东“洋留守”的地球村生活》是父母在国外谋生,被送到国内祖居地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洋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开“洋留守儿童”题材调查报道之先河。这两件新闻作品都跳出学校,关注特殊教育、国际教育,荣获了新设的国际传播奖,是对教育新闻题材的创新和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获奖作品的题材主要还是集中于传统的普通学校教育领域,而反映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以及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叉领域的题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新闻媒体需要进一步树立“大教育观”,拓展视野,跳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报教育,深入社会、教育教学一线寻找鲜活的新闻题材。

    教育新闻的“专业性”与“社会性”日益融合  

    教育新闻是行业新闻,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专业性,需要辩证处理两者间的关系,促进两者的良性融合,走专业化与大众化结合的道路。

    从获奖作品来看,社会性、事件性的教育题材占绝大多数,获奖比例更高,而且多数都是非专业性教育媒体首发的。如《周玉阳的“另类支教”》(江西广播电视台)、《高二8班 一个人的复课》(重庆晨报)、《孩子,武汉有你们的家——一个汉藏家庭与藏族学生的32年不了情》(长江日报)、《上海奶奶捐房为灾区造学校》(新民晚报)、《“磐安最美教师”陈斌强》(金华日报)等,体现了综合性媒体对社会性教育话题的敏感,也可以看出教育新闻越来越受到众多综合性媒体的关注。

    而专业性教育媒体在处理专业性题材上更有优势,如光明日报刊发的《学术著作出版:缘何“不差钱”却“差了学术”》《临沂大学八位处长辞职当教授》,关注学术著作质量和高校办学理念,反映了当前学界学术浮躁、高校行政化的问题。天津教育报的《当学生提不出问题时》(报纸评论)、《莫让学生说假话办假事习以为常》(报纸通讯)关注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体现了专业性教育媒体对专业题材的娴熟把握。

    教育新闻要想发展,引起社会的关注,得到读者的认可,既需要从社会的视角看教育,多关注社会性的教育题材,还需要善于从社会角度报道专业性教育话题,尤其是一些专业教育媒体需要努力。同时,媒体还要努力挖掘教育题材的“专业性”,提升教育新闻的专业深度,避免就事论事、内容平淡,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去教育化”、“肤浅化”和“庸俗化”,满足读者对教育新闻的“专业性”需求,从而实现教育新闻专业性和社会性的融合。

    探索多样化的写作手法和报道方式 

    好新闻需要生动的语言、丰富多样的写作手法和报道方式,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可读性,展现清新的文风,才能吸引读者,富有生命力。

    清新的文风。语言丰富是新闻的基本要求,获奖作品的语言都非常注重形象生动、简明扼要、精炼准确、通俗易懂。如《上海奶奶捐房为灾区造学校》是一篇只有600字的短消息,标题和内容都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从一个充满爱心且非常低调的“上海奶奶”,反映出上海市民乃至全国百姓身上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产生很大的社会意义。

    多样化的写作手法和报道方式。获奖作品写作体裁多种多样,有传统的报纸消息、报纸通讯、报纸系列、报纸评论,也有电视消息、电视通讯、电视系列、电视专题,还有网络专题、广播访谈、广播评论等。这些新闻作品根据题材的需要,运用多种写作方式和修辞手法,增强新闻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增加了报道的感染力。如《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采用白描的方式叙事,语言贴切自然,通俗易懂,行文洗练,激情含而不露,不动声色却意味深长,感人至深。此稿播发后,当日被150家纸媒转发,并为大量的网络媒体和个人博客转发,成为汶川地震中新华社播发的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独家报道之一。《把校舍真正建设成第一避难所》立足雅安地震大背景,针对校舍问题所引发的舆论热点,在国内创造性地提出并诠释了把校舍建设成“第一避难所”的新观点。论述言之有物、到位。注重国内外资料的深度挖掘和纵横比较,论证科学、充分,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借鉴的宏观设计和微观举措。作品得到了同行的普遍认可,荣获第24届中国新闻奖报纸评论一等奖,被暨南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相关专业作为评论写作的教学范本。

    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在获奖作品中,除了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手段外,还尝试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手段,还有的作品更是将多种传播方式综合使用,使教育新闻更为生动直观、丰富多彩,传播效果更好,社会效益更佳。以2012年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为例,从6月12日启动至9月3日颁奖典礼举行,报道分别在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刊播,其中光明日报共报道38期42个人物,稿件总字数约10万字,荣获了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系列报道一等奖;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讲述》《共同关注》等栏目共播发相关报道近百篇,并录制30集系列纪录片在科教频道播出。活动期间主办方还收获微博粉丝220万,微博信息覆盖人数超过5000万。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中,电视、报纸、网络、微博等多种媒介联动,发挥了多种传播手段的综合优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获得了很好的新闻效果和社会效应,是一个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传播手段综合运用和多种媒体密切合作的典型案例,反映了各种传播手段互动融合的新闻传播发展的新趋势,体现了教育新闻在探索传播方式上的努力和创新。

    提升教育新闻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教育新闻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教育事业服务的方向。获奖作品深入教育教学、师生工作学习一线,回应教育时代主题,反映群众、师生的期盼,及时报道教育的新现象、新经验、新成果,坚持正面报道和舆论监督相结合,引领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了社会正能量,成为内容质量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精品佳作,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

    比较遗憾的是,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教育新闻的获奖数量一直偏少,除了个别年份,每年一般只有5件左右的作品获奖,低于经济报道和政治报道,也低于同样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科技报道。以第21届中国新闻奖为例,教育题材作品的获奖比例只有2%,低于经济报道(8.7%)和政治报道(14.9%),也低于科技报道(4.5%)。 这与蓬勃发展的教育事业是不相符合的,这也表明,教育新闻的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作者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东校区管委会副主任、讲师)

    责任编辑:祝晓虎 

    参考文献:

    ①李瑾:《典型人物系列报道策划探究——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为例》,《新闻世界》2014年第8期。

    ②李毅荣:《教育新闻报道的选题创新路径——以中国新闻教育类获奖作品为例》,《东南传播》2012年第8期。

用好专栏这个看家本领
寻找新闻“暖记忆”
蹲守好“最后一公里”
“屏读”时代的新闻标题制作
教育新闻的改进和拓展
如何拍好摄影专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