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记者应有怎样的灵魂与担当?

刘金来 《 新闻战线 》(

    如何干事创业,怎么立身行远?有四句话与大家共勉:第一,立魂,霜染鬓发终不悔;第二,立峰,思想报国笔如刀;第三,立新,敢做吃蟹第一人;第四,立格 ,树起记者好样子。

    当我写一篇言论,我希望充满思想,发出犀利夺目的光;当我写一篇通讯,我希望别开洞天,把人们引入一个曲径通幽的桃花源;当我写一个侧记,我就要写出白浪滔天、滚滚硝烟,写出将士滚烫的心和刚毅的脸。

    2015年来了,以什么样的姿态拥抱一个全新的世界,又以什么样的作为打拼出一个光鲜的前景,是每一个有职业追求的记者需要认真求索的。我想,核心的是:沿着习主席指引的航向,在建设强大海军的新航程上,讲好海军故事,塑造海军形象,扩大海军影响,争当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军事记者,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增添一抹亮色。

    立魂,霜染鬓发终不悔

    几年办报下来,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就是报纸连着政治,连着事业,连着万千读者的灵魂。

    近一个阶段以来,有种现象值得高度警醒,有的媒体人没了操守,丢了灵魂,抹黑时代,抹黑人民,抹黑党的领导,有的走向了反面。

    一个党报记者,不与党一条心一个命,不尽到在党言党、爱党护党之责,反倒与党唱对台戏,这样的人不配做党的宣传思想战线的战士。

    这就告诫我们,立魂对党报记者来讲实在太重要了。不知道你代表谁,不知道你为了谁,不知道手中的生花妙笔为谁而写,不知道报纸版面、电视荧屏、广播波段是谁的阵地、谁的堡垒,那就不可能是个合格的党报记者,而且长此迷惘下去,就会出事,出大事。

    兵无魂,则兵不成兵,就一个稻草人;军无魂,则军不成军,就一群乌合之众。作为军队党报记者,立魂,就是要立“军魂”,立“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

    心中有主义。根本的是,信马克思主义,信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信共产党的领导,信军委主席负责制,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绝对忠诚,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立峰,思想报国笔如刀

    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主席有一句话,足以令拿笔杆子的人汗颜,就是说在文艺创作上“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

    记者还是要靠作品立身的。一提起埃德加?斯诺,就想起他的《红星照耀中国》;一提起范长江,就想起他的《中国的西北角》;一提起穆青,就忘不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作品,就是记者的刀枪、炮弹,也是记者的脸面、名片。如果以记者身份走下去、走出去,人家对你的作品一篇也说不出来、一篇也没有印象,你会不会觉得顶着记者的名号浑身不自在?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拿出人人点赞的新闻佳作呢?我有个“三字真经”。

    一是攒。办报既要当专家也要当杂家,记者一定要博学。要多学经典原著,啃几块“大部头”,攒起你的理论功底;多悟首长讲话、文电指示,攒起你的政策功底;多读经史子集、哲学经典,攒起你的学识功底;多看唐诗宋词、名家名作,攒起你的文学功底。九尺高台,起于垒土。攒得多了,积得厚了,你就不愁肚子里没有货了,就有望思想高于职务了。

    二是泡。泡在火热的生活里,泡在官兵的人堆里,泡在海量的素材里,泡在星际穿越的冥想里,泡在昏天黑地的日子里,泡在无限冲动的激情里。泡透了,你就是“湿”人了,泡久了,你就成“仙”了。当个中滋味只有你最懂的时候,一张口才有可能一语道破,一伸手才有可能一抓就有,一落笔才有可能墨透纸背。说不到点上,刨不到根上,是没有参透,是你泡得不深不透不醉。

