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都市报优化地域舆论生态的探索

● 黄志诚 《 新闻战线 》(

    地域性舆论生态,是借用自然界“生态” 一词,指一省一地的舆论生存、呈现和发展状态。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和媒体的多元化,舆论生态也呈现复杂化,既有风清气朗,也有雾湿霾蒙。都市报因其与生俱来的亲民风格,往往在同区域多个媒体中,有效传播覆盖面最广,因此也就在地域舆论生态中天然地发生着重大影响,报道什么、宣传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甚至会起到左右该地域舆论的作用。省级都市报在大多数读者的心目中,就是一份好看的、软身段的、市场化了的党报。也正因为具有这样的属性和地位,省级都市报义不容辞地应担当起优化地域性舆论生态的责任。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旗下都市类综合性日报之一的《南国今报》,面向以柳州为主体的广西中部城市群,这些年来,围绕“传递正能量,引领一方风尚”的主题,在优化地域性舆论生态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以“公民榜样”评选带动善行美德报道的常态化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的进程加快,多种思想文化交织,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也出现了风气、道德下滑的问题。如果说坊间舆论对一些不良行为给以适度宽容,还可看成是一种进步的话,而主要表现在网络帖文上部分群体舆论对种种“无德、缺德”的附和甚至力挺,令人十分忧虑。面对舆论生态环境出现这样的负面因素,《南国今报》将“树旗帜,立标杆,褒奖善行美德,弘扬社会正气”,作为正面优化舆论生态的重要工程,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每年12月举办的 “公民榜样” 大型评选活动。

    这项评选,就是在当年报纸上由记者发掘或读者推荐报道的百余个人物或人物群体中,由专家和群众代表组成评委会讨论形成20名候选人,最后通过公众投票选出“十大公民榜样”予以隆重表彰。这一活动的开展,首先带来的效果是对“身边好人”报道的常态化。记者走基层、进社区去发现和挖掘,市民、读者也积极给报社报料举荐,从而使版面上对平凡百姓善行美德的人物报道有如细水长流,源源不断为地域舆论场输入正能量,对受众发生着积极的潜移默化的正面引导作用。其次,数十万人次参与的票选过程,热闹非凡的评选互动,其实也是再次对善行美德、社会正气的放大和扩张过程,甚至成为阶段性的舆论中心,有效巩固其舆论影响力。仅以2012年和2013年的评选为例,在严格防范刷票的前提下,投票数分别达到615841票、556054票,说明这样的活动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吸引更多普通市民一起来打造和弘扬时代精神。这项活动开展6年来,迄今已有121名个人或群体,获得“公民榜样”称号或提名入围。这些由老百姓推选出来的草根英雄,来自各行各业,年龄层次不同,但都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助人为乐、爱岗敬业、见义勇为、诚信友善、默默奉献、开拓进取等等的精神和举止,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间”的生动体现,是我们所要倡导和传递的社会正能量。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领导对“公民榜样”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南国今报》是全区第一家组织开展践行道德体系建设评选活动的媒体,对整个广西的媒体起到了带头作用。”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则推广《南国今报》的这一经验,整合全集团系列媒体的力量,从2013年起,与自治区文明办联合举办“广西公民楷模“评选命名活动,现在已经进入到第二届。

    《南国今报》“公民榜样”的报道和评选,既是主流媒体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也是一张都市报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的鲜明彰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坚持不懈从百姓身边的普通人物和事件中捕捉亮点、闪光点,推出的正面形象如灿烂群星熠熠耀目,从而形成了地域舆论生态中强大的正能量气场。

    以品牌公益活动搭建人文关怀平台

    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应当充满爱心;一个宜居宜业的地域,应当公益活跃。《南国今报》在优化地域性舆论生态中,以品牌公益活动搭建人文关怀平台,形成引领一方新风尚的氛围。在一系列公益活动中,尤以三个品牌得到当地政府部门认可、市民口碑和社会舆论的肯定。

