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编读往来

《 新闻战线 》(

    中国传媒大学  和  曼

    胡欣老师:

    我是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专业的一名在读博士生,一直以来都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写这封信特别表达对《新闻战线》对我学业上的重要帮助的感激之情。那是我备考博士研究生的冲刺阶段,看到《新闻战线》2011年第5期的卷首语《客观性是国际新闻报道的重要原则》,我感到条分缕析、论证严谨,在认真阅读之后将之默记于心。不想,考卷试题中恰恰就有这道题,分值居然是50分!我按照文章的大意来答题,最后的成绩是88分!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但却成为我人生中非常难忘的记忆。 

    和曼同学:

    你的来信给我和我的同事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和很大的鼓励。《新闻战线》的栏目和文章不仅为业界的业务研讨和运营管理带来了帮助,而且对学界包括教学也有助益,这正是我们内心期待的。其实,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受众的“速读”习惯,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生存压力”。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我们必须努力再努力。得到读者的关注和肯定,我们深感欣慰,同时也感到一份沉甸甸的希冀。        ——胡  欣

    微信读者  @拖拉机手

    @虎啸:

    第11期《新闻战线》唐绪军《中国新闻奖也须“走转改”——改革中国新闻奖评选机制建言》一文,非常精彩。我觉得发现问题正视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相信这篇文章会引发相关的反思和讨论。

    @拖拉机手:

    唐绪军所长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一定反响。正如您所言,大家在对中国新闻奖肯定的同时,也寄希望于它的改进,这是新闻界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和改革创新的期待。感谢您的关注和肯定,我们也会根据各种反馈意见做出跟进报道。  ——祝晓虎

    江苏读者  陈尚忠

    小武编辑:

    看到第11期《新闻战线》,得知你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编辑奖,由衷向你表示祝贺!   

    值得称道的是,在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闻战线》共获得5篇新闻论文编辑奖,再次名列全国新闻学术期刊获奖者首位。愿《新闻战线》继续给读者带来有深度有内涵的文章!

    感谢您这么多年的持续关注,很感动,并谢谢您的祝福。我作为一个后辈,入行短短两年就拿到了中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真是有些愧不敢当。这同时也是对我的一份鼓励和鞭策,定当继续努力,采写、编辑一流的文章,以飨读者!

    ——武艳珍

    中国人民大学  朱  凤

    《新闻战线》编辑部老师们:

    走过半个多世纪的《新闻战线》,以其权威性和专业性影响着一代代“刊迷”。然而电子时代到来,期刊电子数据化已经成为主流,如何让期刊更加时尚以吸引我们这样的“90后”呢?希望《新闻战线》能带给读者更多的变化和惊喜。

    朱凤同学:

    非常感谢你的中肯建议。其实《新闻战线》编辑部也有年轻的“80后”甚至“90后”。我们特别期望受到年轻读者的关注,与年轻读者互动。 

    《新闻战线》是一本“老”杂志。但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是生存之道。近几年来,除了调整栏目设置外,我们在版面编排等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加大图片的分量,增加导读等等。

    ——冷  梅

    辽宁报业传媒集团  李  丹

    武艳珍编辑:

    读了第11期《新闻战线》,其中谢新洲老师的文章——《网络新闻奖能否多一些“网味”?——兼析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网络获奖作品》,很吸引我。网络平台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在网络新闻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方方面面的问题。作为一名网络编辑,我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业界、学界人士关注网络新闻,使得网络新闻奖的评选机制更健全,“网味”更浓,也希望《新闻战线》以后可以多刊登些此类文章。

    李丹:

    你好,感谢你的关注。中国新闻奖网络新闻评选相比过去有很多可贵的进步,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品,但仍有可改进的空间。正如你所言,这需要新闻界的齐心努力。希望我们的文章对你的实际工作也能有所启发和帮助。         ——武艳珍

    华中科技大学  王  硕

    邓瑜编辑:

    去朋友宿舍串门,在他的书桌上看到了《新闻战线》,随手打开目录页,目光即被《追求卓越新闻——普利策新闻奖之魅》吸引。黄煜教授此文以小故事开头,轻松明快,带我开始了一场普利策新闻奖的魅力之旅。阅读文章,让我对普利策新闻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更唤起了我心中的梦想。

    王硕:

    感谢你的来信。自开栏以来,《域外视野》一直追求轻松而富有内涵的风格,尽可能地邀请最接近新闻事件的作者撰稿。黄煜教授是香港浸会大学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工作坊的召集人,他对普利策奖的了解决定了文章的悦读性和深刻性。很高兴你能喜欢这篇文章,我会继续为读者寻觅好作者,发掘好文章。    ——邓  瑜

编读往来