    三是熬。好粥都是熬出来的。不要以为一把米、一捧豆、一瓢水,掺和一块就是八宝粥。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哪怕是大家名家,不熬一样出不了好作品。什么叫“一句三年得”,就是这个理儿。诗书画大家黄永玉老先生就讲,“说我是闭着眼睛画画,纯粹是扯淡。”这个熬啊,其实就是茶饭不思地嚼,嚼出味道了没有?没有,再嚼;就是没日没夜地钻,入木三分了没有?没有,再钻;就是绞尽脑汁地想,想通了没有?没有,再想。反正,你全身心地泡进去了,还得尽全力地熬出来。这样,反反复复,到火候了,就真的熬出好东西来了。

    立新,敢做吃蟹第一人

    有人这样评说互联网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在生活里,每天各类媒体在推送“新闻”、推销“价值”。这就给传统媒体提出了严峻挑战。君不见,一个热点事件出来,报纸和网络都在传播,但结果往往是“正规军”被“游击队”打败了,“业内的”被“业外的”打败了,“老师们”被“小孩们”打败了。更为不幸的是有时“正面的”被“负面的”打败了。

    成也互联网,败也互联网。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我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传播做了比较研究,我把传统媒体的传播概括为“线式传播”和“有形传播”,把新兴媒体的传播概括为“涟漪理论”和“裂变理论”,好像一颗小小的石子投进一方水池,能让水波一圈圈地无限扩大,有时甚至会出现像核裂变核爆炸般的惊人效果。

    去年,我们凭着勇敢的心和职业良心,头上悬着剑,脚下踩着雷,摸着石头过河,试开通了《当代海军》杂志官方微信。小半年的运行,我们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子。“大校儿子写给妈妈的诗”“将军送给退伍兵的十件礼物”等微信赢得了千万网友的点赞。先后14次登上人民网授权、百家媒体和自媒体联合发布的“全国微信公众号巅峰榜”时事类前十名。

    所以,我们要响应中央号召向新媒体进发!

    一要抬高一眼看“小微”。习主席要求全党强化互联网思维。我看“小微”不小,小微信里有大乾坤。我对微信的认识和定义是,“小微信大平台,小微信大能量,小微信大作为”。

    二要时时处处念着“小微”。我的想法是,一支队伍,两线作战,一手传统,一手新兴,立体进攻,全域作战。

    三要懂得“小微”的脾气个性。报纸有报纸的办法,微信有微信的办法。我们都应研究新生事物的特点规律,尽快地为我所用。办好“小微”,就要知道微信的运行模式和传播特点,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叫“独家、权威、原创、神秘、温度、小、清、新”。从现在起,大家脑子里都要挂根弦,以后凡有大事好事宣传,一定要想着“小微”。如果你忘了,那么,你就掉队了,你就少一块阵地,你就丢了很多点赞,你就离全媒体记者、新媒体记者十万八千里了。

    立格,树起记者好样子

    先讲两个小故事。邹韬奋在主编《生活周刊》时,因报道频频得罪国民党政府,蒋介石在亲自召见劝诫时恼羞成怒,说:“别忘了我有几十万大军。”邹韬奋不卑不亢地回答,“我有几十万读者。”还有民国时期的《申报》总经理史量才,被暗杀了,他留给后人有一句话:“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

    报格是什么?具体到军事记者身上,就是为人做事的品格和德性。军队记者,身兼党员、军人、记者多重身份,要努力做好党员,守住党纪底线;做好军人,守住战士本色;做好记者,守住职业操守。

    好的品格和德性从哪里来?我想,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是必需的、核心的或紧要的,是不是应自觉恪守躬行这么几点:坚守正道,不走歪道;涵养骨气,祛除媚气;光明磊落,不怕失落;看重名节,看淡名利;破膨胀心,享知足乐;相信实干,相信公道;不怕当不了大官,唯恐干不了大事;不唯上,不媚上,只唯实。有理由相信,只要有这种好品格好德性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事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作者系人民海军报社社长)

    责任编辑:祝晓虎

记者应有怎样的灵魂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