    建立“柳春基金”。2012年,柳州市红十字会收到自称为“余柳春”的捐款人先后12次捐款,总金额达28188元,捐款意向注明“用于帮助《南国今报》所报道的困难市民”。红十字会与报社取得联系后,一方面按照捐款人的意愿,资助报纸上报道过的困难学子、智障儿童等,另一方面公开登报寻找“余柳春”。但“余柳春”只愿现声不肯现身,她打来电话说 “柳春”是个化名,寓意“给予柳州春天”,她只想安静地做一些小事、善事。柳州市红十字会与报社顺势而为,以“余柳春”的捐赠为基础设立“柳春基金”,还制作了50个透明捐款箱放置到公共场所,接受爱心人士捐款。由此一花春引来满城春,“柳春基金”也逐渐在柳州市民心中生根发芽,2013年6月,3名中年男女向红十字会捐出50万元,其中22万元指定捐赠给四川芦山地震灾区,28万元指定注入“柳春基金”。除了这笔巨额捐款外,“柳春基金”还不断收到好心人的捐助,一名60岁女士捐助了1000元,一家私营企业20多名员工捐助了670元……集腋成裘,源源聚爱,随着基金实力的增强,救急救难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开展“柳江沿岸公益救生圈”活动。这一活动促成柳州在广西乃至南方沿江城市中首个配备水上公共救生设备的城市。柳州市区“江流曲似九回肠”,几十公里河段绕城而过,这本是难得美景,但同时也带来意外落水或跳河轻生的多发,溺亡事故数量排在全国数百个城市前列。《南国今报》以“关注柳江水面救援”为主题推出系列深度报道,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和热议。由海事部门协调,一批由企业和爱心团体、爱心人士捐赠的救生器材,包括200多个救生圈、15件救生衣以及上百副救生竹竿和绳索,装备到市区沿江两岸,为应急救助提供了极大便利,并很快就发挥作用,挽回了多条人命。

    举办结伴上大学”活动。5年来已为近2000名从柳州考取到外省院校的大学新生成功牵线,不用家长送,自己结伴而行,让刚刚成年的莘莘学子迈出了生活独立第一步。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讲话时就特别提到,“广西柳州有四个同学,说服父母,结伴而行。在这里,我要向你们开始学会走向独立表示赞赏和敬意。”

    报社把公益活动办成了践行社会道德与良心的载体,拉近了每一个人和公益的距离,让大众在真实参与中,放大爱心资源,凝聚守望相助力量,从而在时代前沿的高度、在地域舆论生态中引领新风尚。

    以权威正面的发声达到“起音校调”效果 

    面对社会公众七嘴八舌的话语和五心六意的想法,正面的声音越强大,杂音和负面的声音就会越弱小。省级都市报在这里可以充当“起音校调”的角色,用权威专业意见排除杂扰,用正面发声激发舆论共鸣,用主流思想凝聚舆论共识,引领地域舆论的正确走向。

    曾获“广西新闻奖二等奖”的专栏《今Q会客厅》,每月都会邀请权威部门负责人或专业人士进行正面发声,就一些热点问题通过Q聊与市民互动沟通,Q聊记录基本上原汁原味见报。这样的报道富有亲和力,同时也赢得了舆论主导权,敲响了舆论“定音鼓”。如2013年6月,柳州市推行“垃圾下楼”新办法,市民中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一些媒体也片面提出非议质疑,甚至引发网络上的起哄围攻,环卫部门成了众矢之的,一时陷入舆论漩涡。柳州市市容局、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人主动联系到今Q会客厅做“Q聊”,《南国今报》以一个整版报道了《今Q网友六问“垃圾下楼”/市容环卫部门负责人畅聊热点并释疑》,特别是有关“考虑住宅区安全、保证楼道清洁、解除环卫工不必要反复爬楼以减轻劳动强度”的贴心说法,得到绝大多数市民的认同,支持“垃圾下楼”终于在舆论中占了上风,使这项城市管理的新措施得以顺利实施。经常性地组织权威发声和专业发声,现在已成为《南国今报》报道的一个舆论引擎。有道是“主雅客来勤”,由于这样的活动和报道社会效果好,也吸引了党政机关及相关专业部门乐于甚至主动来“做客”,接受访谈、进行话题交流。

