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对传统媒体涅 重生的思考

● 胡恒芳 《 新闻战线 》(

    这是一个自我变革和不断创新的时代,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识时务者为俊杰,昧先几者非明哲”。作为媒体人,面对风云变幻,对媒体发展及报业价值走向的清醒认识不可迷失,必须在瞬息万变的背景下,冷静果敢地推进传统媒体的变革转型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新媒体不会取代纸媒

    投资战略家的资本注入,给纸媒送来了报春花。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这些年,纸媒面临的挑战不断。先是英国《卫报》、美国《纽约时报》等国外传媒纷纷减版裁员,随后,是国内媒体寒风阵阵:2014年1月1日,上海报业集团《新闻晚报》停刊;4月25日,北京日报社旗下《竞报》休刊;5月1日,上海《天天新报》休刊。

    然而,在纸媒资金紧缺、雪压枝头的“严冬”季节,纸媒的逆势生长也如腊梅花开,耐人寻味:2014年,美国《新闻周刊》在停刊一年后又再度复刊;率先披露“水门事件”的《华盛顿邮报》被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收购;一向精明的股神巴菲特在美国一口气收购了63家报纸……

    财团大佬纷至沓来,运筹帷幄,注资传媒,给报业带来无限生机,送来报春的信息。在国内,早有万达投资《华夏时报》的消息不胫而走;今年6月,又曝出阿里联手三家企业,以5亿元人民币入股21世纪传媒。资本与传媒“牵手”,使我们开始重新认识传媒业自身的价值,以及其背后的成长空间。

    纸媒在细分市场中体现独特价值。万物发展波浪前行,有高潮必然有低谷,楼市如此,报业如此,互联网企业亦是如此。如果说“死亡”,互联网企业的“寿命”或许更短。近年来,全世界每年虽有不少报纸关门,但却有更多网站下线,相比之下,纸媒在发展的长河中更具生命力。从媒体发展规律看,每一种貌似濒临灭绝的媒介,其实都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最后都在细分市场中找到了出路。

    电视的诞生并没有取代广播和电影。广播在汽车上获得了新生,电影在电影院创造了其自身的价值;网络的发展,也不会取代电视和报纸,电视的节目生产能力无法被超越,报纸也必定会在本土新闻、深度报道和独家观点上显现出无以替代的独特魅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不是数码相机再现之后一夜之间取代胶卷的关系,而是像摩托车出现之后仍然不可取代自行车,并被不同爱好的人们分别拥有的关系。

    海量信息时代,面对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舆论格局多元分化的复杂环境,当今的人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纸媒来甄别真伪、判断是非。在现实生活中,每当发生重大事件,受众都会选择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来了解新闻事件的最新进展,报纸发布信息的权威性和真实性非网络可比。在新媒体时代,读者群体的总蛋糕变化不大,但是,特色纷呈的小蛋糕会日益多元,逐步走向分化。新媒体的到来并不可怕,只是多了一个与传统媒体分蛋糕的伙伴而已。也就是说,网络的发展会分流一部分报纸读者,但是不可能取代报纸。

    报纸与网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互联网非常发达的日本,主流报纸的发行量一直居高不下,日本不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却是第一读报大国。根据日本报刊发行稽核协会(ABC)统计,2012年1月至6月《读卖新闻》早报发行量为993万份,位居世界第一,平均每5个日本家庭就有1家订阅《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名列日本第二,早报发行量为767万份。日本报纸一天两份,分上午版(早报)和下午版(晚报),如果加上两种报纸的晚报版,发行数字更加惊人。

    日本不仅报纸发行量大,而且普及率高。据日本新闻协会2013年数据统计,每1000名日本人拥有469份报纸,平均每个家庭拥有0.86份报纸。在日本,读报几乎成了很多人每天的必修课。据日本新闻协会网站2013年10月的调查统计,经常读报的人占日本总人口的67%,每天读报的人占总人口的40%;在60岁以上的男性人口中,每天读报的人占该群体的75%,每天从不读报的人仅为9%。

    我在香港工作的几年中,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令报人欣慰:许多早起的人们,出门上街买两样东西,回家时一手拿着蔬菜,一手拿着报纸。

    由此可见,网络盛行、报纸的阅读率就会下降,其实是个伪命题。报纸与网络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并肩同行伙伴。

    近年来,深圳特区报为适应新形势,开辟了网站(特网)、微博、微信、APP几条新媒体产品生产线。特区报为特网提供了1/3的栏目和内容,同时,特网又开发了论坛、视频直播等功能,为报纸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内容生产环节。实践证明,这几年,深圳特区报并没有因为新媒体平台的建立而影响了报纸的读者,相反,报纸、网络在重大事件中相互呼应,优势互补,并肩作战,大大增强了报纸及新媒体的影响力,达到“双赢”的传播效果。

    敢于变革方能涅槃重生

    未来技术和商业发展将越来越具有颠覆性,创新的周期会越来越短,纸媒的自我超越和创新发展迫在眉睫。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对报纸的需求不一定是便捷的渠道,不是信息的数量,更非传播的速度,而是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内容为王”是纸媒的先天优势和发展之本,但并不意味着能躺在传统的思维上故步自封。“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对报业而言,原有的核心资产可能会变为包袱,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不复存在,但“读者至上”是不变的真谛,纸媒在传递党委政府的权威声音的同时,要更多反映群众的诉求,生产有真知灼见、有思想深度的新闻产品,引导舆论,引领时代,这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以全球化的眼光迎接新时代的一切风险和挑战。

    纸媒要构建融媒体集群,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在新媒体时代,必须居安思危,迎难而上,发挥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的绝对优势,以传统媒体的“内容基因”与新媒体的“技术基因”进行融合对接,从而实现传统媒体的涅槃重生。为此,要顺应移动数字化发展趋势和受众接受信息习惯的变化,构建以报纸为龙头,以网站、微博、微信、APP为基础的融媒体集群矩阵,通过报网融合、内容融合和管理融合,把报纸核心内容推送到新媒体终端,打通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放大报纸声音,营造舆论强势。今年深圳特区报编委会加强对新媒体工作的重新梳理和规划,年初APP上线,深圳特区报建立了“特网”(门户网站)、“特点”(APP新闻客户端)、“特博”(官方微博)、“特信”(官方微信)四条生产线和生产流程,与“特报”一起,初步建立起“五位一体”的融媒体集群矩阵。四条新媒体产品线,大部分产品依托自己团队研发,如特信——深圳特区报的微信平台,在全国第一个嵌入数字报和微博,甚至嵌入掌上服务移动门户网站。通过研发,“特网”、“特点”和“特信”实现了跨平台、跨程序的融合生产,“特博”、“特信”、“特点”产品线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交织。下一步我们将把移动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研发的主战场,正筹备打造出一款兼新闻网站、移动客户端(APP)、微视频、微信和微博等移动应用于一身的“深圳融媒”项目。

    从事传统纸媒的同仁们要勇敢地进行自我变革,就能像鹰的蜕变而获得重生,茧的孕育而破茧成蝶,就一定能够在新的技术革命的大潮中实现涅槃重生,在多媒体激烈竞争的风雨之后迎来又一道健康发展、协调发展的美丽彩虹。

    (作者系深圳特区报社总编辑)

对传统媒体涅 重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