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体育报道须剔除暴力语言

朱才威 《 新闻战线 》(

    近年来,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频繁、过度使用“暴力语言”的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过多及不当使用暴力语言,会让受众尤其是青少年认为这一现象是社会普遍和正常存在的,在客观上有着宣扬暴力和误导社会的不良影响,严重危害了社会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鉴于其可能导致的社会副作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暴力语言当尽快予以剔除。

    暴力描述愈演愈烈,夸大事实

    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女子10公里马拉松游泳比赛过程中发生了一幕不和谐的插曲:选手出发阶段,天津队选手庞玟贤和江苏队选手王思卜发生了碰撞,两人随后发生肢体冲突,但王思卜本人赛后介绍说,情况“并不严重,也没有对比赛产生影响”。

    “公开水域不分泳道,几十人‘下饺子’一样争抢有利路线,场面很像环法冲刺的场景,其间身体对抗在所难免。”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游泳部袁昊然主任很形象地向外界描述了该项目的特点。

    然而,这一原本很平常的肢体冲突,因为一些媒体在报道中过多使用暴力语言而变了味道——《北京晚报》9月3日如是撰文:“全运会马拉松游泳运动员冲突,场面一度混乱……两队员水中‘扭打’在一起,一人‘骑’在另一人身上,将对手的头‘摁’在水里……我们的队员游得很快,但‘格斗技术’不如人家……”搜狐网在报道中直接将此事件定性为“打架”——“两名女选手在水中打架,场面火爆,甚至‘骑’在身上‘殴打’,引发现场观众一片哗然”。 

    据王思卜赛后介绍,她和庞玟贤很快就达成了和解,但因为一些媒体过度渲染暴力场景的报道,对两人造成不小的伤害。

    从全运会转向CBA赛场。2012年12月6日,CBA联赛第七轮北京对阵青岛的比赛进行到第四节时,北京球员吉喆在三分弧顶面对麦迪的防守命中一记三分球,兴奋的吉喆在退防时面向麦迪摇动食指,愤怒的麦迪随后用肘部将吉喆撞倒在地……

    赛后,吉喆向外界澄清说,他并无羞辱偶像麦迪的意思,摇动手指只是他情绪激动兴奋的下意识举动;而麦迪也直言道,自己太不冷静,没有控制住情绪。事后,吉喆和麦迪都因不冷静的举动受到了中国篮协的严厉处罚,二人就此也并无异议。

    这原本就是体育赛事中偶然发生的小事,到此理应画上句号了。遗憾的是,对于这件小事,国内一些体育赛事报道专业媒体及一些国内网站的相关报道稿件中却夹杂、充斥着大量的“挑衅”“羞辱”“肘击”等暴力字眼!正是由于媒体报道中浓重的暴力字眼将此事无限地放大了——吉喆的行为引起了麦迪球迷的愤怒,吉喆的微博被球迷刷爆,就连他的女友也遭受牵连,被网友辱骂,两人的微博都被迫关闭了评论功能。此次球场冲突,不过是一朵小浪花而已,但它在球迷中、网络上引来的数倍于此的狂风巨浪,却足以对当事人及家人带来严重伤害。暴力字眼远比这次挑衅更可恶、更讨厌、更可怕,更让人担忧!

    事实上,在当下中国体育新闻报道中,过度的暴力渲染随处可见。比如,2011年中国短道速度滑冰队在青岛爆发队内打架事件。短道队主力队员王濛一时间成为外界指责的对象。一些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在相关报道中充斥着“冰霸”“血腥”“打手”“酗酒闹事”“满手是血”“刀砍领队”“踹门追打”等暴力词语,使事件偏离了本质,严重危害了社会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在上述暴力语言的渲染下,短道队打架事件竟比电影大片还大片。这些暴力语言直接误导了受众对王濛、对短道队的认知。“王濛肯定是犯了错误,但她毕竟还是个孩子!” 王濛的父亲事后流露出沉重的无奈。事实上,据王濛及王春露这两位当事人介绍说:在两人拉扯过程中,王濛的手戳到了电视上,造成双手受伤,这其实是一场意外事件。

    慎重筛选、过滤信息,当好传媒把关人

    体育新闻一直备受媒体关注,不仅报道了受众喜闻乐见的竞赛活动,也弘扬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但同时受到泛商业化和“眼球经济”的影响,体育新闻报道中暴力语言已有愈演愈烈之势,急需引起体育新闻从业人员的警惕与警醒。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些媒体在新闻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将体育或当成人类社会你死我活的战争,或当成动物世界弱肉强食的捕杀,字里行间体现出渲染暴力的倾向,不仅仅是对比赛的描述,甚至对体育人物的描述,也披上了一件充满血腥味的战衣。如“仇人相见刺刀见红”“德意志血洗英格兰”“高丽战车碾过巴林”“仅割越南鱼腩三刀”“10分钟玩死阿曼”“森林狼加时‘咬死’国王”等等,不一而足。

    体育新闻语言常常使用一些语义极其强烈的词,目的是给人强烈的感官刺激。但是强语义词的使用应有一个限度。有些强语义词使用过多,过度夸张,就显得哗众取宠,甚至令受众反感。比如:像“摧毁”“毁灭”“屠戮”“斩杀”“残暴”“干掉”“屠宰战场”等暴力语言,竭力渲染夸张比赛的紧张激烈,这些暴力语言同我国当下的和谐社会建设显得格格不入。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体育暴力现象愈演愈烈,如足球暴力,甚至所谓高雅的体育运动项目如网球、冰球等,现在也备受暴力现象的困扰。但过分报道体育暴力信息,特别是在报道过程中过多及不当使用暴力语言,会让受众尤其是青少年认为这一现象是社会普遍和正常存在的。

    据笔者对部分群体的随机了解,语言暴力的最大受害者是25~35岁的青年人,以男性为主,他们主要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传播载体来关注体育新闻报道。这些受众群体认为含有语言暴力的新闻不仅很有吸引力,可以使文章增添活力,而且对自己有强烈的心灵触动感。但是,如果长期让这些社会群体受语言暴力的耳濡目染,无疑会对他们的人生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比如,一些青少年在生活中模仿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暴力语言,既阻碍他们的心智发展,使其言行举止轻浮随意。另外,部分受众会被体育新闻中的暴力语言扭曲自己的价值观,变得消极、暴躁等等。

    青少年正处于发展时期,对于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理性的思维能力,若体育媒体经常报道暴力、负面新闻,在报道中大量、频繁使用暴力语言,青少年可能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从而使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转变,甚至开始竞相模仿暴力行为,就像暴力电影和血腥电影对社会的影响一样,体育暴力语言也有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

    语言暴力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以牺牲媒体的公信力为代价,片面追求点击率和发行量的短视行为。而新闻工作者作为大众传播媒体的把关人,对所有的信息都要经过慎重地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受众见面。显然,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语言暴力这一现象的衍生和发展充分地说明了把关人的失职,导致媒体公信力逐渐下降。这一倾向不仅污染了我国体育新闻报道的环境,还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使舆论的价值引导出现偏差,不利于社会各阶级的稳定和团结。体育报道中频频使用暴力语言夸大其词自不待言,而且客观上有着宣扬暴力和误导社会的不良影响。鉴于其可能导致的社会副作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暴力语言当尽快予以剔除。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

《漫说快评》:创新党报表达的“微武器”
把握时度效的一场“遭遇战”
典型创树:用“声音”塑造形象
眼前一亮 心头一动 掩卷一思
情感叙事类报道中的新闻伦理
向采访要深度 向情景要细节
体育报道须剔除暴力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