    省级都市报要正面影响地域舆论生态,言论引导不可缺位。言论其实也是一种“话语权”,是媒体思想的表达,是报纸立场的发声。报纸开设的新闻言论专栏叫《今快评》,发在第一个新闻版面,每天少则一两篇,多则数篇甚至一个整版,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及社会百态发表意见、表明主张。恰因一家同城媒体在自己的言论版上特别声明了“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与本报立场无关”,《南国今报》旗帜鲜明代表报社立场和观点的言论,更显出引领读者、教育读者、影响舆论的作用。在今年第一季度发表的100多篇《今快评》中,《查一查这里有无“损民自肥”》《自律自好无烦恼》等言论,抨击一些行政部门、公职人员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的现象,引起了地方或上级机关的重视,迅速进行了查处和整改。春节期间推出的系列话题评论,如《旅客也是春运参与者》《过年封包也该“瘦瘦身”》《年礼讲“心”不讲“金”》《为节后首个工作日打分》等,用聊家常般的口吻摆事实、讲道理,贴近普通人的心理,让人容易接受。有关长辈给晚辈压岁钱应“瘦身”到20元左右、最高不超过百元的道理和主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共鸣,新民网、大中华新闻网等多家网站转载。不少读者给报社来电表示,这篇评论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今年过年就按评论里主张的标准“打封包”了。

    以批评监督补正地域舆论生态的偏失

    《南国今报》自创刊以来,一直把正确地适度地做好舆论监督作为办报的一个着力点,已被当地各方评价为“最敢说话的报纸”,既赢得了读者的信赖,也铸造了自己的公信力,还有效促进地方解决一些人民群众关注、社会影响面大的问题。2013年3月下旬,根据受害人家长的投诉进行多方调查后,《南国今报》以《13岁女生遭派出所所长“破处”》为首篇做连续报道,披露了广西全州县某派出所所长吕某荒唐“买处”,与明知未满14周岁的幼女强行发生性关系,县检察机关以强奸证据不足不予批捕,案件因此搁浅。这条新闻被各大网站持续转载,引发广泛关注,广西高层获悉后批示依法严查,该所长最终被法院以强奸罪、协助组织卖淫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又如2009年12月和2010年1月间,南宁、柳州两地的米粉生产商串通涨价,我们通过明察暗访掌握扎实证据后,以《米粉提价通知引发市场震动》为题率先揭露,当地媒体相继跟踪报道,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监督态势。物价、工商部门及公检法机关先后介入,查清查实米粉串通提价背后的黑手,10余户米粉厂家共被处罚100余万元,5人因涉嫌强迫交易罪被刑事拘留,一场几乎涉及半个广西的价格风波被平息,价格违法犯罪行为受到追究。柳州市打击串通涨价的这一漂亮仗则得到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表彰。

    舆论监督报道,“绵里藏针”远胜于“咄咄逼人”。今年春节前,柳州市首批108名环卫工拿到了保障房钥匙,却发现新楼房多处出现裂缝。我们接到反映后,请来建筑专业人士一起到现场了解,确认存在楼地面裂缝、内墙面瓷砖空鼓及阳台栏杆锈蚀等质量问题,记者将见到的、听到的、采访对象说到的,原原本本写到新闻中。经“有图有真相”的如实报道,引起了柳州市领导及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督促施工单位立即进行整改,终于让大部分环卫工搬进新居过大年。有位读者由此而感,赞扬《南国今报》“敢说话、敢监督、够硬气、够雄头”。

    (作者系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南国今报副总编辑)

以服务提升品牌媒体竞争力
都市报优化地域舆论生态的探索
新闻采编的“源头意识”
浅谈新闻图片中的“温情”
城市台综艺节目的走向
简约主义——报纸版面设计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